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书香人生     
读一本好书,就是在原本贫瘠的脑子里播下一颗树种。是种子,它就会生根、发芽、长大!读的好书越多,也就是播的种子越多,也就是种的树越多。如果能边读边悟,咀嚼、消化、吸收,那就有望长成一片蓊蓊郁郁的森林。这样,大脑才会有充足的氧气给供着,才会有生机,有活力,有灵性,有情趣。人才不会乏味、麻木、愚钝、不开窍!孤独寂寞的时候,就读书吧。  相似文献   

2.
盛宁宁 《山东教育》2020,(5):112-113
人类80%的知识通过阅读来获得,阅读是一切学习的基础。著名儿童绘本作家方素珍曾经说过:给孩子读一本好书,就是为他撒下了一颗种子,这些种子会发芽、开花,然后住进一个小精灵;撒下的种子越多,住进来的小精灵就越多,一个个进驻孩子的心房。它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就叫智慧小精灵。有研究表明,3~8岁是儿童阅读能力培养的关键期。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有什么样的家庭就会有什么样的孩子。  相似文献   

3.
刘向说过:“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是啊!一本好书可以医治人的愚昧无知,使人明智。我就有这样一本好书,那就是“动物小说大王”沈石溪写的《狼王梦》。  相似文献   

4.
一本好书能启迪人们的心智,净化人们的心灵,陶冶人们的情操;一本坏书却能使人思想堕落,品德败坏,误入歧途。所以好读书也要读好书才行。我就有这样一本好书,它一直激励着我的成长,给予我智慧。这本书就是全球  相似文献   

5.
书籍就像人的面孔,千书千面。一本本书就像一艘艘轮船,带领我们从狭隘的港湾,驶向无限广阔的生活海洋。读好书,就是和高尚的人谈话。好书犹如镶嵌在历史星河中的璀璨明珠,穿越了历史的沧桑之后,依然焕发出它独特的魅力。《三字经》就是这样一本好书。  相似文献   

6.
一本好书,一篇好文章,读后都会有很多感受。读了文章、书籍,把自己的感受写下来,就是读后感。我经常听同学说,写人、记事,跟着事情跑,好写!可是读后感,写起来总不那么顺手。写读后感真的很难吗?其实呀,细细琢磨一则读后感,它就像1+1一样简单!请看一篇例文一前些天,我反复读了《100个母爱  相似文献   

7.
“书籍是巨大的力世”——列宁语;“书籍是青年人不可分离的生命伴侣和导师”——高尔荩语;“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笛卡尔;“读书越多,  相似文献   

8.
本期导读     
《小学语文》2012,(12):1-1
问读是愉快的,读一本好书就像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思想是有力量的,作为思想载体的文字也是如此。在中国文化中,人们把庄严、正大、高妙、和谐的文字称之为黄钟大吕,《改造我们的教育》就是这样一种文字。  相似文献   

9.
我的朋友     
<正>读一本好书,就是交一位良师益友;读一本好书,就是进行一次秘密的旅行;读一本好书,就是享受一顿营养丰富的大餐;读一本好书,就是与一位高尚的人谈话。我虽然没有去过五湖四海,可是,我的"朋友"为我打开了一扇通往全世界的大门。我在书中游览了祖国的大好河山、名胜古迹,比如我们的"母亲河"——黄河、蜿蜒盘旋的长城、气魄  相似文献   

10.
"三十年前读好书就能有个好工作,二十年前读好书就能有个工作,十年前读好书有可能好找工作,现在读好书不知道能不能找到工作"。短短几句话道出了三十年来我国教育的发展和变迁——由精英教育到大众教育的变化,从而也影射出现代学生的迷茫。相对于几十年前的学生把学习当成是改善生活、改变命运的途径来说,现在的学生无疑是缺少刻苦勤奋的动力的,所以我们的教材也是一改再改,来适应社会和学生的发展变化。而我们的课堂教学也必须要动用各种手段来调动学生,在教学中不断的创设真实情境  相似文献   

11.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你想有充裕时间,那你就每天读书,读与你最喜爱的学科相关的书,要每天读,哪怕每天读两行也行,你所读的这一切,就是你学习的智力背景,这个背景越丰富,你学习起来就越轻松;你每天读的越多,你的时间后备就越多。”它强调了阅读对于人们的知识储备和运用技能发挥的重要基础作用。  相似文献   

12.
朱贵 《广西教育》2013,(9):37-37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教师在努力提高课堂阅读教学效率的同时,必须重视学生的课外阅读,使课内外阅读有机结合起来,提升学生的语文能力。一、创造课外阅读的氛围只有当学生对课外阅读产生兴趣时,他们才会有强烈的求知欲,才会将传统被动的学习方式"要我读"转化为自觉主动的"我要读",才能培养学习的持久性,提  相似文献   

13.
一本好书,就是一扇明亮的窗。通过这窗,你能领略到你无法亲身经历的风景和故事。一生当中,这样的窗开得越多,眼界和心胸便越开阔,学识和内涵便越丰富。也许正因为如此,苏轼才会有“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的远大目  相似文献   

14.
东少荐书     
这是一个互相学习、共同进步的园地。如果你读了小编推荐的好书,欢迎写一写读后感,分享你的阅读心得。如果你读到其他好书,也欢迎推荐给更多小读者,分享读书的快乐!  相似文献   

15.
葵花宝典     
《广东第二课堂》2004,(9):42-43
葵花宝典藏深山,青鸟殷勤为探看;好书一本又一本,初中三年读不完!  相似文献   

16.
东少荐书     
这是一个互相学习、共同进步的园如果你读了小编推荐的好书,欢迎写一写读后感,分享你的阅读心得。如果你读到其他好书,也欢迎推荐给更多小读者,分享读书的快乐!  相似文献   

17.
虽然说每本书都有它的亮点,都有其可取 之处,但人生短暂,时间有限,谁也不可能把古 今中外的书都读完。想在有限的生命里尽量多 地读书,就必须有选择地读书,并且要读好书, 这样才会在最少的时间里得到最大的收获。 读书的方式也是一种学问,有些书仅当消 遣,可以泛泛地读;而有些书却需要细嚼慢咽, 用心体会用心感受,甚至一些佳句美文还要试 着背诵。所以只有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才能 自如地畅游于书海,才不会感觉乏味。  相似文献   

18.
与经典同行     
经典对于读者到底起什么作用呢?我欣赏伊塔洛·卡尔维诺在《为什么读经典》中的一句话:“这种作品有一种特殊效力,就是它本身可能会被忘记,却把种子留在我们身上。”经典,有种子的能量![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小学生》2010,(6):10-15
读一本好书,就像和许多高尚的人在谈话。《论语》就是这样一部好书。刚开始读《论语》的时候,我们可能不理解《论语》的用意,只是机械地朗读、背诵,但是读上一段时间《论语》后,我们就能感悟到这些短短句子中蕴涵的做人做事的道理。2500多年前的经典语录,至今还在启发我们的心智,触动我们的心灵。  相似文献   

20.
试题: 阅读下面一段材料,然后按要求作文。 有人说,读一本好书就好像和一位哲人在交谈,它能让我们明白许多做人的道理。有人说,一本好书就好像一盏明灯,它能为我们照亮人生的前行之路。有人说,看到好书,生活再难也要买,时间再紧也要读,因为好书是每个人的成长食品中不可或缺的营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