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生态课堂”之“三态”探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课堂"是如今教学界比较热门的一个名词,也是很多教师孜孜以求的一种课堂教学境界。那么,对于课堂教学而言,"生态课堂"有怎样的特征?又该如何构建?我认为",心态""状态"和"动态"是构成课堂教学"生态"的三个重要元素。"生态",首先是一种"心态",是引领学生"全程参与"的心态。传统的课堂教学,  相似文献   

2.
姚平平 《成才之路》2010,(29):28-28
课堂高效性是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学任务的完成、教学目标的实现等速度快、质量好。高效应该是课堂教学评价的主要准则,高效应该是课堂教学的永恒追求。那么,什么才是语文课堂教学的高效率呢?假定课堂效益公式是:1×?=效益,那么。这里"1"即教师,并假定为"恒数",学生即为"?",学生投入多少状态的"?",即收获正或负的效益。因此只有让学生"动"起来,课堂才能活起来,效果才能好起来。  相似文献   

3.
课堂教学是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但是课堂上常出现这样的情形:教师在讲台上滔滔不绝地讲,学生却一脸惘然,甚至"心游万仞",有的学生还在下面窃窃私语,更有甚者趴在桌子上呼呼大睡,导致课堂效率不高,学生课内损失课外补,大搞"题海战",加重了学生的学习负担。面对上述存在的种种问题,如何改变这种状况,使课堂教学最大限度地发挥其应有的功能?真正焕发出课堂的活力?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时时处处要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积极、主动、全面地发展。  相似文献   

4.
洋泾中学课堂教学改革的主题是变"以教定练"为"以学定教",变"先教后练"为"先学后教",变"以教为主"为"以学为主"。以学定教就是以学生的学情来决定教学方式,先学后教的核心是预习,重点是学生的活动,关键是学生如何展示、研讨、训练。基于这样的考虑,洋泾中学确定了课堂教学改革的路径:核心是学生学的行为变革,让学生动起来;前提是教师教学行为的变革,教师的教学行为应该是引起、维持、推进学生的学的行为;课堂教学结构必须调整,预习是关键;如何让预习落到实处,导学案的编制与使用是整个工作的抓手。  相似文献   

5.
周建 《考试周刊》2010,(52):61-61
课堂是一片"动感地带",流淌着生命的节奏和动人的旋律。课堂也是一片"情感地带",给人以情思的滋养和心灵的启迪。课堂还应该是情趣和梦幻的栖息地,让课堂充满情趣,充满温馨,充满生命力,不仅是孩子的心理需求,而且是语文学科教学本身的要求。语文教师要想打造"形散而神不散"的高效课堂,让学生乐学、好学、会学,就必须讲究课堂教学的艺术方法,切实地把握好课堂教学的"放"与"收",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引领学生智慧地学习。  相似文献   

6.
现就数学教学中如何以人为本,培养创新能力谈谈几点体会.一、改变传统的教育模式长期以来,我们的数学教学模式都是以"精讲多练"的形式来进行教学的.根据上海教科所顾冷源教授的调查研究:目前,我国数学教学传统模式的弊病是教师"讲"的多,没有让学生自己去发现知识,掌握知识,教师缺少对学生的创新性的关注;课堂教学毕竟是学生"学",如果光教师"讲",学生就始终处于"听"的被动地  相似文献   

7.
所谓"动态",即运动着的变化着的状态,课堂教学中的运动变化是由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师生与教学资源等多种因素的相互作用构成的。所谓"生成",就是形成或达成许许多多不可预见的教学资源。"动态生成"教学就是在上述诸因素相互作用的动态中落实教学目标,促进学生发展的。那么如何在课堂中实施"动态生成"教学呢?  相似文献   

8.
何嘉瑜 《教师》2012,(21):84-85
语文教学的实践常以课堂为载体,课堂上的四十分钟教学过程对是否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十分关键。教学是"教"和"学"的有机统一。教师既是学生的引导者,又是合作者。因此教师要把握自己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角色,既不能成为课堂的主体,也不能成为课堂的附属。  相似文献   

9.
把枯燥的课堂变为学生喜闻乐见、人人参与的教学活动课,创设情知交融的科学教学情景,提高学生的"兴奋值",这是很多教师的愿望,也是教师们一直在追求的教学境界。那么,怎样才能创设有效的课堂教学情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呢?  相似文献   

10.
初中语文教学现状不容乐观,很多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仍沿袭"一本书、一言堂、一锅煮"的传统教育教学模式,将备课当成"抄教案",将上课当成"演教案",将学生当成灌输知识的"容器",忽视了学生主体的能动性、自主性、自为性,使课堂缺乏活力,教学效果欠佳。因而,我们应把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作为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如何以课堂教学为突破口,构建初中语文"自主学习"的课堂教学模式?我认为可以从以下  相似文献   

11.
何伟生 《考试周刊》2011,(35):157-158
教学论专家余文森教授说:"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课堂教学活动,学生在学业上有收获、有提高、有进步。"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开展,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研究可谓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结出了累累硕果。课堂教学过程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有机体,每一个环节都需要教师付出心血和智慧。教师在具体的课堂教学实践中,如何提高课堂效益,实现教学目标呢?我结合自己的实践谈谈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12.
国家和社会的发展,对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提出了新的目标、新的要求和新的标准.传统的"满堂灌",教师是课堂教学"主宰"的应试教学模式,已经落后于现代教育教学,不能适应和推动教学进程和教学发展.徐州市教育局根据新课改教学标准,结合现代教学目标要求,实施"学进去,讲出来教学方式",制订实施的"学进去,讲出来教学方式"行动计划(简称"学讲计划"),通过阶段性的实践和试行,以其所具有的改善课堂教学构建,展示学生主体特性,培养学生学习技能,培树学生学习素养等方面功效,得到了广大教学工作者的认可和肯定,在学科教学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相似文献   

13.
构成课堂教学的要素是多元的,学生提出的许多问题,在一定教学情境下的很多思考是难以预料的,无法预设的,而这些往往是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有效资源,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堂上要有很好的灵活性和调控能力,关注课堂中的"意外事件"和"突发事件",不失时机地捕捉和应用课堂上动态生成构资源,及时调控课堂教学实施方案.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就"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充分应用生成性教学资源"在此略表浅见.  相似文献   

14.
课堂是素质教育的主阵地,因而,数学教学必须以优化课堂教学为切入点,全面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从某种角度讲,数学是乏"味"的,教师如何将数学教出"味",使学生喜欢数学、乐学数学,愿意参与数学活动,这一点应该是教师优化课堂教学的关键。优化课堂教学要求我们要充分发挥老师主导作用,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  相似文献   

15.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师的语言修养在极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脑力劳动的效率。"可见,教师的教学语言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学习的效果。那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把握好教师的语言,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呢?我认为,语文教师应从教学的每个细节着手,用心锤炼课堂教学语言,最终实现有效教学。  相似文献   

16.
新的体育课堂教学中"放"与"收"作为教师引导学生学习的主要方式,考查了教师驾驭课堂教学能力的强弱,决定了课堂教学目标达成率的高低,在倡导实施学生主体性学习的课程改革中占有重要地位。那么在体育教学中如何运用"放"与"收",使课堂结构趋于合理,  相似文献   

17.
作为一名数学教师,我们时常在思考:为什么教师教的很辛苦,学生也学的很辛苦,可最终的教学效果却与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相去甚远?究其原因,是我们的数学教学中存在很多低效甚至是无效的教学行为。因而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构建数学高效课堂已成为广大数学教师最为关注的问题。笔者认为,要构建数学高效课堂,必须唱好课前、课堂和课后这"三步曲"。  相似文献   

18.
范高红 《考试周刊》2010,(54):71-72
"以学论教"是新课程改革所推行的课堂教学评价观,这种评价观主张以学生的"学"来评价教师的"教",而不仅仅是看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知识把握和呈现技能的水平。有些老师虽然课上得很漂亮、很精彩,但只是他自己漂亮、自己精彩,学生在课堂上成了老师展现自己才能的道具,老师问学生答,  相似文献   

19.
"阅读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要使学生自己能读书,不待老师讲。"叶圣陶的主张是,语文教学不仅要教学生"学会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教学生"会学知识"。让学生"会学知识",在课堂教学中,就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主动去获取知识,这样才能更好地达到教和学的和谐发展。高中新课改也要求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读、思、议、联,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体现他们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优化课堂教学。  相似文献   

20.
教师的课堂提问作为一种传统教学手段,是教师最熟悉、使用最频繁的一种课堂教学方法。"有效"的课堂提问是指教师为实现教学目标或教学意图所采取的行为方式必须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动机,通过教师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学生获得进步或发展。教师的有效提问可以使学生更快地进入"学习状态",有利于学生形成有效思维,促进教学最优化。而一些语文课堂教学中存在着教师提问浅显、琐碎缺乏整体性和序列性,忽视对学生行为的分析等一些问题,影响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