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心理剧演绎学生内心世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2年12月.我校剧场上演了一出别开生面的“心理剧”,节目演出获得了成功,它在我地区引起的轰动效应是几年来所没有的。老师和学生们久久回味着剧中的情节和人物。  相似文献   

2.
学期伊始,我校每位老师均收到了一份“厚礼”——任教班级每位学生利用寒假写给各科老师的一沓书信。“老师,我觉得你老了!”“老师,你的眉毛怎么不会说话了!”“老师,你不要老是讲习题,好吗?”“老师,希望能给我们看一些经典的英文电影。”翻阅着学生的书信,我的心微微一颤,他们已敏感地察觉出了我的变化,愧疚充斥于我的内心。  相似文献   

3.
一、做学生习作的“忠实读者”,写“对话式评语”在作文教学中,我乐做学生习作的“忠实读者”,乐写“对话式评语”,把自己的感受写到评语栏中,好像在与学生进行面对面的谈话。小新同学在作文中真切诉说自己写不好作文的焦虑和苦恼,“希望老师帮忙”。文章强烈地震撼着我。面对这样的作文,我奋笔疾书:“小新同学,老师认为你的这篇作文本身就是一篇难得的佳作!  相似文献   

4.
《爱的教育》,是一本洗涤心灵的书籍。亲子之爱,师生之情,朋友之谊,乡国之恋……这部小说所蕴含的那种深厚、浓郁的情感力量,震撼心灵。掩卷而思,我的眼前不时浮现出《盲童》一文中安利柯和他的代课老师。这位老师曾经在盲校教书,他对一个眼睛上缚着绷带的学生深情地说道,“要注意眼睛!我的孩子啊!”“我的孩子啊”,一句简单的问候,饱含着老师对学生的多少的爱呀!不难发现老师已把学生当作自己的孩子,这种关心发自内心,这种情感是那样的自然!我被浓浓的师爱感动了,不由得想起了我的学生。不,我的孩子们!  相似文献   

5.
运动场上彩旗飘飘,呐喊声阵阵,我校2004年春季运动会正在热烈地进行。时不时飞来几只小鸟扑愣着翅膀看热闹,它们叽叽喳喳地叫着,好像也在为运动员喊着“加油,加油”。受这种热烈气氛的影响,我仿佛也年轻了许多,浑身热血沸腾,和学生们一起蹦着跳着为我班的学生加油,为夺得名次的同学喝彩。叫喊声中,我班最沉默的男同学张修澳用小手拉着我的衣襟,用他那像小兔子一样文静可爱的大眼睛望着我,说了一句我意想不到的话:“付老师,我也想跑。”他的话立刻得到了共鸣。“老师,我也想跑。”“老师,我也想跑……”望着孩子们热切的眼神,我怎么能忍心拒…  相似文献   

6.
画画是学生在美术课上经常进行的活动,在语文课上让学生画画则十分鲜见。我校赵老师本学期在校本教研中在《画风》(人教版课标教科书语文二年级下册)一课上就设计了这样一个学生活动程序:要求学生亲自动手画画一一用手中五彩的笔画出多姿多彩的风。我认为此“创意”颇佳,在语文课上让学生画画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现在我结合这一课例谈一谈在语文课上让学生画画的几点好处。  相似文献   

7.
和我Yao Guide     
想到这篇作文题目的人其实并不是我,而是我校初二(5)班教英语的姚老师,一个具有幽默细胞的、生动风趣的、我们背后称为“老姚”的老师。那天下午,我去办公室的时候,语文沈老师给我布置一个任务,要求以我们学校的老师为对象,写一篇记叙文。正当我脑子里在搜索写作对象的时候,有一个声音响起:“喂,过来!”扭头一看,是姚老师。姚老师笑嘻嘻地讲:“何益坚,选好对象了吗?如果还没有的话,本老师急学生之所急,愿意做个毛遂自荐。你就写写我吧,写坏了,我不告你侵权。”一开始我以为自己的耳朵出了毛病,不要听错了哦,居然有一…  相似文献   

8.
自从我校在第二课堂中开展“珠算式心算”教学一年多来,学生的计算能力飞速提高,并在社会实践中大显神通,受到了社会的普遍赞誉。 据统计,80%的学生家中平时的日常开销都有一本“流水帐”。以往家长计算每月的家庭收支,常要用半个多小时。学生学了“珠算式心算”后,回家不到5分钟就算出准确的收入支出和结存。家长非常满意。  相似文献   

9.
解强 《山东教育》2005,(31):34-34
一、做学生习作的“忠实读者”,写“对话式评语” 学生的习作.是他们对社会生话的认识和反映.是学生内心世界的自我表白.也是学生创造性劳动的结晶。尽管有时候学生的作品很稚嫩,甚至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不足.但还是应该得到老师的尊重。作为学生习作的“忠实读者”.我把自己的感受、想法写在评语栏中.好像在与学生进行面对面的谈话.这就是我写的“对话式评语”。  相似文献   

10.
镜子     
夏天的傍晚,夕阳仍放射光焰的威力。干得发裂的菜池里,蔬菜萎缩着身躯。我休息了一整天,趁着黄昏挑水去浇菜,担子一落肩。身子就摇晃起来,我仍吃力地走着。“老师!”我紧随这清脆的叫声回头望去,原来是我校学生和他母亲路过井边,亲切地和我打着招呼。“吃饭了吧,老师,”  相似文献   

11.
黄家国 《教育文汇》2008,(11):24-25
近日,我校以“最不爱听老师的一句话”为主题,在学生中开展向老师提建议活动。我自认为年富力强,教学态度十分认真,教学方法灵活多样,在学生中又有威信,在全乡10几所小学里算是一名优秀教师——学生能向我提什么呢?即便说了,定是喝彩声一片。如果对我这样的老师也能找出缺点来,天底下就找不出合格的老师了。  相似文献   

12.
陈金利 《班主任》2012,(9):52-53
教师节之前,我给学生布置了一个作业——写一写最想和老师说的话。我要求学生写出最真实的想法,表达出内心最诚挚的感情,并向老师表达节日的祝福。我想借此让学生明白老师对他们的一番苦心。第二天,我在办公室里细细品读着学生写的“甜言蜜语”,内心的喜悦溢于言表。  相似文献   

13.
刁荣普 《四川教育》2003,(10):43-43
这是我校课改实践们由衷的话语。这一思想的转变,得益于这一年的课改实践。望着那一本本张扬个性、凸显特点的学生成长档案袋,翻看着那制作得稚拙可爱的语学习的“四卡一袋”、“亲子拼图”和“小小艺术家”的作品,想到这些竟是一年级的孩子和各科老师、家长共同做出的“作业”,老师们不由自主地说:“孩子的作品比教科书还好。”  相似文献   

14.
大同十一中的张宏老师在《窗》(苏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的教学设计及课堂教学中,构建了平等民主的课堂氛围,浸润着人文精神,真正体现了课改的新理念。热爱学生是教师的天职。要达到教与学的和谐共振,最根本的一条是教师要热爱学生。一上课,张宏老师就面带微笑谦和诚恳地和学生交心;学生的眼神中分明流露着对张老师的认同。在“导课”引发学生阅读期待、激发其学习兴趣时,张老师引用迪卡尔的“我思故我在”,让学生认真阅读、积极思考、热烈发言。他说:“用你的声音证明你的存在——我言故我在。”然后用钱钟书的话——“春天是可以在窗子…  相似文献   

15.
“对老师的尊重,我觉得就要帮老师多洗车。”听到这个答案,班里的其他学生都乐起来了,我也乐了起来,“呵呵,那好,你定个时间老师等你来帮我洗车。”今天在课堂上我们学习了:怎样做才是尊重老师的表现。学生就回答出了这样的答案,这种“无厘头”式的答案在课堂上现在是经常有遇到。  相似文献   

16.
王老师最擅长于“整治”那些令许多老师头疼的学生,她最令那些令人头疼的学生头疼。一天,一位几乎每科作业都不做的学生小A被王老师请进了办公室。一进门,王老师就问:“你来学校的目的是什么?”“学习知识。”A不假思索地说。“你不交作业的原因是什么?”王老师问。“我不会做。”A说。“所有的题都不会做?”王老师问。“是的。”A回答。“既然如此,那就说明我在讲课过程中,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你能指出老师在讲课中存在哪些缺点吗?我将非常感激你的指教,并保证立即予以改正。”王老师态度和蔼地说。A赶紧回答:“不是你讲得不好,而是我上…  相似文献   

17.
《辅导员》2006,(Z1)
教学检查时,我翻阅着一个班级的造句本。学生的本子十分整洁,字书写得十分端正,教师批改得也十分认真。教师把“√”打得大大的,“×”打得小小的,并在错误的地方进行了评改。其中,有一篇用“尊敬”造句的作业引起了我的注意。学生写道:我们的李老师尊敬学生,我们也非常尊敬李老师。而批改作业的李老师,把第一个“尊敬”改为“爱护”——李老师爱护学生。看着这个造句本,我陷入了沉思。  相似文献   

18.
2011年大学毕业在即,在这最美的时刻,命运却和我开了个玩笑,本想成为大学老师的我,却成为了一名幼儿教师。本以为只是做回孩子王,却没想到人职第一周,我就焦头烂额。“老师,他哭了。”“老师,他打我。”“老师、老师、老师,他抢我玩具……”我的脑袋中每天都充斥着这样的声音,我像一只无头苍蝇在不断寻找飞出去的缝隙。  相似文献   

19.
本学期,我校推出了关于优秀小学毕业生免试的一整套方案,申请免试的同学有一项作业是出一本自己的作文集:选择自己近年来最得意的十篇习作,自己设计封面、自定书名,从目录、序、排版设计、打印或誊写、美工、装订等一应独立完成。学生们在“出书”的过程中,自觉地翻阅图书、进电脑房,自行请教、自行设计,最终自行定夺。   当一本本凝聚着学生智慧与心血的集子交到老师手里时,老师被深深触动了:谁能说这一本本封面、目录、序、文章、封底甚至连出版社、出版年月、版权所有等等都一应俱全的装帧精美的书透射出的仅是作文或语文 …  相似文献   

20.
“作文难,难作文”是学生和老师普遍的感受。教学中,我不断地思索,试图寻找一条让学生愿写、乐写的途径。吴江市横扇小学徐伟荣老师的“剪贴式日记”给了我很大的启发。剪剪、贴贴、画画、写写,不是可以让学生在作文的天地里施展自己的才华吗?于是,我在自己任教的班里开展了“剪贴式作文”的训练。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