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随着全球外贸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外资企业涌入珠三角地区。在国家实施“文化走出去”战略的大背景下,外资企业成为中华文化传播的良好平台。珠三角外资企业可以依托岭南文化、企业文化、通过公共信息平台、自媒体平台和跨文化培训等方式加大中华文化的传播力度和范围,扩大中华文化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2.
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的确立是在经济“走出去”之后。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的实施经过了两个阶段:从最初的侧重宏观构建“走出去”的开放格局和实施文化“走出去”的重大工程项目,到后来的“加快推动发展文化产业、大力扶持重点文化出口企业”的中观和微观并重战略,折射出国家高层关于中国文化“走出去”的战略逻辑变化轨迹,扩大了中华文化的世界影响力。  相似文献   

3.
从对外文化传播的视角探讨了“一带一路”建设背景下,加强南通城市文化的对外传播对丰富中国“一带一路”战略倡议的重要内涵及提升城市形象美誉度的战略意义。阐述了“城市文化传播与城市形象建构”的相关性,提出了多层次、多维度拓展南通城市文化对外传播的策略,以进一步增强南通对外文化传播的影响力,提升其文化软实力,塑造良好的城市形象,进而深入推进陆海统筹改革和对外开放,形成园区化经营的“走出去”新格局。  相似文献   

4.
中原文化“走出去”符合国家和河南文化产业战略.河南省在实施中原文化“走出去”战略实践中效果显著,但也存在思想观念落后、文化管理体制机制滞后、创新能力和对外宣传不足、人才缺乏等问题.只有解决上述问题,才能更好推进中原文化“走出去”.  相似文献   

5.
惠州市文化走出去战略论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惠州实施文化走出去战略,能够集中表现惠州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加强国内外对惠州优秀传统历史文化和当代惠州精神的了解,增强惠州市的国内外知名度与影响力,提高城市文化产业竞争力。惠州市实施文化走出去战略具有历史文化资源丰富、现代城市文化繁荣的良好条件。惠州市文化走出去战略的实施途径,主要是发挥政府的统筹、主导与政策引导、制度激励的作用;从地域文化和现代城市精神两方面着手塑造城市文化形象;大力发展创新型文化产业;积极构建文化交流平台以及不断提高文化传播能力等。  相似文献   

6.
“走出去”战略是党中央关于加快发展对外经贸活动的一项长期的国家战略。“走出去”战略的核心内容是扩大对外投资、跨国经营、国际工程承包和劳务输出等生产领域的对外经济活动。“走出去”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然和国际资本流动规律的客观要求。要实施“走出去”战略,必须以“三个代表”思想为指导,与时俱进,增强“走出去”的责任感和迫切性;必须始终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发展是硬道理的精神和作为;必须发挥优势,扬长避短,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  相似文献   

7.
甘肃文化走出去战略,包含了多方面的意义能指,以陇东南文化资源为重点即属其中之一。比较而言,陇东南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明显滞后,在国际传播力方面还显得相当薄弱。目前陇东南文化走出去已具备良好的战略背景,从整个甘肃文化走出去的战略角度观察,有着极其突出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从文化资源开发和创新的基点分析,陇东南文化走出去存在必达的现实性和长远的可能性。鉴于这些情况,我们应当探研陇东南文化走出去的策略与路径,以助于新时代充分开发利用陇东南文化资源并且走出去,汇入国际文化潮流,以此推动甘肃的发展、陇东南的进步,紧随重大历史步伐不断迈向前进。  相似文献   

8.
甘肃文化走出去战略,包含了多方面的意义能指,以陇东南文化资源为重点即属其中之一。比较而言,陇东南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明显滞后,在国际传播力方面还显得相当薄弱。目前陇东南文化走出去已具备良好的战略背景,从整个甘肃文化走出去的战略角度观察,有着极其突出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从文化资源开发和创新的基点分析,陇东南文化走出去存在必达的现实性和长远的可能性。鉴于这些情况,我们应当探研陇东南文化走出去的策略与路径,以助于新时代充分开发利用陇东南文化资源并且走出去,汇入国际文化潮流,以此推动甘肃的发展、陇东南的进步,紧随重大历史步伐不断迈向前进。  相似文献   

9.
文化走出去战略,首先是文化内在质量和蕴含的提升。必须在既有民族传统的基础上体现出时代特征。产生出有值得走出去的优秀民族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其次是实现文化思想和文化产品的传播流转,必须找准能够促使文化走出去的渠道;再次。是要在科学认知和技术应用的基础上形成先进的文化管理制度。从而保证文化和文化产品在创新创造、传播流转过程中的成本最低、运行顺畅。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中国文化“走出去”成为中国众多学者研究的热门课题,而翻译对中国文化的输出以及“走出去”战略的实现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该文主要研究影视作品《霸王别姬》的英译字幕采用的方法、策略等,运用对比分析,归纳与总结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探究中国文化“走出去”的途径。  相似文献   

11.
礼貌是人们在交际中遵循的行为规范,讲究礼貌是一种交际策略。每个民族都有其特定的文化历史积淀和深层构筑,形成各自不同的文化理念。在不同语言和文化的国度,人们有自己的礼貌方式,各民族用语言表达礼貌的方式存在着差异,而正是这些差异反映了各语言文化价值观之不同。  相似文献   

12.
美国电影作为美国传输其文化和价值观的重要手段和策略,对中国学生了解美国社会文化具有重要作用,同时也存在帝国霸道文化的负面影响。影视课教师不仅应该对具有文化内涵的词汇进行讲解,加深学生对文化的理解,重视影视材料中语言及其文化使用的社会环境,挖掘语言文化的社会意义,更应重视其作为软实力对学生的影响,从而做好正确的文化输入。  相似文献   

13.
唐代堪称中国历史上文化最为鼎盛的朝代,也是整个古代中国与境外、海外国家相互交往最为密切的朝代。唐王朝的先进文明,成为各国向往的文明,尤其日本自先秦至唐朝都在吸收发达的中国文明。不过,日本自古到今都有一个看似矛盾,却对本国文明极为有利的文化吸收策略。这种策略就是:既无所顾忌地“拿来”外国文化、又旗帜鲜明地固守本国的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14.
徽文化是中国三大文化之一,其英译研究具有重大意义。对于目前徽文化英译中词汇空缺、句法结构差异、缺乏对"美"的文化考量等现象,译者应采用增译及意译的方法翻译词汇,构建完整的句法结构,把握原文整体意象,以满足原文的修辞和审美需求。  相似文献   

15.
赵剑峰  初梅 《大连大学学报》2006,27(6):43-46,52
建筑创作的广义地域性特征作为应对建筑文化与形式趋同的一种策略,起到连接地域性与全球性建筑文化两极的链接作用.本文从对传统地域建筑产生及特征分析入手,提出广义地域性建筑的创作特征,并对二者之间的分殊加以界定,以求对整合建筑思想起到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6.
奈保尔的多元文化背景导致了他文化身份的不确定,既能进入主流文化,也能进入非主流文化,却又游离于两者之外,不认同其中任何一种。对于自己文化身份的边缘性,奈保尔相应地采取了“既依赖又反抗”的边缘性策略,形成了特立尼达“拼凑”文化的“流散者”、印度“生母”文化的“海外游子”、英国“养母”文化的“外来者”、非洲及其它“兄弟”文化的“陌生人”形象。  相似文献   

17.
战略文化是战略发展层面的文化,是组织机构文化的子文化之一。随着我国经济改革的深入发展,进行市场化探索逐步成为各个部门、行业或机构适应市场经济的重要发展途径,社会考试作为贴近市场需求的非学历证书考试也不例外。在这一背景下,研究和构建社会考试机构战略文化,抢占社会考试机构文化建设的制高点,对于社会考试机构制订高质量的发展战略,促进社会考试的科学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囿于特殊的历史、地理、生态环境 ,贵州文化具有不同于周边的巴蜀文化、荆楚文化、滇粤文化的个性特征 ,是一种多元一体的山地、边缘文化 ,是各世居民族在各个不同历史阶段和社会经济发展层面上千百年来长期积淀的特色区域文化。贵州文化既要应对中原文化和周边文化对本土文化 ,特别是各世居民族原生文化形态的冲击、渗透、挤压与同化 ,同时也要考虑其本土文化的生存和发展 ,并对外来的中原文化和周边文化的进入采取宽容、妥协与吸纳等灵活姿态。这样双方长期不断碰撞与交触的结果 ,一种非此非彼 ,既此亦彼 ,你中有我 ,我中有你的新型文化形态和芳香古朴 ,异彩纷呈 ,多元一体 ,既开放又封闭的边缘性文化特征便形成了  相似文献   

19.
西方文化的强势地位是由多方面要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具体分析可以发现,它是由西方国家的文化势能、权力体系、对外文化战略、大众文化、科学技术和媒体传播等要素有机组成的完整的结构体,从而保证了西方文化在多元文化竞争中独领风骚的地位。从现实的角度来看,我们需要理性分析西方文化的各要素,探求文化发展的现实条件和影响因素,以保证中国文化的先进性质。  相似文献   

20.
根据科学发展观有关思想,尝试从校园文化建设角度出发,分析了不同主体的校园文化:以学生为主体的学生文化、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师文化和以学校组织为主体的学校组织文化。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落实科学发展观,需要关注和发展不同主体的文化,让不同文化主体参与校园文化建设,注重整合,促进校园文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