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如何放开放活国有小型企业,这是一个十分现实又很值得探讨的问题.本文认为,股份合作是放开放活国有小企业的有效形式.股份合作的实质是公有制,不是私有化;它有利于国有小企业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机制创新.但要注意因地制宜,不能一哄而上,并要加强“建制”后的企业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2.
我国所有制体制的核心是公有制为主体,改革我国所有制体制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完善和发展这个主体,不是要消除掉这个主体,而私有化的改革方向却要用私有制代替这个主体,因而私有化不是改革我国的所有制体制,而是改变我国所有制的实质。因此,私有化是同我国以公有制为主体的所有制体制相对立的,根本不可能成为旨在完善公有制的所有制体制改革的发展方向。如果从现实状况来看,我国也不存在私有化的可行性,没有发展私有制的现实基础。我国的国有固定资产已达一万一千多个亿,而私人资本仅近几年才有一些发展。  相似文献   

3.
中华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副会长、全国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说史学会副会长、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博士研究生导师吴易风教授新著《当前经济理论界的意见分歧》一书 ,已由中国经济出版社于2000年5月出版发行。全书18 5万字 ,主要内容有 :当前经济理论界的意见分歧 ;经济学家为什么不能团结在一个旗帜下 ;政治经济学或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考察西方经济理论和世界经济动向的方法论问题 ;如何看待劳动价值理论 ;马克思的产权理论与国有企业产权改革 ;现代企业制度要体现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要求 ;关于非国有化、民营化和私有化 ;私有化及其后…  相似文献   

4.
我国私有化思潮的产生有其必然性,加之以“放权让利”为主导思想的国企改革已走到尽 头,深层次的产权构造问题浮出水面,因而引发了新一轮的国企改革困惑。国企改革应避免被私有化思潮所 主导,把视点集中到产权改革、市场环境改革、谁承担改革成本这三个环节上来,才有可能从理论上对国有企 业的下一步改革进行新的探索。  相似文献   

5.
当代世界经济正处于全面调整和变动的时期,东西方各国的经济发展都面临着困难和挑战,各种经济思潮泛起袭来,力图影响经济社会发展进程。在当今世界经济思潮中影响比较大、涉及面比较广的是经济私有化思潮。这一思潮主张,全球经济不论国家和制度如何,只有将全部或大部国有公有企业转向私有化才能摆脱困境,加速经济增长。本文拟就这一思潮产生的背景,它的实质和影响等,作一点剖析。  相似文献   

6.
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探析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大学生就业难反映的是经济体制改革与教育体制改革之间的内在矛盾,问题的实质是在工业化加速推进阶段,经济社会大量需要的是具有一定的理论知识、熟悉某项操作与技能的实务型人才,但现实的人力资本供给却与此需求结构不相吻合。高等院校有必要实现研究型教育与技能型教育的分离均衡,少部分大学从事研究型教育和精英教育,绝大多数大学则从事应用型和技能型教育。从短期看,要硬化高校的预算约束,逐步放松对于学费和招生计划的统一管制,给予学校更多的其他方面的办学自主权,并改革配置高等教育资源的方式;从长期看,必须改革更为基础的制度安排,促进高等教育领域的产权改革,高等教育最终将形成面向市场的办学机制。  相似文献   

7.
我国社会主义企业改革,是坚持在公有制基础上改革管理体制,还是搞经济私有化?这是关系社会主义方向的大是大非问题。一、经济私有化的实质是否定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杭州休博会主园区全面引入民营资本案例为切入点,以产权国有化和产权民营化不同投资主体的不同经营目标为分析框架,建立了"投入—产出"内生机制模型,比较了昆明世博会、沈阳世博会和杭州世博会三种不同的发展模式。在目前中国政府缺乏有效监督现状下,世博园开发产权和经营权国有或产权国有、经营权企业化既不能实现利润最大化,也不能提供更多的社会福利;而产权民营化能够实现企业利润最大化和社会福利最大化的双赢,是新阶段我国世博园开发的首选策略。  相似文献   

9.
部门预算制度的改革具有增强预算资金分配上的民主性和科学性、增加收支透明度等优点,但在现行的部门预算管理改革中也遇到不少问题,如机构改革落后于部门预算管理改革、现有的预算分配权不适应部门预算管理改革、预算随意性较大、现行国库管理制度不适应能力部门预算管理等.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一些有针对性的措施,如加快机构改革,以适应部门预算改革;细化部门预算项目,实行标准化的定员定额管理;严格编审部门预算;建立预算编制、执行和监督相分离的预算管理机制;推行国库集中收会制度,以适应部门预算改革;政府采购,推行网络采购.  相似文献   

10.
近几年来,在经济理论上鼓吹资产阶级自由化的一个突出表现就是主张在中国搞私有化,以私有制全面取代公有制。他们认为中国的绎济体制改革已经陷入困境,根本的原因就是没有改变生产资料公有制,特別是全民所有制,改革要有出路就必须实行国有生产资料的私有化,即把全部国有企业的资产量化到个人,个人可以处置所分得的一份,使产权明晰化,以便构造出真正的市场主体,适应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我们认为,这种主张不仅在理论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