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3 毫秒
1.
《科协论坛》2013,(7):31-31
近日,由北京市科协、北京市文物局、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指导,北京数字科普协会、首都博物馆联盟、中国博物馆协会博物馆数字化专业委员会和中国文物学会文物摄影专业委员会共同主办的"2013年北京数字博物馆研讨会"在首都博物馆举行。作为2013年国际博物馆日和北京科技周的一项重要活动,本次研讨会得到了各方大力支持。来自北京、上海、浙江、西藏、甘肃等省市自治区的200多位与数字博物馆(科技馆)建  相似文献   

2.
《科协论坛》2010,(6):24-25
5月15日,以"携手建设创新型国家"为主题的第十届科技活动周开幕式在北京首都博物馆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刘延东出席开幕式并参观群众性科技示范活动。  相似文献   

3.
白桦 《世界发明》2011,(7):34-35
首都博物馆以其特有的与文化创意相结合的产业化运营之路,成为北京博物馆中的翘楚  相似文献   

4.
《今日科苑》2010,(11):11-11
近日,由中国顶级奢侈品品牌NE·TIGER创制的《鸾凤双栖牡丹》缂丝华服被首都博物馆永久珍藏,这是中国自主品牌首次获此殊荣。这件缂丝华服汇集七种缂丝工艺于一身,其织造绝技堪称国宝级巅峰巨制,而首都博物馆永久收藏之举,更为复兴缂丝这项惊世绝艺带来了光明的前景。  相似文献   

5.
资讯     
《科学与生活》2009,(8):124-124
<正>"一切始于世博会"2009年7月5日,"走进世博会"大型展览在首都博物馆开幕,王岐山出席并启动开幕式。走进展馆,观众首先将来到一个巨大的环幕影院,160度视角的显示屏带领观众穿越时空,提前领略2010年上海世博会开幕后的盛况。之后环幕自动向两侧拉开,200  相似文献   

6.
雨后 《世界发明》2010,(1):19-19
古朴幽雅的平遥推光漆器、韵味十足的苏州评弹、惟妙惟肖的惠山泥人、“机杼夺天工”的南京云锦和美轮美奂的唐卡……12月15日,记者走进首都博物馆地下一层展厅,一下子就被这些丰富生动的传统文化和现场表演深深地吸引了。这里正在举行由宝马中国和华晨宝马携手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共同举办的“BMW中国文化之旅三年成果展”。  相似文献   

7.
郭颖 《百科知识》2007,(9X):61-62
2007年3月27日北京奥运会倒计时500天之际,北京奥组委在首都博物馆发布2008年奥运会奖牌式样,令人眼前一亮的是北京奥运会奖牌在材质使用上的重大突破,创造性地将玉镶嵌在奖牌中央,“金镶玉”工艺也因此迅速为全国人民所熟知。其实,奖牌使用的“金镶玉”技术在近年来的玉器首饰加工:中比较常见,只是细节上略有不同。  相似文献   

8.
牌楼、小胡同,四合院这些老北京的象征,在刚刚建成的首都博物馆里,带给了参观者别样的北京风情。这座被认为目前国内设施最先进、文物保存条件最好的博物馆里面到底是啥样?让我们进去瞧瞧。  相似文献   

9.
今年是利玛窦辞世整整400周年。为纪念这位将西学东渐的第一人,日前,由中国文物交流中心与意大利马尔凯大区政府合作推出的《利玛窦——明末中西科学技术文化交融的使者》展在北京首都博物馆开幕。这次展览,中方精选了62件展品,着重通过服饰器用、文人书画  相似文献   

10.
《科技风》2007,(Z1)
来自中国本土?自印度进口?前些时,《西天诸神———古代印度瑰宝展》终于在首都博物馆揭开了其神秘面纱。在这之前,来自印度国家博物馆的一件展品———“神猴哈奴曼胸像”早已成为各大媒体关注的焦点。因为,据报道称中国古典名著《西游记》中,孙悟空的原型就是印度神话中的神猴哈奴曼。  相似文献   

11.
《青海科技》2014,(3):66-68
在首都博物馆,有一场别开生面的展览——"百工千慧——中国文物保护科学和技术成果展"。不同于以往讲述文物的精美和悠久,此次展览的重点是科技在文物保护中所展现的"百般工巧,千种智慧"。敦煌壁画何以保持千年色彩?沉睡海底的古代沉船如何被成功打捞?神秘的古代城市规划如何被测定?这一切都要借助科技之光。展厅中,秦兵马俑彩绘跪射俑、西汉荒帷、漆木马等一件件以高科技修复的国宝,跨越千古,容颜依旧。遥感技术、潜水技术、生化技术等一项项应用于文物保护的科技成果,让人耳目一新。  相似文献   

12.
<正>陈洪平是当今紫砂界中年壶艺家队伍中的佼佼者之一,他最近和津门画派的几位书画艺术大家在紫砂壶上合作,作品在北京首都博物馆举办"紫玉墨韵"专题展览,并出画册。我觉得陈洪平在紫砂壶艺上能坚持传统,在传统基础上提炼创新,和文人墨客交流交往,注重提高紫砂壶艺的文化品位。为此,他请我作序,我欣然提笔。陈洪平出生在宜兴紫砂发祥黄金地带的丁蜀镇潜洛村,村西有历代紫砂巨匠云集的川埠上袁村(现为紫砂村),村东有近代紫砂高手聚集的蜀山  相似文献   

13.
《科技风》2007,(4)
一、重要日程提示重要日程安排日期日程安排4月中、下旬普通体育专业测试5月10日前审核办理保送生备案手续5月中旬体育单招考生文化课考试5月18日-19日优惠考生验证登记5月21日-31日公布优惠考生信息6月7日-8日文化课统一考试6月23日左右通知考生成绩6月25日前办理免试的高水平运动员及体育单招等提前录取备案手续6月25日-26日填报志愿6月28日俄语、日语口试6月28日-29日英语口试6月28日-7月1日军队、公安、司法院校面试、体检7月8日-8月下旬普通高校招生录取(含相应批次征集志愿)二、高考招生录取流程图1、成功录取=升学实力 高考志愿填报…  相似文献   

14.
企业内的每一个员工都是企业利润的创造者。“全员利润化”管理的主要内涵,就是把企业内部每个员工每天工作的成效用利润形式进行量化;对企业内每个岗位、每个人进行日目标(利润)、日核算、日分析、日反馈、日核算、日工资、日报表的“七个日”全控管理;根据员工个人创造利润多少来分配工资收入。  相似文献   

15.
刘普幸  杨泉 《资源科学》2012,34(3):566-571
利用敦煌绿洲气象站1955年-2010年日平均气温资料,采用气候倾向率、Mann-Kendall检验、相关分析及Morlet小波功率谱等方法分析了研究区胡杨生长季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响应。结果表明:近56a来,研究区胡杨年生长季有开始日提前,终止日推后,年生长季天数延长的趋势;展叶始日有提前趋势,叶黄初日有推后趋势。胡杨生长季开始日、展叶始日分别与3月和4月平均气温呈负相关关系,胡杨生长季终止日、生长期天数及叶黄初日分别与10月、3月-11月及8月-9月平均气温呈正相关关系。胡杨生长季开始日、终止日、生长季天数、展叶期及叶黄初日均具有多个突变,存在3.77~8.33a的短尺度周期,这反映出研究区胡杨生长季对气候变化响应十分敏感。  相似文献   

16.
捷报頻传,我英勇的空軍部队和海軍航空兵部队,在去年11月15日、今年1月2日、3月31日、4月3日和18日,在中南地区上空,接二連三地击落了五架美帝国主义軍用无人駕駛高空偵察机。4月2日和4月20日,在首都  相似文献   

17.
利用西藏色季拉山地区东、西坡2个气象站点1961~2010年近50年的逐日最低气温资料,以≤0℃最低气温为霜冻指标,采用气候倾向率、累积距平、信噪比和R/S分析等现代气候统计方法,分析了东、西坡初霜日、终霜日、无霜期和霜冻日气候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近50年东、西坡初霜日以1.3~1.5d/10a的速度稚迟,终霜日平均每10年提早1.5~5.1d,无霜期每10年增加2.8~6.6d,而霜冻日每10年减少5.8~6.4d;东坡的增减幅度要大于西坡。(2)20世纪60至80年代东、西坡初霜来得早、终霜结束得晚、无霜期短、霜冻日多;90年代至21世纪最初的10年,东、西坡均表现为初霜日来得迟、终霜日结束得早、无霜期长、霜冻日少的年代际变化特征。(3)特少霜冻日发生频数为8~10次,主要出现在21世纪初,以西坡较多。(4)东、西坡初霜日、终霜日、无霜期和霜冻日均未出现气候突变现象。(5)东、西坡初霜日Hurst指数小于0.5,说明未来推迟的幅度可能会变小;而终霜日、无霜期和霜冻日的Hurst指数均大于0.5,表明未来东、西坡终霜日仍将趋于提早态势、霜期仍将趋于延长,而霜冻日仍将表现为减少趋势。  相似文献   

18.
利用那曲地区7个站点的气象观测资料,建立时间序列,运用趋势分析、相关分析等方法研究分析1981年至2010年30a那曲地区霜的分布特征、变化趋势以及初终霜日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那曲地区各县平均初霜日出现在8月上旬~8月下旬;终霜日一般在6月中旬到7月上旬;那曲地区霜日总体分布呈现自东向西递减态势;那曲县、申扎县、比如县、嘉黎县霜日有波动上升态势,班戈县、安多县、索县有下降趋势;初霜日推迟,终霜日,安多县与班戈县推迟,其余5县终霜日提前;无霜期延长;霜日季节分布,最多为秋季,最少为夏季;无霜期逐年代均有所增加。  相似文献   

19.
《华夏星火》2016,(10):4-4
2016年10月17日是我国第3个扶贫日,也是第24个国际消除贫困日。
  1992年12月22日,联合国通过47/196决议,由1993年起把每年的10月17日定为国际灭贫日,用以唤起世界各国对因制裁、各种歧视与财富集中化引致的全球贫富悬殊族群、国家与社会阶层的注意、检讨与援助。  相似文献   

20.
21世纪以来,日本已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国,中日贸易总量已排到世界第四位.2012年是中日邦交正常化40周年,也是中日国民交流友好年;中日之间一直在贸易上有经济、文化、科技、教育等方面的合作,但是中日之间贸易摩擦又与日俱增.本文从中日贸易现状出发,认真分析当前贸易现状和预期发展情况,为中日贸易健康发展提出有益意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