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民族地区中小学的思想政治教育始终面临着"自治"与"治理"的冲突调适问题、"国家民族"的关系处理问题以及经济与文化发展取向整合问题等基本矛盾,比如新疆、宁夏、西藏等地区甚至还将处理现代公民与宗教教民的身份紧张问题。这一矛盾关系格局必将使得其实践过程陷入一系列特定的困境。而基本的应对策略则是以文化共生、平等关照为指导,以自主参与、互动习染为内容,从而最终实现渐进的思想政治理念内化与政治行动取向的认同。  相似文献   

2.
"人文奥运"与现代奥林匹克运动   总被引:34,自引:3,他引:31  
现代奥林匹克运动在取得巨大发展的同时,也遇到了困扰奥林匹克运动发展的种种问题.这些问题主要反映了奥林匹克运动"内源性冲突"与"外源性冲突"引发的"人文危机",可以概括为:有限资源与无限超越的矛盾、奥运理想与生存发展的矛盾、参与主体不同利益冲突的矛盾.以中国文化"和谐"思想为核心理念的"人文奥运",突出、强化了奥林匹克主义原有的和谐思想,弘扬了奥林匹克的人文精神,重新彰明了人本主义的价值原则;为遏制奥林匹克运动或奥运会的异化,提供了新的价值取向;为协调参与主体的不同利益提供了一个理想的运行模式;为解决、处理现代奥林匹克运动遭遇的种种问题和诸多矛盾,提供了思路与方法基础;对当代奥林匹克运动的改革与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以中国文化"和谐"思想为核心理念的"人文奥运",随着其实践与理论的发展,必将使中国文化成为发展奥林匹克实践,补充、丰富、完善奥林匹克理论的强大精神动力和思想源泉.  相似文献   

3.
跨文化冲突是不同性质的文化之间的矛盾性表现。美国电影《我们的家庭婚礼》讲述的是美国洛杉矶两个不同民族出身的美籍家庭在筹备儿女婚礼过程中,由于不同的文化而引发的种种矛盾和伤害。本文从民族主义和家庭建构的角度,对影片中的误解和冲突进行分析,试图寻求解决和避免文化冲突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宗教道德的社会调适是对宗教道德适应于现代社会文明发展的需要和要求而进行的整体把握和具体规整。宗教道德价值本身具有的复杂多变性需要我们对宗教道德的社会调适问题认真观察、深谋远虑。在社会主义社会 ,对宗教道德进行调适不仅是必要的也是可能的。宗教道德的社会调适落实到实际道德建设中 ,就是要积极引导宗教道德与社会主义道德相适应 ,使之适应于全球化时代人类道德文明发展的历史需要。当前在实践上的主要要求是 :做好社会调适的具体引导工作 ;正确认识和评估社会主义现实宗教道德问题 ;加强对宗教道德的研究等。  相似文献   

5.
哈尼族的民俗文化、民俗体育文化与原始宗教联系密切。历史上形成了颇具特色的宗教信仰,即基于"万物有灵"观念的多神崇拜。这原始纯朴的信仰使其观念无羁、思想无垠,对其延续至今的民俗体育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人类的旅游活动与旅游地之间既有相互促进的一面,也有矛盾冲突的一面。本文从文化保护的角度,选择文化示范点这一模式,探究旅游活动与旅游地文化保护的矛盾以及文化示范点在解决这一矛盾中的作用和意义  相似文献   

7.
少数民族服饰是伴随着该民族社会历史及生活方式的产生而产生、发展而发展的。少数民族服饰最初是满足人们生理需要,在这过程出促进了人们的审美意识,形成了一定的审美取向。现代少数民族服饰并非只是民族历史的遗存,同时也有现实存在。本文通过对传统哈尼族民族服饰的意义阐释以及现代哈尼族服饰的多元化发展,试图解释民族文化的认同与现代适应性发展之间的冲突是否存在、民族服饰在现代的发展路径等。  相似文献   

8.
在我国体育发展实践的过程中,大众体育参与的需求与有限的体育资源供给的矛盾冲突始终存在。近几年,大众体育在场馆配置和资源供给上虽然较之前均有所提升,但是"不患寡、而患不均"的问题仍未得以解决。这一现象与我国体育发展实践倚重于顶层设计,而不同程度地忽视社会力量有着直接关联。为更好地打通上下层之间的壁垒,实现资源的落地生根,首先,应该落实"先土壤后庄稼"的战略原则,即涵养体育文化,发挥文化的功能性作用,促进社会资本的积累。  相似文献   

9.
七 元江哈尼族糯比支宗教信仰及其活动的功能与作用宗教的功能是指宗教在社会中的不同活动方式,包含有社会、社会集团和个人的要 求,受宗教的意识、活动、关系和机构的特点的制约。元江哈尼族糯比支社会中的宗教信仰及其活动的功能主要有世界观功能、补偿功能、交往功能和调节整合功能。受这些  相似文献   

10.
周剑 《职大学报》2013,(3):53-55,29
雨果的著名小说《巴黎圣母院》塑造了副主教克洛德这一形象,书中写出了"人性"与"神性"的冲突,体现了宗教与爱情永恒冲突的主题,被赋予了爱情悲剧美的内涵。这些艺术形象具有深刻的社会价值,凸显了作品的反封建、反宗教的人道主义主题,无情地揭露了中世纪宗教的黑暗,宗教脱离了人更会走向反面与极端,成为制约人的枷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