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巴尔的摩案与美国不端行为处理程序的演进
引用本文:王阳,胡磊.巴尔的摩案与美国不端行为处理程序的演进[J].科学学研究,2016(3):338-345.
作者姓名:王阳  胡磊
作者单位:1. 华侨大学马克恩主义学院,福建厦门,361021;2. 南开大学哲学院,天津,300071
基金项目:华侨大学高层次引进人才科研启动费(15SKBS308)
摘    要:巴尔的摩案是美国科研不端行为调查程序走向成熟的阶梯。历时十年的巴尔的摩案调查程序经历了三次变化。在第一阶段的1986年,塔尔茨大学沃利茨委员会调查和麻省理工学院艾森的个人调查,凸显出当时美国大学有调查方针而缺乏可操作性规定,均存在着调查主体、调查原则和调查内容的严重缺陷;在第二阶段的1987-1991年间,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组织的三次正式调查,凸显出听证会制度严重影响调查的公正性,不利于保护被告的权利——国会议员丁格尔主持了三次听证会,导致截然不同的三次调查结论,直至判定为科学不端行为;在第三阶段的1992-1996年间,重组后的美国科研诚信办公室实施调查以及金西·凯利的上诉和改判,凸显出上诉委员会的独立机构设置的重要性——它保证了被告的上诉权利,允许被告在上诉期间接触证据,这是改判金西·凯利不存在不端行为的程序基础。

关 键 词:巴尔的摩案  金西·凯利  科学不端行为处理程序  听证会  上诉权

Baltimore case and the development of scientific misconduct investigation system in America
Abstract:
Keywords:baltimore case  Thereza Imanishi-Kari  scientific misconduct investigation procedure  hearing  right of appeal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