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新课标提出要建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模式,学生不仅是教学的对象,而且是教学的主体,是学习过程的主人.本人在教学实践中设计问题探究,引导学生总结反思,借助小组合作学习,增强学生参与意识,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起到了较好的效果.一、在探究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相似文献   

2.
以"问题’为线索,引导学生从课前预习发现问题、课始提出问题、课中小组合作解决问题、课后再生问题,让"问题’成为推动教学的动力,从而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欲望,真正达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庄秀娟 《考试周刊》2013,(48):112-112
<正>"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这是教育工作者人人皆知的新课改的目标之一。随着新课改的推进,课堂上教师不仅仅是"传道授业解惑"的教书匠,单纯地传授知识,解答疑惑,更要想方设法地引导、启发学生自己发现新知、自主探究知识、小组合作交流等,课堂上不再是教师忙碌地"教"、"一言堂",而是让学生活泼、愉快地"学"。  相似文献   

4.
语文教学要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和学习的好奇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注重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意识,尊重他们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自己选择合适的学习方式,怎样让学生在课堂上唱主角,让学生学会“自主探究”学习模式,让学生真正成为语文课的探究者是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从四个方面论述了怎样让学生成为语文课的探究者:引发学生自主发现问题;让学生自己寻找答案;运用小组合作探究法;让学生自主制订学习计划.  相似文献   

5.
钟新华 《小学生》2013,(12):64-64
自主探究学习是新课程理念所提倡的一种学习方式。它呼唤学生做课堂的主人,在老师的合作引导下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动性,自觉主动地去获取知识。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因此,在教学活动中,凡是学生能够探究得出的知识,教师要放手给学生探究;凡是学生能够独立思考的问题,教师要留有学生充分的空间;凡是学生能独立操作的,教师要让学生自由操作,让学生在体验中开启思维,自主探究,把握数学本质,获取鲜活的知识。一、巧设数学问题情境,唤起学生自主探究的兴趣  相似文献   

6.
科学教学提倡让学生亲历探究过程,从教材的设计意图上看,也更多地强调让孩子们自己动手寻求科学的答案,而且多是在小组合作的基础上进行学习探究的。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看似平常,但如果教师处置不当,也容易出现问题。1.强调合作淹没了自主探究  相似文献   

7.
曹胜利 《时代教育》2012,(6):146-147
"自主"是基础,没有独立思考,"合作"与"探究"就根本无从谈起。"自主",就要让学生有决定权,有选择权,能自己选择。只会听老师的安排,决不是"自主"。"合作""探究"是外显形式,合作不仅仅是小组形式的合作,更有小组之间、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合作,要达到师生、生生之间的多向交流,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合作中得到提高。竞赛是合作,向别人学习也是合作。"探究"是新课改的显著特色,在探究中寻找差距,在探究中让思维得到碰撞,就要让学生敢于提问,敢于反驳,敢于提出不同的看法,这就是"创新"的开始。  相似文献   

8.
一、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自主合作与探究学习两者相辅相成,否则探究学习将流于形式,成为制造主体学习“热烈”的工具。腾出一点时间让学生个体进行思考,能够使讨论更深刻,小组合作学习更有实效。  相似文献   

9.
为了真正落实班级管理中"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育理念,对班级进行有效管理,营造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的班级氛围,积极探究,勇于实践,研究出"培养学生自主发展"策略,通过"争星制"、"值日班长制"及小组合作管理的方式让低、中、高各年段的学生在参与班级管理实践中,增强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和集体意识,实现自我教育和发展,管理别人的同时,也学会主动约束自己、发展自己、超越自己。  相似文献   

10.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在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具体方法是:创设适宜的问题情境,使学生触及数学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发现数学问题;组织学生合作交流,促进学生深刻理解数学问题。  相似文献   

11.
新课标要求语文教学要关注学生的个性特点和需求,保护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倡导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自主阅读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学习活动,教师可以运用几个策略引导学生开展有效的自主阅读。首先,教师可以为学生设置探究性问题,以此引发学生对文章的阅读兴趣。其次,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对自己朗读、理解的内容进行相互评价,以此辅助学生反思自己的阅读行为。再次,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在小组或班级中分享所得,以此让学生收获成就感。最后,教师可以为学生设置课后任务,以此促进学生自主阅读习惯的养成。  相似文献   

12.
“小组合作探究学习”这一新的教学形式,已成为多数教师教学中常用的方法,也是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一种重要学习方式。它是在教师主导下,群体研讨、协作交流、知识技能互补的一种学习方式。合作学习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让他们意识到小组中的每一个人都是学习伙伴,都是合作。同时让学生通过小组成员间的相互帮助、合作,  相似文献   

13.
新一轮课程改革对学生学习提出了许多新的观念,其中包括学生自主探索和合作学习。新课改提倡的小组合作学习,是指以小组为单位,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组内学生的自主探究和互助活动共同完成学习任务的一种学习方式。现在我结合自己的教  相似文献   

14.
新课程理念倡导新型的教学模式,教师不再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学生才是课堂教学的主角。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确立学生在整个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引导和帮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以小组合作的形式,以探究新知识为目的,充分发挥小组合作的群体作用,进行"自主、合作、探究"这种新型的学习方式。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通过小组内、班级内的相互合作交流,汲取其他学生的长处,丰富自己的知识积累,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勇于创新的精神。在这三者中,自主是基础和前提,合作是形式和途径,而探究是目的和方向。三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使语文课堂学习进入到了一个新的境界。  相似文献   

15.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我要学",让自主学习成为一种学习的需要;组织小组合作,促进学生"我能学",让自主学习成为一种学习的信心;利用已有经验,成就学生"我会学",让自主学习成为一种学习的能力。  相似文献   

16.
《新课程标准》提出要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其中,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新的学习方式,我们教师要利用课堂这块阵地,积极尝试小组合作学习,真正让学习成为学生生活中的一部分,促进学生主动全面地发展。下面我就小组合作学习谈一下自己的几点看法:一、什么是小组合作学习所谓小组合作学习,是指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经历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的过程,有明确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二、小组合作学习的好处  相似文献   

17.
新课程标准强调通过小组的合作交流、自主探究,让学生感受到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体验成功的乐趣。本文我们通过学习"分数"以及探究和实际相关应用题来分析小组自主合作方法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8.
思考高中新课程标准实施之后,教师如何转变观念、在课堂上如何组织、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等问题。利用一节习题课上的一道错题,带领学生合作探究函数的“隐”性质、探索解决问题的根本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使学生享受学习数学的过程,让学生扬起自信的风帆。  相似文献   

19.
我校推行的农村高中合作课堂模式改革,立足点是让学生学会合作,在合作中取得双赢,让学生自主乐学,勇于探究,在探究中寻找结论,在探究中求得发展。其中,如何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乐于自主学习?这涉及到优化设计导学案和小组的建设等多个问题,在此主要探讨如何以导学案为“舵”,来启动学生自主学习之“程”。  相似文献   

20.
课标明确指出:“教师帮助学生在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因此,我们在数学教学过程中不但要让学生合作学习,更重要的是在合作学习中正确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大家都知道学生通过自主探究所获的知识,才是自己掌握的知识,应用起来才能得心应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