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要解决好浮力的问题,我以为首先要切实理解掌握阿基米德原理和物体的浮沉条件.根据阿基米德原理:F_浮=G_排=ρ_液V_排g,再根据物体的浮沉条件:当物体浸入液体中处于悬浮或者漂浮状态时F_浮=G_物,所以就有G_物=F_浮=G_排,进一步推导为ρ_液V_排g=ρ_物V_物g,ρ_物/ρ_液=V_排/V_物.从推导式中可以看出ρ_物、ρ_液、V_排、V_物四物理量间的关系:1.只要知道物体和液体密度之比,就可以计算出物体排开液体体积与物体体积之比:知道物体排开液体体积与物体体积之比,也可以计算出物体和液体密度之比.2.若条件具备,还可以求出具体的体积或密度.  相似文献   

2.
正阿基米德定律是初中物理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从教学内容看,阿基米德定律涉及的物理概念多,而且各物理概念之间容易引起混淆,如G排和G物,ρ液和ρ物,V排和V物,这些内容都是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注意的.从教材的结构看,尽管教材编写人员为了降低难度,在教材中利用"曹冲称象"或"石头放水中排出水"的例子引入F浮与V排有关,但没有F浮与V排有关的具体的物理过程.如果教师  相似文献   

3.
赵瑜 《初中生必读》2012,(Z2):58-59
阿基米德定律是初中物理学习的一个重点内容,是浮力所遵循的规律.它告诉我们:浸在液体里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物体所排开的液体的重力.用公式可以表示为F_浮=G_排=ρ_液gV_排.要掌握阿基米德定律,应该准确把握以下几点:1.物体是否受到浮力作用,取决于物体是否排开液体,即物体是  相似文献   

4.
阿基米德定律是初中物理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从教学内容看,阿基米德定律涉及的物理概念多,而且各物理概念之间容易引起混淆,如G排和G物,P液和P物,V排和V物,这些内容都是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注意的.  相似文献   

5.
浮力知识是力学中综合性最强的知识,它与体积、质量、密度、二力合成、二力平衡及压强知识紧密相关.所以浮力知识是初中力学的难点,下面我们简要介绍一下浮力的相关计算.对于浮力知识可以高度概括成两点:1.阿基米德原理:F_浮=ρ_液gV_排,从公式中  相似文献   

6.
浮力题是初中物理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同学解决这方面问题时,往往理解不够容易出错。为大家提高分析和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本文对一些典型浮力题的错误进行分析,并指出错误原因,从而采取相应的策略,走出误区。例1将一个体积为2am3重量为9.8N的物块,放在水中处于静止状态,求:物块在水中受到的浮力。错解F浮=ρ水gV排=1.0×103×9.8×2×10-3N=19.6N。正解ρ物=G/gV=9.8/9.8×2×10-3kg/m3=0.5×103kg/m3。因为ρ物<ρ水,所以物块在水中静止后处于漂浮状态,因此F浮=G物=9.8N。错误原因当题目中物体的浮沉情况不知道时,机械应用阿基米德原理,…  相似文献   

7.
廖东明 《物理教师》2002,23(8):22-23
浮力及阿基米德原理在初中力学中 ,既是重点 ,又是难点 .如果只知其然 ,不知其所以然 ,就易出错 .为使学生理解透彻 ,本文对浮力难点的突破作些探索 .1 从实验上突破首先依照教材通过实验总结出阿基米德原理 :浸在液体里的物体受到竖直向上的浮力 ,浮力的大小等于被物体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的大小 ,即F浮 =G排=ρ液 gV排 .然后讨论决定浮力大小的因素 .由阿基米德原理数学表达式知 ,浮力的大小只跟液体的密度和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 ,而与其它因素 (如构成物体的物质、空心与实心、形状、放置方式、浸没时的深度 )无关 .认识这些“无关…  相似文献   

8.
浮力这一章既是初二物理的重点,也是难点.所以学好浮力这部分内容是至关重要的.在此有这样一个有趣的问题“1牛顿水产生10牛顿的浮力”,通过它可以帮助学生正确理解和掌握浮力这个概念,同时可以引起学习物理的兴趣. 根据阿基米德定律公式F_浮=ρ_液gV_排可知,浮力F_浮的大小是由作为载体的液体的密度ρ_液和被物体所排开的液体的体积V_排(即物体浸在液面下方这部分的体积)所决定的,而跟液体的重量无关;跟物体浸没时物体在液体内所处的深度无关等等.学生对于浮力跟深度无关这一点通过演示实验都比较容易接受,而对于浮力跟液体的重量无关都感到难以理解,往往要同阿基米德定律中所说的“浮力等于物  相似文献   

9.
在初中物理中,经常会遇到这样一些题:有一个容器中盛有水,水中漂浮着一块冰,问:冰溶化之后,水面是升还是降?许多学生都感到束手无策,其实,只要你弄清下面几种情况,问题就迎刃而解了。一、情况分析1.纯冰熔化。设冰块重为G_冰,未熔化前冰块排开水的体积为V_排.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及漂浮条件F_浮=C_冰展开有ρ_水gV_排=ρ_水gV_冰即V_排=ρ_冰V_冰/ρ_水且冰溶化成水后,质量不变。即m_冰=m_水展开有ρ_冰V_冰=ρ_水V_排即V_水=ρ_水V_冰/ρ_水可见,V排=V_水。所以,纯冰溶化后,液面不升不降。  相似文献   

10.
现行的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物理》中,对阿基米德原理,只介绍了内容而未列出公式,没有进一步阐述.这对于解决有关浮力问题会产生一定困难.为此特介绍下列内容,供同学们参考.一、阿基米德原理的公式阿基米德原理的内容:浸在液体里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它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用公式表示:F浮=G排=ρ液gV排(因G排=m排g,m排=ρ液V排)上式中,ρ液表示这种液体的密度,V排表示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g是物体重与其质量的比值常数—9.8N/kg.通过上面的公式,可知F浮—浮力大小,跟排开液体的体积和液体密度有关;但是跟物体的形状、物…  相似文献   

11.
初中力学中浮力这部分内容是难以被学生掌握的知识 ,但是 ,只要学会运用平衡力 ,再结合阿基米德原理 ,就能比较容易的解决这类问题。利用平衡力可以帮助学生解答有关浮力的问题 ,通过多年教学实践 ,归纳出的诸多求浮力的方法 ,大多数是运用平衡力得出结果。例 :漂浮在液面上的物体 ,处于平衡状态 ,竖直方向上受向下的重力和向上的浮力 ,是一对平衡力 ,所以 F浮 =G。又由 G =ρ物 g V物 ,F浮 =ρ液 g V排 ,根据此公式可比较所受浮力的大小 ,可求浮体的密度 ,液体的密度 ,V排 与 V物 等有关浮体的问题。例 :一木块 A上面放一铁块 G1时 ,木…  相似文献   

12.
浮力     
考测点导航浮力是初中物理知识中的难点,把浮力与压强、密度、二力平衡、三力平衡综合起来,又成为初中物理力学中重点综合题,在中考压轴题中会频频出现。学习浮力时,知道液体对浸在其中的物体,具有竖直向上的托力。这个托力叫做浮力。理解阿基米德原理:浸在液体里的物体受到竖直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被物体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理解阿基米德原理公式:F浮=G排  相似文献   

13.
浮力的计算是初中物理力学中的难点和重点,也是全国各地的中考物理命题压轴题的重点和热点,主要命题型式:一是直接运用浮力的几种求法直接求物体在液体中受到的浮力、液体的密度;二是通过与密度联系,求物体的密度、体积、质量、重力及物体受到的浮力;三是与压强结合命题,如改变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计算液体产生压强的变化.所以浮力的计算学习对初中物理来说非常关键.笔者多年对全国各地试题的研究,总结归类得出作为中考压轴题的浮力计算大体分为二大类.浮力的四种求解法 1.阿基米德原理法公式:F浮=G排=m排g =ρ液gV排① 2.弹簧测力计法公式:F浮=G物-F拉(拉  相似文献   

14.
初二物理中浮力的计算是一个教学难点和重点,教材中给出一个公式F_浮=G_水=ρ_水gV_排,学生难以辨别和判断的就是“V_排”,往往题目计算错误,也多数发生在“V_排”的处理上,不同题目,从不同的角度,直接或间接的给出“V_排”,现就此举例说明。  相似文献   

15.
问:计算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常常用到公式F浮=ρ液gv排,如何理解该公式中用到的密度是ρ液而不是ρ物?答:公式F浮=ρ液gv排是求浮力的基本公式。它的得出是以阿基米德原理F浮=G排为出发点,将求物体受到的浮力问题转化为求物体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问题,即存在着研究对象的转移。根据普遍适用的重力公式G=ρgv,针对被物体排开的液体,则有G排=ρ液gv排,所以用到的密度是ρ液而不是ρ物。再结合阿基米德原理,得到物体受到的浮力公式F浮=G排=ρ液gv排。公式表明,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的大小只与物体排开的液体密度及排开液体的…  相似文献   

16.
初中物理教材里的阿基米德原理公式F浮=ρ液gV排是从物理实验得到的.现在用数学证明F浮=ρ液gV排. 先用F浮=F上-F下(教材里已证明的公式)公式,推导浸没在液体里的长方体受到的浮力F浮=ρ液gV排,如图1所示:有一长方体浸没有  相似文献   

17.
浮力计算是初中物理教学的重难点,由于其所涉及公式多、知识面广、题目已知量灵活多变,致使学生对问题束手无策,不知从何下手.要突破这一难关,需抓住核心,浮力计算属初中力学范畴,所研究对象均属平衡(静止)状态,只要能正确分析题中二力(或三力)平衡关系,并结合浮力计算公式F_浮=ρ_掖gV_排,和重力计算公式C_物=ρ_物gV_物,所有问题均可迎刃而解.下面就根据题的难易程度分两个方面谈一下我的方法,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8.
阿基米德原理是指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竖直向上的浮力 ,浮力的大小等于它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 ,即 :f浮力=ρ液 gv排 ,由于不同物体浸在不同液体中所处的状态不一样 ,其根源在于物体的密度不同 ,在此谈一谈如何利用阿基米德原理测物质密度。1、用刻度尺、溢水杯、量筒、足够的水测一小长方体木块的密度。分析 :该木块是漂浮在水面上 ,其受到的浮力等于它受到的重力 ,利用阿基米德原理可知木块受到的浮力f浮力 =ρ液gv排 ;又由于木块的重力G =mg =ρ液 gv(v为木块总体积 ) ,根据G =f浮 ,即 :ρ木 gv =ρ水 gv排 ,ρ木 …  相似文献   

19.
题目 有一形状不规则的石蜡块,现要测出它的密度.但身边没有天平,也没有量筒,只有两个可以放进石蜡的杯子和一根自行车胎气门芯用的细长橡皮管,还有一桶水和一根大头针.请你设计一个实验测石蜡块的密度.(’98年全国初中物理知识竞赛复赛题)分析 这是一道考查创造思维能力的新颖题.教材中“想想议议”的题目,是应用天平、量简测石蜡密度的.此题测石蜡的密度,却没有天平、量简,显然不能照套用公式法ρ=m/v测密度.这就要发挥联想能力,捕捉所学知识中有密度这一物理量的物理情景.这就想到了当物体漂浮时,F_浮=G_物,即ρ_液gV_排=ρ_物gV_物.于是有ρ_物V_物/V_排ρ液.题目已知条件有水,则ρ_液为已有ρ_物=V_物/V_排ρ_液.题目已知条件有水,则ρ_液为已知.思路至此,虽有点眉目,但V_排与V_物如何测出?这就需要有一定的应变能力和创造思维能力.V_排与V_物虽然测不出具体数值,但V排与V_物的比值即V_物/V_排能不能测出呢?V_排与V_物  相似文献   

20.
阿基米德原理是计算浮力最基本的也是应用最广的方法之一 ,其内容为 :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 ,浮力的大小等于它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 ,表达式为 F=ρ液 g V排 .现运用阿基米德原理求解下面的选择题 :在一个盛有 15 0 N水的容器中放入一物块 ,则它所受到的浮力应为A.大于 15 0 N    B.小于 15 0 NC.等于 15 0 N    D.以上答案都可能有相当一部分学生选择了选项 B,理由是 :由阿基米德原理 F=G排 =ρ液 g V排 可知 ,浸入液体中的物体所受到的浮力 ,等于它排开的液体所受到的重力 .而由题意知 ,物块排开的那部分液体只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