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体育运动训练后重视整理活动,是加速代谢产物的消除,加快体力恢复的重要措施。整理活动的基本目的,就是消除疲劳,促进体力恢复,使身体放松和心理愉快。运动训练结束之后,人体的各种机能活动仍处于一个较高的水平,必须经过一段时间的机能变化,才能恢复到运动前的状态,这一段时间的机能变化叫做恢复过程。运动后的恢复和  相似文献   

2.
刘晓蕾 《健与美》2023,(4):113-115
体育运动能够促进人体机能的发展,在体育运动的过程中人体的能量被大量消耗,人体的各项机能均得到充分的发挥,同时,人在运动中和运动结束后也容易产生一些不适感甚至是伤病。要从运动带来的不适与伤病中恢复,就需要进行运动康复训练,但运动康复训练需要按照一定的理论依据来进行。为了让运动康复训练更加科学合理,在训练时应该遵循一定的训练原则并选取合适的训练策略。  相似文献   

3.
以哲学观点,揭示出在体育运动中人体组织结构形态和生理机能同各组织系统协调活动之间,人的社会需要同体质之间的两对矛盾构成了体育运动的基本矛盾。从而规定了体育运动的特殊本质,并据此提出了体育运动的定义。进一步认为,在体育运动基本矛盾的运动过程中,体育运动要适应社会需要,体育活动手段必须符合人体组织结构形态和生理机能状况与要求,这是体育运动的基本规律。  相似文献   

4.
马振国 《健身科学》2008,(11):12-13
(三)及时恢复原则恢复是从运动锻炼中获得健身效果的根本保障,没有恢复就没有健身。恢复过程是人体机能提高的过程,也是保持运动锻炼能够连续持久的前提。人体进行有负荷的运动后,身体机能能力和能量储备发生暂时的一定程度的下降和减少,运动结束后,逐渐恢复到运动前水平称为运  相似文献   

5.
人体机能能力和能量储备由负荷后暂时下降和减少的状态回复到负荷前水平的过程 ,称为恢复。在恢复过程中 ,能源物质的补偿在一段时间内超过原有水平 ,这种现象叫做超量恢复。超量恢复持续一段时间再降回到原有水平 ,即完成了一次训练负荷后恢复的全过程。在一定范围内 ,运动负荷越大 ,消耗越剧烈 ,恢复过程就越长 ,超量恢复也越明显。正是由于运动训练能引起超量恢复效应 ,使得运动员竞技能力的提高成为可能并为之奠定了物质基础。所以 ,运动训练中的恢复 ,并不是满足于回到先前水平的恢复 ,而是要追求超量恢复人体机能能力和能量储备的超量…  相似文献   

6.
1.体能和运动能力体能广义为人体活动时表现出来的所有活动能力,包括脑力和体力活动能力。对于脑力活动,体能就是脑力活动能力。对于劳动,体能就是劳动能力。对于运动,体能就是运动能力。人体的运动能力是指人体的肢体发生运动可以感觉和观察到的各种运动表现的运动水平。2.机能能力人体的机能是指人体不能感觉和观察到的全身组织、器官和系统的机能活动水平,对于运动主要涉及到神经系统、肌肉、关节软组织和内脏器官的机能水平。肌肉的机能主要包括肌肉的力量、无氧和有氧代谢能力。关节软组织的机能主要是它们的抗拉和抗压能力。内脏的机…  相似文献   

7.
<正> 一、运动过程中人体机能变化的规律人在参加体育活动过程中,工作能力和某些器官的机能都要发生一系列变化。这些变化在运动之前就已经开始,一直持续到运动结束后一段时间。根据它们的发生顺序,分别叫做赛前状态、进入工作状态、稳定状态、疲劳和恢复状态五个阶段。研究和掌握各个阶段的规律,对于增强体质,提高工作效率,防止伤害事故和提高运动成绩都具有重要意义。 (一)赛前状态是在进行训练或比赛前,人体各器官、系统产生的一系列条件反射性变化。它可以预先动员各器官、系统的机能,来适应即将来临的肌肉活动,并能克服神  相似文献   

8.
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人体各器官系统的机能都是互相联系互相影响的,各种身体素质之间也存在有机联系。随着体育运动的发展和运动水平的不断提高,对全面身体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很可能出现由于其他素质的不足或者机能不协调而影响了这个运动员运动水平的继续提高,甚至出现停滞不  相似文献   

9.
准备活动是在运动或比赛前所做的各种身体练习,其目的主要是使人体为即将进行的运动或比赛作好机能上的动员和准备。它是体育运动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但往往被人忽视,某些人在投入激烈的运动或学习一些高难度的技术动作之前没有很好地去做准  相似文献   

10.
体能概念辩误与身体训练的内容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体能广义为人体活动时表现出来的所有活动能力,狭义的运动员的体能就是指运动能力。运动能力是指人体的肢体发生运动可以感觉和观察到的各种运动表现的运动水平。运动能力有项目特点。人体的机能能力是指人体不能感觉和观察到的全身组织、器官和系统的机能水平。运动能力取决于机能能力。身体素质的内容,力量是机能能力。速度、耐力、灵敏和柔韧等是运动能力,但都不完整。它把机能能力与运动能力等同并列,没有表明两者是从属关系。它们都是泛指概念,不能为专项运动应该发展哪些运动能力和取决于哪些组织的哪些机能能力提供确切的依据。体能或身体训练的内容是发展专项运动需要的运动能力和相应组织的相应机能能力。只有提高了运动能力才意味着提高了相应组织的相应机能的活动水平,但必须在组织没有发生损伤性适应的情况下,才意味着提高了机能水平。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体育运动愈来愈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青睐,在体育运动训练与竞赛中产生运动疲劳是身体运动到一定程度从而引起组织器官机能下降的一种正常生理现象,然而当运动负荷超过人体的机能承载能力时,就会让人呼吸变得急促、肌肉酸痛、反应迟钝,必须经过一段时间恢复才能继续运动,所以如何消除疲劳感是体育训练中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基于此,该文对体育运动训练中常见的疲劳类型和判断方法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帮助消除疲劳感和提高身体素质。  相似文献   

12.
运动后机体能源物质的恢复机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人体运动离不开能量,运动的全过程是一个不断消耗能量,又不断补充和恢复能量的过程,其中包括磷酸盐(ATP—CP)糖元,蛋白质和脂肪等能量物质的消耗与恢复。因此从理论上分析和掌握各种能源物质恢复过程和代谢产物(乳酸等)的消除问题,这无疑在运动训练中对提高人体机能水平和运动成绩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1 前言在以前陈旧的训练观念中,我们通常以训练的量为主,每次训练时预先订下的指标,都要求运动员必须完成,这样“订死计划”的训练,运动员的机能水平得不到正常合理的发挥,难以达到最佳状态,这样既劳累,训练效果也不佳。运动的恢复过程和运动本身一样重要,各项训练与竞赛之间恢复的不完全,将引起身体机能和运动成绩的下降。2 消耗和恢复过程的三个阶段身体的各种机能并非在运动结束后才开始恢复,实际上在运动时,随着能量物质的分解、消耗,再合成过程就已经开始了。消耗和恢复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运动时,在这…  相似文献   

14.
一、问题的提出射击运动是一项对动作技能精确度要求很高的静力性运动项目,随着我国和世界射击运动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发展,对运动员机体的运动生理能力的要求也就越来越高。如何科学地安排运动训练过程使之能更有效地发掘和提高运动员现有的运动潜能和竞技水平就成为了一个急待解决的重要课题。生物节奏是人体生命活动的重要生理现象。这种生理现象的存在使得人体所具有的各种生理机能在不同的时间周期里或高或低地按一定的规律不断地变化着。并对人体的生命活动起着重要的作用,使人  相似文献   

15.
一、名词解释1.体育测量以测量的基本理论与基本方法为指导,应用统一的量具或仪器检测和计量体育运动中各种有关因素与特征的过程。其目的在于研究体育过程中的本质特点及其与各有关因素的相互关系,寻求其客观规律,为体育教学、运动训练、身体锻炼、体育管理提供可靠的依据;为合理地实施科学化运动训练、促进人体的全面发展和运动技术水平的提高以及行政决策,检查指导工作提供依据。体育测量的主要内容包括:人体形态测量、人体机能测量、身体素质测量、运动能力测验、技战术计量与水平评定。2.测验利用特定运动项目或专门编制的系列…  相似文献   

16.
本研究对不同水平短跑运动员进行了运动前和运动后心肺机能及血液酸碱情况的测定,结果显示:较高水平运动员由于心肺机能在运动后一段时间内仍能维持在相对较高水平上,故氧供应充足,促进了乳酸代谢,以致他们的酸碱失衡恢复较快。  相似文献   

17.
节律性是生命活动的基本特性之一,是生物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适应自然界时间过程周期性变化的结果。有关生物节律的研究已经积累了大量的资料。对于人体节律性的研究是近十多年来才活跃起来的,研究表明,人不仅有明显的睡眠——觉醒周期,各种生理机能活动,如心率、体温、呼吸、血压、血和尿中各种成份,各器官组织的功能和物质代谢等也都有明显的昼夜节律,提示人体机能活动也受自然界周期变化的影响。体育运动是一种极其复杂的过程,运动训练的对象是人。在运动时,人的机体  相似文献   

18.
一般来说,体能是指人体器官系统的机能在体育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能力,包括力量、速度、灵敏、耐力和柔韧等身体素质与人体基本活动能力(如走、跑、跳、投掷等)。从运动训练角度来看,体能是运动员先天具有的遗传素质与后天经过训练形成的运动员在专项运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机体持续运动的能力。运动员体能是指运动员机体的基本运动能力,是运动员竞技能力的重要构成部分。体能主要由形态结构、运动机能和运动素质构成的。身体形态主要反映身体一般情况,如身高、体重、身体部位相关围度及皮褶厚度等。运动机能主要反映人体运动、循环、呼吸和中枢神经系统的情况,运动员的运动机能评定的重点在肌肉骨骼系统、血液循环系统、呼吸系统、能量代谢系统和神经系统等方面。运动素质是体能能力在体育运动中的表现,是体能的构成因素,也是运动实践中评价和检查体能的常用指标。运动素质实际上是体能水平的外在表现形式。运动素质水平取决于人体器官和系统的机能能力水平。体能与运动素质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从运动训练实践角度来说,青少年运动员体能训练的内容主要就是运动素质的训练。  相似文献   

19.
在体育运动中广泛采用不同强度的运动来促进身体机能的变化,从而增强体质,提高人体的运动能力。但是,人们对它的认识还是很不充分的,因此研究不同强度的体育运动对人体各种机能的作用及其训练意义,将会有助于我们更自觉地应用它来达到增强体质,提高训练水平的目的。为此,我们曾与有关单位协作,在实验室条件下,观察了在固定自行车测功器上进行不同强度的运动时呼吸气体代谢和血液循环功能的变化。  相似文献   

20.
参加体育锻炼及比赛,到一定程度的时候,人体会产生运动能力和身体功能降低的现象,即运动性疲劳。练习结束后,采用合理的手段和方法,使练习者的各种生理功能逐渐恢复到运动前状态的一段功能变化过程称为恢复。运动性疲劳经过一段时间的恢复,只要不是过度疲劳,运动能力和身体功能是可以恢复的,同时运动中消耗的能源物质在恢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