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尊重学生     
《教书育人》2004,(9):8-15
老师都希望自己的学生好,学生稍有不好,老师都会生气。这样的老师我们说他负责任。可每到这个时候,老师们都往往会把自己的生气归咎于学生的不好,于是,说教、训导、批评、甚至侮辱谩骂也就随之而来了。不论是和颜悦色,还是声色俱厉,都会让我们看到面前的学生眼中泛起的泪光。虽然最后,学生们都成了“听话”的乖孩子,可他们委屈的眼神却出卖了他们:我们是口服心不服啊!其实,学生也有话要说!这里,我们组织了一组文章,无意指责老师们的“责任心”,只是想从一个公正的角度让我们的老师重新审视学生们的“不好”,冷静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把尊重还给学生。  相似文献   

2.
我们班有些小朋友的字写得很差(chà),赵老师就把他们称(chēn)做“导演”。就说杨宜青吧,他可是个名符(fù)其实的“导演”,一会儿让字“唱歌”,一会儿让字“跳舞”,真是太好笑了。那些字写得好的同学就问“导演”们:“你们能做‘导演’,我们怎么连个配(pèi)角(jué)也当不上呢?”大家听了这句话,都笑得前俯(fǔ)后仰(yǎn)。可不知“导演”们是高兴呢?还是生气?我希望他们还是快快把字练好,别再当“导演”了!“导演”的滋味不好受!我们别再笑话这些字写得不好的小朋友了,还是帮他们一把吧!对,先给他们上一堂课,就叫“汉字多美妙”!胖胖插…  相似文献   

3.
课程改革,多了动感、生气与活力,还时有孩子们的真知灼见,让人欣喜不已。可老师们,反思每次课堂教学,我们是否真的把课堂还给了学生?一、你是否真的相信学生会超越老师小学生虽然年龄不大,但他们也有了一定的生活经验,掌握了不少知识,有自己独特的解决问题的方法。我们应该相信  相似文献   

4.
司学娟 《中国德育》2012,(19):69-71
经常听老师们说:“常规不好,什么都!白搭!”言外之意,常规决定了一切。而作为教育主体的学生,他们往往不愿意受到规则的约束。如何以生命舒展的方式实施规则教育,让遵守规则成为学生的内心需要,让外在的规则成为学生内在的素质,这是我们共同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让孩子们喜欢我!”这是邢文华给自己定下的最初目标琊文华要用自己的情,自己的爱,用自己的青春活力去感染学生,引起他们的共鸣。因此—— 微笑着,她走进了孩子们的世界 邢文华爱笑,一张笑脸让她和孩子们没有了距离,走进了他们的世界。每一天,邢文华都会让自己带着阳光般的心情进课堂,漪际激情地和孩子们一起去领略五彩斑斓的世界,遨游于知识的海洋:学生们都说邢文华的笑是最美丽灿烂的,在贺卡上,他们写下了:“老师的笑我喜欢”;下课后,他们递上了水把她团团圆住;在日记中他们说:“老师老师我爱你,就像老鼠爱大米”……邢文华知道了这阳光般的笑,对孩子们的心灵是多么重要。  相似文献   

6.
生气对身体的害处众所周知,俗话说“怒伤肝”,可眼下教师却经常生气,而且大半是和学生生气。经常情绪不好使许多教师身体健康受到影响,轻者头疼、失眠、身体疼痛,重者导致明显的病症。有的老师说:“我这高血压就是让学生给气出来的!”然而,和学生生气对老师的伤害不仅仅限于身体,更严重的是对心理和行为的伤害。  相似文献   

7.
编者的话 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听说了一位老师在学生毕业前夕给他们写了一封信。当该老师在主题班会“一起走过的日子”上为学生朗读时,因为毕业前的特定情绪,学生们都哭了。这封信发表在校报上后被一些师生收集起来。一位近八十高龄的老教师读过信后说,这位老师把自己多年做老师想说的话都充分地表达出来了,让她很感动;另一位年轻老师讲,这篇文章,自己读过多遍,每一遍都会掉眼泪。征得这位老师本人的同意后,我把信(有删节)呈献给广大读者朋友,并在教师节来临之际,祝愿教师们节日快乐!  相似文献   

8.
每个班级几乎都有学习上后进的学生,当他们在课上没有学会时,老师们常在放学后把他们留下来补课。在实际教学工作中,我们发现这么做往往成效不大,老师和学生都费了许多时间和精力,可成绩仍然不好。有的老师总结说:真是“学生丧气,老师憋气”。有什么其他好办法吗?  相似文献   

9.
每当作文本一发到全班学生的手中,他们都会迫不及待地打开作文本,细细地品读文中的评语。他们在读中或笑、或思、或改……学生们都高兴地说:“现在,我们的语文老师喜欢我的作文了,我也更喜爱写作文啦!”  相似文献   

10.
校园逸趣     
罗马帝国语文课上,老师给学生们讲道“:罗马不是在一个白天就能建成的。”在历史课上,历史老师向学生们提问:“罗马帝国是什么时候建立起来的?”“夜里!”学生答道。生气老师问“:文中说蜜蜂给花园增了生气,是什么意思?”一个学生回答“:蜜蜂偷花蜜,花儿就生气啊!”大家听了笑个不停。那学生又说:“笑什么?要是鲜花不生气,哪来鲜花怒放呢?”日行一善老师问两位学生“:你们今天有没有日行一善啊?”两位学生齐声答道“:有啊!”老师问“:做了什么事?”学生“:我们扶一位老太太过马路。”老师:“很好!但是扶一位老太太过马路,为什么要两个人呢?…  相似文献   

11.
这几年,大人们常会说:“现在的孩子,娇生惯养,都十几岁的人,还啥都不会做!唉,长大了可咋办呀?”听到这句话,我相信任何一个小孩子都会很生气,当然。我也不例外。我心中很是不甘:凭啥说我们什么都不会做?只因为我们是小孩吗?哼,我偏要证明给他们看,小孩自有小孩的能耐,他们不能这样小瞧我们!  相似文献   

12.
这是一节品德课,我竟突发奇想地想要学生也当一回老师。当我把这个想法告诉学生时,他们兴奋不已,竟也高兴地答应了,这让我感到有些意外。接着,学生们都自告奋勇地推荐自己。当小老师选定之后,这位“老师”一本正经地说:“老师!不,是袁慧同学,你要坐好来。等会儿要检查学习效果。”我没有吭声,认真照着学生的要求坐好,心想着,看你还有什么花招。可没有想到,精彩的还在后头呢!这位小老师上起课来竟然也像模像样,还有板书呢!他接连问了好几个问题,其他学生们也很积极地回答,那劲头可真让我开了眼界,课堂气氛相当活跃。后来,小老师将一个问题抛向了我:“袁慧同学,学完这一课之后,你认为我们应该学习张海迪的什么精神?”听到提问后,我马上站起来回答说:“我们要学习张海迪在病魔面前不低头,坚强不屈,奋发向上的精神。”“回答得很好!”小老师表扬了我。本以为可以坐下,但这位小老师又冷不防地提出了第二个问题:“那么,你在生活中有没有做到像张海迪一样呢?”我看着这位小老师,只见他正得意地看着我,仿佛又在说:“老师,你不能回答吗?”好啊,得理不饶人了。于是我就将计就计,沿着学生打开的思路,给了学生一个正面的回答:“在我的生活中,的确也遇到了很多困难,比如...  相似文献   

13.
“为了不教而教!”数学老师们更应该理解它的深刻含义,即课堂中老师站上讲台的时间很少,讲台几乎被学生“占领”。老师给学生们提供了一个数学问题情境,特别愿意留给学生自己出现错误的刺激,老师适当地把时间“让”给学生;适时地把讲台“让”给学生;适度地把纠错的机会“让”给学生,让学生在相互争论、相互激荡中得以提高,得到增强。其间老师每一句话都很精练、每一个问题的设计却恰到好处,每一个板书都充分体现数学知识的结构体系。老师常常在远离讲台的地方,让学生展开一场场思维的碰撞、思辨的表述,经反复玩味之后再与学生或剖析或探讨或教学生成。这样学生学到的知识就有认知参与其中,是活的知识,是智慧!渐渐地,以达到“不教”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4.
一天,我在给四(6)班上50米快速跑的课。为了激发学生的练习兴趣,我准备加入到学生队伍中去,和他们一起进行比赛。“同学们,谁愿意和老师在一组比赛啊?”“我愿意!”“我愿意!”……学生们的喊声越来越高。可就在这时,忽听有人喊了一声:“老师,我抗议!”循声望去,原来是殷飞。“你是老师,年龄比我们大,个头比我们高,我们当然跑不过你啦,这不公平!”“对!这不公平!”“不公平!”……更多的学生跟着起哄。这时,班长施周好喊道:“老师让我们比,我们就比,老师的话怎么也不听了!”瞬间,嘈杂的课堂平静了下来,学生们不再吭声,但从表情中可以看出他…  相似文献   

15.
老师的微笑     
学生就像一面镜子,我们对他们微笑,他们就会对我们微笑。老师的微笑,的确让学生和你亲近了许多,他们喜欢围着你转,把你当成他们心目中的好朋友、好老师。课后,他们会打开话匣子:“老师,和我们一起看书吧!”“老师,给我们讲个故事吧!”“老师,我让您猜个脑筋急转弯。”……一大群孩子会粘着你说这说那。这一切,都源于你对他们发自真心的微笑,充满童心的笑,永远年轻的笑。  相似文献   

16.
双手接     
今天,阴雨绵绵,大伙的心情也像这乱纷纷的雨丝,加上老师要发试卷,我们的心情就更糟糕了。发到大胖时,他一把抓过试卷,态度十分不好。让我们不解的是,今天老师的态度却出奇的好,他不但不生气,还很风趣地说:“小心啊……”大胖吃惊地问:“怎么了?”老师笑吟吟地说:“请用两只手接!”同学们都很纳闷,不知老师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大胖更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片刻后,老师一脸严肃地说:“别把‘蛋’给打破了!”老师说完,在座的同学都哈哈大笑。原来这次考试,大胖一道题也没做对。插图山羊双手接!广西玉林市博白县@王缉康…  相似文献   

17.
“自主学习”是《语文课程标准》的一个重要理念,也是近几年老师们思考讨论并探索的一个重要课题。在我看来,所谓“自主学习”,通俗地说,就是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真正把学习当成学生自己的事。但在实践过程中,却不是简单地让学生自己读书或上台表演表演就了事,而是有许多问题值得思考和探索:“自主学习”的起点是什么?自主学习有哪些形式?师生关系如何处理?自主学习是不是就不需要教师的指导?如果需要,那么教师又如何指导?自主学习对教师提出了什么新的要求?……对这些问题,今天的“茶客”们都会有自己的见解。上海从来都是中国教育改革的前沿阵地,而作为从属于建平教育集团的上海建平实验学校,近几年在新课程改革中,更是迈出了坚实的步伐,并取得了突出的成绩。今天,该校语文组的老师们光临茶馆,他们中的谭淑云、李百艳等老师都是在全国已崭露头角的名师。他们的讨论,会把我们对“自主学习”的思考引向深入。  相似文献   

18.
闫红梅 《人民教育》2011,(16):77-78
每年的教师节,学生们都会自发地用自己的方式向我们这些做老师的表示衷心的祝福和诚挚的谢意,其中说得最多的就是“感谢老师的教育之恩”.今年的毕业典礼上,学生们说得最多的还是“感恩”,“感谢老师的关心”,“感谢老师的指导”,“感谢老师的鼓励”……总之,他们几乎都表达着一个意思:老师对他们的成长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9.
薄祥梅 《时代教育》2009,(10):201-201
做教师的都知道要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都知道孩子的自尊心不可伤,自信心不可灭,可我们做得怎么样呢?情绪一激动就只看到孩子的缺点了,恨不得把一下子就把学生扳得直直的,身上找不到一点缺点才好.孩子是需要去教育的,可也需要我们去关爱.教师们都应该蹲下来看学生,常常听听学生的心声,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常常反省自己,做个学生喜欢的老师,做学生的朋友,让心与心撞击出智慧的火花!  相似文献   

20.
最好的伙伴     
“我们坚信,没有写不好作文的孩子!”就是这句话,使我结识了一位新的朋友——《新作文》。翻开她看看吧!在白纸黑字间会蹦出一个五颜六色的“彩姑娘”,她们可顽皮了,东躲西藏的,那长长的彩带把每一页都染成彩色的了;同样从动画城里跑出来的“图画们”也乐坏了,他们可是出了名的机灵鬼,找准了适合自己的文章后,便躺在那儿,做起自己的春秋大梦来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