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由广东敦育学会教育技术专业委员会与广东省电化教育馆、《教育信息技术》杂志联合举办的2011年教育技术论文评选活动,在各市电教站(馆)、教育技术专业委员会,有关学校和广大教师的大力支持和积极参与下,已圆满结束。  相似文献   

2.
学者采风     
主要研究方向为混合式学习、新媒体技术与学习心理、面向核心素养的国家课程项目式重构(基础教育)、信息技术环境下中小学学科教学创新研究。曾任教育部教育技术学专业本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全国高校文理科教育技术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现任中国教育信息化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专家委员会委员,陕西理工学院“汉江学者”特聘教授,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兼职教授,广东省教育技术中心、陕西省电教馆教育信息化课题指导专家,陕西师范大学附属中学、西安市大雁塔小学、广州市农林下路小学、广州市大沙头小学、肇庆市第七小学、肇庆市第十七小学、肇庆市百花园小学、肇庆市奥威斯实验小学等多所学校教学科研课题指导专家。  相似文献   

3.
《中国教育网络》2012,(8):10-10
本刊讯为进一步落实《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关于建设信息化公共支撑环境,提升公共服务能力和水平的相关精神,由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主办,华南理工大学、中国计算机学会互联网专业委员会、广东省教育技术专业委员会、广东省高等教育学会网络专业委员会协办,  相似文献   

4.
《教育信息技术》2011,(9):33-33
为贯彻落实国家和省的《教育规划纲要》精神,总结交流教育技术在推进教育改革、创新和发展中的经验和成果,促进教育技术应用研究的深入开展,加快中小学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广东省教育技术专业委员会决定与广东省电化教育馆、《教育信息技术》杂志编辑部联合举办教育技术论文评选活动,为广大教师和教育技术工作者提供交流的平台。  相似文献   

5.
2007年1月10日,由广东教育厅主办,广东省电化教育馆承办的广东省第三批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院(下称称“实验学校”)校长培训班在广州华泰宾馆举行。中央电化教育馆副馆长王晓芜,广东省教育厅副厅长刘育民,广东省电化教育馆馆长房雨林等出席了会议。参加本次培训班的学员有各地市教育局电教站/馆的主管领导和第三批实验学校校长等300多人参加了培训。  相似文献   

6.
《辅导员》2010,(18):F0004-F0004
广东省肇庆市第一中学是千年名郡广东肇庆端州城区的一所老牌名校,素以严谨和谐的校风、骄人的办学成绩享誉社会.现在,一中是全国绿色学校、广东省一级学校、广东省文明单位、广东省安全文明校园、广东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广东省青少年科学教育特色学校、广东省体育特色学校、肇庆市先进集体、肇庆市重点中学.  相似文献   

7.
<正>中国教育技术协会成立20周年庆祝会暨全国教育信息化展望论坛将于12月初在广州举行。一、主办单位:中国教育技术协会二、协办单位:广东省广播电视大学广东省电化教育馆广东省高校教育技术研究会三、会议主题:回顾教育技术今昔巨变展望教育信息化未来发展  相似文献   

8.
《现代教育技术》2009,19(2):1-1
<正>2008年12月20日—23日,中国教育技术协会2008年年会在广西南宁召开。会议由中国教育技术协会主办,广西电化教育馆和广西高校教育技术专业委员会协办,同时得到了广东蓝鸽科技有限公司、日本松下电器公司等企业的大力支持。  相似文献   

9.
正为了做好广东省2013年度教育技术研究立项课题的实施工作,教育技术专业委员会与广东省教育技术中心于今年4月10-11日在广州举办了广东省教育技术研究课题开题培训班。参加培训的有立项课题负责人及课题组骨干教师、部分市电教站(馆)课题管理的负责人近150人。广东省教育技术中心李昶副主任在开班仪式上讲话,他首先代表教育技术中心对来自全省各地的学员们表示  相似文献   

10.
《教育信息技术》2013,(1):70-70
2012年12月6日,由广东省教育技术中心、华南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院联合主办,广州市教育信息中心、《教育信息技术》杂志协办,英特尔(中国)有限公司支持的“泛珠三角教育信息化高峰论坛2012”暨教育信息化发展协同创新中心签约仪式在广州大厦举行。广东省教育厅党组成员、副厅长朱超华,华南师范大学副校长胡钦太出席会议并致辞,论坛由广东省教育技术中心(广东省电化教育馆)主任彭红光主持。  相似文献   

11.
《教育信息技术》2011,(4):F0002-F0002
2011年3月29日至30日,广东省电教工作会议暨“资源下乡”工作现场会在肇庆市召开。肇庆市人民政府黄玲副市长致欢迎辞,广东省教育厅朱超华副厅长、中央电化教育馆丁新副馆长作重要讲话。广东省教育厅有关处室负责人,全省地级以上市教育局及顺德区教育局分管教育信息化工作的领导,各市、县(区)电教站(馆)长、教育信息中心主任250多人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12.
<正>教技协(2012)21号协会各专业委员会、地方教育技术协会组织;相关教育局、高等院校、职业院校、中小学校:中国教育技术协会2012年年会暨全国教育信息化"三通两平台"研讨会于12月初在广东省东莞市召开。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主办单位:中国教育技术协会  相似文献   

13.
正2013年11月29日,华南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院举办30周年纪念活动暨教育技术专业建设与教育信息化发展论坛。广东省教育厅副厅长朱超华,中央电化教育馆副馆长丁新,华南师范大学党委书记胡社军教授等领导出席纪念大会并讲话。我国著名信息化教育专家、西北师范大学南国农教授,华南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科创办人与学科带头人李运林教授、李克东教授等老专家,教育部高等学校教育技术学教学指导分委员会代表,国内外60所高校同仁、广东省教育技术中心及部分地市电教站(教育信息中心)、校友代表等各界嘉宾共500人聚集一堂参加纪念大会。朱超华高度评价了教育信息技术学院30年来取得的辉煌成就,肯定其为全省甚至全国各级各类学校和教育行政部门输送一大批优秀的电教及新闻传播人才,为我省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树立了榜样,为我省基础教育事业及新闻  相似文献   

14.
1月4日至7日,由中国教育学会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专业委员会主办,东莞市常平中学、博思数码科技有限公司承办的“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建设与机器人教学研讨会”在广东省东莞市常平中学召开。中国教育学会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长、国家督学郑增仪,中央电化教育馆副馆长王晓芜,专委会学术委员会主任、北京师范大学学科建设与规划处处长陈丽,广东教育学会副会长郭鸿,  相似文献   

15.
全国高校教育技术协作委员会(CETA)在2010年1月14日-15日于广东省肇庆市举行2011年的第一期沙龙,北京大学、华南师范大学、中山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研究人员齐聚一堂,畅想Web2.0时代的大学教学模式,分析实现理想中的大学教学会遇到哪些问题,高校教师怎样应对,共同探讨Web2.0技术在国内外的发展现状、未来趋势以及教育如何利用好Web2.0技术进行教与学的改革。  相似文献   

16.
中国教育技术协会信息技术教育专业委员会(简称全国信息技术教育研究会)第一届学术年会暨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战略论坛如期于2005年8月18日—20日在长春召开。会议由信息技术教育专业委员会主办、东北师范大学承办。东北师范大学刘益春副校长出席开幕式并致欢迎词,教育部师范司鹿旭忠副处长、中央电化教育馆王晓芜副馆长、中国教育技术协会刘雍潜秘书长、全国中小学计算机教育研究中心教育总监王本中教授、全国中小学计算机教育研究中心北京部陈美玲副主任和长春市教育局周国韬副局长应邀出席开幕式。  相似文献   

17.
为共享新技术,促进优质资源开放与共享,大力提升我省教育信息化的晶质与内涵,2011年11月26日至27日,以“技术开放优质”为主题的“广东省第五批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校长培训会甓云计算环境下教育创新论坛”在佛山市南海区举行。教育部教育信息化领导小组成员、中央电化教育馆馆长王珠珠,教育部教育信息化推进办公室副主任、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总工程师曾德华,广东省教育厅副厅长朱超华等出席会议。  相似文献   

18.
方伟  丁霞 《现代教育技术》2011,21(11):153-154
<正>2011年10月22日,由中国教育技术协会师范院校专业委员会主办、滨州学院设备处承办的中国教育技术协会师范院校专业委员会2011年会在滨州学院举行。本次会议主题是"教育信息化与现代教育技术发展",邀请了国内著名学者和专家进行大会主题报告。  相似文献   

19.
正《中国基础教育期刊文献总库》CNKI系列数据库全文收录教育信息技术广东省教育厅主管,广东省教育技术中心(广东省电化教育馆)主办的现代教育技术类专业期刊,集现代教育技术理论研究、教育信息化实践探索研究等多方面研究成果、信息于一体,设专家视点、微观点、人物专访、专题研究、探索与实践、信息动态等栏目。全面关注国内外教育技术和教育信息化。  相似文献   

20.
《远程教育杂志》2009,(4):12-12
6月16日至19日,中国教育技术协会期刊专业委员会2009年会住浙江金华市召开,本次会议由浙江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承办,来自电教馆系统、电大系统以及高校相关教育技术专业杂志等24家期刊代表共计36人出席了本次年会。浙江师范大学副校长蒋国俊、教师教育学院院长张剑平到会致辞。中国教育技术协会副会长潘克明对本次会议的召开表示祝贺。中国教育技术协会期刊专业委员会主任张敬涛在会上提出了六个值得莺视的问题:(1)关于发展出路的思考;(2)如何应对出版行业中的网络化和数字化的发展趋势;(3)如何判断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趋势,从组稿和内容上突出编辑思想;(4)如何正确理解和处理好版面收费的问题;(5)关于一稿多投的应对态度和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