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在古今中外的反动派那里,孔丘的声名可谓高矣。他们给孔丘加上的各种煊赫头衔中,就有一顶“大成至圣先师”的桂冠;孔学被他们捧为“中国独一无二的文化珍品”。林彪这个不读书,不看报,不看文件,什么学问也没有的大政治骗子,也嚷嚷孔学是什么“中国文化之来源”。古今中外反动派的吹捧,造成了孔丘似乎真是什么“大学问家”的假象。这张画皮必须剥掉。拉历史倒退的“学问”  相似文献   

2.
阜新市新邱区教文委认真组织13所中小学积极开展《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读书教育活动。他们的作法主要是“两动员”、“四检查”、“五有”、“三结合”。两动员是:读书动员和制定读书计划动员;四检查:区委、区关工委到教文委检查了解读书情况;区关工委和教文委到各校检查,强  相似文献   

3.
趣在书中     
有人不喜欢读书,有人喜欢读书。不喜欢读书的人说:无趣;喜欢读书的人说:有趣。趣之有无,仿佛因人而异,其实,趣在书中,是一种客观的存在,就看你愿不愿找,或者说,你能否找到一种通往趣之所在的途径。我自称是一条书虫,一天到晚以淘书、读书、编书、写书为业。为此,我想以一种书虫的身份,和诸位聊聊怎么样培养自己读书的兴趣。干任何事情都一样,如果没有兴趣,那就难以持久,自然也就不能有什么大的成就。当然,我说的读书,并非为了什么大的成就而读,但一个人若想要在社会上有所作为,而对读书又没有一点兴趣,估计那作为是要大打折扣的。一本书摆在…  相似文献   

4.
阅读的机缘     
我想象不出,没有书读,或者不读书,生活会是怎样。那一定是残缺的,无聊的,会失去许多趣味。尽管在我们这样一个步伐紧促的时代,在这一个大家纷纷将自己的"书斋"改名叫做"工作室"的喧闹的日子里, 安安静静地坐在书桌前读书的人已经注定是不会太多了。但是很随意地读书的人还是有的。他们见什么读什么,也不一定每本书都读完,也不一定每一个字都看  相似文献   

5.
优秀教师的一个标志是,在他们的课堂上,没有什么是偶然发生的。他们所做的每件事都有计划和目标。如果实际情况没有像他们预想的那样发展,他们就会反思自己可以采取哪种不同的方式,并由此调整自己的计划。  相似文献   

6.
在当今孩子缺乏读书爱好的年代里,你是如何激发孩子的读书欲望的?根据一九八零年加利福尼亚州对六年级学生进行的一次民意调查显示,有七成的孩子他们难得以读书为乐,而同样有七成的孩子则说他们每天看电视的时间多达四小时,甚至更多。如何帮助孩子感受到读书给他们带来的兴趣、快乐和神奇呢?带着这个问题,我走访了儿童漫画家查尔斯·舒尔茨,儿童文学作家和插画家莫里斯·桑达克,以及青年文学作家朱蒂·布卢姆和专门研究如何促使孩子读书的权威人士吉姆·切里斯。漫画书《花生》的创作者查尔斯·舒尔茨认为,只要孩子们肯读书,至于谈什么书并不重要,舒尔茨自己小时候就喜欢看连环漫画,尤其喜欢看《巴克·罗杰斯》和《大力水手》。但那时候老师们并不喜欢孩子们看这类书。  相似文献   

7.
白佳 《阅读与鉴赏》2009,(4):21-21,14
近年来.虽然语文学科进行了多次的教学改革。其中包括对语文教学理念的更新。对教学方式的探讨.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和效果。但用发展的眼光看.语文教育仍然存在着一些不容回避的问题。一个学生从幼儿时期起。就开始接受汉语语言的训练,之后又经历了十几年的语文学习,从时间上来看.他们的消耗是非常多的,但语文能力并没有明显的增长.不少学生依然没有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不会读书,更不爱读书;依然不善于通过写文章表达自己的内心世界.考试中的作文依旧是他们最不愿意做的题目.因为他们词汇贫乏,阅读面窄,见解肤浅,就这两项而言,他们就很难适应信息时代的要求。  相似文献   

8.
列宁说:"要理智地、自觉地、有效地投身革命,就必须学习."书不仅是人类的良师益友,而且是人们成就事业的辅翼.在我们现实生活中,有些教师勤奋、刻苦地读书,其工作效率较高,工作效果较好,教学改革搞得比较出色.但也有些教师,哪怕是语文教师,哪怕是没有什么家庭事务的青年教师读书较少,甚至可以说不大读书.在他们的书架上,除了教科书和参考书,另外要有的话,就是学校统一发下来的学习资料,其它什么也找不到.教师不读书,将是中国教育的最大危机.  相似文献   

9.
读书之乐     
我读书向无计划,到书店里逛,要买什么书,亦是无主题,只碰到与当时心情合拍的,就买下。若心情还在,又有闲暇,就一卷在手,叼根烟.跷个二郎腿,把手指头一行行移着看下去。若心情不在,或者买来的书竟束之高阁亦未可料。有些书买来四五年,翻都未去翻的情形也不是没有的。总之,我是个由兴趣的鞭子抽着向前走的人,在读书这件事情上尤是如此。[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鲁迅、茅盾先生读书很有计划,他们读书很广很深。我读书大都是从兴趣出发,喜欢的书就反复读,不喜欢的书就大致读一读。回想起来,我年轻读书时最受影响的是曹雪芹的小说《红楼梦》。从红学家来说,《红楼梦》中有许多道理,但我当时是看书中的人物和故事。这本书我读过许多遍,第一次读这本书我先看到的是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故事,他们怎样来往,又怎样分开,怎样生气。刘姥姥进大观园这些描写也很吸引我。林黛玉的葬花词我当时不大懂,可  相似文献   

11.
他山石     
要重视孩子的创造能力和精神小孩子的创造用成人的标准看似乎是幼稚可笑,而且一般没有什么社会实用价值。但是发展那些幼稚的创造能力和精神却极其重要。因为没有这些幼稚的能力和精神做基础,在成年以后就不可能作出那些对社会有贡献的创造。这么一想,你就会非常尊重、爱护那些幼稚的创造,而毫不觉得它们有什么可笑。你如果仔细观察儿童,看他们游戏、图画、手工、劳动,听他们讲故事,讨论问题,计划某种活动,唱歌等等,就会发现每一个儿童都不是机械人,都不是只按照老师讲的,家长教的去做、去说。他们所做的,所说的一切当中都有自己创造的因素。对此,你是否去培养它,发展它,结  相似文献   

12.
<正>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一书中说:"一个人在中小学时代里读过哪些书,书籍在他心里就会留下什么痕迹。"我们很多学生以优异的成绩从中学毕业,但却没有什么文化,不懂得什么是高雅,什么是智力生活,内心空虚,精神狭隘,这都是他们在上中小学时没有认真读过几本好书的结果。"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书"喊了很多年,然而现  相似文献   

13.
读书既是一件非常自由随意的事,又是很讲究的事。对于现代人,读什么书好呢?就比要不要读书?的问题费脑筋。因为一直重视抓课外阅读,我的学生经过高中三年,陶,大多数养成了读书的习惯。有不少高中未毕业或刚毕业就出国留学的,临行前问我:老师,你说我留学带什么书去看好呢?想让我替他们选择一两本可以长伴长读的书。遇到这个问题,我总是先惊喜后语塞。远涉重洋到千里之外去学习异域文化,还想着带本书出去看,换了你是他的语文老师,能不心中窃喜吗?但左思  相似文献   

14.
汉高祖刘邦曾经是一个掌管方圆只有十里的地方小官。当时正是秦始皇禁书之时,他也觉得读书没有什么益处,所以就没有好好读书。  相似文献   

15.
北京已经好几年没有烟花爆竹了。没有烟花爆竹的日子在平常没有什么,在春节就显得格外寂寞。尤其对于小孩子更是如此,他们能干些什么呢?看电视的春节联欢晚会?玩电子游戏机?吃一顿美味大餐?……能比得  相似文献   

16.
林彪这个不读书,不看报,不看文件,什么学问也没有的大党阀、大军阀,为了大搞其“克己复礼”的反革命活动,不仅狂热鼓吹什么“中庸之道……合理”,而且冒充博学地在《辞海》“反粒子”条边,按照“中庸之道”批上什么“防止对立超过了限度,它就会破坏统一”。  相似文献   

17.
尼泊尔人至今仍然保留很多传统的生活习惯,仿佛几个世纪时光的流逝并没有在他们身上留下什么痕迹,这一点从他们的服饰就可以清楚地看出来。  相似文献   

18.
<正>1.明确学习数学的目的 ,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是学好数学的原始力我记得以前读书时经常有这样的困惑:学习三角函数、抛物线这些知识用来干什么?学好它们又有什么意义?没有明白学习的目的,就是为了读书而读书,也就谈不上什么兴趣不兴趣了,更谈不上有什么动力了。所以,我认为一定要让学生明白学数学就是为了用数学,数学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才能使他们有主动学习数学的欲望,才能有学习数学的动力,从  相似文献   

19.
吴涵彧  严春青 《新作文》2008,(12):28-28
我觉得当爸爸妈妈真好!他们看电视的时候,想看什么频(pín)道就看什么频道,想什么时候看就什么时候看,  相似文献   

20.
还读书吗     
要知道今天的人们是不怎么读书的,因为在市场经济秩序下,生活道路已经被设计好,人们似乎进入一个流程就可以了。至于产生苦恼和困惑的问题,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去看一场二人转或者其他演出,大笑一阵子顶过去。明天,太阳照常升起。人们不读书,还有更为重要的原因。许多书中所表达的,是我们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