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典型报道是我国媒体正面报道的最主要形式,典型人物报道蕴含着丰富的媒介信息和时代精神内涵。中央电视台年度特别节目《感动中国》年度人物评选从创办已经五年,作为典型人物报道栏目,它集中体现了新时代典型人物的报道策略和发展趋向:人物形象从“高大全”向平民化的转变;政治宣传意味的淡化与公众议程意识的觉醒;平面媒体的单枪匹马作战到媒体间的协作和联动。  相似文献   

2.
典型报道是我国媒体正面报道的最主要形式,典型人物报道蕴含着丰富的媒介信息和时代精神内涵.中央电视台年度特别节目《感动中国》年度人物评选从创办已经五年,作为典型人物报道栏目,它集中体现了新时代典型人物的报道策略和发展趋向:人物形象从"高大全"向平民化的转变;政治宣传意味的淡化与公众议程意识的觉醒;平面媒体的单枪匹马作战到媒体间的协作和联动.  相似文献   

3.
郑智斌  王娟 《科技广场》2012,(11):220-226
突发公共事件是风险社会中媒体越来越多面临的重要报道议题,重视危机应急、忽视善后和社会干预作用是长期以来这类报道的误区.本文从回顾媒体相关实践、深化媒体功能出发,提出突发公共事件的“善后报道”理念,阐述其背景、内涵、功能,以及相关的理论基础、媒体角色和报道原则等.  相似文献   

4.
刘合强 《科技创业月刊》2006,19(12):185-186
从经营媒体的角度,而不是从常规的媒体责任和新闻人责任的角度来探讨揭露性报道给媒体带来的影响。论述了揭露性报道带给媒体的正负两方面的影响,阐述了处理揭露性报道应该把握的“度”,提出了媒体做揭露性报道时应遵循的原则。  相似文献   

5.
王丹 《科教文汇》2008,(7):207-207
近年来,随着社会信息化趋势不断发展,大众传媒充当了人们主要的信息源,在社会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新闻媒体如何报道危机事件,如何在危机中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展现媒体智慧,是一个值得我们进行深入探讨的问题,本文从媒体与各方面关系分析入手,对媒体如何在关乎公众生命安全和健康的突发性大型公共危机事件报道中更好的发挥自己的作用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6.
《软科学》2014,(6)
研究了媒体负面报道对公司过度投资的影响,认为媒体报道可以通过减少信息不对称、声誉机制和规范管理者行为,减少公司的过度投资。研究发现,媒体负面报道可以降低公司的过度投资;在控制性股东股权结构的非国有上市公司里,终极控股股东的持股比例越高,媒体负面报道对过度投资的影响越大。说明媒体这种非正式的外部治理机制可以发挥有效的监督作用,提高上市公司的治理水平。  相似文献   

7.
地震灾害因其强大的破坏力和影响力会造成重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在地震发生后,媒体的报道会直接影响到公众认知、群众舆论和社会稳定。本文以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机关报——《人民日报》在此次云南鲁甸地震中的报道为例,浅析《人民日报》在地震报道中讲求时效性、现场感和人文关怀等特点。  相似文献   

8.
现代社会,能否正确有效地应对负面新闻信息,成为对政府执政能力的严峻考验。在构建和谐社会的大环境下,媒体与政府之间的良性互动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本文从对负面新闻信息报道和新闻执政能力的内涵解读入手,阐述两者之间的关系,并就政府与媒体的互动现状,为二者的良性互动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9.
媒体农民工报道内容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雷涛 《中国科技信息》2005,(11):193-193
本文以我国“农民工报道的内容分析”为研究课题,对《解放日报》、《湖北日报》,《广州日报》、《四川日报》四家报纸在2004年全年中农民工相关报道的议程设置过程进行分析研究,观察以这四家媒体为代表的国内主流媒体是如何建构与呈现农民工相关议题的,以及对不同媒体对农民工议题的建构方式和特点加以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10.
以灾难新闻为代表的负面报道,在我国一般被视为不利于维护社会稳定、无益于鼓动群众激情的新闻题材,因而灾难报道在理论和实践上都颇为薄弱。围绕2005年发生的“卡特里娜”,全球媒体进行了铺天盖地的报道,其间出现了新的特点。但是中国媒体却大量转载、转播国外媒体的报道,没有自己的一手报道,也就没有了自己的视角。在“卡特里娜”报道中,中国媒体缺席。  相似文献   

11.
2008年5月12日汶川发生了里氏8D级的地震,造成了巨大损失和人员伤亡.这是<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正式实施后,媒体面对的一次重大危机事件.我国媒体在第一时间做出集中报道,随时更新着受灾情况和救灾进展情况.  相似文献   

12.
中共十七大报告中"发挥好舆论监督作用,增强监督合力和实效"对媒介实务提出了新的要求。负面报道是实现"舆论监督"最有力的手段之一。无论是从传播的效果,还是从传播的功能以及十七大报告对媒体的要求来看,《人民日报》都应该增加负面报道的数量。并且负面报道在版块、内容分布上也应兼顾多方面以求均衡。  相似文献   

13.
王涛 《科教文汇》2009,(17):271-271
本文通过对近年来新闻媒体报道的时效性和真实性的转变,以及国内新闻媒体在人们心中地位的改变,论述了国内媒体为中国在世界舞台树立了大国形象。  相似文献   

14.
电视新闻深度报道主要是利用电视媒体对新闻事件或现象进行准确观察和记录,然后进行调查研究,精心分析、概括、总结和理性思辨,结合电视的表现手法与技巧、宣传的倾向性,进行准确客观的报道,以揭示新闻事件的本质夏发展趋势。具有用画面说话、视听结合、真情实感等优点,但仍存在问题,应加强全局意识,加强对受众的研究。  相似文献   

15.
试论如何搞好电视新闻深度报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娟 《中国科技信息》2009,(19):179-180
当今的电视传播是一种国际化传播,既高度融合又高度分化,媒体竞争在很大程度上是新闻深度报道的竞争,所以,电视深度报道已成为各新闻媒体越来越重视的一种电视报道形式。搞好深度报道必须要树立立体的新闻思维观、把好选题关,捕捉细节、重视新闻背景、运用多种电视表现手法、发挥电视技术特长等等。  相似文献   

16.
会议报道是地方党报新闻里的重要组织部分,是党报“喉舌”作用的集中体现。当前,会议报道存在着诸多问题,形成了固定的“会议八股文”模式,很难吸引读者。作为地方党报来讲,会议报道是绕不开的话题,会议报道不仅必须写,而且还要写得出彩,这样才能提高办报质量。改进会议报道势在必行,要跳出会议写会议,从读者的角度关注会议报道,要做会议中的“有心人”,挖掘会议中的新闻。  相似文献   

17.
科学研究需要严密的逻辑推理、精确的实验。从事科技成果的报道传播,经常面对的是一些深奥的科学名词和枯燥的数字。如何解决在重大的科技战略决策和一些科技成果的报道中出现的"不深不透"、不明不白"、"专业人员不用看,人民大众看不懂"的问题,是科技宣传工作的一项重要课题。要从科技报道的通俗化,提高可读性方面下工夫,以科技特有的知识魅力吸引读者,尽量使各个层次的读者都能看懂,努力提高科技传播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吴华 《科教文汇》2011,(4):81-82
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党报先进典型报道,增强先进典型的社会效果,必须着眼于大局,体现时代主题和需要;必须坚持贴近性,寻求指导性、服务性、可读性的结合点;必须实事求是,让典型真正起到引导作用;必须改革报道模式,精心策划,调动一切宣传手段为典型开路。本文理论结合实际,就如何抓好党报先进典型报道围绕上述四个方面作了阐述。  相似文献   

19.
[目的/意义] 新型冠状肺炎防治的科研信息报道是公众关注的重要话题,极易引发网络信息泛滥和社会公众恐慌。如何引导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科研信息报道网络舆情走向成为重要课题。[方法/过程] 本文选取"双黄连事件"作为研究案例,在新浪微博上分别爬取原始话题和回应话题下的发帖、转发和评论等数据,通过统计分析法、情感分析法等方法讨论科研信息报道的社会热度和公众态度,分析官方媒体和权威专家的回应对事件舆情发展的影响。[结果/结论] 研究结果发现,公众高度关注科研信息报道,并表现出较为极端的情绪;而官方媒体和专家的权威回应会影响到事件的话题热度,进而影响公众情感取向。官方媒体具有强大的传播力和影响力,成为公众获取科研信息的主要途径。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官方媒体-权威专家-普通公众"三方协同的管控机制,以有效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科研信息报道所引发的网络舆情。  相似文献   

20.
在中日关系以及两国民众的相互好感度明显下降的微妙变化中,日本的大众媒体做了大量的对华宣传和报道,推波助澜,充当了重要的角色。目前中日两国出现了所谓的“政冷经热”的局面,日本大众传媒对华的负面宣传报道难辞其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