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主要阐述了笔者对《企业会计准则第7号——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中的几点问题的思考。  相似文献   

2.
文章在深入研究《企业会计准则——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公允价值属性在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中的应用,以及在应用中应该注意的问题。希望能对今后的实际工作中起到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企业会计准则第7号——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准则规定,非货币性交换业务按是否具有商业实质,将换入资产入账价值,分为按公允价值和账面价值计价两种方法,其中按账面价值计价规定与现行税法有较大差异。本文试图对以账面价值为计价基础的非货币性交换业务与现行税法规定,进行比较分析,探讨其相关税务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4.
本文主要阐述了笔者对《企业会计准则第7号--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中的几点问题的思考.  相似文献   

5.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是一种特殊交易行为,对交易双方来说有多种优势,但同时由于其特殊性,在实际会计处理中也产生了企业利用现行规定存在的漏洞虚增利润,美化报表的问题。早在1999年6月8日,在参考了国际会计处理情况后,财政部颁布了《企业会计准则-非货币性交易》,提出并开始使用公允价值概念,两年后于2001年1月18日对法规进行了修订,取消了公允价值概念的使用。随后在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颁布了《企业会计准则第7号———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参照前两版,重新启用了公允价值的概念,同时引入商业实质的概念加以限制。但新准则对商业实质的判定、公允价值的计量、相关税费的处理等方面的要求仍存在问题。规范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相关处理就成为了迫切的需要。  相似文献   

6.
范雪刚 《内江科技》2006,27(6):19-19
本文从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定义的变化、涉及与不涉及补价换入资产入账价值的变化、多项资产交换的变化四个方面,全面阐述了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会计准则的变化情况。  相似文献   

7.
财政部2006年2月15日正式发布了新的企业会计准则,其中,《企业会计准则第7号一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与旧准则相比存在较大的变化,为会计处理增加了很大的变数,也为会计核算结果带来了不确定性。  相似文献   

8.
财政部2006年2月15日正式发布了新的企业会计准则,其中,《企业会计准则第7号--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与旧准则相比存在较大的变化,为会计处理增加了很大的变数,也为会计核算结果带来了不确定性。  相似文献   

9.
2006年2月财政部修订了基本会计准则,颁布了38条具体会计准则。新的会计准则的颁布使得我国会计准则体系与国际会计准则体系取得了实质性趋同。本人旨在通过新旧会计准则"非货币性交换"的比较分析,加深对新会计准则"非货币性交换"的理解和认识。  相似文献   

10.
现行会计制度规定非货币性交易是指交易双方以非货币性资产进行的交换,这种交易不涉及或只涉及少量的货币性资产(即补价)。文章对在非货币性交易中对涉及补价交易时判断其是否是非货币性交易、在非货币性交易中涉及换入固定资产时是否反映该固定资产的累计折旧以及非货币性交易资产入账价值的规定是否科学合理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1.
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颁布了《企业会计准则第7号——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并于2007年1月1日开始在上市公司实施,本文将阐述这项准则的变迁背景,并与原《企业会计准则——非货币性交易》进行了对比,从而分析它对企业会计的影响;最后,笔者思考了新准则存在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2.
本文针对“非货币性交换”新准则采纳公允价值的发展历程与应用,分析了新会计准则的发展趋向及非货币资产交换新准则对损益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我国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企业发生的非货币性交易,在涉及补价的情况下,收到补价的一方要确认和计量已实现部分的利润。在收到补价的一方计量已实现部分的利润时,按换出资产账面价值中相当于补价占换出资产公允价值的比例来确定,计量公式为:应确认的损益=补价-(补价÷换出资产公允价值×换出资产账面价值)-(补价÷换出资产公允价值×应交的税金及教育费附加)。但是在实务中,该公式的运用方法不同,对收到补价方的损益及换入资产入账价值计量的影响均不同。我们看下面的例子: A公司与B公司协商,A公司以其拥有的库存商  相似文献   

14.
非货币性交易一直是会计实务考试和理论探讨的重点内容之一。本文就非货币性交易资产交易的概念、判定、涉及补价情况下的会计处 理。以及换入资产如何计价、换出资产是否取得收益或损失等问题如下探讨.  相似文献   

15.
公允价值的应用是现行企业会计准则的一大亮点,现行会计准则考虑到我国市场发展的现状,在金融工具、投资性房地产、债务重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和非共同控制下的企业合并等方面采用了公允价值计量,通过对公允价值在我国会计计量中的运用研究,提出了我国在应用公允价值计量中存在的问题,及应该采取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无形资产是指企业为生产商品或者提供劳务.出租给他人的,或管理目的而持有的没有实物形态的非货币性长期资产。在知识经济时代到来的今天.无形资产对社会经济进步的促进作用日益突出,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但是根据我国现行的会计制度和准则,无法对无形资产进行有效合理的确认,从而导致会计信息失真。本文针对此问题,并对照国际相关会计准则和结合我国实际情况,提出了自己的几点看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17.
对公允价值和账面价值计价模式的会计处理进行了比较分析,指出了公允价值计价模式的应用前提和应用公允价值计量必须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新颁布的企业会计制度中专列一节来规范有关资产减值的相关处理,针对资产减值的确认、计提、计量、批露及相关内容作了规定。但是,对企业资产减值会计核算只在新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和有关会计制度中作了少数几项特殊的规定,并未做出全面系统的规范,形成独立的资产减值准则。对资产减值计量基础缺乏统一标准,对一些财务处理尚未形成明确一致的方法,导致在会计实务中缺乏可操作性。为此,有必要对资产减值的有关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9.
无形资产价值增值及价值减少的核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谢晓梅 《中国科技信息》2007,(14):133-133,137
无形资产指企业为生产商品、提供劳务、出租给他人,或为管理目的而持有的、没有实物形态的非货币性长期资产。《国际会计准则第38号——无形资产》无形资产指为用于商品或劳务的生产或供应、出租给其他单位、或为管理目的而持有的、没有实物形态的可辨认无形资产。  相似文献   

20.
资产减值准则的国际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我国与美国及国际会计准则在资产减值的概念、理论基础、确认和计量以及披露等方面进行了比较,分析其差异及其原因,并对我国资产减值准则的制定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