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 毫秒
1.
史峰 《福建教育》2006,(11A):14-14
我参加工作第十三年时遭遇了“职业高原期”。那年我发现自己应获得的县级、市级荣誉都有了,并且应聘了中级职称,于是我就有了满足感;那年我还发现想获得省级、国家级的荣誉比登天难,简直没有希望,于是我又有了绝望感。当“满足感”和“绝望感”交织在一起时,我发现自己的工作已经处于难有越进的平台上。  相似文献   

2.
“砰!砰!砰!”一个匆匆而来的路人急切地敲打着一扇神秘的门。不久,门开了。“你找谁?”门里的人问。“我找真理。”路人答。“你找错了,我是谬误。”门里的人“砰”的一声把门关上了。路人只好继续寻找。他越过很多条河,翻过很多座山,可就是迟迟找不到真理。后来他想真理和谬误既是一对冤家,那说不定谬误知道真理在哪儿。于是他重新找到谬误,谬误却说:“我也正要找它呢。”说毕又关上了门。路人不死心,转悠一圈儿后又继续敲开了谬误的门,可谬误留给他的却是一副冰冷的面孔。就在路人近乎绝望地在谬误门口徘徊的时候,不断的敲门声吵醒了谬误…  相似文献   

3.
生命的思考     
郑崟 《宣武教育》2006,(4):30-32
对于十五、六岁,刚刚步入高中的学生来说,谈论生命、生死的问题似乎过于沉重。这学期,我们要学习残疾作家史铁生的一篇文章((我与地坛》。作者“在最狂妄的年龄上忽然残废了双腿,找不到出路,忽然间几乎什么都找不到了”,其悲苦、绝望自不待言。阅历尚浅、几乎没有人生经验可言的学生如何去理解作者的意图,进而去思考自己的人生,这的确是个难题。  相似文献   

4.
误会     
有一天,我和同桌发生了一点小误会。那天,我的同桌发现自己少了一支自动笔,便以为是我拿的。我非常生气,问她说:“你凭什么说是我拿了你的自动笔?”她说:“就你在我的旁边,不是你还会是谁?”我没有办法说服她了,只好帮她找自动笔。我一边找,一边对她说:“如果找不到,我就赔你一支自动笔,如果找到了,你必须向我道歉。”她同意了。我们先是互相在座位里找,没找到,接着又在地上找,结果在暖气旁找到了。同桌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红着脸对我说:“对不起,我错怪你了,向你道歉!”我说:“不用了,只要你以后不再误会别人就行…  相似文献   

5.
(一)电话“丁零零……”客厅里的电话猛地响了起来,把我也吓了一跳。“喂,”是妈妈在接,“你找谁呀……找徐彤?你是谁呀……她同学?你叫什么名字啊?……”原来是找我的,怪不得老妈的“福尔摩斯症”又犯了,对着电话审个不休。是谁找我呢?“彤彤,你的电话!”老妈终于叫我了,又转脸对正在看报的老爸说道:“听声音像是个男的,叫冷什么来着……”难道是冷子枫?我的大脑还想进一步理清头绪,可脚却不听使唤地跑到客厅,伸手接过了老妈的话筒:“喂……”“是我,徐彤……”果然是他!这时候打电话来干吗?我下意识地将话筒贴了贴…  相似文献   

6.
谁最重要     
杰里米卧室里的家具们在争吵。“我理所当然是最重要的,”五斗橱说道。“杰里米常在我下面的抽屉里找袜子,在我中间的抽屉里找衬衫,在我上面的抽屉里找牛仔裤。要不是有我,他就找不着衣服了。”  相似文献   

7.
成成 《内蒙古教育》2005,(12):45-45
上大学了,仍然无法拒绝那排山倒海的考试和作业。我们绝望而疲惫地倒在课桌上,有气无力地应付着。这是我人生的“黄金时期”,一个叫“厌学”的名词把我囚禁在无聊的日子里。  相似文献   

8.
我在教学《小蝌蚪找妈妈》时,按事先备好的教案向学生提问:“小蝌蚪是用什么办法找妈妈的?”有学生说:“它一个一个问着找。”这正是我需要的答案,当我肯定他的回答时,另有一个学生答道:“小蝌蚪这样一个一个问别人来找妈妈,是最不聪明的办法!”这是我预料之外的答案。我想到学生的说法不能轻易否定,就问:“那你说小蝌蚪该用什么好办法找妈妈呢?”“现在条件先进了,小蝌蚪只要写一则《寻妈妈启事》,在电视上播放一下,不就简单了。”这时,又有学生迫不及待地举起了手:“青蛙妈妈也可以写一个《寻儿启事》,写上蝌蚪的样子和…  相似文献   

9.
我似乎是对着虚空打了一拳。那或许是因为我想“炫耀温柔的爱情、邂逅美丽的幸福”,或是我想“倾诉绝望的孤独、卸下沉重的苦难、窃叹死亡的荒谬”。而当我微微张口,  相似文献   

10.
那天刚一上课,张阳就哭诉自己放在铅笔盒里的125元饭费不见了。我一面安慰他别着急,再仔细找一找,一面对全班同学说“谁看见了,帮他一块儿找一找!”话音刚落,程全同学立刻站起来说:“老师我知道,课间休息时有两个大哥哥来过咱们班,可能是他们拿了。”我赶忙问:“那两个哥哥是哪班的?你认识吗?”“认识!”程全十分肯定地回答。我领着他找了几个班,他并未指认出那“两个哥哥”。于是他又说:“可能他们把钱扔到垃圾桶里了。”我随他到厕所旁的垃圾桶,发现里面果真有不多不少整125元钱。钱找到了,我心里的一块石头落了地,但是…  相似文献   

11.
我没有朋友     
“找啊找啊找朋友,找到一个好朋友,敬个礼,握握手,你是我的好朋友。”记得在幼儿园我们就唱着这歌找朋友,可是今天,一个14岁的男孩子却告诉我:“我没有朋友。”  相似文献   

12.
“唉,现在工作太难找了!”“就这种单位,就这种待遇,我才不去呢。””不管怎样,我就这样了。我就不信找不到!”  相似文献   

13.
最近,我觉得自己仿佛是在大雾中穿行的旅者,找不到方向,找不到出口,找不到目标。我就像是个迷路的孩子,站在森林中绝望地哭喊,但回应我的只有空荡荡的死寂,而周围,大雾弥漫。  相似文献   

14.
《中学生电脑》2009,(9):6-13
何谓“希望先生”?这可不是一个新鲜词。但凡看过暑期热播动漫《忏,再见绝望先生》的同学自然知道有这样一位老师: 他超级消极.对非常无聊的事会轻易陷入绝望,凡事都消极思考不好的方面;无论拥有的东西还是装扮都具有怀旧风格。口头禅是“我绝望啦!”“要是死了怎么办!?”……这就是我们的“绝望先生”。  相似文献   

15.
电话铃声在那天清晨破空响起,房里残存的睡意惊悚而去。我放下盥洗工具接起话筒,只听对方清脆地叫道:“张老师在吗?我找他有事!”端的什幺好事,一大早就来骚扰!大概是妻子的学生。我这样想着且不分畛域地喊妻子接电话,随后我径自忙着弄我们的早餐工程去了。不料妻几乎接踵而至,诡秘而悠悠地说:“找你的!。”我不禁“啊”了一声,很是纳闷儿,谁找我?竟然不知是我接了电话!  相似文献   

16.
绝望来袭     
对于我来说 ,这个时间是我最绝望的时候 ,天空惨淡得没有生机 ,小鸟的叫声就是那死亡之神的狞哭。我独自捂着疼痛的伤口走在大街上 ,到处都是灯红酒绿 ,喇叭乱鸣 ,一切都搅得人心烦意乱。为了找一个更为安静的地方 ,我走向一个宁静的湖。大概就在一个小时前 ,我和爸爸大干了一场 ,原因是近来我学习有点不专心。爸爸便一个劲儿地在我耳边唠叨 ,我不耐烦地说了句 :“太婆嘴 !”我们的战争爆发了 ,再后来 ,我逃了出来。我觉得自己真是不幸 ,这么大的世界 ,竟无知音 ,竟无人理解。只好在绝望中将自己封闭。我蹲在湖边看水面 ,水面中只有一个黑影…  相似文献   

17.
木棉 《师道》2003,(2):54-54
一位自称“信念崩溃的新老师”的帖子,引起了又一次讨论的高潮。帖子里说: “我是一名刚参加工作的高中老师,当老师可以说是我十几年不变的理想,可是只有这十几天,我就觉得信念崩溃了,真的找不到感觉了,教3个班的课,还当班主任,忙于备课和管班,每天下班就很晚了,回家还要备课到深夜,我不是不能吃苦的人,眼前的劳累也可以忍受,可一想到以后的生活就是如此地重复下去了,心里真的很绝望。”  相似文献   

18.
《小读者》2012,(10):4-4
一、教育孩子学会生存能力 有一个故事,说的是一群在山里野餐的小孩子迷路,在潮湿饥饿中度过了恐怖的一夜,他们无望地失声痛哭,“人们永远也找不到我们了,”一个孩子绝望地哭泣着说,“我们会死在这儿。”然而,11岁的伊芙雷站了出来,“我不想死!”她坚定地说,“我爸爸说过,只要沿着小溪走,小溪会把我们带到一条较大的小河,最终你一定会遇到一个小市镇。我就打算沿着小溪走,你们可以跟着我走。”结果,他们在伊芙雷的带领下,成功地走出森林。  相似文献   

19.
田星 《今日中学生》2006,(11):28-30
青春短信:我喜欢“青春热线”。我的格言是:“你快乐,所以我快乐。”这里我把它改成:“因为有‘青春热线’,所以我快乐。”巴中市尹家乡中心校馨雨A面青春SOS:心感(发自安岳县)我从初一以来,成绩没有下过前6名,这次考试却落到几十名以下,我气得要哭。更加叫人伤心的是,我把成绩单拿给父母,他们就说我是因为上网、谈恋爱才这样的,还说什么“狐狸尾巴终于露出来了”。在他们你一句我一句的责骂声中,我几乎天天晚上都在哭泣,度日如年地过完了一个假期。我觉得很绝望,再也找不回本来拥有的信心和重新开始的力量了。田星点金子:你脆弱了一些,在…  相似文献   

20.
鲁迅的《故乡》是“我”归乡又离乡的故事,也是“我”的自我心灵的旅行,其间,童年体验中的“故乡”得到重新体认,物是人非的残酷现实却陷“我”于绝望的境地,郁郁感伤的情调重重包围着我,使“我”艰于呼吸。但绝望并没有成为“我”心灵之旅的终点,而恰是艰苦卓绝“抗战”的起点,于是我们发现了小说中的一个关键词:走。“走”作为实践活动,在这里不是简单的走开或逃离,而是一种反抗绝望的生命体验。有人曾经认为《故乡》结尾的议论是不必要的,甚至认为这样的议论有添足之嫌。实际上作者并没有对希望作简单的肯定或否定,希望也不是盲目而肤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