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人人为健康,健康为人人”,健康影响着整个人群,家庭和社会,对于智力障碍者来说健康教育的开展更是其教育、康复的一种形式,特别是心理健康教育和性健康教育。总结国内外经验,健康教育提高了智力障碍学生的健康行为以及其选择健康行为的主动性,提高了智力障碍学生的健康水平等。同时,通过相关的健康促进,借助社会、家庭这一支持系统的力量,使健康教育的效果得到加强。  相似文献   

2.
对智力残疾学生进行健康教育的实验研究表明,由研究者对健康教育课的教师进行巡回指导和集中培训相结合的方式,是解决智力残疾学校健康教育师资力量不足的一种可行的方式.健康教育的效果明显提高智力残疾学生选择健康行为的主动性;基本卫生行为的训练易在低年级进行;对"晚上刷牙"行为的形成及"咬指甲"等不良行为的消除则需要较长的时间.借助家庭这一支持系统的力量,能使健康教育的效果得到加强.  相似文献   

3.
何非 《文教资料》2014,(6):127-129
本文旨在了解听力智力双重障碍学生社会适应行为发展的特点。通过对125~;听力智力双重障碍学生、听力障碍学生、智力障碍三类学生使用《学龄儿童社会适应技能测查量表》进行社会适应(概念、行为、实践)发展水平的测查,得出听力智力双重障碍学生的社会适应概念水平有显著差异,都未能达到正常水平;其社会适应行为发展随着年龄的增长,达到社会适应行正常水平和基本正常水平的比率不断增加,轻度低常水平的比率不断减少;社会适应实践水平虽然没有达到正常水平,但也没有显著差异的结果,可见学校要从教育目标和课程设置、教师培训和家长培训着手,提高双重障碍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4.
社会适应能力不仅是鉴别和诊断智力障碍儿童的依据,还是对智力障碍儿童进行教育与训练的主要内容。社会适应能力的发展满足智力障碍儿童自身发展的需要,是其融入社会的必然选择。目前对智力障碍儿童的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过于注重外显行为的训练,忽视了内在心理机能的发展。本文整理了智力障碍儿童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上出现的问题,结合相关文献,提出教育建议。  相似文献   

5.
智力障碍儿童的职业教育不仅关系到学生的专业技能与职业发展,还关系到学生的健康成长、学校乃至社会的文明、进步与发展,值得社会和广大教育者的广泛关注。文章从支架式教学的观点出发,概括了目前特殊学校中智力障碍儿童职业教育的现状,并在次基础上提出了如何利用支架式教育的理论与方法,提高智力障碍儿童的自理、职业技能水平,从而为提高智力障碍儿童生活质量提供新的探索途径。  相似文献   

6.
绘画治疗作为一种有效促进特殊儿童心理健康的方法,不断为从事特殊儿童干预研究的学者和教育工作者所采用。智力障碍儿童由于受到脑器质性损害,认知能力发展不足,普遍表现出人格发展上的障碍,并且伴有明显的情绪和行为问题。因而,以智力障碍儿童为研究对象,探究绘画治疗的理论基础、作用机理及特点,及其在智力障碍儿童干预中的应用和注意事项,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其人格的发展,改善情绪和行为,促进社会性发展,并且丰富有关智力障碍儿童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7.
信息技术的出现突破了传统教育方法的单调和狭隘,丰富了教学手段和方式,改变了培智学校的课堂。为了提高智力障碍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应该根据智力障碍学生绝对感受性低、注意发展速度缓慢、难以集中注意力或注意力容易分散等特点而产生的特殊需要,充分开发利用资源,巧用信息技术提升智力障碍学生的生活适应能力。实践证明:信息技术能够很好地提高学生的生活适应能力,使之更好地融入现代化主流社会。  相似文献   

8.
智力残疾儿童健康教育意义初探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健康教育是面向全体人群有目的、有计划的系统教育活动。本文从社会的发展、健康教育学科的发展及智力残疾儿童本身的发展等不同角度探讨了对智力残疾儿童开展健康教育的意义。对智力残疾儿童开展健康教育有助于智力残疾儿童适应社会的发展;对智力残疾儿童开展健康教育是对健康教育学科的丰富和完善;对智力残疾儿童开展健康教育能促进智力落后教育目标的实现:对智力残疾儿童开展健康教育还可以促进教育者教育观念的转变  相似文献   

9.
智力障碍青少年的体质健康问题关系到社会和谐与稳定,关系到社会公平与正义。构建青少年体质健康保障体系,在理论上需要从多个学科分析和研究,在实践上需要加强体育锻炼和心理疏导,做好心理健康教育和社会保障工作。  相似文献   

10.
最新修订的“智力障碍”定义系统,更加注重个人功能状态的改善,强调特殊教育就应该成为最有效的支持体系,帮助智力障碍儿童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根据中度智力障碍儿童的身心发展水平,特殊教育启智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要从实际生活经验出发,提高他们的社会化发展水平,以形成广泛的社会适应技能为主要目标,并在个人生活、家庭生活、学校生活和社区生活等方面构成一个完善的课程目标体系。  相似文献   

11.
本文分析了目前高校学生的健康状况,认为传统的“体质健康”观念较陈旧、片面、提出必须以现代“健康”的观念指导高校健康教育工作,强调体育锻炼的积极意义,树立“终生体育”观;重视心理卫生教育;突出健康教育的全民性。  相似文献   

12.
Abstract

The body of evidence supporting a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ocial determinants of health and adolescent sexual and reproductive health is vast. To advance health and have a greater impact on adolescent health outcomes, sexual and reproductive health practitioners need to take into account the relationships, community, and society within which adolescents live, learn, and play. With this review, we aim to provide practitioners with a clear understanding of the value of adopting a more comprehensive approach and we provide concrete recommendations for actualizing social determinants of health through programs and services. Recommendations are provided for each of the five social determinants of health categories outlined by Healthy People 2020, including Neighborhood and Built Environment, Economic Stability, Health and Healthcare, Social and Community Context, and Education.  相似文献   

13.
Mobile health clinics address the health needs of underserved populations by bringing healthcare to patients’ communities. Mobile health clinics find unique ways to treat patients and empower them to take control of their health. In this article, we examine how patients who use an urban mobile health clinic narrate their experiences on the clinic and what they see as the impact of the clinic on the community. A narrative of generosity emerged from the interviews, where patients believe the mobile health clinic creates a sense of welcome, encourages patients to become active participants in their health, and fosters a “pay it forward” attitude among community members.  相似文献   

14.
论高校体育与健康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和全民健身计划赋予高校体育的历史使命,结合当前高校体育的现状,论述了高校体育与健康教育的本质区别与联系,提出了高校体育与健康教育相结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针对贵州师范学院2010级学生进行心理测试,3274名大学生测查出1141人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34.85%)。各因子阳.性检出率从高到低排序依次为强迫(56.65%)、适应(54.28%)、情绪稳定(50.92%)、焦虑(50.82%)、学习压力(49.29%)、抑郁(39.40%)、人际交往(39.19%)、偏执(30.64%)、敌对(22.24%)、心理平衡(21.13%)。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应及时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  相似文献   

16.
励骅 《巢湖学院学报》2007,9(1):145-147
通过调查发现大学生负性情感检出率高,抑郁和焦虑分别达到25.2%和15.8%。大学生负性情感体验产生原因主要来自人际关系、学业压力、性与爱等方面困扰。大学应努力培养学生积极情感,控制消极情感发展,提高大学辅导员心理辅导水平。  相似文献   

17.
社会持续、和谐发展,需要专业精深、身心健康的人才。本文通过文献资料和教学实践对当前大学生的身心健康状况分析,提出高校如何利用体育促进学生健康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本文提出保健食品概念、定义及分类,谈论了保健食品功能物质,论述了保健食品与长寿关系、中国保健食品现状及我国保健食品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9.
教师心理健康水平会直接影响教育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对教师心理健康的研究应引起教育界和学术界的关注.阐释教师心理健康的标准以及教师心理不健康的主要表现与危害,探究教师心理健康问题产生的原因,研究维护和促进教师心理健康的对策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