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晚清翻译与"翻译的政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选取对晚清社会产生重大影响的严复、梁启超、林纾等三人的翻译,探讨其翻译活动中所体现出的各种权力关系和操纵策略,在一定程度上深化对晚清翻译思想和实践的理解与阐释,也为"翻译的政治"理论提供近代中国语境下的例证。  相似文献   

2.
功能翻译理论认为,翻译是人类的一种有目的的跨文化交际活动,译文的预期目的或功能决定翻译的方法和策略。以功能翻译理论作参照,鲁迅的翻译思想体现了近代中国翻译活动的救亡图存的根本目的,代表了文化转型时期近代中国翻译的发展方向,同时也为后人提供了探索研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3.
译者是文学翻译的主体,是翻译策略的最终决策者。拟通过对萧乾翻译活动及翻译思想的分析,阐述译者在翻译活动中体现的个性,即在翻译选择和翻译思想上体现的主体性。  相似文献   

4.
在异于西方社会、政治、文化环境的中国,女性主义翻译研究和翻译策略因此表现出了诸多不同。具体体现在译文的翻译手法和女性意识上。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功能翻译理论中的目的论为指导,以严复、鲁迅的翻译活动及翻译理论为例来研究五四前后中国翻译文学中归化、异化翻译策略的使用。研究表明,无论译者是使用归化策略还是异化策略,都和他们当时的翻译目的密切相关,即思想启蒙,救国救民。  相似文献   

6.
文章从翻译目的,翻译文本,翻译策略的选择三个方面分析阐述了翻译的根本属性是翻译文化。首先,翻译的目的就是透过一种语言忠实、准确地再现另一种语言所反映的思想和文化,这一根本目的决定了翻译的任务就是实现原语和译入语在文化功能上的等值,完成文化传递。其次,拟翻译文本的选择是受文化影响和制约的,文本翻译本身就是对文化的翻译,文化又借文本得以体现。最后,归化和异化两种翻译策略之争实则为一场文化之争。  相似文献   

7.
芦毅  甘晓丹  古明 《考试周刊》2010,(40):40-42
中西方文化的巨大差异给翻译工作带来了很大困难.这一点在对政治文献中中国特色词汇进行翻译时体现得尤为明显。本文通过系统地探讨“归化”“异化”翻译策略在政治文献中的适用性,从而得出,当今,在政治文献的翻译中我们应以“异化”翻译策略为主的结论.  相似文献   

8.
翻译过程的实证研究近年来倍受瞩目。通过三名译者对同一翻译文章所体现出的有声思维记录,比较和分析在翻译过程中不同译者遇到相同的翻译问题时所采取的翻译策略,可以找到更为有效的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9.
翻译"目的论"是20世纪70年代由德国功能派学者提出来的,翻译目的论的核心概念可以被概括为,翻译行为目的是翻译过程的最主要因素,这一理论认为以翻译目的为导向,在翻译过程中采用不同的翻译策略与方法,是翻译的最高法则.这一理论产生并广泛应用于翻译的各个领域,均取得了显著的效果.该文从目的论出发,研究翻译原则、翻译策略和翻译方法在美剧《权力的游戏》字幕翻译中的应用和具体体现,以期对字幕翻译工作有所帮助和借鉴.  相似文献   

10.
中西方文化的巨大差异给翻译工作带来了很大困难,这一点在对政治文献中中国特色词汇进行翻译时体现得尤为明显.本文通过系统地探讨"归化""异化"翻译策略在政治文献中的适用性,从而得出,当今,在政治文献的翻译中我们应以"异化"翻译策略为主的结论.  相似文献   

11.
20世纪初,中国国运不济、国力衰弱,为西方列强蚕食.在这一历史大背景的影响下,中国维新派翻译迅猛地发展起来.它不仅开启了中国辉煌的现代翻译史,而且使中国翻译文学从附属学科逐渐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由于大环境影响,维新派的翻译带有极强的政治目的性,并突显出极强的矛盾政治观.文章选取当时最具代表性的两位翻译名家:严复、林纾,从翻译学操控论理论的一大主要因子——意识形态出发,做比较性地典型分析从而揭示出其中所体现的普遍政治观.  相似文献   

12.
商务印书馆早年名声鹊起,效益奇丰。除教科书广为发行外,严复的汉译名著和林纾的翻译小说的出版,尤其是后者所带来的大规模品种,在商务印书馆的产业化运作下,获得了极大的收益。十几年间,在商务印书馆教科书之外的业务撑起了半边天,为商务印书馆品牌串红起到了功不可没之效。作为中国近代翻译文学的奠基人、最后的古文家,林纾依托商务印书馆,在张元济的推动下,在中国近代文化史上发出了夺目的光彩。  相似文献   

13.
吴汝纶自幼接受传统教育,是晚清桐城派的末代宗师。严复早年留学英伦,接受西式教育,是中国近代著名的启蒙思想家。尽管吴汝纶与严复的师承关系以及受教育的经历有较大差异,但思想观念和文化认识的趋同奠定了他俩友谊关系的基础。严复拜吴汝纶为师,服膺桐城派,擅长以桐城古文译介西学。严译西学与吴汝纶的序言,可谓珠联璧合,影响深远。与其说严复请吴汝纶作序有借重其学界名望的考虑,毋宁说是吴汝纶信奉进化论而推崇严译西学。  相似文献   

14.
从译者的目的看中国古代佛经翻译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扬  胥瑾 《海外英语》2011,(11):182-184
费米尔的翻译目的论认为,翻译不仅仅是语言之间的转换,而是一种在特定环境下的有目的、有意图的人类行为。译者的目的不同,采用的翻译策略必然不同。文章以目的论中译者目的为基础,通过分析中国古代佛经翻译不同时期采取的不同策略,从而说明,在佛经翻译不同时期,译者的翻译目的不同,所采用的翻译策略也随之不同。  相似文献   

15.
中国近代小说理论,是小说理论家借西学东渐之势变革传统文学观念的初步成效,林纾、严复和梁启超等人从情、理、事三个不同方面与西学构成纽带,使得小说开始了近代转型,确立了近代品格,产生巍然可观的理论成果。这一时期的小说理论以开启民智为主导思想,强调小说的政治功用与社会地位,并对小说的文体特征及创作手法作了多方面的阐述,成为整个近代文学思想中最重要、最有价值的内容之一。  相似文献   

16.
严复的自由思想在近代中国社会是一种振聋发聩的人的自我觉醒。就其思想源泉来说,它固然来自西方,但是,严复在老庄思想中,发现了与之相沟通的部分。严复继承、发扬和改造了老庄的自由精神,有力地论证了个人自由和政治自由的观点。  相似文献   

17.
翻译的"目的论"是以人类行为理论为指导,把翻译置于人类行为理论的范畴研究。翻译的行为所要表达的目的决定着整个翻译行为的过程。政府英文网站作为传播信息的一种重要手段,其翻译应以目的为核心,综合考虑翻译委托人、翻译者水平和翻译文章文本类型等因素的影响,采用灵活多样的翻译策略和方法实现译文在译语文化中的预期功能,从而达到交流和宣传的最终目的。  相似文献   

18.
功能派翻译理论的核心是目的论,目的论包含目的性原则、忠诚原则和连贯原则。对政论文这种实用的信息型文本英译的分析表明,好的译文往往是这三大原则的结合体。政论文英译需动态地把握这三个原则,牢记翻译的目的,协调好翻译过程的多边关系,译文才能在符合目的语表达习惯的同时顺利实现对外宣传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司各特的<艾凡赫>由林纾译介传入我国后,迅速成为推动作家创新和进步的有力杠杆.<艾凡赫>最早的中译本是林纾、魏易合译,1905年10月出版的<撒克逊劫后英雄略>.而林纾较早用比较研究的方法看出<艾凡赫>和<史>、<汉>的共通之处,推动了作品在中国的接受.五四时期的文坛以前所未有的开放姿态接收西方小说,<艾凡赫>以其史诗般的厚重内涵和宏大气势,从根本上打破了中国旧小说流水帐式的格局,这在当时是极富新鲜感的.事实证明,<艾凡赫>对郭沫若、茅盾、鲁迅、曾朴、李劼人等作家的创作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