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2年2月,台湾问津堂书店公开销售大陆图书受到台湾当局的追究。随后一年多,就大陆图书应不应该进入台湾市场,进入台湾市场有哪些利弊,如何监管、审查等问题,台湾方面进行了讨论。在台湾书业同仁的共同呼吁下,台湾当局于2003年7月终于允许大陆学术类图书在台湾公开销售(后来又增加了科技类图书)。此后,通过正规渠道和非正规渠道进入台湾的大陆图书也形成了一定气候,而且数量越来越大,品种越来越多。与此同时,台湾大陆图书专卖店也越来越多,连原来经营其他商品的商家也想涉足经营大陆图书。另外,同业者还成立了大陆图书经销商联谊会。应该说,大陆图书在台湾的市场才刚刚起步,未来仍有拓展空间,据保守估计,近期内能达到3亿元人民币,若干年后能达到6亿元,相当于大陆中等发达省份一年的一般图书发行量。如何去挖掘这块潜力?笔者就多年来对台湾图书交流的实践谈点肤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2.
自去年7月8日台湾开放大陆图书进口销售以来,大陆出版品在台湾市场占有率明显增长。为加强两岸图书交流,由两岸图书发行协会主办,农学股份有限公司承办的“第一届大陆图书展售会”于7月31日至8月4日在台湾举行。这次大陆图书展售会共有102家大陆出版社的2500种约7000册图书参展  相似文献   

3.
7月31日至8月4日期间,台湾第一次公开展售中国大陆图书.大陆中国科学图书进出口公司与台湾最大经销商之一农学社,联手在台北市联经出版公司忠孝门市--联经文化天地举办"第一届大陆图书展售会",展出大陆102家出版社的2500种图书共约7000册,多数为近两年来出版的新书.由于过去,台湾只举办过中国大陆图书或期刊展,因此这项在台湾首度公开销售的大陆书展,也引起各方的注意.  相似文献   

4.
台湾出版界从开放初期摸索试探两岸市场合作空间到1988年台湾图书由联经出版公司在广州举办书展,台湾出版界大量引进大陆图书版权,1992年达到最高峰。台湾业者进人大陆多年后,逐渐熟悉了大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海峡两岸的图书出版交流日益频繁与密切,2003年7月,台湾更是允许可以公开销售大陆简体字版.随后简体字版图书专卖店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台北的许多重要地方.尽管如此,两地的出版信息交流依然不够畅通,台湾读者对大陆图书仍感陌生.其主要原因是,台湾业者对大陆图书的进口,不论品种与数量在目前阶段均属有限,减少了台湾读者对大陆图书的接触与阅读.为此,联经出版公司通过与大陆的多次探讨与协商,最终催生了台湾上海书店,这也是联经出版公司跨足简体字版图书的重要布局,也是公司发展的另一个里程碑.  相似文献   

6.
最近,台湾举办了“大陆版图书展览”,受到读书界的欢迎。台湾举办这样的书展,40年来是首次。同时,香港汉荣书局主人石景宜将1.3万余册大陆出版的图书,捐赠给台湾历史博物馆作展示及收藏。曾将台湾地区出版的图书多次捐赠大陆各大专院校的石景宜,在近  相似文献   

7.
据台湾报纸报道,在台湾当局于去年开放大陆书籍在台湾出版前,台湾在过去数十年间,至少有50家以上的出版商半公开地进行大陆出版物的翻印和发行业务。据统计,截至去年年底,约有10000种以上的大陆图书,经翻印成繁体字后在台湾图书市场上出售。台湾翻印的大陆图书,内容多以文、史、哲方面的研究为主。来源则多以侨生、学者带人为多。台湾的排版印刷工厂,由于多年承印这些大陆图书,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对于将简体字转排成繁体字,技术上已相当娴  相似文献   

8.
翻印旧版书和影印古籍一九四九年全国大陆解放以后,台湾与大陆的交通断绝,原有图书和印版无法输入,商务印书馆、中华书局、开明书店等儿家大书店在台湾的分支机构开始由专业发行业务转向兼营出版。国民党办的正中书局和一些民营书店也开始出版图书。最初只是从台湾“中央图书馆”、“中山博物院”、“中央  相似文献   

9.
’94大陆图书展,于3月29日至4月4日在台北市中央图书馆举行。共展出大陆181家出版社的1.7万种(2.6万册)各类图书。这是大陆图书首次在台湾公开展览。展出后全部图书将捐赠台北中央图书馆。开幕式由两岸图书展览委员会主任委员黄肇衍主持,’94大陆图书展览访问团团长陈为江、台湾中央文化复兴运动总会秘书长黄石城,海基会秘书长焦仁和、台湾出版协会理事长武奎煜应邀致词。 由大陆90家出版社负责人组成的访问团一行99人赴台参加大陆书展,这是由中国书刊发行业协会主办,中国图书进出口总公司承办的海峡两岸出版交流项目之一,也是大陆出版界赴台进行交流活  相似文献   

10.
文玲 《出版参考》2005,(4X):38-38
随着销售量稳定增长,大陆图书专卖店台湾上海书店从3月份开始推出双周畅销书排行榜。第一份榜单一出炉(名单见上),就显现出了不同之处。过去台湾业者一直以为读者对大陆图书的需求比较倾向学术方面,阅读的口味似乎比较窄。但是从这一份书单的反应,情况似乎又不同。  相似文献   

11.
据台湾媒体报道,联经出版公司日前与沪、港三联书店及厦门台湾书店谈定,从5月1日起,这两家书店将以台湾的原价销售台湾最新图书。过去在大陆的台湾新图书大多以1.5倍价钱出售,且书种有限,这次联经公司的居中  相似文献   

12.
笔者曾应台湾图书发行协进会的邀请,赴台湾与台湾的出版发行业同仁进行了研讨、交流活动,并参观了台湾出版发行业较具代表性的连锁书店及物流基地、出版公司、报业集团。同为中国人,台湾图书出版业的发展和现状对大陆有很好的参考和借鉴作用。一、台湾的出版物流基地、发行公司和书店从行业的总体情况看,台湾出版业无论是总体发展水平还是出版、发行中如营销策划、图书装帧、物流配送等环节都高于大陆平均发展水准,无论是出版社、连锁书店还是图书物流配送公司,有许多我们可以借鉴与学习的经验。中国时报1950年成立,是台湾同行业中第一家上…  相似文献   

13.
大陆图书在台湾销售多年,去年初发人生问津堂、万卷楼等业者进口的图书被海关查扣,诚品书店展售大陆出版品被官方要求下架等事件后,大陆图书进口商和“立法”委员积极推动开放大陆图书在台合法销售的修法行动,新闻闹得喧腾一时,也成了大陆图书合法贩售的主要推动力。  相似文献   

14.
有数据显示,2006年大陆出口图书到台湾达5000多万元人民币,预计未来5到10年内,大陆简体字图书在台湾的销量将有高达10倍以上的增长空间.简体字书籍在台湾的热销可谓简体字风行台湾的一个侧影.近年来,随着两岸交流的不断增加,简体字在台湾大行其道.  相似文献   

15.
2003年7月初台湾正式开放大陆简体字大专用书的公开销售,从过去一年多的台湾进口大陆图书的情况来看,台湾地区申请大陆简体字版图书进口的业者为28家,总申请数为141笔,申请进口的种类近10万种,总进口册数超过40万册,销售额达7~8亿元新台币,约合人民币2亿元,实际在市场流动的数字应该超过此数.  相似文献   

16.
徐尘 《出版参考》2006,(6S):29-30
台湾简体版图书在大陆公开销售,简体版图书需求日渐增长,商家更是推陈出新提供各种交流机会。日前,台中市文化局、联经出版公司与上海书店联合举办了鉴古薪传——大陆古籍出版社联合书展,共计约3000种、6000余册的图书参展。这也是台湾业界首次结合大陆22个专门出版文物典藏、书画鉴赏、考古、文史、古籍、线装书的出版社,为台湾读者提供的大型古籍书展。  相似文献   

17.
改革开放以来,大陆出版物逐渐成为台湾同胞认知大陆社会和了解大陆发展的重要窗口.就在台发行状况而言,虽然台湾当局设置了种种限制,然而大陆报纸、期刊、图书在台发行渠道依然不断加宽.大陆出版物入台发行的特征体现为受众面貌发生改变、畅销图书类别转型、价格优势逐渐降低、销售渠道北重南轻和市场仍待深度开发.在策略上,今后要重视培养年轻受众;要针对台湾市场需求策划图书内容;要加强台湾中南部销售渠道的铺设.  相似文献   

18.
自2003年7月台湾开放大陆大专学业学术类简体图书入台以来,简体字图书在台湾的销售以每年3%~5%的速度增长.  相似文献   

19.
2003年7月8日台湾正式开放大陆简体字大专用书的公开销售,结束了多年来大陆简体字书籍在台湾只能地下化销售的状况,同时也标志着两岸的出版交流踏出了新的一步。法规中规定,业者必须令规定向出版公、协会提出进口申请,申请书需要检附台湾大专教授的证明、大陆出版社出具的拥有该进口图书的发行权、所发行的大陆图书无侵害他人著作权等证明。经过审查后方可公  相似文献   

20.
吉路 《北京档案》2007,(3):48-48
台湾出版业者进大陆是相当早的,大概自1980年代后期,组团参加北京国际书展起.那时,我们也接待过台湾出版商、组织过京台出版社长座谈.十八年后的现在,据<2004年中国统计年鉴>记载,台湾是大陆图书版权的最大输出地;另据台湾的<2005年图书出版年鉴>记载,仅2004年就购入大陆版权516种(占出版总数的35.7%),引进大陆版权的业者也占总数的3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