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讯员手记     
对准目标“狠射门”我是个通讯员,也是个业余作者,经过几年的努力,一些稿件被省内外报刊先后刊用,别人问我有啥门道,我说:“对准目标狠射门。”投稿和射门一样,要有不甘失败的决心和信心。记得我刚开始给一家报纸副刊写稿,寄一篇退一篇,寄两篇退两篇。不知是我的决心感动了编辑,还  相似文献   

2.
陈明远说,有一次他问郭老(郭沫若):“您写诗向报刊投稿以后,编辑部改不改?提不提意见?退不退稿子?”这个十足孩子气的问题把他逗乐了。他笑着反问我:“假如你来当编辑,我的诗稿落到了你的手里,你怎么处理呢?”我认真  相似文献   

3.
金铃 《新闻三昧》2004,(8):43-43
屈指算来,你为我供稿已有两年了。你喜爱动笔耕耘。2001年,经同事推荐,我与你取得联系,并请你为我编辑的《精彩点击》专版每周提供一篇图片点评。从那时起,常常是每到周一便有一封邮给我的信,信封上总是排列着工工整整、一丝不苟的几个字——金铃同志收。这样的情况一直持续到现在。即使你有时外出,也会或提前赶出稿子,或从当地给我寄来。每每展开稿件,读着那一篇篇观点鲜明、语言生动、饱含深情的评论,我总禁不住会想,你究竟是怎样的一个人。  相似文献   

4.
《今传媒》1997,(2)
我最早与沈海相识是经一文友介绍的。记得第一次见面时,他写满英气的脸庞和谈吐儒雅的风度,深深镌刻在我的记忆里。此后不久,我写了篇习作欲投稿发表,可心里又没底,于是就想到了沈海,并把稿子寄上,信上照例写上了“批评”“斧正”的谦词套语。可寄出后我心里直打鼓...  相似文献   

5.
我在一张全国性的报纸工作,主要任务是编辑两个言论专栏。我干这行当有五年了,以前在稿源上不曾有什么问题,但最近可不行了,投稿者寥寥,可用者更少。以前,大批稿用不出去,我退稿时左抱歉右包涵;现在,我得挨门挨户去偶,去求,去说,“看在老朋友的面子上,救救急吧!”我以为这是很偶然的、很孤立的现象,比如嫌我们报纸名气不够,嫌给的稿费太少等等。于是我打电话到一张全国顶大的报纸那里,请熟悉的编辑帮帮忙,至少把用不出去的稿子给我们两篇。那老兄在电话里说:“你可算找错了地  相似文献   

6.
我和河南日报《生活周刊》相识是在1985年10月。当时我给她寄了两篇小稿,一篇叫(?)她为什么哭得那样伤心(?),一篇是(?)不要彩礼的姑娘》。半个月过去,我意外地收到(?)一  相似文献   

7.
光阴似箭,转眼间解放军报第十二届新闻函授即将结束。作为本届函授学员,回想起这近一年的学习历程,心绪难平,真舍不得说“再见”。我是一名新闻爱好者。参加函授前,我曾多次向媒体投稿,均无奏效。参加函授后,在指导老师的热心辅导下,我已在《解放军报》上稿1篇、《军事记者》2篇、其他媒体20余篇,使我再次激发了写稿的热情,信心倍增,干劲更足。“熊建同志:你好!今编发你一稿,拟发11日军报,寄上大样剪贴,存念。祝学习进步!”这是马厚寅老师于3月7日给我写的亲笔信。捧读来信,令我感动不已。马老师为了一名素昧平生的学员来…  相似文献   

8.
“投稿派”     
叶圣陶老先生说自己是个“投稿派”,他不轻易答应编辑的约稿,有了合适的稿件却会主动给你送上门来。有次我随丁景唐先生一起,专程到他府上拜访,请他就三十年代的新文学写篇东西,他连连拱手说“不行,不行”。我们再三恳请,他还是婉言推辞:“我可以考虑考虑,但不能接受约稿。”直到送我们出门时,叶老还风趣地说:“我可是一个铜板也不欠呵!要是答应下  相似文献   

9.
学名人投稿     
投稿时很有必要学一学名人。列宁于1922年应卡尔宾斯基的要求,给《贫农报》寄去一篇稿子,另附一短信,说明由于近来生病,“因此我不能为《贫农报》4周年写点什么适应的东西。寄上的一篇如果适合,即请刊登;如果不适合,请扔进纸篓,这样好些。”老舍在《我怎样投稿》一文中说:“在我投寄稿子的时候,我往往注上:‘如不适用,祈代扔掉!我不要求退稿’”。为什么呢?“为的是给编辑部减少一些麻烦。我知道编  相似文献   

10.
今年6月21日,河南日报《生活周刊》专页上,登出一个“小启”,是为寄稿费而寻找两位作者。我是个农民通讯员,曾多次投稿,虽被采用了几篇,但更多的稿件还是石沉大海。有时.我想,可能是没有熟人的原因吧!读了这则“小启”,我明白了,编辑是认稿不认人的,要  相似文献   

11.
我现在担任省、市和中央10多家新闻单位的通讯员与特约记者。1986年被采用的文稿近百篇。许多年轻的朋友问我:“何以有今天?”说起来真是中药铺里的抹布——酸甜苦辣都有啊!我今年52岁,搞通讯报道工作已有30年的历史。但开始搞这一工作时,真是擀面杖吹火——一窍不通,每年写稿10篇或20篇,都如石沉大海,可谓“屡投不中”。后来写的许多稿子也被纷纷退了回来。这时我想自己充其量是个初中生,不是干这一行的“料子”,再加上听到一些冷嘲热讽,便决心“洗手”不干了。可有一次,无意中我在一本书上看到一则名人轶事:世界著名的英国小说家约翰·克里西年轻时有感于写作,但开始向许多出版社和文学报刊投稿时,得到的却是743张退稿条。尽管如此,他仍坚持写作。后来,他的作品终于问世了。当他到75岁逝世时,共  相似文献   

12.
我是一名业余作者,近年来经常向各级报刊电台投稿,迄今为止已左国内近八十家报刊电台上发表稿件三百七十余篇。通过投稿,我发现绝大多数报刊对作者都是很尊重的,但也确有部分报刊从不同程度上“冷落“了作者。据我归纳,目前报刊对作者投稿作出的反应大体上有以下四种类型: 一日“特别积极型”。报刊收到作者的来稿后,及时向作者发出“收稿通知单”或“用稿通知单”抑或退稿信。稿件一经采用即寄报(刊)样和稿酬。《法律与生活》、《秘书之友》、《人才开发》等报刊就属于此种类型。二曰“积极型”。报刊收稿时不向作者发出任何“信号”,若刊用就寄报(刊)样和稿酬,不采用则  相似文献   

13.
我乍开始投稿时,不加任何思考,胡乱发给一家报社就算万事大吉,还满怀信心与希望,每日睁大双眼在报纸上寻觅着自己的“大名”,结果数十篇稿件却如泥牛入海。后来,我苦苦思考,才悟出其中因由。原来,稿件能不能见报,除了取决于稿件本身的质量外,还跟你为稿件找的“婆家”是否对路有很大关系。如我把写农民靠科学致富的稿件寄  相似文献   

14.
许多通讯员开始写报道都是从本单位的好人好事开始的。在自己生活、工作的范围内,发现某人某事很感人,萌动了写作之心,于是,挥笔成章,投往报社,有时偶而也投中了。但这并不等于你就掌握了新闻报道的方法,也并不是你的文章写得好,而是因为你报道的事实本身比较典型,有一定的新闻价值。有的通讯员,由于一篇两篇的见报刺激,积极性来了,便接二连三地再写再投。可是,十有八九命运不佳:不是“石沉大海”就是被编辑退了回来。究竟是什么原因呢?有的同志怀疑是自己的写作技巧不行,  相似文献   

15.
我是农场广播站的播音员,一九八一年开始利用业余时间学习写稿.刚开始,我连续向报刊、电台投稿上百篇,却只被采用了两篇。这时,有个同志对我说:“你不给编辑抹油,还想多上稿?”真是这样吗?新闻干事老吴却给我讲了这样一件事:“有一次,某农场一名年轻的报道员为了多上稿,特意拎了一桶豆油,专程赶到一家报社向编辑“请教”,受到了编辑部的批评.还有许多老通讯  相似文献   

16.
去年9月28日,山东滕州籍运动员毛新源在第11届亚运会上为山东夺得了第一块金牌。我采写了现场短新闻《妈妈心系亚运》。这里,想就这篇新闻的采写前后谈点感想。党的好干部焦裕禄有句名言:吃人家嚼过的馍没滋味。作为一名记者更是如此。多年来我就把“不吃别人嚼过的馍,不重复报道别人报道过的东西”作为一条规矩,严格要求自己。在自己的采访范围内,重要新闻力求报道在他人之前。这次亚运宣传,我共发了6篇稿,其中有4篇被新华社播发,两篇被《中国体育报》刊用。诸如94岁的枣庄市政协常委郭允生,把女儿从台湾寄  相似文献   

17.
我的四五个“窑哥们”都是粗糙人,给我设下的第一关是:稿件写成后,先让他们看,通不过,甭寄。我明白窑哥们的良苦用心,自然答应喽。一次,我写了一篇人物通讯准备  相似文献   

18.
一场风波     
到入伍第三年我才突发奇想,要给军报投稿。当时军报刚做尝试,版面上都有编辑的名字,我便一天一篇给编辑寄稿子。一个月后,有位编辑给我回了信。拿着印有“解放军报社”几个鲜红大字的牛皮纸信封,我心花怒放,高兴得跳了起来,心想肯定中摘了。故意拿着信封在战友面前走了两趟,战友们把我围得里三层外三层,等拆开信才知道,不是那么一回事。信不长,编辑说我以后寄稿子不要再寄给他,要寄给通联处,由那里统一分发,还说了些注意研究报纸多看书,多向新闻干事请教之类的安慰话。我的脸火辣辣的。这件事立刻成了一场小小的风波,有些战…  相似文献   

19.
当文书时.工作之余我常写些生活感悟。一天,我心血来潮将加班写的“豆腐块”.打印出来.装进信封寄往报社。原以为。此稿文笔青涩,难逃泥牛入海之命运。由于连队事务性工作多.稿件投寄出去不久我便忘了这档事。熟料不久,上级一位新闻干事碰见我问:“你是不是给报社投稿了?你的文章发表了。”这时,我才猛然想起寄稿的事来。清晰记得,那天我是奔跑着回连队找报纸的。  相似文献   

20.
有的放矢     
我是一名业余通讯员,生活在基层,近几年给各级报刊电台投稿800余篇,可采用的不多。后来我改变了投稿方法,将稿件按内容分类,直接投寄给相应的栏目,结果很快尝到了甜头。1989年,我给湖北日报“读者来信”专栏投稿4篇,被采用8篇;给该报的“开放之夏”投稿5篇,全部被采用,给湖北人民广播电台“听众信箱”投稿35篇、采用27篇;给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青春年华”节目投稿3篇,采用2篇;给《新闻出版报》的“通讯员剪影”投稿4篇,采用3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