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为了更好地落实教育立德树人的任务,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必须把课程思政融入课程教学和改革的各个环节.结合课堂教学实践,从四个方面探讨了高职数学"课程思政"理念,为落实课程思政、有效提高教学效果、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提供一些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2.
以高职院校公共英语课程为例,阐述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应注重知识教授、能力培养和思想政治的结合,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自我认识,以适应大学新生活,应对新的挑战,实现自我价值,充分发挥课程教学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导作用,推进三全育人,实现"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  相似文献   

3.
依托"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建设背景,结合当前高校课程思政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以学生为中心,以"两性一度"为基准,架设思政育人平台,强化师生的思政意识,以课堂为主渠道进行思政教学,进行合理有效的思政教学评价.以"数据结构"课程为例,阐述课程思政过程,教学成效显著.  相似文献   

4.
高校人才培养是育人和育才的统一,加强课程思政建设是集专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合力以构建更好的人才培养体系.以"保险学"专业课为例,结合"保险学"课程思政建设的内涵及特点,从目标原则、元素内容、教育载体等方面提出了"保险学"课程思政的总体设计,并从爱国主义教育、诚信教育、风险教育等方面融入思想政治主题教育,通过创新教学手段...  相似文献   

5.
李宜洋 《成才之路》2022,(10):106-108
"学习筑梦",学的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筑的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高校应合理设置"学习筑梦"思政选修课的课程教学内容,将思想政治教育理念贯穿于教学工作的始终,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科学地设定教学目标,帮助学生筑梦、寻梦、追梦,并促使学生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文章提出高校"学习筑梦"思政选修课的教学...  相似文献   

6.
孙鋆 《成才之路》2022,(10):128-130
"课程思政"是将思想政治教育元素融入到各门课程中去,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思想意识和行为举止.思政教育的各种抽象内容,皆由艺术形象营造出具体生动的意境,更易于学生理解吸收.丰富的艺术设计形式也使思政知识变得更加生动有趣,让学生在美的体验中获得情感和思想的升华.文章从高校艺术设计专业"课程思政"必要性入手,分析高校艺术设计...  相似文献   

7.
"课程思政"作为一个新名词,是新时代高校课程改革创新的产物,其旨在挖掘非政治学科中体现思想政治教育相关的资源,然后有针对性地经过思维加工以后渗透到不同学科的教学中,在发挥专业优势的同时实现"课程思政"的育人功能.大学英语作为一门服务型语言学科,是开展"课程思政"的关键学科之一.文章以读写课程为例,以产出导向法为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8.
在设计艺术类"设计图学"课程教学中,应聚焦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推行"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着力从育人目标、课程教学内容设计与实践教学等三个层面,深度挖掘课程所蕴含的哲学、艺术、思想、道德与法治等思政教育元素,并在理论上加以总结、提炼和运用,从而系统地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并贯穿于课程理论与实践教学各环节中,在有效提升专业课程教学效果的同时取得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  相似文献   

9.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是开放教育学生的一门公共基础课程,具备开展课程思政的优势.在针对"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基于Moodle平台的思政教学设计中,秉持"将思政目标融入教学目标"和"将思政元素融入教学内容"的设计思路,实现了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与价值引领的有机统一.实践表明,课程思政教学初见成效.  相似文献   

10.
"课程思政"应注重发挥课程的育人化人功能,使思想政治教育贯穿教育教学整个过程,形成各类课程、活动、环节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协同效应,实现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高校构建"课程思政"的"三全育人"长效机制需提升"课程思政"功能认识,建立思政教育运行机制;创新课堂教学方式,促进知识传递与价值引领的有机统一;挖掘思政元素,打造课堂与课外、网上与网下、学习与生活有机融合的思政平台。  相似文献   

11.
课程思政强调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形成内在的品德素养,注重将学生个人发展与社会进步、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统一起来,这与公共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高度契合.因此,应找准专业教育和思政教育的结合点,从教师队伍打造、专业课程建设、课堂教学创新等三个维度,推进新时代高校公共管理专业课程思政建设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12.
"课程思政"为助力新时代高等教育发展与培养新时代人才起到重要推动作用.本文探索大学物理课程思政的教学模式,通过充分理解课程思政内涵,增强课程思政意识;建立"物理思政"教学团队,提高专业教师的思政意识和教学能力;以及建立课程思政资源平台,促进师生互动交流;开展大学物理课程思政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  相似文献   

13.
专业基础课程是高校培养人才、发展人才的重要手段与主要渠道,是培养适应社会市场经济发展需求的应用型、复合型、专业型人才的基础课程,在高校人才培养体系中占据着重要的教育地位。思政教育是通过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的教育手段,与专业课程相辅相成,是现代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然而在实际的人才培养过程中,却存在专业基础课程和思政教育“两张皮”的问题,课程思政的出现,能够有效地解决传统的教学问题。结合课程思政的理论内涵,探析课程思政实施的问题,提出相应的破解和实施方法。  相似文献   

14.
“思政课程”是指思想政治教育课程,而“课程思政”代表一种课程理念,指的是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有机融入专业课程进行讲授,两者相互区别,相互联系,辩证统一。新时代的“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应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同向同行,共同构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高校在推进“课程思政”建设过程中,应有效挖掘其他专业课程的思政资源,注意强化专业课教师的思政意识,提高专业课教师的育人能力,并完善“课程思政”建设的体制机制。  相似文献   

15.
思想政治理论课全程化实践教学是高校高素质人才培养的关键环节。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包含着丰富的人文知识,如何将这些内容有效地呈现给学生,除了采用理论教学之外,重要的就是采用全程化实践教学模式。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可以根据不同年级的特点、条件以及大三学生的实习实训,分别确立三个阶段的全程化实践教学目标体系。制定相应的全程化实践教学内容体系和保障体系,从而把思想政治教育真正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16.
艺术院校应重视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注重艺术专业教学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创新,强化艺术类教师思想政治学习意识,提高艺术类教师思想政治理论水平,创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形式,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将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和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融入专业教学和专业实践,通过音乐创作、美术写生、戏剧创作、舞蹈表演、摄影创作、电影编导...  相似文献   

17.
《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对全面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提出了新方向和新要求。以给排水工程专业课程“水文学”为例,从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课程特点、教学现状及教学实施方面入手,探讨了高校专业课程思政建设思路。课程思政教育应以学生为中心,与专业课程教学有机结合,达到双向促进的教学效果,实现高素质人才培养目标。  相似文献   

18.
郭玉华 《科教导刊》2021,(2):98-100
课程思政是高校教书育人模式的一种创新,是高校全员立体化育人的有效途径.高校人才培养目标包括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价值引领,价值引领是课程思政的目的.地方本科高校在价值引领上应体现地方文化、历史和经济发展成效,突出地方思政特色.课程思政育人模式应围绕人才培养方案,设计"阶段式、课程群式、联动式"的立体化、全方位模式.通过把课程思政内容纳入培养方案和课程大纲、设立示范项目、建立多元化课程思政评价体系和提升教师育人水平等途径,有效实施课程思政内容.  相似文献   

19.
民族院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既具有普通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共性,更有自己的特性。从2006年新学年起,全国各高校将开始全面实施思想政治理论课新课程方案。各民族院校应该以此为契机,针对民族院校自身的特性,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进行创新,使之更好地为我国民族教育事业的发展服务。  相似文献   

20.
宋莹莹 《职教通讯》2019,(16):67-74
思政课是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渠道,是学校立德树人的重要保障。办好思政课的关键在于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通过对学生评教系统中思政课教师教学效果评价数据及教师背景性因素的探索,发现思政课教师教学效果整体较好,教师能够投入热情积极备课,教学态度认真负责,但在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方面需要进一步提高,并且由于受学历、职称、企业经验、骨干教师、专兼职、任教课程等因素影响,教学效果呈现不同程度的差异。因此,高职院校可通过完善培训帮扶机制、考核和职称评审机制、分类分群教学实施及优化课程、学生与教师间的结构安排等措施提升教师教学热情、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打造高素质思政课教师队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