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4 毫秒
1.
王柳村 《教师》2011,(30):55-55
一提起作文,农村的教师浓眉紧蹙,农村的孩子也浓眉紧锁。教师们一般认为农村的孩子“目光短浅”“阅历浅薄”,与城里孩子相比,他们可以书写的内容实在是太少,语言空乏、晦涩。农村的孩子也认为自己如“井底之蛙”,爸爸妈妈为了养家糊口,大都只顾着赚钱,很少有时间和自己一起出游踏青、开阔视野等,他们常常蜗居在家中以电视为伴。  相似文献   

2.
许多教师认为:农村地处偏僻,没有城镇那种人文地理环境,接触的新事物也少,所以农村的孩子视野狭小,见识少,写出来的习作自然没有城里孩子的流畅,有创意.笔者认为不尽然,如果教师在学生的习作指导课上指导得好,农村的孩子一样能写出好文章.在十年来的语文教学生涯中,笔者对如何提高农村小学生习作水平有以下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3.
谈到农村家庭教育,许多农村家长认为:教育孩子是学校的事,是教师的事。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部分农村家长越来越重视孩子的教育,但农村家庭教育的现状仍然堪忧。  相似文献   

4.
谈到农村家庭教育,许多农村家长认为:教育孩子是学校的事,是教师的事.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部分农村家长越来越重视孩子的教育,但农村家庭教育的现状仍然堪忧.  相似文献   

5.
随着十二五规划的出台,我国新农村建设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国家加大了对农村贫困地区的扶贫力度,使得农村孩子也能够享受到城里孩子应有的教育。农村初中英语教师,应该如何培养渐渐富起来的农民家庭的孩子?  相似文献   

6.
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说:"课外阅读,用形象的话来说,既是思考的大船借以航行的帆,也是鼓帆前进的风;没有阅读,就没有帆,也没有风。"而在对农村低段学生的调查中发现,如此重要的风与帆热爱它的孩子却是如此之少,扬起它的更是少之又少。低中段是孩子阅读的关键期,为什么农村孩子会缺乏阅读的兴趣呢?是否有一盏灯照亮农村孩子童年的阅读呢?作为农村的一线教师,我们如何成为孩子阅读的点灯人呢?  相似文献   

7.
农村小学的识字教学,历年来被认为是薄弱环节,大家总说农村的孩子没有城里的孩子识字多,鉴于这种情况,我认为只要认真研究,敢于创新,农村的识字教学的瓶颈是可以突破的。众所周知,小学的识字教学是学生大量阅读的基础,在阅读的基础上为以后的作文打基础。所以在农村的识字教学中,教师就要因地制宜,因陋就简,把自己的教学艺术和农村的学生实际结合起来,探索出符合自己的教学之路。  相似文献   

8.
《考试周刊》2021,(31):93-94
在如今的农村高中学生中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逆反心理,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抵触情绪及好奇心在作怪。这种逆反心理严重影响了农村高中生的学习成绩,阻碍了家长和教师与孩子的顺畅沟通,也影响了孩子的成长和健康,是目前农村高中学校教师及家长非常头疼的问题,这个问题成了许多农村高中教师和家长亟待解决的问题。通过多年的教学和实践,一起来探讨如何应对农村高中学生逆反心理成因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关注农村教育,笔者认为最应关注的不是经费问题,不是师资问题,不是体制问题,而是农村教育的正确定位问题。那是春暖花开、麦苗返青的时候,课堂上教师让学生写春天的田野景色,学生写着写着,忽然一个孩子问:“老师,田野里那青青的庄稼是水稻吗?”望着那孩子疑惑的眼神,我的心在隐隐作痛:孩子,你是地地道道的农村孩子,你生在农村、长在农村,是农村的水土养育了你,是农村给了你的生命、你的一切,可这农村的小麦,你竟不知道叫什么?是啊。农村的孩子不知道农作物,农村的孩子眼里没有了农村的景、农村的物、农村的人和事,有的是什么?是与城市孩子一…  相似文献   

10.
近几年,笔者经常深入农村小学开展教学视导活动,看到农村小学在校生人数逐年减少。农村教师数量和质量也在下降。特别是村级小学,教师年龄老化、专任体音美等学科教师严重不足,导致学校缺乏生机和活力。面对现状,农村小学课程改革是继续唱高调,还是脚踏实地为农村孩子做些实实在在的工作?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本着为农村孩子一生负责的态度,我们提出了“抓常规、重基础、养习惯”的教学教研工作思路,不让农村孩子输在人生的起跑线上。  相似文献   

11.
一、让孩子融入大自然 随着农村小城镇建设的发展,农村孩子的游戏区域也从泥土地逐渐向水泥地过渡,直接与田野接触少了。孩子其实是非常向往农村绿色的田野、流淌的小溪、走动的家畜的,教师应该把孩子从水泥地中解放出来,让他们投身到泥土的芳香中,充分发挥农村自然环境的特殊教育作用。春天,万物  相似文献   

12.
我在山区农村学校负责教科室工作多年,认为学校教科室需要点“鹊桥”情愫,实施“联动策略”,势必能推动农村校教学科研的整体水平,盘活农村薄弱校的教学质量,让农村校的教师乐于扎根农村教育,让农村的孩子不再奔波城市寻觅名校,而是微笑着成长在农村。  相似文献   

13.
学前教育和家庭教育对孩子的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农村的学前教育条件落后,教师的素质和专业水平不高,有的教师甚至还没有幼师资格证;农村的一些家长思想观念滞后,跟不上时代的要求,不能与时俱进,也有一些家长忙于农事无暇顾及孩子的智力开发和各种能力的培养,致使孩子学习起步晚,思维不够活跃,没能养成良好的行为和学习习惯。这些都是摆在农村教师面前的难题。那么,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呢?笔者认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有了兴趣,才能产生学习动力,才能主动接受知识。  相似文献   

14.
农村小学英语教学存在着许多难题.从学生和家长的角度看,认为在小学英语是不重要的科目,从思想上就不重视,学生不主动学,也很少有家长辅导孩子学英语的.从教师的角度来说,英语教师的水平有限,没有经过专业的指导,有的教师还是兼职教英语,教学效果可想而知.  相似文献   

15.
许多农村学校里都有留守儿童,其中不少孩子不能享受正常的家庭氛围,缺少亲情的温暖,学习成绩也不理想。要想改变这种状况,我认为除了需要教师和家长对这些孩子给予更多的关心帮助外,还特别需要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语文教学的目的之一,就是培养学生的语文自学能力。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认为只有了解留守儿童在语文自学方面存在的问题,才能有针对性地加以解决。一、留守儿童在语文自学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语文是百科之母,培养学生语文自学能力对于学好  相似文献   

16.
在城乡结合区域的学校 ,学生来源日益多样化。同在一个教室里学习 ,城市孩子和农村孩子是否一样 ?是把他们看成一样的孩子 ,还是针对区域不同进行特殊的教学准备 ?通过教学实践的摸索 ,笔者认为 ,这类学校应该充分重视学生禀赋的差异 ,施行“差异化教育”。在教学实践中 ,我们常常看到 ,农村学生往往面临更多的学习困难 ,尤其是不擅长“追赶型”学习 ,学习情绪不够饱满。有相当一批家境贫困的农村孩子在学习上挫折感较强。原因何在 ?笔者发现有一些贫困家庭的孩子特别不爱讲话、不爱出头露面 ,有的教师甚至认为这种学生“呆头呆脑”。还有一…  相似文献   

17.
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农村学生的家长们都认为朗读不会考试,家长和学生由此也忽视朗读,孩子读的多少,读的好坏,家长几乎从来不知道,他们只关注考试成绩,只重视家庭的书面作业,而忽略了孩子口头的朗读作业是否完成,这种环境也让我们的教师们忽视了小学语文中的朗读,忽视了朗读可以加强语言文字的训练。以下是我多年在指导学生读课文中落实语言文字的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18.
提到写作文,农村小学生就感到无从下手。他们视作文为畏途,怕作文不爱写作文。作文难,难在哪里呢?学生认为作文难在无话可说,无事可写,无情可抒。其实农村孩子是最亲近自然的,关键在于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写出农村特色。  相似文献   

19.
王宇 《教育》2011,(26):5
据报道,今年中国农业大学的大一新生中,农村户籍生源10年来首次跌破三成。跌破三成怎么了?农大就应该农村的孩子多吗?是谁给农大学生贴上了农村孩子的标签?笔者认为,许多城市孩子选择农大和林大。既有就业方面的优势,也有对农业、林业和水利方面的爱好。农大  相似文献   

20.
郭亚勇 《中小学电教》2009,(12):152-152
<正>笔者因参与郑州市教师城乡交流,对此有一些体会:城区孩子远比农村孩子快乐。城区学校都有专门安排的音乐教室,并配有多媒体设备,齐全的音乐器材。农村学校别说音乐教室和多媒体设备,连音乐器材也恐怕只是一台录音机和一架旧电子琴而已;城区学校的音乐教师都是音乐专业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