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袁卫新 《师道》2002,(2):46-47
端坐家中,轻点鼠标,就能圆了大学梦,这就是网络大学.又称“无围墙的大学”。那么,网络大学是什么性质的大学?网络大学发不发文凭?文凭硬不硬?网络大学怎么上?学费高不高?  相似文献   

2.
总部设在加拿大渥太华的“学习软件公司”,即将开办全球第一所颁发正式文凭的私立网络大学,招生对象是年龄较大不适合就读一般大学的学生。Unexus 网络大学(网址 www.Unexusu.com)预定在2000年1月开学,初期将先开设企业管理硕士班课程。“学习软件公司”执行总裁贾夫尼指出,传统的大学一般是让未满25岁的大学本科学生就读,但现在年龄较大的学生越来越多,还有许多人因为工作等因素无法就读一般大学,他们创办网络大学就是看好这一块市场。  相似文献   

3.
今年5月份,湖北省在试点基础上开始推行“双证”之间的互认,对全日制在校学生实行“一教两证”,即同时颁发学历文凭和职业资格两种证书。对社会人员实行“证书换文凭”,即持有一种以上职业资格证书、时限不超过6年的人员,可以按照规定的办法和程序,将职业资格证折算为学分,达到规定学分即可获得相应的文凭。这样的措施极不寻常,不光国内没有先例,在国际上也闻所未闻。那么这种做法到底有没有科学性呢?笔者认为,“双证互认”肯定是不行的,与国家的教育体系不相符。职业资格认证的培训属于函授教育体系,而学历教育则属于国民教育体系,二者之间…  相似文献   

4.
促进欧洲各国资格和文凭互认的“欧洲通行证”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欧洲通行证是2004年12月15日由欧洲议会、理事会以及欧洲职业培训发展中心共同制定的欧洲资格和能力证书整体框架。它由五个部分组成:欧洲通行简历、欧洲通行语言护照、欧洲通行流动证、欧洲通行补充证书以及欧洲通行补充文凭。欧洲通行证制度的实施有利于提高欧洲各国资格和文凭的互认程度,增强整个区域的教育竞争力。该制度对改革和完善我国的文凭和证书制度不乏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网络大学及其在我国未来高等教育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论述了知识经济时代我国高等教育面临的主要问题,并介绍了网络大学在我国高等教育中的应用现状;分析了网络大学相对于传统大学存在的优点和不足,提出了我国网络大学建设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和解决方法,以及网络大学在我国未来高等教育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关于现代远程高等教育发展若干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伴随现代媒体信息技术的进步及其在教育领域中的开发应用 ,网络教育在我国开始萌生发展 ,各种网络大学也因此应运而生。网络大学的发展 ,不仅取决于现代媒体信息技术的进步及其在高等教育领域中的应用情况 ,还取决于现实高等教育资源和教育组织的支持状况 ;伴随网络大学的兴起和发展 ,远程高等教育领域中的激烈竞争不可避免 ,并将带来远程教育领域中群雄逐鹿和优胜劣汰局面———而且这种局面会由虚拟教育领域扩展到现实教育领域 ;网络大学的普遍出现和现实社会学习需要的具体多样 ,将导致能够为网络大学提供现实支持和为学生提供具体学习服务的社区教育服务中心的建立 ,而这种组织将朝着为所有的网络大学提供平等竞争公共平台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7.
网络大学正在瑞典受到越来越多人的青睐,处于方兴未艾的发展阶段。瑞典全国已有31所高校开办了网上大学,开设的专业达1300个。各网络大学既展开竞争,又进行互补性合作。截至2002年秋季新学年开始,瑞典网络大学的学生人数达到了6万人,预计,2003年网络大学学生还要再增2.5万人。对于全国人口还不到900万的瑞典来说,这可不是一个小数目。 2002年年3月1日,瑞典政府还正式成立了网络大学事务管理局,负责协调和统筹全国各高校开展的网络远程教育,以确保这一新生事物走上一条良性的发展道路。该机构负责人马茨·埃里克松教授指出,网络大学之所以能…  相似文献   

8.
网络大学在中国的迅速发展,是信息技术发展和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产物,同时也是中国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网络大学的现状如何?有哪些可借鉴的成功模式和经验?网络大学走向何处?是广大教育工作值得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域外采风     
韩国大力发展网络大学教育为了迎接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 ,韩国政府近年来加大了发展网络教育的力度。自今年 3月韩国的 9所网络大学开课后 ,7月 1日 ,韩国政府又批准了 7所网络大学在 2 0 0 2年正式创办的申请。届时 ,韩国的网络大学将增加至 16所 ,课程将增加至 34门 ,学生人数将达到 1万多名。韩国的网络大学教育是伴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而兴起的。目前 ,韩国在全国基本上建立了超高速通信网 ,网民人数已经超过 2 0 0 0万名。在这一形势下 ,网络大学便应运而生 ,涉及的学科也越来越广。现在 ,韩国的网络大学教授的学科已包括电子金融、…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网络大学的教育方向、管理模式和资源建设三个方面讨论了我国网络大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网络大学在中国的迅速发展,是信息技术发展和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产物,同时也是中国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网络大学的现状如何?有哪些可借鉴的成功模式和经验?网络大学走向何处?是广大教育工作者值得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正>为提升职工素质,不少企业花费很多经历培训职工,但却在师资力量、专业程度等方面有所欠缺。现在,不少企业将目光转向高校,引入高校的学习资源,为员工搭建职业生涯成长平台,打通向上晋升的快速通道。事例一:人在工地也能上大学"太好了,我也能拿到大学毕业证了。"职工小刘是中建二局三公司的一名职工,由于文凭不高,很希望通过职业教育提升自己的学历水平。如今,像小刘这样的职工,在项目工地上就可以实现愿望了。而这完全要得益于公司今年和天津大学合作,在项目工地上开办的网络大学,让职工们可以通过远程学习,顺利拿下大学文凭。  相似文献   

13.
论点     
关于教育文凭在我国劳动力市场上,教育文凭证书一直被认为是最强的信号之一。总的看来,人们认为教育文凭高的人,在企业似乎总是比教育文凭低的人更容易成  相似文献   

14.
当今的社会在招聘选拔人才时,总是把学历当作最基本的入场券,这也就使得人们忙于去追求文凭,只要混到一张文凭似乎就能解决生活中的许多问题。这与我国的传统有关。大家知道,中国是科举考试的发源地,人们把考试获取文凭看得比什么都重要。不论你取得多么大的成就,人们总是用文凭作为标准来衡量你是否够“格”,如果没有文凭,人们总是不太认可你。钱钟书的小说《围城》里的主人公方鸿渐外出留学时总也是为文凭大伤脑筋,“方鸿渐受到两方面夹攻,才知道留学文凭的重要。这一张文凭,仿佛有亚当、夏娃下身那片树叶的功用,可以遮羞包丑…  相似文献   

15.
利用因特网开办网络大学 ,眼下已成时尚。这也是未来新潮教育的发展趋势。因为它不受年龄和时间地域的局限 ,故可以使任何人都有机会——从容自若上大学在由美国著名的软件公司组成的计算机联合会里工作的 2 7岁的尼古拉·西麦尼斯 ,正在眉飞色舞地向人们炫耀他在 5年时间内虽在三个国家兼职工作 ,但却没有中断或荒弃学业——就读网络大学的不凡经历。现在 ,他又辗转到巴西的圣保罗定居。他说 ,“如今居住到哪个国家都无所谓 ,都不会耽误我的学业”。网络大学的特点是 ,无论学员的居住地千变万化 ,工作千紧万忙 ,都不妨碍他们求学和掌握技能…  相似文献   

16.
现场目击:外行看热闹严格地说,网络大学并非完全针对高考落榜的高中生,它的范围应该更广泛一些,但如今的网络大学,高考落榜生却成了它最大的学生生源。为了争夺生源,各网络大学早在7、8月就开始接受学生的报名,相关的咨询活动更是搞得有声有色。  相似文献   

17.
改革开放后的今天,人们对知识的渴求和对知识分子的尊重,投射到了对文凭的崇拜,形成了一股唯文凭论人才、辨水平的人才观.这样,导致社会上流行以文凭划分成分的"新成分论",造成用人单位只对"有文凭者才重用"的悲壮局面,致使文凭至上,出现了"人才高浪费与人才高消费并举"的育人和用人怪圈,甚至于社会上出现了文凭歧视.  相似文献   

18.
信息化是当今时代的基本特征,信息化的发展必然要求教育的信息化。课程和教学是教育的两个核心要求,在强调自主学习的网络大学中,课程建设与开发的意义尤为重要。在军队网络大学中,网络化是网络课程的基础,自主性是网络课程的核心,多样性是网络课程的关键。军队网络大学的课程体系需要构建学科课程、模块课程和项目课程。  相似文献   

19.
缺乏统一的国家标准正越来越成为网络大学头疼的问题,这个问题能否得到解决将关系到中国网络大学的去留。  相似文献   

20.
教育信息     
中国第一家网络大学本月开学由清华大学等著名高校和北京市科委信息中心共同开办的北京第一家网上大学——中国网络大学(www.webe.com.cn)4月1日正式开学,首期开设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研究生课程。中国网络大学利用先进的远程教育手段,全部课程采用基于Web网页的多媒体教学课程应用软件进行教学,通过实时或非实时网络交互系统开展教学讨论和课堂答疑,通过“E-mail”电子邮件提交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