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科学与文化》2012,(9):24-25
在好莱坞导演西蒙·威尔斯导演的科幻大片《时间机器》中,19世纪末的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师亚历山大·哈德肯为改变过去发明了"时间机器",当他发现过去无法改变后,就乘坐时间机器来到了80万年后的未来。当时地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  相似文献   

2.
时间机器     
近期在美国上映了一部科幻大片《时间机器(TimeMachine)》,该片讲述了一种时间机器可以让人回到过去或进入将来的故事。此片一上映就赢得不菲的票房收入,大众对时间机器兴趣大增,那些正在进行时间机器研究的科学家也令人嘱目起来,物理学家罗纳德·马利特博士就是其中一位。就像影片中的主人公一样,马利特也是经历了一次不幸事件后开始决心研究时间机器的。在马利特10岁的时候,年仅33岁的父亲就去世了。父亲的去世给马利特的成长蒙上了阴影,差一点就击垮了这个幼小的孩子。但是,当他看过H.G.韦尔斯撰写的科幻小说《时间机…  相似文献   

3.
《中国科技信息》2014,(2):19-19
正他说,"物理,太奇妙了",从此,物理学成为了他付毕生之精力孜孜追求的事业;他说,"天助自助者",于是,多项物理学课题的攻克和百余篇学术论文的发表奠定了他在统计物理、低维凝聚态物理和有机光电子理论研究领域的学术地位;他说,"教了几十年书,不上课反而慌了",所以,在物理学课堂至今仍活跃着一个75岁精神矍铄的身影;他说,"爱学生是很正常的事,千万不要拔高",然而,学生却写出"长河流月丹心炽,水心云影两袖清"的诗句称颂他们心目中的好导师。他,就是2013年新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的复旦大学物理学系教授孙鑫。  相似文献   

4.
姜莹 《科学中国人》2007,(10):114-114
"对事物本质的认识是我从事物理学研究的原动力"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王聪教授这样评价自己选择物理作为一生事业的初衷。"判天地之美,析万物之理",他更从老子的话中体会出了物理学的最高境界。走近这位喜欢文学、历史、哲学、古典音乐,甚至流行音乐的年轻的物理学家,展现给我们的是一段别样的物理人生。  相似文献   

5.
爱因斯坦创立早期相对论后,离开量子力学研究的洪流,而去进行“统一场论”的研究,企图建立引力场和电磁场的统一理论,并认为这是相对论发展的第三阶段。遗憾的是,他的探索始终未取得具有物理意义的结果,但却几乎耗尽了他整个后半生的科学创造精力,并使他远离了当时物理学最蓬勃发展的领域——以量子力学为指导理论的微观物理学,这对物理学的发展无论如何是一种损失。玻恩在谈到爱因斯坦对量子力学的态度时写道:“我们当中许多人都认为,这是一出悲剧——对于他来说,他在孤独中探索自己的道路;而对于我们来说,我们失去了领袖和旗手。”我们不…  相似文献   

6.
麦克斯韦不仅是一位举足轻重的物理学家,而且还是卡文迪什实验室的主要创建者之一。作为第一任卡文迪什实验物理学教授兼实验室主任,他高瞻远瞩地确立的实验室发展的宗旨与方针,奠定了英国实验物理的研究传统与学风基础;他编辑出版的卡文迪什的科学论文集,为研究卡文迪什的科学思想提供了依据;他培养出的第一代实验物理人才,为英国物理学振兴构筑起了平台。  相似文献   

7.
呼唤纯科学     
正译校者按亨利·罗兰是美国历史上非常重要的一位物理学家,曾当选美国科学院院士、英国皇家学会外籍会员,是“当时美国本土少数几位享有世界声望的科学家”。他是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第一位物理学教授,该大学的物理学和天文学系现在仍以其名字命名。他最重要的物理学成就是创制罗兰光栅并用这种光栅测量太阳光谱。罗兰不但自己在物理学研究方面有杰出贡献,而且为了推动美国物理科学整体进步呕心沥血,他与别人共同创办美国物理学会,并亲自担任第一任会长。他培养  相似文献   

8.
正2017年10月3日,诺贝尔委员会宣布,将2017年度的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雷纳·韦斯、加州理工学院教授巴里·巴里什和基普·索恩,以表彰他们在引力波研究方面的贡献。三位科学家的具体贡献是,他们发起和领导了"激光干涉引力波天文台"(LIGO)项目,并在将理论及实验物理学应用于宇宙研究领域做出了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9.
拿到张首晟教授的简介,本刊记者甚至有一丝焦虑——我们如何与一位杰出的理论物理学家对话,如何把他的研究领域介绍给我们的读者. 张教授15岁入读复旦大学物理系,16岁只身赴德留学,获德国柏林自由大学学士学位后赴美国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师从著名物理学家杨振宁教授攻读博士学位,1987年获物理学博士学位,30岁成为美国斯坦福大学终身教授.  相似文献   

10.
龚宾玲 《知识窗》2004,(12):40-41
破木屋成了"世外桃源" 现年85岁的美国老汉阿普里加特生活清贫,一生经历坎坷.获得物理学硕士学位之后,他在大学教书,并且还被聘为某大学教授,后来改行当了夏威夷群岛的一名导游.酷爱航海的他曾经倾其所有摸索着建造出一条长达100英尺的钢制帆船,不幸的是船下水没多久就沉没了.  相似文献   

11.
高策 《科学学研究》1991,9(1):25-31
数学与物理学的关系,和两个学科的知识一样,既是极为深奥的自然科学问题,也是与哲学密切相关的。对于数学与物理学的关系,杨振宁除了做出重要的理论贡献以外,还从科学方法论的角度,进行了深入地研究,提出了“数学与物理学的二叶理论”。本文结合他的理论贡献,初步探讨了他关于数学与物理学关系的基本思想。  相似文献   

12.
人生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学术上也是一样,安于现状、停滞不前,本身就是一种退步。华东理工大学教授廖玮,也赞同这种观点,他甚至坦言,自己在学术上是个“不安分的人”。 多年来,无论是思想还是脚步,他都不曾停下来,在物理学世界中,他始终坚持着自己的追求,一路向前。细数过往,廖玮研究的内容包括B介子物理、超对称现象学、中微子、暗物质、额外维理论等等。  相似文献   

13.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2):I0015-I0017
<正>[导读]在科幻小说中,时间旅行往往是一种可以改变历史的方法,比如"回到未来"等,现在研究人员发现时间机器不仅具有在时间轴上前进和后退的功能,还拥有另一个强大的功能,即克隆物体,形成一个完美的副本。据国外媒体报道,在科幻小说中,时间旅行往往是一种可以改变历史的方法,比如"回到未来"等,现在研究人员发现时间机器不仅具有在时间轴上前进和后退的功能,还拥有另一个强大的功能,即克隆物体,形成一  相似文献   

14.
光速可变吗     
据英国《卫报》3月4日报道,剑桥大学物理学高级讲师若昂·马盖若正在研究大爆炸理论以及这一理论在解释宇宙扩张方面的矛盾说法。他认为,假如光速不是固定不变的,一切就都容易解释了。这可能意味着要推翻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以及另外一些物理学定律,比如物质不灭定律。马盖若一开始向学术界的朋友们提出了自己的想法,得到的反应各不相同,有的人很礼貌地装聋作哑,有的人直率地嘲笑他的愚蠢。他的想法是科学上的异端邪说。可是,七年过去了,越来越多的物理学家被迫承认,他可能有道理。难以自圆其说大爆炸理论和相对论有几个问题没有解决,最直接的…  相似文献   

15.
在美国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一群喜爱威顿教授的学生送给他一个昵称:火星人。威顿是位物理学天才。他是超弦理论最明智、最坦率的倡导者之一。20世纪末,美国《新闻周刊》杂志评选出50位还活着的最有影响的美国人,威顿榜上有名,且排名挨着歌星麦当娜。谦虚严谨的科学家与放浪形骸的娱乐明星比邻而立,很是滑稽。威顿却说,他并不认为自己是50位最有影响的人物之一,他也不怎么关注这些事情,他甚至不知道麦当娜。看来,他唯独钟情的,只有物理。两大理论的融合之路相对论和量子理论是物理学的两大理论支柱,但是它们之间的分歧由引力开始产生了。在相…  相似文献   

16.
教育的幸福     
李建文 《知识窗》2010,(1X):25-25
<正>奚恺元是芝加哥大学商学院的终身教授和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的行为科学中心主任。他致力于研究如何最大化人们的幸福,他把这种理论称之为"幸福学"。奚恺元教授的幸福观点得到了很多人的认同,他认为我们追求的终  相似文献   

17.
《科学文化评论》2008,25(1):227-227
荷兰物理学家泽尔尼克(Zemike,Fritz,1888-1966)(邮票Z4a)于1915年在阿姆斯特丹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同年任格罗宁根州立大学数学物理学教授和理论力学教授,并自1920年起到1958年止任该校的专职教授。他最早的光学著作是关于天文望远镜的。  相似文献   

18.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理学院谭暑生教授沥20多年心血原创性创立了标准时空论,写成《从狭义相对论到标准时空论》一书。本书详尽、深入地阐述了这一有别于牛顿的绝对时空观和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时空观的一种新的目前物理学所允许的时空理论;介绍了时空观理论研究和实验研究的最新进展,以及如何运用标准时空论克服和应对狭义相对论面临的疑难和挑战。  相似文献   

19.
维尔纳·海森堡(Werner Karl Heisenberg),20世纪有创见的思想家,影响世界进程的科学大师,其最重要的贡献是在量子物理学方面创立了量子理论的矩阵力学,并提出了著名的"测不准原理".1932年,因其在量子物理学方面的巨大成就被授予"诺贝尔物理学奖".海森堡在量子物理学方面的工作是20世纪重大的原始性创新.他从进入大学学习物理到做出举世瞩目的贡献只经历了短短的5~7年时间,他的成长历程以及"测不准原理"创立的经过有许多值得思索和借鉴的经验,对于研究原始创新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20.
40年前的1957年1月,吴健雄教授在美国物理学会上宣布,她的实验证明了李政道教授、杨振宁教授提出的在弱相互作用下宇称不守恒的新论点。这一成果震动了科学界,使物理学的发展进入了新的领域。50年后的今天——1997年1月,我们来回顾吴健雄教授是怎样走上物理学的顶峰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