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柳宗元是我国唐代杰出的文学大师,他的创作成就是多方面的,尤以散文见长,对后世影响很深。就散文而言,他的政论文、寓言小品、短篇传记、山水游记,无论在思想内容和艺术表现方面都有很高的造诣。他的“记”体散文,在刘禹锡替他编的《柳河东集》里,分作记官署、记亭池、记祠庙、记山水四类。本文拟就他的山水游记(比“记山水”范围稍大一些)谈一点粗浅的看法,希望得到学者和专家的指正。  相似文献   

2.
朱自清散文是中国现代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他的写人记事类散文、写景记游类散文、说理类散文都是各类散文中的典范,他的散文所呈现出的“真”、“美”、“散”的审美特征可以映照出中国现代散文整体的审美特质。  相似文献   

3.
从内容看,李元阳的诗可分三类:第一类是反映社会现实的诗;第二类是写隐居生活的;第三类是描写自然山水的诗。李元阳的散文主要以游记与序跋为主,他的散文大部分都写得直抒胸臆。  相似文献   

4.
一、训练目标了解境空题的特点,掌握填空题的解题思路。二、例题解析从设题角度和测试目的划分,填空题有三类。第一类:旨在测试理解概念的能力。例如,第三段中,作者提出“有了这‘散文的心’,然后方能求散文的体”。他所说的“·C”我们现在通常称之为.;他所说的“体”,不完全等于“体裁”,应该是我们现在常说的.;至于他所说的“文字的新旧等工具问题”,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的问题。这道题没题的角度是,“心”、“体”这两个概念,“文字的新旧等工具问题”这一提法,作者与现在有“时代差”,考生必须明确这时代差,才能正确…  相似文献   

5.
传记,它是一种记叙人物生平史的记传性散文,它的形成不会晚于秦汉。乔象钟等人在《中国古典传记·前言》中说:“传记文学的正式登上舞台是在西汉中叶的武帝时期。”这显然是将《史记》的问世同传记文学划上等号。褚斌杰在《中国古代文体概论》中说:“至司马迁的《史记》产生以后,我国正式出现了以人物为描写中心的史传文。”若把《史记》的问世同史传文联系起来说“正式出现了”,那还不失为一说。不少人认为“以人物为描写中心”的传记或类传记文也始于《史记》那就失诸偏颇了。史传应属传记的一种,  相似文献   

6.
作为唐宋八大家之一,柳宗元的文学贡献不容磨灭。尤其是他的散文,独具特色,影响深远。他的诗文创作既继承了前人,又有自己的创新与发展。本文对其创作的诗分为诗歌与辞赋两大类,文主要有杂文、山水文、叙事文(寓言、传记)等三大类。  相似文献   

7.
被史家誉为“史林泰斗”的近代人物梁启超,还是孩童时代就对历史发生了浓厚的兴趣.十三岁前,梁氏就已熟读过《史记》、《汉书》等史籍,直到三十岁,《史记》之文尚能“成诵八九”,这为他研究历史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成年后梁氏更是嗜史成癖,但当时家贫“无所得书”,所以梁氏对21岁那年夫人用“嫁时簪珥”为他换得竹简斋石印二十四史这件事刻骨难忘.而梁氏一向也把治史视为自己的老本行,常常自嘲动辄谈史.作为治史的一个重要内容,梁氏从30岁开始,一生中写了不少的历史人物传记,这些传记大至上又可分三类:民族英雄传记;改革家传记;学者、思想家传记.这些传记都属史学性传记,但也有少数文学色彩比较浓厚.下面我们作一简要论述.  相似文献   

8.
郁达夫是“五四”以来的一位有重大社会影响的小说家,也是一位优秀的散文家。在他留下的三百万字的创作中,散文的数量几乎不亚于小说。有小品、游记、随笔,有杂文、书简、日记和传记。情韵清新,形式多样,充分体现出一位富有艺术修养的作家的创造才能。其中尤以叙事抒情小品、游记和文艺随笔更具异采,成为郁达夫散文创作中的珍品,并由此铸成了他具有鲜明个性特征的艺术风格。郁达夫的散文创作,随着他坎坷的生活经历和曲折的思想发展过程,大体上可以划分为  相似文献   

9.
《捕蛇者说》是柳宗元纪实性的传记散文名篇,《种树郭橐驼传》则是“幻设为文”、“以寓言为本”的传记散文名篇。两篇文章虽一实一虚,但都寄寓了作者的政治思想:为政和居官是否有“生人之意”、政治主张:改革弊政。但再渎《捕蛇者说》和《郭橐驼传》,却发现两篇文章还有诸多相同处: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 ,星体文学已经成为一道风景线 ,评论界再不能不屑理睬 ,必须予以关注。此文将星体文学分为四类 :生活抒情性散文类 ;自传性散文类 ;随感杂谈类 ;自传体报告文学类。文章着重分析研究了自传体报告文学这一新文体。探讨了它与传记、记人报告文学的差异。找出了自传体报告文学的文体特征 :一、作者不再是 0℃介入 ,而是 10 0℃介入 ;二、它是介于自传与报告文学之间的新文体 ;三、作者的自我得以充分张扬 ;四、“自述”是其独特的写作方法  相似文献   

11.
与诗歌相比,陶渊明散文作品不多,但文风独特,不仅与当时主流文学风格迥异,而且在散文史、思想史上独树一帜。陶渊明没有写过纯粹的如先秦诸子散文般的说理文,其今存散文大略可分为说明文、记叙文和抒情文三类。其说明文主要是诗序、赋序,记叙文有《桃花源记》和两篇传记,抒情散文主要是疏作、祭文。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星体文学已经成为一道风景线,评论界再不能不屑理睬,必须予以关注。此文将星体文学分为四类:生活抒情性散文类:自传性散文类;随感来谈类;自传作报告文学类。文章着重分析研究了自传体报告文学这一新文体。探讨了它与传记、记人报告文学的差异。找出了自传体报告文学的文体特征:一、作者不再是0°介入,而是100°介入;二、它是介于自传体与报告文学之间的新文体;三、作者的自我得以充分张扬;四、“自述”是其独特的写作方法。  相似文献   

13.
【知识概要】 散文是一种相对自由灵活的文体,常常综合运用记叙、描写、抒情、议论等多种表达方式,抒写见闻和感受。散文可以分为叙事散文、抒情散文和议论散文三类。散文的特点是“形散神聚”。“形散”,既指题材广泛、写法多样,又指结构自由、不拘一格;“神聚”,既指中心集中,又指有贯穿全文的线索。散文的写作对象主要是社会生活中的人、事和自然景观。  相似文献   

14.
高启是明初的著名诗人,并不是一位散文家.但他的一生写有许多散文,而且其散文师承孟子、韩愈、苏轼等人,其政论文有股浩然之气,而且说理透彻.其传记散文形象鲜明,感人至深,富有新意.其游记散文语言优美,给人以艺术享受,也大有柳宗元游记散文的特点.  相似文献   

15.
本期“传记空间”介绍的人物是荷兰崮家梵高。对于他,大家都不会太陌生。上海版高中语文教材里曾载有余光中先生的散文《凡·高的向日葵》,详细介绍了他的那幅传世名作:同学们平时的作文里也经常涉及他,他对艺术的执著、他生命中的激情和疯狂,想必曾深深地打动大家。  相似文献   

16.
传记是一种采用文学手法记载人物生平事迹的纪实性散文体裁,也称传。它以史实为根据,注重人物个性的刻画和细节描写,具有真实性和文学性相结合的特点。在我国,司马迁的《史记》可谓开创了传记文学的先河,他的《项羽本纪》《陈涉世家》《廉颇蔺相如列传》等便分别记叙了项羽等人的生平事迹,其间还常以“太史公曰”的形式进行评说。一般说来,我国古代的传记可分为两种:一种是以记叙史实为主的历史性传记,另一种是以形象化的手法描写各种著名人物的生活经历、精神面貌的文学性传记。具体说来,还可以分成以下几种类型: 一、史传这是指史官写入正史的人物传记。这种体裁,取材于历史,作者要尊重历史事实,不能随意虚构。名称有叫“列传”的,也有称“传”的。不论称列传还是称  相似文献   

17.
散文散步     
散文的形式是“散”,散文的精髓是“真”;散文必须有个主旨与魂魄;抒情散文主要分记人、记事与写景三类,其写法可概括为:写人不全面、写事不连贯、写景有重点。  相似文献   

18.
什么是“文化”.如今学术界尚无定论,故而“文化类散文”也没有一个较为清晰的界定。但大家可以参考现代散文名家余秋雨先生的文章.他的文章体现了文化类散文的特点。课本上选有他的《信客》,有条件的同学还可以阅读《霜冷长河》《文化苦旅》两本书,相信对大家的写作是大有裨益的。  相似文献   

19.
在柳宗元的传记、游记、寓言等三类散文中,都蕴含着的侠的意识,通过具有侠的意义的人和事的描述,表达了作者具有正面意义的侠意识,也通过寓言表达了作者对侠的消极方面的警示。柳宗元对司马迁以来的侠的观念作了道德化、伦理化、政治化的选择和提升,他和许多唐代文人的共同努力,使中国侠文化进入到一个新的历史阶段。  相似文献   

20.
梁启超虽然不是职业传记作家,可是他的传记数量可观,影响巨大。他的传记写法新颖,特色鲜明,在中国阐释性传记中独树一帜。“政术为第一义”、“世界之人之眼光”和“以造时势为究竟”是粱启超传论的三大特点。可是,它们也是梁启超传记的主要问题所在。倚重历史事实,忽略传记事实,这是梁启超的传记阐释的致命弱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