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万小玲 《孩子天地》2016,(9):239-240
本文采用单一被试单基线A-B实验设计,对1例构音语音障碍的患者进行构音运动的评估和针对性的治疗,并对治疗效果进行跟踪评估。结果表明:该名构音语音障碍的患者/i/的治疗前后得分有极显著性变化。研究结果提示:将展唇运动治疗、舌尖向前运动治疗、下颌运动过度治疗及/i/的构音运动训练和/i/的重读训练等相结合对于治疗患者/i/的构音运动障碍是一条正确而又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2.
作为一种新型的言语及语言训练设备,构音评估与训练系统的干预原理包括运动发育的一般规律、感知运动发育的规律、运动障碍模式形成的规律等3方面。该系统包括评估和训练两大体系,其中评估细化为器官评估、运动评估、发音评估和交谈评估4个模块,训练包括构音器官运动、构音运动训练、语音训练等内容。它能提高儿童的语言理解能力,优化言语及语言训练模式,增进师生之间的沟通等。  相似文献   

3.
很明显,快板节奏可以用来训练构音器官运动的灵活性,因为这种训练速度和流利的说话速度是相近的。通过圆唇和非圆唇元音的交替训练,唇肌得到了训练;通过前后元音的交替训练,舌肌得到训练,通过高元音和低元音的交替训练,下颌和咽肌能得到较好的训练。  相似文献   

4.
构音障碍评估研究述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构音障碍是儿童各类言语障碍中最常见的问题,但是我国特殊教育工作者对该领域的研究并不多。本文讨论并评价了国内外有关于构音障碍的各种评估方法,包括描记法、音标法、标准化测验检测法、仪器检查法,以及构音障碍的评估指标,包括语音清晰度评估、口腔轮替运动速率评估、鼻流量。最后,本文指出了现阶段此类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对未来研究的启示。  相似文献   

5.
为了探讨智障儿童构音障碍的矫治方法,文章采用个案研究方法,对一名6岁10个月中度智障儿童的构音障碍矫治进行研究。先用构音障碍评估工具对其构音功能进行评估,后根据评估结果制定口部运动功能训练和构音音位训练相结合的训练方案并实施训练,最后进行训练后的评估。训练后该患儿的口部运动功能、构音清晰度等构音功能指标有明显提高。结果显示:对存在构音障碍的智障儿童实施有针对性的构音训练,能有效改善其言语状况;对智障儿童实施口部运动功能训练和构音音位训练相结合的实施方案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6.
口语训练应该受到语文课的重视,吐字发音是口语不容忽视的基本功,是口语训练的开始.唇、舌、颚等部分的肌肉灵活自如是发准每个字音的基础.口腔操是提高唇、舌、颚等肌肉灵活自如程度的最有效办法.本文介绍了口腔操的具体做法和训练目标,在如何克服口腔操练习的枯燥性,增强趣味性上,总结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教学经验.并倡导口腔操……等多种形式进课堂,激发学生口语训练兴趣.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采用单因素重复测量实验设计,探讨下颌不同构音位置以及不同位置间转换与F1及相关参数的关系,寻找能定量测量下颌精细分级运动以及转换运动能力的声学敏感参数.实验结果显示:(1)第一共振峰(F1)是反映下颌不同构音位置的敏感参数,验证下颌存在下颌上位、下颌半开位、下颌下位三种基本构音运动模式,为定量评估下颌精细分级构音运动能力提供依据.(2)"阿姨"和"衣蛾"的下颌转换斜率Jk和下颌转换幅度Jd能检测下颌精细分级转换运动能力,是定量评估诊断下颌精细分级转换运动障碍的敏感参数,可以为下颌构音运动障碍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客观依据和指导.  相似文献   

8.
构音障碍儿童的元音偏误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元音发音的准确与否直接影响构音的清晰度。对 11名构音障碍儿童的构音样本分析发现 ,元音发音的偏误率非常高 ,且具有共同性特征 :即元音弱化。具体表现为紧元音央化或元音脱落。造成元音弱化的主要原因有三 :部分儿童对区别性特征小的元音不能准确听辨 ;构音障碍儿童发音时的气流量不足 ,难以形成对声带震动所需的压力 ;构音器官的紧张度不够 ,造成喉、唇、舌、腭的发音松懈。  相似文献   

9.
舌是最重要的构音器官,它由大量肌束构成,舌肌有着丰富的神经支配网,加上八块肌肉组织以及将它们紧密交织在一起的肌纤维,舌运动复杂而又灵活,舌能向口腔的任意方向移动,并且能最大限度地改变形状和大小,以较快的速度向四周转动。这对言语的产生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10.
在上节中,我们讲了舌运动与构音之间的关系,舌功能区的划分,以及舌运动障碍的临床表现。在本节中,主要讲舌运动障碍的治疗技术。我们已经知道,舌的灵活运动是准确构音的基础。只有舌的各个功能区能独立运动,才能进行准确而成熟的舌位音构音。  相似文献   

11.
本文采用单一被试单基线A—B实验设计,对1例构音语音——K障碍的患者进行50个词评估和针对性的治疗,并对治疗效果进行跟踪评估。结果表明:该名构音语音障碍患者的舌后部上抬运动和塞音的治疗前后得分有显著性变化。研究结果提示:将舌后部上抬运动与快速用力呼气法相结合对于治疗患者的构音语音K的障碍是一条正确而又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12.
口部运动治疗概述及其作用(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听力障碍语言康复训练过程中,口部运动与构音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因而口部运动障碍也是言语矫治的重要内容。口部运动治疗是言语治疗中的核心技术,其在构音障碍治疗中的重要作用尚未引起语言康复界的足够重视。本刊特邀华东师范大学特教系言语听觉专业黄昭鸣教授和卢红云博士在本栏介绍口部运动治疗的作用、原理及各项治疗技术,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3.
小孩咬字、吐字不清晰,俗称“大舌头”。调查发现:6岁以前的小孩“大舌头”大约占20%。原因1、生理问题。比如口腔发育不够成熟、两舌系带过长或过短。有的小孩构音条件不够好,造成说话“大舌头”。2、抚养问题。现在都是一个小孩,很多父母采用错误的方法。比如小孩喝水、喝饮料,不用吸管,喂  相似文献   

14.
成成,男,4岁。3岁时,经上海市儿童保健所智力测验,他各方面的能力明显低于同龄幼儿,语言能力发展迟缓,被确定为“儿童语言发育迟缓”。言语是人出生以后,各个语言器官经过长期的综合协调而形成的,特别需要呼吸、发声和构音系统的肌肉等的协调运动。在观察了解中,  相似文献   

15.
口语训练应该受到语文课的重视,吐字发音是口语不容忽视的基本功,是口语训练的开始。唇、舌、颚等部分的肌肉灵活自如是发准每个字音的基础。口腔操是提高唇、舌、颚等肌肉灵活自如程度的最有效办法。本文介绍了口腔操的具体做法和训练目标,在如何克服口腔操练习的枯燥性,增强趣味性上,总结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教学经验。并倡导口腔操……等多种形式进课堂,激发学生口语训练兴趣。  相似文献   

16.
口语训练应该受到语文课的重视,吐字发音是口语不容忽视的基本功,是口语训练的开始。唇、舌、颚等部分的肌肉灵活自如是发准每个字音的基础。口腔操是提高唇、舌、颚等肌肉灵活自如程度的最有效办法。本文介绍了口腔操的具体做法和训练目标,在如何克服口腔操练习的枯燥性,增强趣味性上,总结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教学经验。并倡导口腔操……等多种形式进课堂,激发学生口语训练兴趣。  相似文献   

17.
元音是气流通过声带振动在口腔咽腔不受阻碍而产生的读音。 元音的发音特点可概括为以下方面:(1)发元音时,气流由咽腔到口腔自由流出。不受到明显的阻碍。在发各种元音时,舌和唇也有一些变化,如舌头可前可后,可高可低,唇可开可闭,可展可圆。  相似文献   

18.
大多数大龄聋儿的言语障碍主要表现为构音障碍和发声障碍,影响了语言沟通和交流。矫治的方法包括:利用直观形象的玩教具加强听觉训练、呼吸训练;利用食物对舌、唇、下颌进行运动训练;听与说相结合进行声母、韵母、声调的习得;做颈部、声带的放松操并跟随音乐进行升降调训练;利用在梯度线上边移物,边一口气逐渐声音加大说话,等等。实践表明,这种矫治方法能很好提高大龄聋儿的言语流畅性和清晰度,为语言沟通和交流提供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19.
运动发育迟缓多发生于婴儿期,不加关注很难发现;待到幼儿期,表现在粗大动作和精细动作方面的单一问题或多种问题会较为明显,这将严重影响幼儿日常生活、学习和社会适应.造成幼儿运动发育迟缓的原因多样,生理、心理和社会环境的影响不可忽视.开展运动强化训练、为幼儿提供充足的运动机会、家庭的配合干预是目前应对 幼儿运动发育迟缓的主要教育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20.
口疮是指以口腔黏膜、舌、唇、齿龈、上腭等处发生溃疡为特征的一种小儿常见的口腔疾患,任何年龄均可发病,可单独发病,也常伴发于其他疾病之中。如果治疗、护理得当,就能够很快好转。外治1.冰硼散、锡类散、珠黄散、绿袍散、西瓜霜喷剂,可任选一种涂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