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西部地区农民体育消费受其性别、婚姻、村落位置、农民文化水平、日劳动时间、家庭收入及自身健康状况等多因素的影响。在消费额及消费类型上表现为男性优于女性、健康者优于不健康者、已婚优于未婚者;村落越偏僻,农民的实物型消费水平越差、家庭人口越多其年度体育消费额越低、日劳动时间越长、参与型消费频次越低、文化水平每提高一个档次,其年度消费额、实物型、参与型及观赏型消费频次成倍增长;家庭收入对农民体育消费的影响不具备同一性,当收入增长超过某一范围时,农民体育消费选择才会出现显著改变;制约农民体育消费的关键因子有6个,即分别为消费能力、消费意识、知识方法、产品供求、健身组织及健身环境,其中消费能力对年度消费额及观赏型消费影响力度最大,知识方法对实物型消费的影响作用最大,消费意识对参与型体育消费影响作用最大。  相似文献   

2.
研究采用情境问卷的方法,从行为经济学视角探究金钱沉没成本效应对观赏性体育消费决策的影响,研究发现观赏性体育消费中存在金钱沉没成本效应,这种效应的产生原因是个体期望过去的成本投入产生收益以及避免资源浪费,而受金钱沉没成本效应影响,个体在观赏性体育消费上会相应增加消费频率以及减少消费中的转换行为。  相似文献   

3.
采用问卷调查、定量分析等研究方法对我国城市大众乒乓球健身参与者的消费现状进行调查。结果表明:男性人群的参与数量和消费投入高于女性,以20-50岁的中青年健身消费者居多;个体消费水平不高,年消费金额在1000元以下占到60%以上;消费动机依次为健康、兴趣和娱乐;年龄、学历、体育消费观念和所在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均影响着大众的消费行为。据此提出,应积极发挥政策和舆论宣传作用,引导大众加强健康投资意识,发挥乒乓球运动的娱乐化属性吸引大众参与乒乓球健身消费,开发多层次乒乓球产品,提升乒乓球经营场所的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4.
体育消费认知决策模型的研究   总被引:14,自引:3,他引:11  
基于动机理论和体育消费的特点,建立了体育消费认知决策的概念模型。采用对大学生调查获得的数据,通过LISREL8.53的结构方程模型法对概念模型进行检验和修订。结果表明,体育动机、感知到体育效果和经济基础是影响体育活动参与者体育消费意识的3个关键因素;体育活动通过影响体育效果和体育消费意识2个中介变量间接影响个体的体育消费水平;体育动机不仅起着激发参与体育活动和体育消费的作用,而且,起到了调节体育效果感知的作用;个人经济基础对体育活动中的消费行为起着支持作用,使体育人群的消费意愿得以实现。  相似文献   

5.
张宇  罗雯  李艳翎 《体育与科学》2012,33(1):104-106
符号消费正成为体育消费的重要内容,而且基于符号消费的体育消费将不同人群清晰地定格在不同阶层上.本文一方面探讨了体育消费中的符号消费,另一方面探讨了基于符号消费的体育消费所带来的社会分层,最后分析了符号消费及其消费分层对体育消费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文章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太原市居民在金融危机前后体育消费的内容、水平等方面进行调查分析。调查表明,太原市体育消费在太原市居民中已普遍存在,但体育消费总体水平较低,相对于经济发达地区有较大差距。金融危机的到来,太原市体育消费中的体育信息消费与体育参与型消费受到了一定的影响,虽部分消费仍成正增长趋势,但增长幅度不大。可见,金融危机并没有降低居民的体育消费热情。而且近几年居民消费仍以实物型消费为主,虽然金融危机的到来,实物型消费较前几年比例变化较小,它仍是太原市居民主要的体育消费形式。就此趋势提出了一些建议,旨在降低金融危机对太原市体育消费的影响,使太原市体育消费积极发展。  相似文献   

7.
代刚 《体育科学》2012,32(4):3-10,28
处于消费社会之中,受到消费社会逻辑的影响,众多体育消费文化产品都统一筹划地创造着一种新的生产模式,从而不断地生产出各式各样的时尚与品味。通过运用文献资料研究、归纳与演绎、结构方程模型等方法对这一生产模式进行了系统的逻辑分析。研究发现:1)整个体育消费文化生产过程是由运动的身体、运动的空间、运动的时间以及运动的符号共4个要素构成;2)在这些要素的作用下,体育消费文化生产得以继续,推动着整个社会结构的变革,从而使得体育消费文化正逐步成为区分和建构社会阶层地位的符号与象征;3)建构的模型显示,这一生产过程可以建构与解释社会阶层地位的20%,第1建构因素运动符号对阶层地位总效应达到了0.41;第2建构因素是基于年龄的运动身体对阶层地位的总效应为0.26;第3建构因素是运动空间对阶层地位的总效应为0.08;第4建构因素是基于性别的运动身体对于阶层地位的总效应为0.06;第5建构因素运动时间则是通过运动空间这一中介变量对于阶层地位的间接效应为-0.07。  相似文献   

8.
我国城市化进程对体育消费影响的社会学分析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运用文献资料调研及逻辑推理等方法,研究我国城市化进程对体育消费的影响。结果表明:(1)我国城市化进程存在较大发展空间;(2)我国体育消费总量呈增长趋势,但消费水平不高;目前,体育消费主体是占总人口不到40%的城市居民,广大农村居民体育消费水平还较低;(3)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城镇人口的增多为我国体育消费水平的增长和农村居民体育消费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  相似文献   

9.
对江西省城镇居民体育消费的市场调查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调查研究 ,结果表明 ,江西城镇体育消费人群的总占有率较低 ,尤其是体育消费频度低 ;体育物质产品消费大于体育信息产品消费 ,体育劳务产品消费最低 ;在不同地理环境、人口状况、消费心理和行为等方面的居民 ,在体育消费人群集合上有显著性差异。由此认为 ,发展江西城镇体育消费市场应从体育物质产品入手 ,向体育信息产品和劳务产品发展 ;以铁路沿线城镇居民带动公路沿线居民 ,逐步形成大、中、小城镇及边远地区集市的消费网络 ;以适中的价格满足不同人群体育消费的需要  相似文献   

10.
谈我国体育消费的现状及促销对策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本文认为我国体育消费的现状是实物型体育消费比例最大,消费额高居榜首;参与型体育消费水平最低,但潜力巨大;观赏型体育消费增长迅速,比例居中。并提出了促销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体育与科学》2016,(3):114-120
冰雪体育旅游将成为助推河北体育产业发展的新动力,产业经济结构的调整将给冰雪体育旅游产业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冬奥会举办将对民众冰雪体育旅游的消费态度、行为和决策产生巨大影响,具体表现在冬奥会的举办能够在图式的启动效应中发挥作用,直接导致消费者对冰雪体育旅游产生积极的态度进而形成消费动机;冬奥会举办期间冰雪体育运动的信息范围和力度,将影响人们对冰雪体育旅游消费需求;冰雪运动参与所带来的敏捷、健康形象将影响青少年群体的冰雪消费决策和行为选择;冬奥会的举办更容易引起儿童和青少年的注意,青少年群体可能是冰雪体育旅游消费的潜力群体。针对上述结论预测,研究进一步提出了以冬奥会为契机通过政策营销来带动外部环境和消费者个体是促发冰雪体育旅游消费的重要举措;媒体通过赛事节目和广告发挥冬奥会的图式启动效应、"传播者"作用和"榜样"效应;企业利用"榜样"效应和"从众"效应进行广告宣传等促进冰雪体育旅游消费的策略选择。  相似文献   

12.
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与医疗设备升级,是导致医疗费利用率升高的主要原因.如何寻求一种经济、有效的手段来提升国民健康效益问题应是专家、学者迫切需要研究解决的难题.研究冰雪体育消费的实际价值与身体活动量的关系,减少医疗费用支出,总结出医疗费用与健康状况的相互关系、体育消费类型特征对促进中老年人体育锻炼的作用、黑龙江冰雪体育消费特征、冰雪体育消费对中老年人的健康的促进等冰雪体育消费对健康效益的促进作用,对增进健康效益所起到的经济价值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3.
我国城市居民体育消费需求的发展趋势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随着我国城市居民收入的增长 ,体育消费已成为人们追求高质量生活方式的重要选择。体育消费需求多样化 ,体育消费市场也朝着多极方向发展。体育消费向高质量化发展 ,对体育消费品需求的档次提高 ,对体育活动内容的品位需求提高 ,对体育活动场所条件需求提高 ,对体育消费的综合效应需求提高  相似文献   

14.
体育消费者的口味和偏好既不是外在的,也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被社会构筑的,是动态的,且在这种动态中所追求的不是口味众一化而是区别分化。由于个体的社会经济地位通过社会化过程在主观性结构中的反映,使得一般性体育消费对之于发展性体育消费,形成时间上的差距和文化上的差距、发展性体育消费之间形成相互攀升与竞赛亦成为必然。本文结论:尽管推动体育消费结构演变的显见条件,是社会经济增长和人们收入分配的增加,然而,社会经济增长却是在收入分配失调的基础上进行的,如此,增长并不能保证体育消费社会结构的当然走向。既然经济增长是内生于社会结构之中的,那么,体育消费结构的演变就不仅仅是个经济问题,社会结构中的其他因素都必将对其发生影响。  相似文献   

15.
随着我国城乡居民收入的增加、工作时间的减少、国家政策的调整以及人们观念的转变,假日体育消费已成为我国居民进行健康投资的一种独特消费形式。假日体育消费对中青年、老年人、女性等不同人群有着不同的影响,它还与人生、精神、自然等有着更广阔的联系。  相似文献   

16.
武汉市城镇居民体育消费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运用问卷调查和文献资料等方法,对武汉市居民体育消费水平、体育消费结构、体育消费影响因素、体育消费发展趋势等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居民对体育的功能和作用有深刻认识,但由于经济因素和传统习惯等影响,保守性消费观念仍占主导地位;体育消费的绝对水平较10年前大幅增长,但相对水平涨幅不大。  相似文献   

17.
为研究休闲体育消费文化与消费行为的关系,在心理学领域计划行为理论的基础上,构建休闲体育消费文化理论模型。研究显示,休闲体育消费态度、主观规范和休闲体育消费感知行为对消费行为有重要的影响;此外,休闲体育消费文化观念对消费意向有显著影响,休闲体育消费意向对消费行为有显著影响。因此,休闲体育文化对消费行为有显著影响.最后,结合相关心理学知识和营销学知识,提出构建休闲体育文化的相关建议,以此来促进休闲体育消费,并进而拉动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18.
为深入探究消费动机对休闲体育消费行为意愿的影响,以及休闲涉入、体验质量在此过程中的双重中介效应,采用文献资料、因子分析、结构方程等方法,构建了休闲体育消费结构方程模型。实证检验结果显示,消费动机、休闲涉入、体验质量对休闲体育消费行为意愿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休闲涉入、体验价值在消费动机对行为意愿的影响过程具有双重中介效应。研究证实,休闲体育消费行为意愿生成受多重要素驱动,为充分发挥消费动机的直接效应及休闲涉入、体验质量的双重中介作用,应从适度引导消费动机、加深休闲涉入程度、增强体验质量感知等层面,提出休闲体育消费优化方案,为有效满足民生需要、推动休闲体育消费业态健康发展提供理论支撑与现实指导。  相似文献   

19.
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数据统计法以及文献资料法,对平顶山市羽毛球场馆的体育消费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场馆体育消费人群主要集中在青年人、中年人以及经商、文化程度较高、职业稳定、中高收入水平的人群以及学习羽毛球运动的中小学生;其体育消费动机体现出趋同性,各年龄段的侧重点不同;大多数人满足于业余爱好;人群主要以随机方式到场馆进行消费为主;从消费的频率、规模等方面看,平顶山市羽毛球运动的体育消费相对稳定,规模仍需扩大且具有发展潜力;消费结构以实物形式的消费资料为主,服务形式的消费资料比例较小,精神产品形式的消费资料有一定需求。  相似文献   

20.
我国不同年龄段人群体育消费现状与经营策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运用数理统计等方法对2000年中国群众体育现状调查结果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弱体育消费"是我国不同年龄人群体育消费的主流;实物型体育消费是群众体育消费结构的主体;在参与型体育消费中呈现出中、青年人群"低次数、高价格",老年人群"高次数、低价格"的体育消费特点。通过价格策略与销售策略拉动体育消费增长,旨在为我国群众体育事业的宏观决策提供理论参考,也为体育产业的战略决策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