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文化与旅游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旅游的营销工具。湖北是荆楚文化发源地,文化资源十分丰富,文化底蕴十分深厚,充分挖掘和利用荆楚文化的"精、气、神"来发展湖北旅游,不仅可以科学准确定位湖北旅游形象,成功打造湖北旅游品牌,而且对引爆湖北旅游营销也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
荆楚文化与"文明湖北"建设有着密切的关系。荆楚文化是"文明湖北"建设的精神之源,"文明湖北"建设是荆楚文化的时代之用。荆楚文化的内在价值就是湖北人文精神。从荆楚文化视角来透视湖北人文精神建设,有三个亮点需要特别关注,即:荆楚人文精神之魂——"敢为天下先",荆楚人文精神的形象标志——"凤",荆楚人文精神的主题品牌——"灵秀湖北"。重视这三个亮点,有利于更好地弘扬荆楚文化,助推"文明湖北"建设。  相似文献   

3.
学人风采     
《荆州师范学院学报》2007,30(5):F0002-F0002,F0003
徐文武,1964年4月生于湖北洪湖,长江大学文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长江大学文学院副院长,湖北省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荆楚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兼任中国屈原学会理事、湖北省屈原学会理事、湖北省荆楚民间文化研究基地管理委员会专家组成员等。主要从事楚国历史与文化研究,任(《荆楚文化研究丛书》执行副主编;先后出版学术著作《楚国宗教概论》(武汉出版社,1999)、《楚国思想史》(湖北人民出版社,2003)、  相似文献   

4.
九头鸟是荆楚文化的产物,也是湖北人文形象的一个重要符号。湖北人文精神是荆楚文化的精华,弘扬湖北人文精神对于加快湖北发展有着重要意义。有效利用九头鸟这一具有深厚历史渊源和内涵的文化资源,将其引入湖北人文形象的建设,这对加强湖北的区域文化凝聚力和创造力有着深远影响和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5.
<正>荆楚文化研究中心的前身是1992年经胡北省教委批准成立的专门研究荆楚历史与文化的学术机构——荆楚文化研究所。2003年4月14日,湖北省教育厅批准在原长江大学荆楚文化研究所的基础上成立湖北省普通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荆楚文化研究中心。  相似文献   

6.
随着湖北经济的快速发展及对外交流的不断加强,湖北外宣翻译研究日益引起学者的重视。当前湖北外宣翻译处于“传而不通,通而不达”的困境,荆楚文化并未得到有效传播。鉴于此,本文通过分析湖北历史文化旅游景点外宣翻译呈现出来的语言特征,对外宣误译实例进行溯因,提出湖北外宣翻译的原则和策略,即一名合格的文化旅游翻译者,在外宣翻译实践中应遵循“规范性原则”和“名副其实”这两条原则;并在此基础上,合理使用异化与归化策略,并综合运用各种翻译技巧与方法,完成湖北外宣翻译的根本任务,取得理想的对外宣传效果,传播荆楚文化。  相似文献   

7.
<正>本次"弘扬荆楚文化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讨会于2014年年末举行,具有辞旧迎新的特别意味,将促使我们在文化研究、文化建设上迈出新的步伐。湖北对荆楚文化的研究与弘扬已取得坚实有力的成果,王生铁同志本年出版的《楚文化概要》,将荆楚文化概括为"六大支柱、五种精神",是一项具有标志性的重大推进,现已主持"荆楚文化八千年"一书,这两本书适时地结合了习主席大力倡导的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强化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8.
提出隐性历史文化旅游资源的概念,阐释湖北省隐性三国文化旅游资源的赋存条件,结合湖北省目前三国旅游尚未形成可持续发展的原因,探索性提出解决隐性三国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五条途径,以期打造具有湖北特色的三国旅游产品强势品牌。  相似文献   

9.
<正>2015年7月17日,由湖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湖北省社会科学院、湖北省荆楚文化研究会联合主办的"第二届荆楚文化研究青年学者论坛"在武汉召开,来自各高校科研院 所、荆楚文化研究会、省特色文化研究学术团体的30多位青年学者与会。学者们围绕"荆楚文化与凤文化"论坛主题展开研讨,主要探讨了中国凤起源、楚文  相似文献   

10.
誉满荆楚:湖北航天中学.是“湖北省首批办好的重点中学”.曾先后获“孝感市教育教学管理规范化学校”、“湖北省教改实验学校”、“湖北省校园管理优秀学校”、“素质教育与校园文学研究实验学校”、  相似文献   

11.
湖北是楚文化的发祥地,拥有丰富的楚文化旅游资源,具有极大的开发潜力.文章在对楚文化及其旅游价值深入认识的基础上,分析了楚文化旅游开发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楚文化旅游深度开发的对策与建议,阐述了突出楚文化特质、打造“神奇浪漫之旅”品牌等观点.  相似文献   

12.
楚文化资源与楚文化旅游商品开发新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最能体现湖北地域文化特色的莫过于楚文化,而楚文化资源又极其丰富,因此,楚文化应该能够在湖北旅游商品开发中扮演重要角色。文章在分析楚文化旅游商品的现状和问题之后,紧紧结合楚文化资源,在如何利用楚文化资源进行有效开发旅游商品和政府决策方面提出了新的有建设性的思路和建议。  相似文献   

13.
湖北是我国的楚文化大省,拥有着众多的楚文化旅游资源,市场前景好,开发潜力大。振兴湖北旅游业,我们应结合湖北地区的特点,深入挖掘,充分利用优势,进行楚文化旅游资源开发。  相似文献   

14.
在分析旅游英语专业和特色文化资源的基础上,提出地方特色文化引入到旅游英语教学中的意义,同时提出了如何把地方文化引入到旅游英语教学中来以便更好地为当地培养涉外导游人才。同等类型的高职院校旅游英语教学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六安历史文化悠久而厚重,地域文化资源丰富,具有较高的文化旅游开发价值.但六安市旅游地在楚文化、红色文化、茶文化等结构性创新以及文化资源价值外部化和显现化等方面挖掘不够.本文在对六安旅游文化内涵进行深度挖掘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以鄂豫皖区域合作为基础,建立统一品牌下的无障碍旅游区;以山水为基础,文化为亮点,形成统一品牌下的差异化定位产品;以项目为基石,将产品做精,产业做强等营销策略.  相似文献   

16.
湖北省旅游业发展"一城两圈"的旅游发展战略对旅游专业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要求。围绕湖北省旅游业特点,结合部分院校办学的成功经验,创新性提出了湖北省高职旅游管理专业"课证融通、工学渗透"的人才培养模式。"课证融通",是把全国导游资格证考试的标准和内容纳入专业课程体系;"工学渗透",是结合旅游业淡旺季的特点进行课堂和企业实境交替轮换。  相似文献   

17.
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旅游专业学生,是高职旅游专业迫切需要解决的重要课题。以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为目标,结合奥运场馆旅游产品设计这一专题进行了课堂教学设计。  相似文献   

18.
四川省高等职业教育专业结构的现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四川省2008年度高等职业教育招生专业的计划中,所设置的招生专业共计有376个。旅游类和财经类中的一些专业集中度很高,信息类在专业设置上有同质化的趋势,应用技术类所开设的专业占所总招生专业数的31%,但专业种类很分散,设计类的专业在开设种类上还不很充分。以产业升级为背景来进行专业的建设。是高等职业学院在进行专业建设上的一个方向。  相似文献   

19.
“通识教育”是现代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为个人今后多方向发展提供全面知识准备。高职教育的文化基础知识教学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高职的专才教育有滑入庸俗化的现象,有可能丧失“高等”与“高级”的本质属性。“高等”,就高在基础文化科学知识的层次,高在专业技能的理论上;“高级”,就高在做人的品质,高在发展潜能上。高职教育有必要研究适合自己的通识教育模式,三年制专科高职能否采取专业、通识、实践三项教学并重的模式,创新四年制双专业高职本科,采取两个专业和通识、实践教学四个一年学时模式,以培养现代高级实用型、高素质人才。  相似文献   

20.
新世纪我国旅游高等教育整体快速发展,本科旅游教育出现相对过剩,而高职高专旅游教育已占旅游高等教育规模的60%以上,且人才培养供需两旺。基于此,高职高专旅游专业教育必须顺应这一发展格局,继续扩大办学规模,内涵建设上首先要提升人才培养的目标,同时在专业设置、办学体制、校企合作、学制、课程体系、师资培养与质量评价等方面改革创新,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担当好为旅游业培养“用得好、留得住、有潜力”专门人才的重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