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7 毫秒
1.
反讽作为一种常见的修辞手法,在简·奥斯汀的成名作《傲慢与偏见》中贯穿始终。将语用学中的言语行为理论作为其研究的理论框架,主要是因为二者存在着必然联系,即宏观反讽言语行为与微观反讽言语行为。本文着重从宏观角度和微观角度对其中的反讽进行具体探究,希望能从一个全新的角度探讨奥斯汀这部小说中反讽的应用,丰富对简·奥斯汀小说的语言分析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反讽类作品。  相似文献   

2.
文章以言语行为理论和间接言语行为理论为依据,研究莎士比亚的代表作品《哈姆雷特》。从微观言语和宏观言语两个方面剖析作品里的言语反讽,揭示作品的反讽主题。  相似文献   

3.
反讽就是通常人们所说的说反话。本文从Searle的言语行为理论出发,分析反讽的首要言外行为和次要言外行为,从而对反讽这一言语行为进行有理据的解释;并论证反讽与言外行为规则的关系,从而探析归纳出反讽言语行为的产生条件。  相似文献   

4.
言语行为理论与《一桶白葡萄酒》中的反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J.L Austin的言语行为理论为依据,从宏观和微观角度,剖析了美国著名作家Edgar Allan Poe的小说《一桶白葡萄酒》中反讽言语行为的类型,以深化我们对小说主题的理解,达到与作者的心灵交流。  相似文献   

5.
反讽的语用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合作原则、礼貌原则、言语行为理论等语用的角度探讨反讽问题。反讽是说话人出于礼貌故意违反质量准则而产生的,通过表面上对合作原则的违反,反讽原则使说话人能够给自己不礼貌的言语披上一层礼貌的面纱,从而既从根本上遵循了合作原则和礼貌原则,又表达了自己的真实意图。反讽是一种间接言语行为,一种“戴了面纱的”威胁面子的言语行为。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J.L.Austin的言语行为理论为框架.从两个角度(即作者与读者的交流和小说人物之间的交流)分析了英国著名作家Austen的代表作之一《傲慢与偏见》中反讽的语言特色。  相似文献   

7.
言语行为理论是语用学研究的一大核心理论,反讽也是各大文学作品中最常见的艺术表现手法之一。本文以小说《傲慢与偏见》为主体,首先概述了言语行为理论的基本概念及其与反讽的相关性,其次,对小说中的反讽言语行为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进行了深度分析,而其中微观上的反讽言语行为可分为5类:阐述性反讽、指令性反讽、承诺性反讽、表达性反讽、宣告性反讽。小说《傲慢与偏见》为人们对"反讽"表现形式提供了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8.
依据奥斯汀和塞尔的言语行为理论和间接言语行为理论,对小说《一个干净明亮的地方》对话中的人物语言进行言语行为的分析和研究,以帮助读者更透彻地理解小说揭示的主题。言语行为分析结果表明人物的简约语言之下蕴含着丰富的表意行为,在对人物言语行为进行剖析和理解的基础上,读者可以逐层深入地领悟出小说深刻的中心思想,这恰好也是海明威的"冰山风格"想要带给读者的独特感受。  相似文献   

9.
剧本《太阳下的一粒葡萄干》中的宏观言语行为主要体现为美国梦的实现、种族冲突、金钱和尊严的关系三个方面。微观言语行为中的言内行为、言外行为、言后行为以及间接言语行为都含有丰富的语力,能有效展示人物性格特点并将剧情推向高潮。将言语行为理论应用于戏剧文本分析,从宏观言语行为和微观言语行为的角度浅析剧本,旨在为剧本研究提供新视角,并在戏剧分析中验证言语行为理论。  相似文献   

10.
言语行为理论是语用学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通过对言语行为的探究,我们可以更好的改进言语行为能力。毫无疑问,言语行为理论对语言研究具有巨大的启发意义。但显然语言理论不可能完全建立在言语行为理论的基础上,言语行为理论本身还有许多问题需要我们去探索。  相似文献   

11.
言语行为理论是语用学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通过对言语行为的探究,我们可以更好的改进言语行为能力。毫无疑问,言语行为理论对语言研究具有巨大的启发意义。但显然语言理论不可能完全建立在言语行为理论的基础上,言语行为理论本身还有许多问题需要我们去探索。  相似文献   

12.
言语行为理论包括:话语行为、言外行为和言后行为。与言外行为相比,言后行为的研究相对较少。本文从语言交际者的互动性出发,结合电影《三傻大闹宝莱坞》中的台词分析,探讨言后行为和交际效果的关系,借此引起人们对交际中言语行为现象的重视。  相似文献   

13.
Searle的言语行为理论为言语行为提供了语言哲学基础,阐明了言语行为分类的原则和标准,提出了间接言语理论。Searle的言语行为理论,对具体言语分析以及跨文化语言交流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4.
言语行为理论作为语用学研究重点,自诞生之日起就得到了广泛关注。言语行为理论与其他学科相结合的应用研究是言语行为理论取得的新发展。通过综述我国近十年以来言语行为理论在不同领域中的应用,可以更好地了解言语行为理论应用价值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以J.L.Austin的言语行为理论为出发点,以英国著名作家Austen的代表作之一《傲慢与偏见》为文本,从宏观上和微观上分析了其中最典型的语言特色——反讽的使用,旨在说明在进行文学研究时应用言语行为理论,有助于加深对文本主题及人物性格的认识。  相似文献   

16.
文章以实际语料为基础,从言语行为理论出发对“说”类言语行为标记语进行考察。一个言语行为通常可以分析为“意图性言语行为+支持性言语行为”,任何言语行为都是有“意图”的,并且努力使自己的意图得以实现。“说”类言语行为标记语为构建意图性行为的合法性,保证意图的实现提供支持策略。文章认为该类言语行为标记语具有人际支持功能、语篇支持功能和概念支持功能。  相似文献   

17.
言语行为理论是从行为角度研究人类言语交际的一种重要理论。从话语功能角度言语行为分为表述性言语行为、施为性言语行为和成事性言语行为。成功实施施为性言语行为一般要满足预备条件、执行条件和真诚条件。施为性言语行为的分类对其研究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言语行为理论是语用学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理论。它可以被应用于提倡培养学生交际能力的外语教学。文章介绍了言语行为理论以及其对交际教学法的影响,并讨论了言语行为理论对外语教学实践的启示。  相似文献   

19.
《官场现形记》中具有许多敬语现象。本文结合言语行为理论,采用归纳总结和演绎推理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从敬语和言语行为的关系以及敬语的分类两个方面总结了《官场现形记》中表示敬语的言语行为特点,认为敬语和其他言语行为一样,能够越过表层的字面意思,传达说话者的真实意图。本文同时认为敬语和谦语具有目的一致性与互补性。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言语行为理论为指导,以言语行为标志词汇为研究切入点,分别举例分析了立法、司法及其他法律文本中的法律言语行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