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柳宗元的寓言杂文,假托动物、植物虚构故事,表达对世事人生的讽刺和批评,鲜明地表现了对六朝咏物赋的学习和借鉴.中唐文风通俗化趋向与魏晋赋风相似相通,使柳宗元在前代文学俗化成果中吸取营养和借鉴成为可能和必然.柳宗元寓言杂文和六朝咏物寓言赋,都摆脱了先秦寓言说理工具的辅助角色,而成为独立、完整、成熟的寓言文学形式;柳宗元的寓言杂文距先秦寓言远,却与六朝寓言咏物赋相当接近,其间的借鉴承传关系十分明显.  相似文献   

2.
曾获《人民日报》“风华杂文征文”一等奖的《庄周买水》是刘征先生创作的荒诞古怪奇趣的故事新编体杂文(亦称“寓言式杂文”)。作为高中语文第二册的一篇自读课文,了解课文的思想观点,认识寓言式杂文的艺术特点,是本课的教学重点。自读赏析这篇课文,可抓住文体特点,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把握文章主旨,体会“寓言式杂文”的艺术特点。寓言是用简单的故事表达深刻的道理。寓言有情节、有形象。寓言式杂文以隐喻、象征手法去影射生活,针砭时弊。这种文体,本质是杂文,寓言是形式。概括寓言式杂文的主旨,要密切联系现实生活,对故事情节和人物进行…  相似文献   

3.
在解放以后,有一段时间,人们在研究《故事新编》时讨论了下面的问题:一、它是历史小说还是寓言式的作品?即它主要是反映历史的过去还是反映历史的现在?二、对《故事新编》当中的“油滑之处”应如何理解和评价? 关于第一个问题有同志认为:《故事新编》根本就不是历史小说,而是“寓言式的短篇小说”,是“以‘故事’形式写出来的杂文”,“是小品”,是“卓越的讽刺文学”。另一  相似文献   

4.
曾获《人民日报》“风华杂文征文”一等奖的《庄周买水》是刘征先生创作的荒诞古怪奇趣的故事新编体杂文(亦称“寓言式杂文”)。作为高中语文第二册的一篇自读课文,了解课文的思想观点.认识寓言式杂文的艺术特点,是本课的教学重点。自读赏析这篇课文,可抓住文体特点,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把握文章主旨,体会“寓言式杂文”的艺术特点。  相似文献   

5.
一、问题的提出 幼儿文学属于儿童文学的一个组成部分,具体说来是指“适于学龄前儿童听和读的文学作品,包括儿歌、童话、寓言、故事、戏剧、电影等各种文学样式。”在本研究中,笔者重点调查的是童话、寓言、故事等具有故事情节的文学样式,根据蔡仪主编的《文学概论》一书中对文学的分类,  相似文献   

6.
<正> 科普文学是以文学的形式表现科学的内容,所以文学有哪些体裁,科普文学就有哪些体裁。按照文学形式的划分,生物科普文学有科学小说、科学小品、科学诗、科学童话、科学寓言、科学戏剧、科学电影、科学相声、科学故事和科学家传记等不同  相似文献   

7.
寓言以篇幅短小、语言晓畅、思辨深刻为主要特点,是学生们普遍喜欢的文学形式。对于寓言的故事大意及故事背后蕴含的道理,学生不难把握,大都在通读两三遍后,就会有所感悟。寓言选入教材作为一种教材文本,应该有比读本本身更重要的价值。寓言学习应该学什么决定教师的寓言教学应该教什么  相似文献   

8.
寓言是一种借助故事来寄寓道理的文学体裁,被称为“智慧的源泉”。因此,寓言教学可以扣紧“智慧”而有所作为。如何在教学中教出“智慧”?唐宝成等老师以《寓言两则》一课为例,以集体备课的形式,从文本细读、教学设计、精彩片段呈现出他们对寓言教学的独特理解。希望他们的这种形式能为广大教师提供借鉴和启迪。  相似文献   

9.
我们曾经在小学课本里学习过《农夫和蛇》,这个故事选自《伊索寓言》。两千多年来,古希腊的《伊索寓言》在世界各国广为流传,它因故事短小、内容充实、想像丰富、情趣盎然而深受人们的喜爱。它是五彩缤纷的世界文苑中的一朵奇葩,不仅奠定了西方寓言体裁的基础,更是西方文学中璀璨的明珠。  相似文献   

10.
尽管幼儿教师对幼儿文学作品的选择已突破过去的“寓言式教训型故事”的模式,但是其视界与“童趣”“回归儿童的文学”依然相差甚远。需要进行幼儿文学启蒙的,不仅是我们的孩子,还有我们的幼儿园教师。  相似文献   

11.
王桂英 《学语文》2007,(5):12-12
《庄周买水》是一篇寓言式的杂文,教学重点在于引导学生理解本文的寓意,亦即根据杂文针砭时弊的特点,具体理解本文所批判的社会现象。但同时本文又具有较强的艺术特色,荒诞有趣的故事新编体、化用典故寓庄于谐、幽默诙谐暗含讽刺的语言风格,构成了这篇文章在杂文单元中  相似文献   

12.
教学设计说明:一、教材分析:寓言是一种文学体裁。“寓”是寄托的意思;“言”是指生动的小故事。通常情况下学习寓言.必须先了解这个寓言所叙述的故事情节。然后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概括故事所蕴含的哲理,即寓意。而在语文课里学习寓言,除了要做到上述两点外,还要注意寓言中有哪些语言因素可以学习、训练和借鉴。这样,无论对教,还是对学,都将收到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童话和寓言是我们喜闻乐见的文学体裁。童话是一种带有浓厚幻想色彩的虚构故事.幻想是童话的基本特征,是童话的核心,也是奄话的灵魂,如《皇帝的新装》、《灰姑娘》等。寓言,就是含有劝喻和讽刺意味的故事.寓.就是寄托.即借助于某种故事形式来表达作者的创作意图,如《白兔与月亮》、《落难的王子》等.  相似文献   

14.
本文论述了茅盾的寓言创作在寓言形式和新的思维内容等方面的探索,以及在艺术表达方面的建树都对后来的中国现代化寓言创作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并指出茅盾的寓言创作做了许多中国现代寓言文学的“第一”的工作,是中国现代寓言文学的奠基者。  相似文献   

15.
寓言是一种极古老的文学形式。寓言的基本要素或特点是:这个故事应当是虚构的,或它顶多够得上是传说,真人真事的写实不能被视为寓言;这个虚构的故事应该是有寓意的,言在此而意在彼,或意在讽劝,或意在明理,没有寓意不叫寓言;尽可能在思想和艺术上有借鉴的价值或赏读的趣味,能给当代人带来阅读的快感;要有一个故事,哪怕它小到只是一个片断;只说理而没情节的不是寓言。正是因为这些特点,寓言具有极强的思维张力和思维功能,这些功能主要有:  相似文献   

16.
所谓寓言,是一种以比喻性的故事来寄寓意味深长的道理的文学体裁。作者把所要说的道理用故事的形式巧妙地表达出来,通常带有讽刺或劝诫的性质,往往具有强烈的讽刺效果和鲜明的教育功能。寓言的篇幅大多简短,也具有一定的故事情节。它的主人公可以是人,如《愚公移山》《盲人摸象》等;也可以是拟人化的动物、植物或微生物,如《狐假虎威》《蚊子和狮子》等。寓言的表现方法多为借喻,通过讲述故事,来借古喻今,借小喻大,借此喻彼。  相似文献   

17.
文章结合现代杂文的基本特征,从瞿秋白杂文的主要内容、他在杂文中所承担的道义责任、他的杂文所具有的独特个性等方面,论述了瞿秋白的杂文创作在其全部文学和政治活动中的重要地位.文章认为,瞿秋白的一生.始终没有放弃对文学的爱好;但作为一个政治家.他的政治敏感又必然使他的文学创作带有强烈的政治色彩;而杂文作为一种文艺性的社会论文所具有的边缘文体的特点,恰好满足了上述两个方面的要求.因此.杂文创作就成为瞿秋白政治式写作的主要方式之一.  相似文献   

18.
寓言和童话     
寓言和童话是两种不同的文学体裁,但它们又有相似之处。下面先简单介绍一下它们各自的特点。先说说寓言。"寓"的意思是寄托,"寓言"就是寄托之言。寓言的作者常常把要说明的某个道理寄托在一个虚构的故事中,让  相似文献   

19.
九十年代以来的杂文创作是中国新时期文学中一种重要的文学形态 ,它在内容上的发展态势和艺术形式上的新动向 ,对中国未来的杂文创作走向无疑具有着十分重要的指示意义。但在中国新时期文学中 ,小说、诗歌、散文这些传统的文学样式始终占据着绝对的主导 ,作为文学批评与文学研究的对象也往往重在于此 ,而对杂文的研究与评价则常常被人们有意无意地视为是支流 ,这不能不说是文学研究与文学批评的一种缺失。本文的目的就在于通过对九十年代以来的杂文创作在共时与历时中的蕴示的研究 ,对它在文化批判意识、自我反省意识、当代审美意识上存在的缺失的分析 ,揭示它的现代性写作意义。  相似文献   

20.
寓言是小学语文教学中比较常见的一个文学体裁,也是深受学生欢迎的故事形式。本文从寓言故事的特征入手,对寓言的教育意义及其教学策略进行了探究,以期为广大语文教师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