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王维是盛唐时期著名的山水田园诗人.他的诗作风格清新、质朴、自然,既继承了陶渊明、谢灵运等山水田园派诗人的诗风,又以画法入诗,使诗歌更加具有形象性、色彩性和生动性.王维创作的一百三十七首山水田园诗大多选用"白云"、"落日"、"流水"、"空山"、"明月"、"杨柳"等意象,其中"山"与"月(日)"意象交织融合在同一首诗歌的多达十首,这类诗歌意象组合意境清幽、情感微妙,别具特色.下面以王维"山"与"月(日)"意象交织的诗歌为视角,来赏析其诗歌所展现的深广意蕴.  相似文献   

2.
王维的孤独意识是研究王维的一个重要方面,而意象研究是研究诗歌的一个重要方法,通过"门"意象来研究王维的孤独意识是一个有意义的尝试.  相似文献   

3.
王维擅于写丰富的大自然,更喜欢将花意象引入自己的诗歌。花意象,不仅使王维的诗歌意境优美高雅,而且对诗人表达丰富的思想感情有很大作用。由于诗画兼通,盛唐游宦之风盛行和精通禅理,王维很自然地以花入诗并借之表达自己的亲情、友情、爱情和参禅的哲理。  相似文献   

4.
王维田园诗歌中空山意象的图形——背景分离分析与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期以来,王维(AD701-761)田园诗歌中的意象是文学评论的焦点之一。但以前的研究大多都是从历史文化的角度出发,过分地强调意象的情感功能,将意象视为一种叙事技巧,在其田园诗歌中主要起到象征和暗示的作用,而忽略了从认知语言学角度去考察其田园诗歌中的意象的认知功能。本文将应用用图形——背景分离理论,对于“空山”意象在诗篇中的认知功能加以描绘,并分析意象如何在同一诗歌文本中同其它意象发生互动,从而形成图形——背景分离模式,并构成王维诗歌的“以画入诗”的整体布局。  相似文献   

5.
王维在长期艰苦的禅观修习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以对空寂之美的追求和赞颂为突出表现的禅宗审美观,从而也形成了自己空灵清丽的诗风。禅学理念对王维诗风的影响,突出地表现在山水诗的创作手法上:形与意的完美结合,意象创构中的“兴会神到”的运用,诗歌动静描写的处理和诗歌意象的简约。  相似文献   

6.
英国浪漫主义时期的杰出诗人威廉·华兹华斯的自然诗歌清新动人,细腻优美;生活在中国盛唐时期的自然诗人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两位诗人的自然诗歌虽均为读者喜爱却各有千秋。本文试分析对比两位诗人自然诗歌的意象和主题。  相似文献   

7.
雨这一自然事物到了唐代已成为诗人钟爱的抒情意象,折射出唐人的内心世界和精神面貌。不同时代诗人笔下的雨亦是风格迥异,体现了一定的时代特征。本文通过分析王维、杜甫和李商隐笔下“雨”意象的不同特点,以窥见唐诗的发展历程,发掘“雨”意象的运用在盛唐到晚唐诗歌流变中起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雨这一自然事物到了唐代已成为诗人钟爱的抒情意象,折射出唐人的内心世界和精神面貌。不同时代诗人笔下的雨亦是风格迥异,体现了一定的时代特征。本文通过分析王维﹑杜甫和李商隐笔下"雨"意象的不同特点,以窥见唐诗的发展历程,发掘"雨"意象的运用在盛唐到晚唐诗歌流变中起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王维的诗歌以山水田园描写独具风格,形成了唐诗一大流派。其诗景物描绘千姿百态,而"林"在诗句中频繁出现,成为表达归隐之心的核心意象。  相似文献   

10.
王维在诗歌创作上常常"以佛入诗",诗作充满禅意、禅理与禅趣,表现出一种清新自然而又空灵蕴藉的独特诗风。性本清净、万法虚空和常心是道是禅宗思想的不同层面,由此结合三首诗歌的不同翻译文本比较,评析王维诗歌中禅文化的传译视角、方法与效果,提出禅诗翻译应着眼于禅宗思想的"意美"传递,为此要注重意象与意境的移植。  相似文献   

11.
王维是盛唐时期的著名诗人,他的诗歌追步楚骚,主要表现在词秀调雅,意境寂静幽美等方面.而尤以受<九歌>的影响较为深刻.试以<九歌>为中心,王维诗歌所受影响主要表现在对<九歌>词句的汲取及叠字的纯熟运用,文体的沿用,意象的移植,意境的升华以及典故的借用与推陈出新等诸方面.  相似文献   

12.
通过引述许渊冲、孙大雨和Sam Hamil对唐代诗人王维的<鸟鸣涧>一诗的三种译文,介绍了意象观点,并分析意象对诗歌翻译的作用.进而通过比较古诗原文在汉语读者头脑中引起的意象与英译文在英语读者头脑中产生的意象的异同,来考察译文的成功与否.  相似文献   

13.
王维诗歌意象从整体意义上代表了其现实生活与心灵变化的轨迹:大漠、烽烟、落日体现了王维青壮年时期的心境;红豆、寒梅、茱萸体现了王维对友情、亲情、乡情的真挚;云月鸟体现了王维飘逸、俊洁的人格,宁静的心境和矛盾的心理  相似文献   

14.
李商隐诗歌的色彩表现艺术体现师法自然的赋色原则,这与李白、王维、李贺诗歌的设色有所不同。其色彩意象丰富而表意多样。大量使用精神色彩意象,以“艳色写悲情”为代表的相同色彩组合的异用,依境调色以及亮色点睛等设色特征使得色彩与意境相融。其设色还依据题材、抒情对象、生平阶段等不同表现内容营构风格各异的色彩意境。由此形成了李商隐诗歌色彩表现“沉博绝丽、色境浑融”的风格。  相似文献   

15.
<正>【教学内容】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高中语文选修教材《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中的《积雨辋川庄作》和《越中览古》是两首看似很不相关的诗歌,由于备课组课时安排的需要,笔者经过仔细研究,从诗歌绘画美的角度入手,尝试对这两首诗歌进行整合教学。【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从诗歌的意象和意境分析入手,感悟王维和李白"诗中有画"的绘画美。2.引导学生理解王维诗歌中的禅意和李白诗歌中的情感,掌握通过意象、意境以及对比手法来表现情感的  相似文献   

16.
本以王维诗歌中的“青山”和“空山”意象为切口,去探索挖掘信的诗境及其本质。“空山”代表了王维的生活家园,他于其中追求着一种任心任运的自由境界;“空山”代指其精神家园,是诗人对禅悦的向往、体验。二之间是一个境界层深的创构,最终指向诗人对生命的不懈追求。  相似文献   

17.
沈德潜是清代著名的诗论家,他编选的《唐诗别裁集》可谓是一部堪称经典的唐诗选本。沈德潜在《唐诗别裁集》中以李白、杜甫为宗,但除了李杜这两个唐诗的双子星外,王维诗歌选录是最多的,这在一定程度上肯定并推崇赞赏了王维的诗歌。试探讨沈德潜《唐诗别裁集》中对王维诗歌的选录和对其诗歌的艺术评点情况,以对王维诗歌进行一个更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8.
诗歌的意象为诗歌美的重要体现形式,以庞德意象主义理论为依据,并以其中国古典诗歌译文作品为实例,通过对其意象传递的手法的分析后发现:诗歌翻译重在意象传递。  相似文献   

19.
通过考察王维诗歌的用典情况,可以了解到王维诗歌所征引典故的来源,以此入手来察看他的知识构成,及其对王维思想的影响,分析他的主要思想倾向,并总结王维诗歌用典的特色。  相似文献   

20.
徐欢欢 《现代语文》2010,(3):144-145
王维的诗歌受到大众的欢迎。语文教材中就收录了王维的不少诗歌。笔者认为这是由于王维的诗歌具有以下三个特点:一、王维的诗歌适合于诗教;二、王维的诗歌具有浓郁的人情美;三、王维的诗歌具有通俗易懂的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