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近年来随着我国的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新移民"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群体,他们能否顺利的融入到城市生活,成为城市未来发展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从传播学的角度,重点考察社交媒介的使用对"城市新移民"的社会融合所带来的影响。基于合肥个案的网络数据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城市新移民社交媒体的使用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这个群体更好地融入到城市生活,但这种影响是有限的,政府和社会应该加强对"城市新移民"群体的关注,为他们提供更好的生活交往平台。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广州市天河区"新生代农民工"为主要研究对象,运用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等方法,研究发现他们对微信依赖程度较高,微信关系网较广,微信使用功能依次为群内互动需求、信息获取功能、生活消费需求、群外社交需求。微信使用强度和模式对其市民身份认同、社会关系网络、社会参与度影响较大,对其城市认同也有影响。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以微信促进新生代农民工社会融合的相关策略。  相似文献   

3.
对于离开户籍所在地到外地工作的流动青年,如何在新的环境下建立起与流入地的心理连接,关乎个体在新城市的融入程度与生活状况,进而塑造了个体的"地方感"。既有研究表明,媒介使用会影响个体的地方归属与认同。本研究以379名流动青年为被试对象,通过问卷调查探讨当代流动青年社交媒体使用与流入地地方感建构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流动青年的微信使用能够正向预测该群体对流入地的地方感;引入社会资本变量后发现,桥接型社会资本与黏合型社会资本是微信使用与地方感构建之间的完全中介变量。此结论揭示了媒介使用在地方感构建中的意义,并突出社会资本在这一影响路径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新闻界》2019,(10):72-80
迷群的社会身份认同,研究者多从亚文化视角和参与式文化视角去予以讨论。然而,这两种视角均将关注点放在了群际边界(差异和冲突)而相对忽略了群内冲突。本研究以布袋戏迷群的网络社会认同过程为研究中心,通过对新老"道友"之间的群内冲突的描述与分析,讨论群内冲突何以不能演变为群内分化。研究发现群内冲突的边界:新老之分的差异性,受到了群际差异(道友)的中和,从而产生了范畴的交叉化效应,无法成为新的群际范畴。但是新老之分作为一种群内亚行动逻辑还是得到了部分承认,使得老道友能够依赖其空间根着程度得到其他成员对其群内地位的认可,从而使得新老冲突成为群内的社会竞争而非群际分化。群内冲突既有冲突的一面,又有作为社会竞争策略,维持群内团结的一面。这种群内冲突的过程性与矛盾性动力,在参与式文化的群际冲突视角下是被遮蔽的,只有通过群际-群内的反复双向审视,才能真正认识迷群的社会认同过程。  相似文献   

5.
社交媒体为虚拟社会资本的积累、社会关系的拓展提供了新的场域,对于在信息与知识两方面皆有较高需求的考研群体来说,如何使用社交媒体尤为关键。基于扎根理论,本文从人与技术互构的视角展开探索性研究,考察考研微信群中的社会支持实践和交往互动体验。研究发现,考研人秉承着实用主义的原则,基于特定的内在需求和技术想象进入微信互动情境,并通过互相构建社会支持的实践过程完成“考研人”的自我身份认同。由于技术与人相互作用产生的获得感与约束性,考研微信群中的社会支持产生两种表现形式,一是赋能性支持,二是抑制性支持。赋能性支持包括功能型、情感型和关系型社会支持;抑制性支持表现为数字囤积、可见性隐忧和焦虑共同体。社群成员可通过数字规避、数字隐身和数字离场等形式进行利弊权衡和关系调适,以此来缓解数字技术带来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6.
黄康 《报刊之友》2013,(9):25-26
农民工是备受社会科学研究者关注的研究对象之一,农民工对于自身身份的认同直接影响其融入城市的程度。影响农民工身份认同的因素复杂而多样进而导致该问题研究视角的多样化。本文根据经典社会学理论,将农民工身份认同研究的理论视角分为五类:制度依赖理论、文化融合理论、社会适应理论、社会排斥理论和社会建构理论,并概述相关研究现状。  相似文献   

7.
吴晓 《视听》2024,(4):129-132
互联网的时空分离机制为家庭交往中的关系运作提供了更多权宜空间。以微信家庭群为例,结合媒介情境论与关系理论来探究互联网情境下家庭中的交往样态,可得到以下结论:从权威层面,家庭群成员通过“数字借权”和“权宜之策”来重新分配权威;从群体身份层面,家庭群成员以“松散边界”和“时空补偿”来商妥形成群体共识;从社会化层面,互联网使得人们的社会化转变从本体义走向象征义、交往义。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北京市60岁以上使用微信朋友圈的老年群体作为研究对象,使用整合型技术接受和使用理论模型(UTAUT)作为理论框架,通过结构方程模型对老年群体使用微信朋友圈的意愿与行为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影响老年群体微信朋友圈使用行为关键的两个潜变量是使用意愿和数字反哺;在影响使用意愿的潜变量中总效应最高的两个潜变量依次是子代社会经济地位、社群影响,而风险感知与使用意愿呈负效应;在影响使用行为的潜变量中,使用意愿、子代社会经济地位和数字反哺意愿是效应最高的潜变量。在此基础上,本文延展和构建了老年群体的新技术使用UTAUT模型。  相似文献   

9.
中国目前正处于发展转型期,因此也面临各个层面的社会问题,其中城市新移民群体的自我认同成为当前中国社会较为突出的问题,也是社会科学领域研究的重要议题。自我认同感是城市新移民自我发展、适应社会的重要素质。自移动互联网和智能手机普及以来,移动智能媒体在外来务工人口生活中的地位日益凸显。本研究以城市新移民社交媒体的使用情况为主体视角,试图以此建构其自我认同的维度,来深入探究目前城市新移民自我认同的现状、造成的原因和影响因素。本研究采用深度访谈的方法,以北京高校后勤员工为研究对象,探究其自我同一性,自我存在感和精神归属感方面的特征,并尝试从社交媒体的层面对其影响机制进行解释,从而对增强城市新移民自我认同感提出探索性建议。  相似文献   

10.
传统的数字鸿沟研究更多关注由于信息技术的使用所带来的接入沟、使用沟和知识沟等问题,而数字技术变革下媒介对日常生活的全面嵌入,使得数字鸿沟转向关注交往实践问题。在数字交往视野中,可以从交往媒介、交往关系、交往场域进一步考察数字鸿沟现象。本文尝试提出四个“新议题”:一是家庭可作为观察数字鸿沟与交往实践的微观场域;二是代际反哺和同辈互哺两种模式,既可弥合数字鸿沟,又增加数字区隔的可能;三是视频化社交为信息匮乏者所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并存;四是“网瘾老人”的出现是另一种社会融入障碍。本文认为,打破数字区隔、弥合交往鸿沟的目的在于促使每个人都积极接入并融入数字生活。  相似文献   

11.
信息生态视角下老年用户群体微信使用行为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意义]随着中国逐步进入老龄化社会,越来越多的老年人使用移动社交软件来丰富自己的生活,微信成为我国老年用户群体使用最多的社交软件,研究和分析老年用户群体的微信使用行为成为信息行为分析的新问题。[方法/过程]以信息、信息人、信息环境和信息技术四者和谐的信息生态视角,在UTAUT模型的基础上建立老年用户群体的微信使用意愿影响因素研究模型,以结构方程作为研究方法对数据结果展开实证分析。[结果/结论]数据结果显示信息、信息人、信息环境、信息技术对老年微信用户使用意愿产生正向影响;信息人因素对老年微信用户使用意愿影响最大,其次是信息环境和信息技术,影响最小的是信息因素。本研究对了解老年人信息行为特征,制定中国老龄化社会发展中针对老年人的相关社会引导政策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2.
通过采用文献法整理了相关研究文献后,研究者对八位大学生进行了深度访谈.通过对访谈材料的分析,发现大学生微信网络表情符号使用中的意义建构多从表情本身形象、群体共同的文化等方面进行符号意义的生产与理解,并因传播情景的不同而选择不同的使用方式.网络表情符号的意义建构实则是交互个体身份认同的建构与话语体系的表达,是交往双方意义空间的碰撞与共鸣.  相似文献   

13.
徐迪  彭思涵  凌洁 《新闻界》2023,(3):39-50+96
了解日本公众的对华民意关乎中日关系大局,是我国对外政策制订的重要依据,也是两国间交流合作的关键推动力。本文以“寰球民意指数”(2020)调查结果为依据,客观评估日本公众的对华形象认知,及其如何受到群际接触、社会信任、国家认同、威胁感知等因素的综合影响。分析表明,日本公众的总体对华形象认知较为复杂,既普遍认可中国在当今国际事务中的重要影响力,又将中国视为日本当前主要的威胁国之一。本文证实了群际接触对日本公众对华形象认知的正向预测作用。在这一影响机制中,社会信任影响着日本公众在群际接触中的认知和判断,间接预测了他们的对华形象认知;国家认同与威胁感知在个体信息处理过程中作用突出,也影响了群际接触与日本公众对华形象认知之间的相关关系。研究呼应了百年变局深刻演进、中日关系面临关键节点的时势,有助于在中日邦交正常化逾50周年的背景下,推动两国民意相向而行,开创中日友好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14.
数字鸿沟是指在信息社会中,因为对新兴信息技术拥有和应用程度的不同而造成的信息分化现象,包括接入鸿沟、能力鸿沟和创新精神鸿沟。文章利用问卷调查法和结构方程模型法进行实证研究,表明在信息质量感知的调节作用下,信息质量感知和接入鸿沟对政务微信的使用具有显著正向影响,而能力鸿沟和创新精神鸿沟对公众使用政务微信的影响不显著。研究结论将为我国推广使用政务微信,更好地实现和改进政府的公共服务职能,探索在信息化社会中建立信息和谐机制提供启示和建议。  相似文献   

15.
陈颖 《新闻界》2015,(3):54-57
认同是社会交往主体对交往对象的一种肯定,交往主体的"复数"性决定了其认同需求的多维多向性。在此视角下,微博是以认同为基点的认同,微信则是以关系为基点的认同。进而言之,微博首先是媒体,微信则首先是社交工具;微博的媒体属性使其成为使用者的信息源,主体间的交往纽带是内容;微信的社交属性使其成为使用者维续社会关系的工具,二者在差异中按不同的机理传播着信息也互补着认同。  相似文献   

16.
当下我国不断加速的老龄化进程与智能媒介新环境产生了较大的冲突,老年群体在积极融入智慧生活的过程遇到了技术和心理上的多重困难,寻找适老化的新媒介使用与传播策略是国家和相关企业关注的重要议题,老年群体在微信语音视频、网络K歌、直播聊天等虚拟空间的交往过程中,充分展现了口语传播发挥的重要作用.与此同时,虚拟环境下的口语传播面...  相似文献   

17.
《新闻界》2021,(12)
数字时代的本质之一,是人、信息、媒介与社会的脱域融合。在此基础上,万物互联与虚拟社会的演进,使"传播"转向"交往"——一种具有数字实践性的交流-行动。数字交往论是以交流-行动的同一性与实践的泛在性,对两种重要的交往哲学"精神交往"与"交往行动理论"做出回应。数字交往论的视角,是要将新传播视为一个即时实践的、虚实混合的交流系统,这将有助于重新发现理论。  相似文献   

18.
陈薇 《国际新闻界》2024,(2):120-139
偏见于人与生俱来亦无处不在,是跨文化研究的经典议题。但传统的心理学、社会学等研究范式取径单一,缺乏统合性的理论视角和模型指标。整合威胁理论沿袭了社会认同论、现实群体冲突论与象征种族主义对偏见的系统性探索,将对威胁的关注提升至偏见研究的中心地位,搭建起从多元前因到偏见后果的流程链路。研究以此出发,挖掘整合威胁研究的学术脉络、廓清理论体系,尝试在文化差异、群际关系、多元文明与边缘群体等维度将该理论应用于跨文化传播中来,以解构、重构核心议题,从而为穿越地方性文化场景探索文化偏见之源、理解多文明政治与跨文化交往的现实逻辑提供可扩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19.
《新闻界》2013,(23)
数量庞大、处境尴尬的"蚁族"群体已然成为不得不引起关注的新弱势群体,理想与现实的巨大反差使他们无所适从。网络媒体是"蚁族"群体身份认同的主要场域之一,在媒介的使用中,他们主要通过自我范畴化划定群体边界,在与其他群体及其成员的社会比较中使群体边界更为稳固,并通过内群之间的互动与依存形成更强的群体凝聚力,构建起"蚁族"的社会身份认同。  相似文献   

20.
谭文若 《新闻界》2013,(23):8-10
数量庞大、处境尴尬的"蚁族"群体已然成为不得不引起关注的新弱势群体,理想与现实的巨大反差使他们无所适从。网络媒体是"蚁族"群体身份认同的主要场域之一,在媒介的使用中,他们主要通过自我范畴化划定群体边界,在与其他群体及其成员的社会比较中使群体边界更为稳固,并通过内群之间的互动与依存形成更强的群体凝聚力,构建起"蚁族"的社会身份认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