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运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实地访谈法,探讨北京市市民对体育活动与素质提高、城市文化发展及城市可持续发展等方面作用的认同度。结果表明:北京市体育活动主要通过社区体育、竞技体育、学校体育和职工体育等多种形式展开;体育活动对城市可持续发展所具有的促进作用表现为对城市整体文化水平的提升、城市精神的塑造、城市形象的改善与提高等。体育对市民素质的促进作用表现为:培养科学文化素质,提升思想道德,开发创新素质,完善心理素质等。  相似文献   

2.
在现代城市发展理论中,城市转型的关键是产业转型,或者说产业结构的转型。而体育文化产业因其天然的传播力、文化辐射力、高附加值等特点,在现代城市转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与价值。通过纵向的历史研究及横向比较分析认为,体育文化产业在城市转型中有如下作用:1)促进城市的产业转型;2)促进城市文化转型;3)促进城市形象转型(Reimaging);4)反哺城市体育制造业产业集群发展;5)创造就业岗位与扩大就业;6)塑造城市品牌、提升城市知名度及影响力。  相似文献   

3.
韩冬 《体育科学》2005,25(6):87-93
运用城市社会学和社会心理学理论,对上海、北京和沈阳三城市市民就体育活动对市民提高素质的认同度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显示:1)三大城市体育活动主要是通过社区体育、竞技体育、学校体育和职工体育等多种形式而开展。通过对各类体育活动的参与.提升了市民的综合素质;2)城市体育活动对城市可持续发展所具有的促进作用.主要表现在对城市整体文化水平的提升、城市精神的塑造、城市形象的改善与提高等方面,从而充分地体现了城市的整体文化理念,促进了现代化大城市的可持续发展;3)三大城市体育活动对市民综合素质的促进作用主要表现在:对市民的科学文化素质的培养;对市民的思想道德的提升;对运动参与者创新素质的开发;对市民心理的完善;对市民的身体(健康)素质的强化和对市民审美素质的提高上。针对现阶段三城市的具体情况提出:1)提倡“素质”体育现;2)注重需要动机的转换;3)更新学校体育的观念;4)重新定位职工体育的价值;5)开发群众体育的社会集群性;6)挖掘竞技体育的精神价值。  相似文献   

4.
严永  严洪 《网球天地》2023,(6):69-71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方法,梳理网球赛事与城市形象的关系,基于符号学视角,网球赛事日益成为城市形象宣传的重要手段,在城市的发展中越来越受到重视。研究发现:网球赛事的举办可促进举办城市经济发展;促进完善城市设施,美化市容市貌;提高市民素质,促进举办城市生活品质提升。网球赛事的举办,能极大促进城市形象的提升。本文也提出了一系列优化策略: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为赛事举办提供硬件支撑;提升城市视觉感受,关注城市环境美化并加强体育文化传播,推进城市文化形象建设;加强科技投入,创新城市形象传播策略。  相似文献   

5.
《湖北体育科技》2020,(11):982-985
品牌体育赛事具有塑造城市形象和提升城市品质的重要战略价值。运用文献资料法,对东莞城市形象和东莞品牌体育赛事进行分析,从目标愿景、品牌定位和形象传播3个维度逻理品牌体育赛事对东莞城市形象的塑造过程。研究认为:品牌体育赛事能提升东莞城市的经济活力、体育活力、文化活力和生态活力,提炼城市的核心价值,为东莞更进一步实现"湾区都市、品质东莞"的目标愿景增添砝码,加快东莞"体育都市"建设的步伐。  相似文献   

6.
体育文化传播对城市形象构建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力。以符号学作为理论支撑,从体育文化传播与城市形象构建关系入手,分析城市体育文化传播的途径,对我国城市体育文化建设和城市形象构建提出了积极策略。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文化的迅速发展,各级城市都在积极打造自己独特的城市形象。“体育城市”这一全新概念的提出,对发掘城市体育文化资本、塑造城市的体育特色、开展城市营销提出了一个崭新的课题。运用现代文化社会学关于城市化、城市文化资本、城市形象、城市经营等科学理论观点,对体育城市的文化资本、体育城市形象、体育城市经营和品牌营销的发展战略等进行了解读,以期为体育城市建设和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以城市形象、城市体育形象要素结构等理论为基础,采用文献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结构方程模型等构建城市体育形象评价模型。研究表明:城市体育形象评价模型内在品质和外在品质良好,评价模型潜在变量、观测变量间回归路径系数大小各异,对城市体育形象的型塑力和影响力不一。晋江城市体育形象总体属于高知名度、低美誉度类型,具有一定显示度和专属性体育产业人、事、物等资源是晋江城市体育形象的核心品牌,是体育城市形象塑造、传播和营销的城市品牌。  相似文献   

9.
运用案例分析方法,以Y基金乡村体育帮扶项目为例,探析体育社会组织助力乡村振兴的经验,并提出启示。经验:促进体教融合,助力人才振兴;增强软硬实力,提升体教水平;塑造体育文化,实现文化振兴;整合多方力量,提高治理水平;链接城市资源,促进城乡融合。启示:推动人才培育,保障高质量发展;激发产业潜能,奠定稳定基础;促进文化提升,丰富灵魂内涵;构建治理新格局,推进治理现代化。  相似文献   

10.
城市形象作为一个城市利益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时代被赋予了文化战略的高度。大型体育赛事品牌不仅是一个城市文化战略发展的重要力量,还是塑造一个城市形象的有效手段。如何通过大型体育赛事品牌构建及塑造城市形象,研究其具体路径有着重要议程。  相似文献   

11.
刘东锋 《体育科研》2021,42(1):52-61
拟在回溯现代体育与城市互动关系演进的基础上,探讨全球著名体育城市产生的动因,通过比较和归纳世界公认的全球著名体育城市的主要特征与实践,探究全球著名体育城市的发展路径,并在对标世界领先的全球著名体育城市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上海的优势与存在的短板。结果显示:城市本身是否具备全球城市的实力是能否建成全球著名体育城市的前提基础,体育的社会化、生活化与产业化是建设全球著名体育城市的根本支撑,而持续举办国际顶级体育赛事是建设全球著名体育城市的必由之路。最后对上海全球著名体育城市的建设提出了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2.
陈珊  洪金涛  徐悦 《体育科研》2016,(4):22-27,33
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对300名外籍人士进行了问卷调查以及对32名在沪外籍人士进行了深度访谈,从上海体育文化的整体印象、国际赛事举办情况、社区体育设施配备情况、市民体育参与情况、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和建议等方面,了解了生活在上海的外籍人士对上海城市体育形象的一些看法,从而为进一步推进上海全球著名体育城市的建设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把“竞技体育竞争力和本市运动员对国家贡献率”列入建设全球著名体育城市目标之中,这既对上海竞技体育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更是上海建设全球著名体育城市的一种探索。即将到来的2024年巴黎奥运会和2025年第十五届全运会,是对上海基本建成全球著名体育城市的一次检验。通过对“全球著名体育城市”相关评价体系的目标溯源,以及上海竞技体育在奥运会和全运会的成绩分析,探索上海竞技体育在现代化城市中发展的难点,并基于著名体育城市、上海城市特色文化及上海创新发展观念等视角,思考上海竞技体育的未来发展。  相似文献   

14.
张倩倩  秦伟 《体育科研》2017,(4):50-54,73
通过文献资料、对比研究、数理统计等方法对上海市体育公共服务非均等化的现状进行阐述,对目前上海市采取的体育公共政策工具进行分类总结,着重分析体育财政支出对于体育公共服务均等化核心指标的影响,得出上海市体育公共服务的财政投入与人均日常工作经费、人均体育场地面积、每万人拥有体育社团数量和社会指导员占比呈高度正相关,具有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15.
我国实行统一而分层次的立法体制,地方性法规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抓住提高立法质量这个关键,充分发挥地方立法实施性、补充性、探索性功能。《上海市体育发展条例》的立法过程,充分体现牢牢坚持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的总原则,立足反映群众意愿、满足实际需要、固化特色经验,推动解决实践中“无法可依”的具体问题,切实提升地方立法实效性,为提升上海体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促进新时代上海体育事业高质量发展、加快推进全球著名体育城市建设提供了坚实的法治保障。旨在以《上海市体育发展条例》的立法过程和重点条款为例,探讨实现地方立法实施性、补充性、探索性的方法和路径,以期为地方立法工作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6.
于晨 《体育科研》2009,30(1):1-3
现代体育是融经济、文化、社会事业发展特性为一体的综合性事业,是建设现代化、国际化大都市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是上海展示国际化形象的名片,是体现上海城市精神的重要窗口。上海国际化大都市建设中体育发展恰逢难得的机遇,但在发展环境、发展理念、发展能力和人才等方面也面临着诸多挑战。据此,提出上海体育发展的总体思路和建设国际体育知名城市的战略对策。  相似文献   

17.
通过模式比较,借鉴国际知名体育城市体育旅游互动融合经验,沿循“全球城市位序—省际效益规模组别—上海区位商和区县禀赋”的基准分析,剖析上海体育赛事与城市旅游互动融合的制度性瓶颈和现实困境。通过“市场牵引力—空间向心力—结构量子力”3个层面解析上海体育赛事与城市旅游互动融合机理。通过“两层三级四维”评估体系,即上海赛事旅游市场系统层和变量层两个层次,国际知名赛事、国家优势赛事、本地战略赛事3个级别,“需求结构—供给结构—产业结构—空间结构”4个维度,汇总需求特征。通过逐步多元回归,评估不同级别赛事规模变化率的影响因素,评价上海赛事旅游互动融合的经济效应。  相似文献   

18.
结合上海建设体育科技创新平台和国际一流赛事之都的时代背景,展开对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体育资源配置中心的内涵研究。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实地调研等定性与定量的研究方法,通过科学界定体育资源配置中心的内涵,构建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体育资源配置中心的技术指标,分析上海体育资源配置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探讨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体育资源配置中心的契机,设计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体育资源配置中心的步骤与目标,提出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体育资源配置中心的政策建议与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19.
路云亭 《体育科研》2016,(5):10-17,24
上海市政府于2016年决定在2025年前将本市建设成世界知名体育城的决议具有超体育的解读空间,它在多维度上触及上海市民的奥林匹克想象。上海是西方体育在中国的觉醒地,上海市民原本就具有浓郁的体育情结。上海的体育文化源于早年西侨的俱乐部活动。20世纪20年代是上海华人体育取得初步发展的时间节点。体育在上海出现的初期就伴随着上海的时尚的生活,成为上海摩登化生活的一部分。上海早已是一座体育名城,其对体育名城的追求理应在更高端的理念上实现。现代上海体育应当结合竞技性和生活性两者之长,再铸上海新的体育发展模式。2025年后的上海体育无法完全脱离奥运元素,而基于奥运理念之上的城市美学、设计理念、本土创造力、国际法系传统的价值要远远大于其赛事价值。  相似文献   

20.
随着上海市国民收入的提升,市民的物质需求得到了满足,他们将更多的注意力转向了精神需求,因此观赛成为现代生活方式,被越来越多的人接纳。新形势下,赛事营销已成为助推赛事发展的引擎,也成为树立城市名片的重要驱动力。上海网球大师赛对于促进上海产业结构转型,体育文化发展和城市现代化建设都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当前上海已拥有包括网球大师赛在内的雄厚的赛事资源,上海要借助赛事营销,利用赛事资源丰富的优势,实现体育赛事的转型升级,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和美誉度的现代化的体育赛事之都。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比较研究法和案例分析法,以赛事营销理论为基础,对上海网球大师赛开展典型案例研究,探讨赛事营销对上海国际赛事之都建设的作用,归纳总结出上海网球大师赛营销的现状、特点和转型升级中的瓶颈,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