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美国作家西奥多·德莱赛在嘉莉妹妹这个作品中展现给读者一个被金钱包裹着的真实的美国社会;另一方面,德莱赛也通过他的故事为穷人展示了一种在美国奋斗的方式,他想要激励穷人为了更好的物质生活而奋斗。当然这也是美国梦的初衷,而随着人们对美国梦的不断追逐,这个初衷发生了变化。嘉莉妹妹是德莱赛第一部反映美国式梦想,揭露美国资本主义社会腐蚀性和人性扭曲的长篇小说。本文简要介绍了作者生平,嘉莉的美国梦以及促使嘉莉追求美国梦的各种因素。  相似文献   

2.
美国文学与美国梦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美国学记录了有着200多年历史的美国不同时期的梦想,一部美国学史可以说是一部美国梦的历史。作家笔下一个个的学形象代表了各种各样的梦,构成了美国化光怪陆离的色彩,从中可以看出美国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各个时期的价值观念和化心理特征。  相似文献   

3.
美国作家约翰·斯坦贝克的作品经常以美国梦为主题,通过对主人公跌宕命运的描写。表现残酷的社会现实对于普通大众的美好梦想的扼杀,反映出作者对社会的强烈不满和对底层民众的同情。  相似文献   

4.
美国文学的主题之一就是对美国梦的追寻。美国梦不是一个超现实的梦想,而是一个与美国历史、生活方式、发展和国民精神紧密联系的梦想。不同的作家对美国梦有不同的理解和描绘。塞林格的美国之梦是美国人民积极向上和行动精神的体现。  相似文献   

5.
马克·吐温是19世纪后期美国现实主义文学的杰出代表。他的一生创作了很多作品。作为美国批判现实主义的代表作家,马克·吐温对笔下的美国现实进行了批判和揭露。他的代表作品《汤姆·索亚历险记》体现了对美国社会虚伪庸俗的社会习俗、伪善的宗教仪式和刻板陈腐的学校教育的批判和讽刺,使读者通过这一作品了解了马克·吐温笔下的美国现实主义。  相似文献   

6.
美国作家约翰·斯坦贝克的作品经常以美国梦为主题,通过对主人公跌宕命运的描写。表现残酷的社会现实对于普通大众的美好梦想的扼杀,反映出作者对社会的强烈不满和对底层民众的同情。  相似文献   

7.
童心丹 《文教资料》2012,(29):17-18,21
德莱赛是20世纪美国文学中第一位杰出作家,他在小说《美国的悲剧》中塑造了很多消费时代的女性形象。这些女性在物化的社会中很容易被影响,或追求富裕享乐的生活或进行挥霍性消费,爱情与婚姻被她们当做实现梦想的途径。本文通过分析消费时代的女性和她们的婚姻爱情观来阐释美国消费文化与生活方式对女性的影响,从而揭示出在异化的消费社会,女性很难得到纯洁的爱情与幸福的婚姻。  相似文献   

8.
<正>据《中国青年报》2013年5月17日报道,2013年5月16日全国青联副主席、澳门青年联合会会长马志毅先生在深圳召开的"中国梦青年梦我的梦——津港澳青年主题分享会"上说:"青年要有理想,还要有担当精神"。马志毅先生曾跟很多年轻人聊过梦想,他感觉在社会的压力下,很多澳门青年放弃了自己的梦想。  相似文献   

9.
美国梦主要指通过个人努力拼搏取得成功和实现幸福的梦想.平等是美国梦实现的基本条件,个人奋斗则是其实现路径.当前,越来越多的美国人对美国梦失去了信心,人人享有追求幸福的美国梦变成了人人享有幸福的梦,人们越来越不再愿意经过个人努力拼搏而实现个人梦想.其原因包括收入差距大、宏观经济不景气、政府不能正确发挥作用等方面.在实现中国梦过程中要以美国梦的发展变化为鉴戒,正确发挥政府积极作用,加强中国式平等建设,创造并保证公平正义的社会环境,加强社会主义思想教育,引导父母树立正确教育理念.  相似文献   

10.
金鑫 《华章》2007,(4):131-131
每个具有独特文化传统的国家和民族都有自己的情结,对于美国文学来说,这个情结就是"美国梦"."美国梦",并不是一般的超越现实的梦想,而是贯穿美国历史,最能体现美国生活方式和国民精神的理想.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在不同的时期人们赋予美国梦不同的含义,人们逐渐认识到它不仅象征着物质上的成功,同时还有着对精神世界的孜孜追求.本文则通过三个作家所代表的三个典型时期来阐述美国梦的发展,演变过程.本文旨在表明:表明美国梦的起源及其演变过程;吸引促使人们在追求物质财富的同时也关注精神追求;引导人们恰当地协调梦想与现实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本文主要从环境(社会环境和家庭环境)的角度、个人对于生活价值的角度对德莱赛笔下的嘉莉妹妹和琼瑶笔下的陆依萍进行对比分析,从社会环境的分析中,我们能得到很多的启示.  相似文献   

12.
梦想的破灭是美国现代文学作品的一个主题。司各特·菲兹杰拉德小说对这一主题进行了深刻的阐释。主人公盖茨比渴望获得物质上的成功,但实现这一目的的手段却是地下交易;渴望纯真的爱情,但换回来的却是被人暗杀。盖茨比的梦想代表了美国人的梦想——美国梦,梦想破灭有其社会根源。  相似文献   

13.
美国戏剧之父尤金·奥尼尔笔下的"美国梦"有着独特的思想意蕴和审美价值。他笔下的"美国梦"是绝望、迷茫、人格异化的代名词,追梦人亦丧失了人之为人的本质,丑恶彰显。本文从分析"美国梦"的内涵及跨时代流变入手,从财富梦、家庭梦和爱情梦三个方面展现奥尼尔经典剧作中"美国梦"的破灭及其历史启谕:美国社会的拜物主义及其对伦理价值的扭曲和对民众的异化是造成"美国梦"摒弃道德编码进而畸变成贪恋和欲望之梦的根源。奥尼尔笔下的"美国梦"艺术地呈现了人类的生存困境和精神危机,描绘了人类社会发展轨迹上惨烈的一步,给我们以艺术的审美和历史的启谕。  相似文献   

14.
郑丽 《鸡西大学学报》2011,11(8):99-100
美国自成立以来就受到世界各国的关注,美国主题也伴随国家的兴旺发达孕育而生。俄罗斯人素来对美国充满幻想,对美国崛起的惊叹,对"美国梦"的精神信仰,都会在俄罗斯作家笔下提及。通过溯源美国崛起的历史,并分析俄罗斯文学作品中的美国主题,进而阐释俄罗斯作家们的美国情结。  相似文献   

15.
美国现代白人男性小说家笔下女性的美国梦既有与男性相同的成份,又有她们独特的部分。主要讨论美国现代白人男性小说家笔下女性的美国梦,认为它可分为贤妻良母梦、维护传统梦、理想爱情梦与征服男性梦、寻求经济支柱与发财致富梦和自尊、自爱、自强梦。  相似文献   

16.
200多年的美国文学史,涌现出许许多多世界级的作品,这些作品不管是小说,还是诗歌,亦或是电影剧本,都有条不紊地演绎着美国人追求美国梦的过程。本文作者通过对美国文学史中各个不同阶段经典作品的分析,详细地解析了美国梦在美国文学史中的演绎过程,而这个演绎过程将成为众多中国人实现中国梦的一面镜子。  相似文献   

17.
《教父》维托自由王国之梦的解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作家马里奥·普佐的小说《教父》是反映外来移民进入美国社会时所遭遇的种种命运捉弄的作品。通过叙事梗概、美国梦与作品以及老教父维托走上建立黑帮自由王国历程的分析,对外来移民追求美国梦要求进入主流社会的梦想破灭进行剖析,阐释了梦想与现实间的巨大反差与悖谬是造成命运悲剧的根源。  相似文献   

18.
绚丽美国梦     
刘迎昕 《海外英语》2012,(10):45-45
美国一直以来都是许多人心目中的“圣地”。自19世纪以来,American Dream(美国梦)就深深植根在每一个美国人及向往着美国的人们的心中。在那片自由气息四溢的土地上,每个人都有追逐自己梦想的权利。新晋女演员兼歌手Victoria Justice也大胆唱出自己绚丽的美国梦。让我们一同去探寻她的美国梦寻梦之旅。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主义认为美国梦在本质上不过是维护统治阶级利益的一种意识形态。由于阶级差异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的存在,美国梦不可能为每个人提供均等的成功机会,因而不可避免地走向破灭。资本主义社会美国梦的虚伪性和欺骗性是爵士时代美国梦破灭的根本原因。通过分析菲茨杰拉德的作品《夜色温柔》,给出美国梦在爵士时代破灭的马克思主义解读,或许可以为理解美国梦提供新的视角,并更深入理解美国历史和文化。  相似文献   

20.
为了解释《葡萄园》中美国人混乱的生活状态,笔者提出了后现代社会里美国人的信仰危机,研究了品钦对《圣经》话语、美国梦和佛教教义的解构,从而得出是美国人的信仰危机造成了后现代社会里美国人混乱的生活状态。该结果对研究品钦的作品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