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数学课程标准》对生机与活力的数学课充满呼唤。只有充满活力的数学课,才能让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吸引学生主动学习,变学生“要我学”为“我要学”。数学开放性试题是新课程教材例题和习题的一个亮点,也是近几年中考的一个热点。开放试题不仅可以使学生的趣味大增,而且对巩固学生的基础知识,培养发散思维能力、创新能力、探究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等,都能收到理想的效果,所以在这我谈谈教学过程如何巧设各类开放性试题来激发数学课堂生机与活力。  相似文献   

2.
黄世英 《广西教育》2008,(19):80-80
《数学课标》指出:“数学学习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要关注学生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学生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那么教师要怎样创设学生们喜欢的数学课堂,让学生们在玩中学,学中乐,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下面谈谈我在教学中的感想。  相似文献   

3.
我们常常听说某节数学课很精彩,某节数 学课很有“味”。那么究竟怎样才能使一节数 学课上得精彩,上得有“味”呢?我细细地琢 磨了一下,就是要让学生在课堂上充分地从事 数学活动,让学生在数学活动中去探究数学问 题,在数学活动中应用所获得的知识和经验去 解决实际问题,在数学活动中去感受数学独特 的文化魅力。也就是说,要在数学课堂教学中 体现出三“味”——探究味、应用味和文化味。  相似文献   

4.
新颁布的《课标》要求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 ,更要关注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为此 ,数学课堂应强调以学生的学为本位 ,以学生的发展为目的来开展教学活动。在“认识上下”一课中 ,我是这样来设计课堂教学活动的 :  一、联系生活 ,激发学生主动学习  长期以来 ,我们的课本知识与现实生活有一定距离 ,学生感受不到学习数学的作用 ,因而缺乏学习的动力。新教材引进了与学生的生活密切相关的学习内容 ,让学生学身边的数学 ,学生活中的数学 ,使学生变得主动起来。这节课一开始 ,我就引导学生观察身边的事物 ,…  相似文献   

5.
让学生喜欢数学,使学生体会到数学学习的愉悦,把学习数学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是新数学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那么,如何在课堂教学中,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学生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变“厌学”为“乐学”,变“学会”为“会学”呢?  相似文献   

6.
王永全 《新疆教育》2013,(9):155-155
华罗庚说:“就数学本身来说,是壮丽多彩、千姿百态、引人入胜的……”入迷才能叩开思维的大门,智力和能力才能得到发展。教师要善于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要充分利用数学课堂,把它创设成充满活力、魅力无穷的空间,从而激发学生的思维,让他们积极地感受数学美,去追求数学美。如何上好数学课,使数学课得以提升呢?  相似文献   

7.
新课标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作为教师,应当在课堂教学中创设一种有利于张扬学生个性的氛围,创造陕乐数学课堂,使数学课不再枯燥,让学生在宽松、自然、快乐的教学环境中快快学习。如何让数学课堂充满活力呢?  相似文献   

8.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泰微课”的信息技术资源库和资源平台,引导学生展开自主性、自能性的数学学习。借助“泰微课+导学单”,能让学生的学习“天翻地覆慨而慷”;借助“泰微课+研学单”,能让学生的学习“方寸之间有乾坤”;借助“泰微课+拓学单”,能让学生的学习“敢叫日月换新天”。“泰微课”真正实现了学生的自主、自能学习,解放了学生,解放了教师。  相似文献   

9.
记得第一次上《可能性》这课,有个孩子天真地说了一句“:老师!我觉得今天的课不像数学课!”令我哭笑不得,但更让我深思:数学课要“生活味”,更要“数学味”《。可能性》是《数学课程标准》新增加领域“概率与统计”中的内容。课前,我对三年级学生进行了调查,发现他们对区分“可  相似文献   

10.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越来越多的教师意识到活动教学的重要性,借助活动为学生营造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数学课堂中由"要我学"变成"我要学",构建充满活力的小学数学课堂。  相似文献   

11.
这是一节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数学课,内容是“电话费的计算”。一节普普通通的数学课,却蕴含了一个极其深刻的道理:数学就在我们身边,只有让数学回归生活,才能使学生学有价值的数学,也才真正体现不同的学生在数学课上有不同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这是我在“名师风采”活动中上的一节课的实录,这节课是浙江版小学现代数学六年级上册的内容。我设计这节课的理念是:让学生的“提问”与“交流”成为课堂的主旋律;让学生自主、合作地探寻问题的研究方法成为本节课的主要教学目标;让学生审视、评价自己的学习过程成为本节课的主要学习任务。由于学生在五年级时已学过立方体的展开图,也学过由六个相同的小正方形组成的图形,但没有学过立方体展开图的特征。我希望这节课有所突破的几个问题是:学生通过观察两个图形,提出一串相关的数学问题,而这些数学问题中包含本节课要研究的数学问题;引导学…  相似文献   

13.
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曾说:“就数学本身来说,是壮丽多彩、千姿百态、引人人胜的……”入迷才能叩开思维的大门,智力和能力才能得到发展.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我们的数学课堂教学开始变得更自由、更灵活,学生也始终在愉快的状态下积极地学习数学,这的确是我们数学教学改革的一个可喜变化.教师要善于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要充分利用数学课堂,把它创设成充满活力、魅力无穷的空间,从而激发学生的思维,让他们积极地感受数学美,去追求数学美.如何上好数学课,使数学课灵动起来呢?下面是我在几年来的一点略见.  相似文献   

14.
创设情境的数学课堂有活力、有趣味、有生机,能引领学生进行心灵的对话,开启学生智慧的大门,让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促进数学知识有效生成。享受此情此境带来的快乐。它可谓魅力无限,活力四射。我们自己也和学生一样,置身其中感受情境,和学生一样充满活力。那么如何进行数学课堂情境教学呢?通过自己的教学积累,谈谈自己的一些见解。一、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参与热情能让课堂充满活力,我们首先会对自己说我要充满活力,然后面对学生。不管是我们年过半百还是风华正茂,对学生都要充满热情,在情境中首先自己要融入,再带着学生随你去感受和参与。在数学情境教学中重视调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如学  相似文献   

15.
许宵波 《新疆教育》2013,(15):225-225
让学生“学会学习”是现代教育的重要特征。在新授课中,教师通过情境的创设,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实现教学过程中的“探究性”。那么在复习课中,如何让复习课充分体现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探究性”,使数学课更充满活力呢?在此提出几点初浅认识:  相似文献   

16.
苏炳艳 《广西教育》2014,(17):110-111
如何在数学课堂中进行有效教学,是2013年区培计划——农村小学数学骨干教师培训期间议论最多的话题,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笔者认为,提高数学课堂的效率,其核心就是让学生愿意学、主动学、有效学。课堂有效乃至高效与否要看“四能”:能否促进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能否强化学生在学习中的体验;能否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自主探索的兴趣;能否鼓励学生合作交流。笔者通过总结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认为,小学数学课堂要达到以上“三学四能”,应从四个方面着力。  相似文献   

17.
《广西教育》2013,(44):55-56
2011年5月,蒙裕劲执教的数学课《奇妙的分形图形》在“第四届全国中小学新媒体新技术教学应用研讨会暨基于交互技术的教学观摩活动”教学课例评比中荣获一等奖,赢得了专家们的一致好评。关于这节课,蒙裕劲告诉记者:“学生对数学的内在兴趣是学习的最佳动机。我的课堂坚持让数学生活化,并通过观察、猜想、论证,探求数学的本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正是他在多次赛课活动中获奖的诀窍。  相似文献   

18.
目前的数学课堂上,学生自主思考学习的机会很少,主动参与的积极性不高,数学成了单调枯燥无味的象征。新课标准要求"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以学生为中心","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变"要我学"为"我要学",要以人为本,向课堂要质量。  相似文献   

19.
学生要学好数学,就必须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要会学和善学。实际教学中经常会发现一些学生因学习方法不当而产生学习障碍导致对数学课产生厌学情绪,要想让学生克服对数学课的恐惧心理,教师就必须注意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掌握合理的学习方法,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葛丽青 《新疆教育》2013,(15):60-60
让学生“学会学习”是现代教育的重要特征。在新授课中,教师通过情境的创设,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实现教学过程中的“探究性”。那么在复习课中,如何让复习课充分体现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探究性”,使我们的小学数学课更充满活力呢?在此提出几点初浅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