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一个初学者来讲,仅仅学会了划手臂和蹬夹腿还不算学会了游泳,何时能够自如的抬头换气了才算学会了游泳。由于学生学习游泳的时间有限,需要教授的内容较多,所以应尽早抓住呼吸这一关键环节。一、掌握正确的呼吸方法1.陆地模仿呼吸练习:在初学者未下水前就明确指出水中呼吸与陆  相似文献   

2.
在对游泳初学者的教学中,蛙泳的呼吸可谓是个难点。一些学生学了一段时间,手、腿及两者之间的配合已基本达到了动作要求,但呼吸技术总掌握不好,不是感到头抬不起来,就是头抬起来还来不及呼吸又沉到了水里。而一般学游泳的时间总是比较紧,所以学习结束时,很多学生只是学了一个蛙泳的动作架子,还谈不上真正会游蛙泳。针对这种情况,下面对游泳初学者中蛙泳呼吸主要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3.
张力 《体育教学》2002,(5):52-52
在游泳教学中,我为了让初学者尽快学会游泳,首先是让初学者熟悉水性。其目的是,让初学者体会、了解水的特性,逐步适应水的环境,消除怕水心理,培养对水的兴趣,并掌握游泳中的一些基本技术。常采用在“水中行走练习、呼吸练习、浮体练习、滑行练习”方法。运用这些方法训练学生,应该说对初学者熟悉水性是很有效的,可其实不然。究其原因,发现学生用以上方法在熟悉水性的过程中,因头没在水里,双眼须紧闭,而造成除了怕水的心理外,还产生因看不见光(或物体)的恐惧心理,于是学习效率极低。针对这个原因,我对本校1~6年级的学生…  相似文献   

4.
呼吸操在游泳初学者教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游泳的呼吸异于其他运动项目,不是陆上惯用的呼吸方式。运用呼吸操进行游泳初学者教学,可减轻其怕水等恐惧心理,很快建立正确运动表象,产生学习兴趣,增强自信心,能够掌握正确的游泳呼吸方法、呼吸顺序、呼吸时机、呼吸节奏,同时缩短学习时间。呼吸操是一种具有一定科学性、简便、快捷、安全、容易掌握的教学手段。  相似文献   

5.
怕水心理是游泳教学过程中的主要矛盾。围绕这个主要矛盾,本文设计一个游泳自然法教学模式,使初学者按照教学步骤学会了游泳,而不会有强烈的怕水心理刺激,教学安全性自然得到提高。 第一阶段:陆地学习正确蛙泳动作技术,并达到自动化的程度。因为在岸上做动作不存在怕水心理,学生就能把注意力集中在动作上。蛙泳动作分为腿、手、呼吸配合,第一次课多化时间把所有蛙泳腿和手动作教给学生,教学重点是蛙泳腿,教学关键是学生在岸上的动作一定要准确而且要熟练,并达到自动化的程度,这样下水后不会忘记动作的要点。其次,在教学…  相似文献   

6.
浅谈初级阶段的游泳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游泳学习的初级阶段,首先应解决呼吸换气问题,其次借助身体浮力屏气在水间漂浮后,继而再学习游泳技术的方法。对初学者的游泳入门有较好效果,在教学实践中,由于初学者在水中新陈代谢的提高。水对身体各感官的物理刺激,以及怕水的心理,这些动作,做起来很困难,因此,在教学中运用如下方法步骤。  相似文献   

7.
三种游泳教学法教学效果的检测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龙明 《体育学刊》2011,18(1):84-86
选取暨南大学选修大学体育游泳课程的大学生游泳初学者30人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3组,分别采用一般游泳教学法、原地式韵律呼吸游泳教学法和移动式韵律呼吸游泳教学法,每组10人,每周上课1次,共9周,游泳能力测试指标为换气次数和游泳距离。测试结果显示,移动式韵律呼吸游泳教学法,对于初学游泳者换气次数与游泳距离的帮助最具显著性,其次为原地式韵律呼吸游泳教学法,一般游泳教学法最差。因此,移动式韵律呼吸游泳教学法可有效地快速提高普通高校大学生游泳初学者的游泳能力。  相似文献   

8.
游泳运动是人们所喜爱的一项体育运动。游泳运动是在特殊的载体中进行的,初学者必须克服恐惧心理,若使初学者在最短的时间内学会游泳,并达到一定的训练效果,那么,在游泳教学中如何运用正确的教学顺序和方法显得尤为重要。文章通过实验对比的方法,对游泳初学者教学的顺序与方法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9.
随着炎热夏季的到来,每年都有一批初学者学习游泳。如何才能使初学者较快的学会游泳?从我游泳教学的实际效果来看,初学游泳应先学漂,只有会漂,才能学会技术。在具体教法上,可以分四步依次进行。  相似文献   

10.
十分钟学蛙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游泳学习过程中,初学者对水是又爱又怕,常常难以找到适合自己的练习方法。学习起来十分困难,而这一阶段,解决呼吸问题是根本。借助身体浮力屏气,在水中漂浮后,继而再学习游泳技术动作的方法运用起来较为容易。 一、树立信心,学习水中呼吸方法 首先在下水前一分钟,把水中呼吸过程做一遍,用嘴吸一口气,闭紧嘴,用鼻慢慢把气呼出,同时把手放在嘴鼻处体会呼气要慢,期间可以用手感觉一下呼吸,做两次,使学生感觉呼吸简单易学。下水靠池边站,吸口气半蹲把气呼在水里。其次要求初学者,带游泳眼镜,在水里清楚看到池…  相似文献   

11.
游泳教学效果好坏会直接影响着我国游泳运动的普及和提高。而在游泳教学中确定以哪种泳式作为初学者的第一泳式,又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为此,长期以来,对儿童少年游泳教学中泳式顺序问题一直存在着争议。有人认为作为普及之用,应先教学生蛙泳,然后再教其他泳式;也有人认为为了培养游泳运动员应先从自由泳教起,随后再教仰泳、蝶泳,最后教蛙泳。他们认为自由泳、仰泳、蝶泳动作相似,能很快学会四种泳式;还有人提出以仰泳为第一种游泳教学泳式,其理由是能使初学者在不考虑呼吸问题时,学会这一泳式,同时他们还认为仰泳与爬泳、蝶泳在动作结构上有许多相似之处,其技能相互  相似文献   

12.
在初学蛙泳时,呼吸一直是人们讨论的焦点,因为呼吸是一个教与学两方面共存的难点。对于初学游泳者来讲,一般情况下,由于学习游泳的时间有限,或因身体协调性以及柔韧性较差等其他原因,教学中有时会在初学者腿部动作掌握得不太熟练时,为了赶进度就进行了蛙泳的完整配...  相似文献   

13.
一、“浮沉呼吸法”的概念及其意义浮沉呼吸法是指初学游泳者首先熟悉水性,掌握水中呼吸及深水浮沉呼吸,然后从踩水练习到踩水前进,这样一个全过程。深水浮沉呼吸,就是在深水区把着池壁吸气,然后垂直下沉呼气,这样一个连续进行的过程。在以往的游泳教学中,都是要求学生先学会蛙泳,即让学生先熟悉一下水性,接着就进行蛙泳腿、手臂及配合练习。采用这一方法,虽然也有不少学生学会了游泳,但是整个教学时间很长。因为初学者在水中还没有掌握呼吸,要他在一个缺氧的条件下掌握蛙泳腿、手臂等动作,是相当困难的,所以费时间较多。而中学的教学计划中游泳课的教时是很少的。因此,在一般中学用这样的方法进行游泳教学是困难的。为此我们进行了“沉”“浮”呼吸法的初步尝试。  相似文献   

14.
初学者主要怕喝水、怕呛水,所以初学时不敢把头浸入水中。所以,初学者在下水前要了解游泳呼吸的正确方法,打消怕水的思想顾虑。下面介绍几种练习方法:一、陆上模仿游泳中的呼吸操呼吸操分三拍3个动作。1吸,2闭,3呼。1为陆上用口呼气,2是水下闭气(时间稍长些),3是出水前开始吐气  相似文献   

15.
普通高校游泳课教学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越楠  庄冲 《游泳》2001,(3):16-17
游泳是一项对人体十分有益的体育运动 ,对提高人体心肺功能有明显的作用 ,学会游泳 ,终生受益 ,在危急关头可以自救和他救。对初学者而言 ,只要敢于下水 ,勇于实践 ,一旦熟悉了水的特性 ,掌握了水上运动的特点 ,就能很快地学会游泳。一、排除下水前后的心理障碍由于水温和体温的相差很大 ,初学者刚入水时 ,身体突然受水的刺激 ,使血管剧烈收缩 ,肌肉紧张 ,血液循环减慢 ,初学者普遍感到身体寒冷 ,浑身打颤 ,从而加剧了初学者的紧张心理 ,表现出不敢离开池边或紧紧抓住固定物的现象。因此 ,下水前应对初学者讲明“水与人”“漂与沉”“重力与…  相似文献   

16.
怕水心理是游泳初学者的普遍现象。归纳起来有两个特点,即初学者不习惯水的环境和不习惯在水里的呼吸。所以游泳初学者必须经历克服怕水心理,熟悉水性的过程。那么怎样才能克服游泳初学者的怕水心理呢?以下是笔者从事游泳教学十多  相似文献   

17.
李并生 《山西体育科技》2002,22(1):15-16,19
学习游泳,对初学者来说,首先要适应新的水中环境,获得基本的游泳技能,这样才能较好的更快地学会游泳。笔者就游泳基本技能的培养进行阐述,使学游泳者能更快、更规范地掌握游泳这一技术。  相似文献   

18.
在游泳教学过程中,影响教学效果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初学者对水存在着恐惧心理,这种心理不仅使学生对游泳学习产生抵触情绪,即使学会了技术动作也容易扭曲变形,而且严重影响学生正确面对游泳学习。影响学生学习效率,降低教师教学效果。本文通过分析初学者恐惧心理产生的原因来找到合适的解决办法,为广大想学习游泳却又对水恐惧的人们提供一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9.
根据游泳项目的特点,利用“平行连贯教学法”同时进行蛙泳和爬泳教学,改变对初学者进行单一蛙泳技术教学的方法。实验结果表明,“平行连贯教学法”符合初学者的心理、生理特点和游泳教学特点,初学者能在相同课时内学会蛙泳和爬泳两种技术,较“常规单一教学法”优越。  相似文献   

20.
王建荣 《游泳》2001,(3):26-26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人们不约而同地选择了一项既安全、不易受伤而且具有实效的运动 ,它就是游泳。但是 ,游泳运动对于初学者来讲 ,又有许多客观条件的限制 ,如水的温度、深度等等都限制着初学者 ,尤其是水的深度 ,给初学者带来较大的恐惧心理。笔者从1990年起 ,经过20多期中小学生游泳训练班的教学实践 ,积累了一些经验 ,现将体会和同仁们一起探讨。我一直从事深水教学工作。大家知道 ,深水教学必须借助浮具、浮体的帮助 ,才能进行教学。说到浮具 ,很自然会想到救生圈、浮板等等。但经过多年教学 ,我现在选择的是高强度的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