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春天的发现》是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第十册第一单元的习作训练内容。此项习作训练很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既能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又能让他们展开丰富的想象,并在此基础上强化语言积累,感受丰富多彩的生活,是颇有训练价值的习作题材。进行本次习作指导,应以组织开展春游活动为切入点,通过回顾春游场景、述说春游感受、点拨习作方法等途径,  相似文献   

2.
目前,小学语文教材中安排的习作训练都比较注重写作的交际功能,如苏教版四年级的<春游建议>、<一次讨论会>等,但因地区差异等因素,有些教材安排的习作内容不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不易于表现他们对生活的独特体验和思维的自主意识,从而影响学生的写作兴趣与自信心.这就需要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重新开发习作内容,通过一些有效的策略激发学生较高层次的表达需要,让学生充满情趣地写作、修改,最终达到训练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语文课程标准》中对小学高年级段习作的要求是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能写简单的纪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内容具体,感情真实.能根据习作内容表达的需要,分段表达.本文将谈及如何培养学生习作的情感、习作能力和习作创造,而这三方面的核心是习作情感和兴趣.  相似文献   

4.
目前,小学语文教材中安排的习作训练都比较注重写作的交际功能,如苏教版四年级的《春游建议》、《一次讨论会》等,但因地区差异等因素,有些教材安排的习作内容不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不易于表现他们对生活的独特体验和思维的自主意识.从而影响学生的写作兴趣与自信心。这就需要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重新开发习作内容,通过一些有效的策略激发学生较高层次的表达需要,让学生充满情趣地写作、修改。最终达到训练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说起作文,不少学生一听到就头疼,学生怕写,感觉无从下手,腹中无物,找不到内容可写,或者就是知道了整件事情的前因后果也不知道该怎样表达出来,找不到合适的词句来表达意思.究其原因,一是思路狭小,没有展开丰富的联想,不会认真观察身边的人和事、景和物;二是生活面狭窄,每天都是以家和学校生活为主,很少接触社会生活,很少到大自然中观察;三是农村孩子接触外面的新鲜事物的信息闭塞,缺乏丰富的信息资源,仅仅凭借现有的那一点点资源写作文是远远不够的,是写不出好文章的.在教学中,教师要培养学生认真观察事物的能力和方法,让学生观察生活和自然,感受生活、感受自然,加强读写结合训练,在读中和运用中积累,养成勤记日记的习惯,大胆想象,充分使用修辞表达方式,才能提高学生的习作兴趣,使学生乐于习作、乐于表达,使学生在习作中学会作文.在教学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训练学生,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  相似文献   

6.
设计理念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互通有无,自由表达,在此基础上让学生重新认识春天,感受春天的美丽,激发习作热情,自由选择习作内容,让生活化的、开放的习作课堂为学生提供广阔的习作空间,使学生写出富有灵性和个性的习作。  相似文献   

7.
1.指导观察,丰富内容。儿童语言的表达,是以他们对世界的认识为基础的。有所认识才有所表达,儿童认识世界的主要途径是凭借观察。我们须引导学生走进生活,做生活的有心人,仔细观察,让活生生的生活素材成为他们习作取之不尽的源泉。走进生活,不等于就有所发现。要指导学生学会观察,调动自己所有的感官,去看、去听、去触、去闻、去想、去体验,去获得自己没有获得的感受,要善于用自己的眼睛去看别人见过的东西,在别人司空见惯的东西上发现出美来,融进自我内心体验、对生活的真切感受。只要留心去观察,总会有新发现:春天到了,小鸭子在溪里戏水;…  相似文献   

8.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难点,要彰显学生的个性,教师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循序渐进,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让学生留心生活,读背练改,积累习作材料;尊重学生的个性,自由表达,彰显自我风格;让学生自主选择,不拘一格进行习作训练;指导学生观察,善于发现,丰富习作内容。  相似文献   

9.
【设计理念】1.本设计旨在“打通读写”,引导学生自主阅读课外读物,在丰富知识、认识、情感等方面积累的同时,学会在读写之间搭建起桥梁,逐步培养起在阅读时自觉探寻作者写法的习惯。学习自由表达,力求在读写冲浪中放飞学生的个性,提高语文素养。2.教育家叶圣陶指出“: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才会做成什么文字。”学生的习作应来源于生活,反映生活。因此,习作前,引导学生关注自己的现实生活,感受父母、师长等对自己的关爱,使得学生的习作言之有物,能表达出真情实感。【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阅读一组优秀习作,感受母爱的伟…  相似文献   

10.
教学目标 1.通过品尝一些食品,培养学生五官并用的观察习惯和能力,引导他们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 2.根据新课标提出的第三学段的习作要求——内容具体,感情真实,引导学生抓住细节进行描写,在表达时适当地融入自己的想象,表达个人的独特感受. 3.通过活动,引导学生感受并体验快乐,将作文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培养他们在生活中积累习作素材的意识. 课前准备 秀逗、榴莲糖、芥末花生、竹炭花生等食品.  相似文献   

11.
作文教学是对学生进行认识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综合训练.小学语文新课标在中年级习作教学目标中明确提出:"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感动的内容."  相似文献   

12.
<正>当前,多数学生不喜欢习作甚至对习作有着很强的畏惧心理,这是不争的事实。我结合自己多年的跟班教学和研究,却发现习作也可以是快乐的。要想达到快乐习作,教师就要采取多种手段,诸如引领大量阅读、模仿借鉴写法,创设习作情景、激发习作兴趣,感受个体生活、丰富习作素材等。我认为:在学习写作的起始阶段,不给学生过多的条条框框,让他们天马行空,甚至是肆意表达,就一定能品尝到习作的快乐。一、阅读引导是基础  相似文献   

13.
一、走进生活,捕捉孩子的心灵 在习作训练中,教师要从教学内容入手,积极引导学生挖掘写作之源.让学生通过看、听、经历和感受,引导其进入生活领域寻找习作素材,为学生的作文练习提供丰富的源头活水.首先要引导学生参与生活、观察生活.  相似文献   

14.
为了实现作文教学的最优化,笔者认为开放作文教学是一条行之有效的捷径。因为开放的作文教学,可以张扬学生的个性,让学生真实、真挚地关注生活,感受、体察生活。这样,写作内容更丰富,表达又不拘形式,创造性思维能得到培养,同时又能提高人本价值,弘扬人文精神。一、开放习作内容学生感到作文难,其主要原因是学生习作的内容贫乏,再加上教师在上作文课时偏重于写作技巧的指导。而习作内容应是丰富多彩的,目之所及、心中所感、所想、亲手所为都是学生习作的内容。低年级以写话练习为主,重在培养学生的说话和写话兴趣。根据整合原则,美术、音乐、…  相似文献   

15.
扶教成 《小学生》2012,(10):14-14
<正>《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要求:"观察周围世界,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把自己觉得新奇有趣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写清楚""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因此,教师在平时习作指导训练时,应通过创设条件,丰富学生的生活,让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习作。生活化习作提倡营造一种轻松、和谐、自由、宽松、没有距离感的氛围,引导学生真真实实地用最平常心态来习作,真正达到说真话、吐真  相似文献   

16.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提出:"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语文学习规律,选择教学策略。"从课程标准精神可以理解,小学的习作活动要善于激发学生习作的兴趣,采取多种形式的习作训练活动让学生自主参与,从中获得丰富的习作素材,促使学生抒写心中的感受,张扬学生独特的个性;结合阅读教学挖掘文本中习作的训练点,进行仿写、续写、小练笔等习作的训练;引领学生在社会生活中领悟、训练习作方法,使学生在多渠道的习作活动中,不断地丰富习作素材,不断地提高习作水平。  相似文献   

17.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写作教学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这就要求我们,要引导学生走进生活,观察生活,体验生活,并通过习作来反映生活,描述生活,表现生活,抒发自己的独特感受、个性认识和真切体验。那么,如何架设生活与习作的桥梁呢?一、链接生活——丰富体验作文教学必须依托大语文教育环境,把习作与生活链接起来,在课上课下、校内校外等学校、家庭、社会、自然各种环境中,引导学生用童心去感受生活,用童眼去观察生活,用童身去体验生活,增强积累,丰富体验,为习作开渠导源。1.引生活之水,灌习作之园。一是要以文化为食粮,…  相似文献   

18.
一、教学分析 中年级是儿童观察活动的"敏感期",观察作文是这一阶段习作训练的重要形式."画秋景--写秋色"是教材编者精心设计的一次观察习作活动.它与单元主题"色彩"紧密联系,旨在引导学生"留心周围事物",进一步感受大自然的丰富色彩,深化对所学知识的认识.习作让学生自己画一幅图画再来写作,使学生都能写自己想写的内容,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为"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19.
李金贵 《师道》2008,(7):115-115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小学生习作要乐于书面表达,能不拘形式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如何达到要求?首先,学生的习作应以学生为主体,从学生的兴趣出发,以学生的生活经历与经验为主线,让学生乐于书面表达。其次,学生的习作要遵循学生的认知与习作逻辑,引导学生先观察后感受,先说后写。最后,要注意平时素材的积累,让学生习作时有内容表达。  相似文献   

20.
<正>如何挖掘学生的写作源泉,使作文言之有物?如何在学生的生活中、阅读中开发写作素材?下面我谈谈自己的感受。一、找寻作文的开发地作为开发商,首先是竞拍土地,这个是最基本的准备。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习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动笔,乐于表达"",要为学生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语文的外延是生活的外延。"作文的"开发商",在习作训练中还应引导学生关注生活,走向生活,把学生的视野由狭窄的书本引向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1.从社会生活中寻找写作素材其实生活就是一本永远也读不完的书,处处留心皆学问,如果你善读这本书,就会有所发现,有所收获,而且还能得到受用不尽的人生启示。学生的生活体验越丰富,写作的内容就越丰富。教师可以带领学生深入生活,参加演讲比赛或演出,到福利院去帮助孤寡老人、孤儿或智障儿童;配合学校大队部组织学生参加公益劳动,如捡拾白色垃圾,清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