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徐金海 《教育研究》2021,42(10):24-34
乡村教育在我国社会现代化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21世纪以来,我国乡村教育与社会整体发展不相适应,在城镇化进程中经历了快速"萧条期"及趋于"回暖期",依然面临着乡村学校教育质量不高,乡村教育发展整体逐渐式微等问题.乡村教育发展式微现象与乡村教育发展的裹挟式逻辑、内隐式逻辑、虹吸式逻辑以及嵌入式逻辑紧密相关.乡村教育的未来发展振兴,需要从教育现代化整体发展的角度系统考量,以"人的城镇化"建设为背景,更加注重"学生本位",助力乡村教育发展;以"乡村振兴战略"推进为契机,真正回归"乡土本位",促进乡村教育振兴;以"城—乡连续性发展"为方法论,不断凸显"教育本位",实现城乡教育现代化、一体化发展.  相似文献   

2.
乡村教育评价改革是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式乡村教育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当前,乡村教育评价改革尚缺少深层次的发掘,而乡村教育评价改革具有激活乡村教育内生驱动力,助推乡村教育高质量发展,促成中国式乡村教育现代化的时代价值。但在深化乡村教育评价改革的进程中,要警惕崇拜泛滥,他者评价过度化、技治僭越,工具评价理性化、追捧效率,绩效评价功利化、追求个性,特色评价异形化等潜在的评价风险。值此,要规避潜在的评价风险,需注重优化评价标准,确立适切的评价参照体系、合理运用评价工具,坚守育人本位的评价立场、审思明辨评价尺度,秉持效度为核心的评价观、科学把握评价原则,遵循乡村性的评价共识,从而构筑风险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3.
黄质夫是中国近代史上有名的乡村教育先驱之一.他的乡村教育思想源于他对当时民情、教育的深刻认识和反思,对西方乡村教育思想的辨证的接受,以及对自身教育实践的总结.黄先生的"以学校为中心,改造乡村"的服务观,"教师第一"的师道观,"工学结合"的教学观、实践观是其教育思想的核心、特色和重要内容.这些极有建树的思想认识,为农村职业学校在办学定位、师资建设、工学结合等方面提供了可行的思路,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晏阳初是对世界具有深远影响的平民教育家。他的平民敦育观主要是通过学校、社会和家庭三大教育主体,集中进行文艺、生计、卫生、公民四大教育,以期培养具有知识力、生产力和公德心的“整个的人”。这种教育观对于当代农村教育改革与发展具有以下几方面的借鉴意义:应该把教育看作是系统工程;重新认识乡村文化对教育的独特优势:重视教育在乡村建设和改造中的作用等。  相似文献   

5.
乡村教育现代化作为中国式教育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不仅是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定盘星,还是建设教育强国过程中的压舱石,更是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助力器。中国式乡村教育现代化的发展脉络上历经历史洪流中自救、历史困境中起伏、历史趋势中推进和历史潮流中转折这四个阶段;其政策上体现为在乡村发展与现代进程的契合中创设、在制度环境与运行机理的融合中执行、在时代发展与现实困境的碰撞中接续等三个方面;其价值上主要涉及乡村教育的乡土性唤醒乡村教育现代化的内生动力、乡村教育的生态性夯实乡村教育现代化的文化底蕴、乡村教育的在地性增强乡村教育现代化的育人本色、乡村教育的现代性推进中国教育现代化的实现进程等四个维度。  相似文献   

6.
调查结果显示,"罚你到农村去当教师"的教育生态环境、"这不是我要的生活"表征的群体心理、"乡村教师就只能谈付出吗"明示的"入"不敷"出"的个体主观感受等"三重大山",迟滞了乡村教师职业自信的生长.而破除"三重大山"的思考也潜在标明了促进乡村教师职业自信生长的三重向度:在宏观上,优化教育生态环境,破除"做乡村教师是一种惩罚方式"的等级隐喻;在中观上,加强群体心理建设,帮助乡村教师建立积极的乡村教育观;在微观上,提升乡村教师个体的获得感,让每一个乡村教师都可以"劳"而有"获".  相似文献   

7.
发展中国特色世界先进水平的优质教育是中国城乡教育现代化的共同本质和目标,农村教育现代化是有特色、先进性和高水平的国家教育现代化本质和目标在农村有特色的普遍化。现代化基础教育学校特色是在全面发展教育和素质教育基础上充分体现的学校精气神的个性,是教育理念特色与教育形式特色的统一。发展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现代化优质教育必须振兴乡村教育,结合乡村文化、地理等特点,努力推进乡村学校特色发展和乡村教育现代化。  相似文献   

8.
乡村教育高质量发展是新发展阶段推进乡村教育现代化的重要命题,是实现乡村全面振兴的必由之路。乡村由追求义务教育的普及到乡村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转变,实现了乡村教育事业发展新飞跃。乡村教育不仅是传承乡村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效途径,还是夯实乡村人才资本的重要利器,能够为焕发乡风文明新气象提供强大的内生动力。但是,乡村教育在发展过程中陷入了“离农”与“为农”的价值选择困境,面临着城乡地区教育质量差距大、师资、生源力量薄弱等挑战,乡土文化历经价值涤荡,在一定程度上钳制了以教育振兴实现乡村振兴的逻辑理路。因此,新发展阶段我们需要以城乡融合发展为导向,实现乡村教育创新发展;补足乡村教育短板,厚植乡村文化振兴基础;提高乡村教育质量,夯实乡村人才振兴基石;乡土文化融入乡村教育,明确乡村教育目标指向,进而推动乡村教育事业发展,为推进乡村现代化开辟新道路。  相似文献   

9.
中国式乡村教育现代化既是中国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点,也是中国式教育现代化的难点。受社会发展的市场化导向和工具理性追求等外部因素以及乡村社会相对滞后的生活图式等内部因素交互叠加影响,中国式乡村教育现代化面临着诸多现实挑战。作为中国式教育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式乡村教育现代化具有独特的政治逻辑、经济逻辑、人口逻辑、文化逻辑和生态逻辑,应紧扣“中国特点”“乡村特色”“现代水平”等发展指标,以政策驱动、经济支持、人才引领、文化自信和绿色赋能为抓手,推动中国从乡村教育大国向乡村教育强国迈进。  相似文献   

10.
目前苏北乡村教育陷入了一些困境,进入了"死胡同":一是苏北乡村教育背离了改造乡村这一根本目的;二是乡村学校生存空间日渐狭小、办学价值观错位;三是乡村教师被忽视,失去教育热情.陶行知的乡村教育观对当前苏北乡村教育有很大的启示,摆脱苏北乡村教育困境,必须立足根本,让乡村教育回归乡村;要拓宽空间,建立乡村学校体系,重塑价值,激活乡村学校的功能;要以人为本,改善教师待遇,加强师资培养,提升教师的乡村情怀和改造乡村的精神.  相似文献   

11.
黄白 《河池学院学报》2007,27(1):99-104
基于新农村建设,当前我国农村教育研究呈现出一些新进展,主要是新农村教育概念的提出与诠释;聚焦农村基础教育为新农村建设服务的功能;面向新农村建设的农村教育体系建构。同时,注视其中存在的教育问题与回应。  相似文献   

12.
城镇化是当下我国农村学前教育发展和普及中的基本语境。它影响农村的学前教育需求,对农村学前教育资源供应提出挑战,导致大量农村留守学前儿童的出现;城镇化进程中的农民工市民化,对农村学前教育发展提出了新要求。人的"城镇化"是城镇化的核心,但我国长期以来一直存在城乡二元割裂的制度,形成了乡村文化与城市文化的分立,二者在农村学前教育的价值取向、知识基础、形式、内容等方面有不一样的诠释,成为农村学前教育发展和普及中的文化难题。为此,农村学前教育的发展需要明确以促进儿童发展为宗旨的发展路向,立足乡村儿童教养习俗,创新机构形式,增加农村学前教育供给,在清晰农村发展语境的基础上,因地制宜的创造农村学前教育特色。  相似文献   

13.
城乡和谐发展中的农村高等教育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农村社会转型、农村发展和减少农村贫困是实现城乡和谐发展的重要目标。要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改革农村教育,发展农村高等教育并建立农村高等教育体系。  相似文献   

14.
在东南沿海地区经济飞速发展的新时期,拥有较长海岸线的辽宁在经济发展上却陷入了发展瓶颈。究其根由,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在于辽宁农村教育的落后。相对于城市教育,辽宁农村教育存在诸多问题,如农村学校数量总体少、教师素质整体低、教育经费总量小、农民教育观念相对落后等等。解决辽宁农村教育问题,关键在于运用城乡统筹这一科学发展观,实施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改善教育设施、培育高质量师资、提高农民素质,以达到城乡教育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5.
农村教育位处教育的“重中之重”,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作用,是因其关系到“三农”问题的根本解决,关系到教育能否科学发展,实现教育的本质价值和目标。当前农村教育相对处于低水平,与城市教育差距在拉大,非重中之重则不能改变现状。农村成人教育是农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当在“重中之重”中有位,更要有为。  相似文献   

16.
晏阳初、梁漱溟和卢作孚是我国乡村教育运动的杰出代表。乡村教育运动旨在从教育农民着手以改进乡村生活和推进乡村建设。农村职业教育作为乡村教育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其实施的一种具体形式。三位教育家在探索中总结出来的关于专业设置、教育形式、教育目标等宝贵经验对我国现阶段"新农村"建设具有现实意义,即知识分子广泛系统地组织农村职业教育,重视精神培养,围绕农民现代化生产生活设置专业。  相似文献   

17.
目前,影响农村经济发展的因素很多,其关键因素之一则是农村的继续教育薄弱。解决农民问题的根本途径是发展农村继续教育,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农村继续教育要面向农村、农业、农民,立足于农村社会的全面发展,培养一支具有较强科研开发和成果推广能力的农业技术队伍,培养一支具有较强经营和管理能力的农村干部队伍,普遍提高农村广大劳动者的素质。我国应从突出农村继续教育的战略地位、调整农村教育定位、引导农民接受继续教育、改革农村继续教育内容、创新教育方法等方面着手,加快发展农村继续教育。  相似文献   

18.
联合国粮农组织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国际教育计划研究所进行教育促进农村发展的国际研究.并于2002年11月在亚洲会议上向与会者介绍他们的研究。会议在此基础上展开了教育与农村发展的研讨,主要涉及五个主题:1)全民教育;2)通过教育与培训提高粮食安全;3)减少贫困;4)回应农村劳动力市场转型:教育与培训的意义;5)农村地区的艾滋病。这些主题涉及到亚洲发展中国家的发展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农村发展的普遍性和全局性问题,是教育和农村发展研究中应该引起广泛关注和深入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农村教师的培养、稳定是农村教育顺利发展、实现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关键。反思我国农村中小学教师教育,我们认为应该进一步加强师范生“农村感”的培养,使农村中小学教师形成合理的“农村”观念和深厚的“农村”情感,从而确保农村教师队伍数量与质量的稳定,提高农村教育的质量,推动城乡教育的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20.
农村学前教育发展缓慢的原因是农村学前教育在师资学历、发展规模和培养布局等方面远远落后于城市学前教育的发展。科学编制学前教育发展规划、制定激励政策、创办学前教育师资培训中心等是推动农村学前教育发展的良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