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做为语文教师应从学科特点、学生实际情况出发确定教法,以便在教学中教出自己的风格,教出语文的境界。为达到这一目标,语文教学工作者应抓住文本,注重文本与生活的结合,不断积淀,丰富自己的技能。只有具备丰厚的底蕴,才能让我们的教学得心应手,左右逢源。  相似文献   

2.
以肖培东老师教学的《老王》为例,探讨关于语文知识“怎样教”的问题,指出语文知识教学要融入文本个性教活语文知识,要融入文本语言深入理解文本,要融入探究体验教出知识的温度.  相似文献   

3.
科普文是小学语文教材中常见的一种文体,它不同于叙事性作品、诗歌和非连续性文本,有其独特之处。目前的科普文教学大多停留在对内容信息的提取上,没有经历"语言文字—思想内容—语言文字"的全程阅读,且课堂气氛沉闷,学生学得无趣。科普文教学要做到高效,就须教出"语文味",教出"文体特色",教出"文本特点",教出"情趣情味"。  相似文献   

4.
沿袭陈规、盲目借鉴和盲从学生,已成为了当前语文课堂有效教学的“杀手”,不仅影响了学生已有认知水平的提高,而且严重影响了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和能力的提高.教师应该努力提高自身的业务素养和执教水平,在教学中要跳出教学沿袭的羁绊和借鉴的美丽陷阱,围绕文本的核心价值设计课堂教学,以语文的质点或文本的特点为教学的突破口,教出自己的精彩,以使学生学有所得,语文素养得到培养,语文能力得到切实提高.  相似文献   

5.
语文教学理念常新,流派纷呈,往往让一线教师应接不暇,时有困惑.面对纷繁复杂的教学现状,语文教师应该静下心来,追寻语文教学的真义,教出本色语文.而要做到这一点.教学前必须研透文本,教学中必须有的放矢,并努力拓宽学生运用母语的途径.  相似文献   

6.
沿袭陈规、盲目借鉴和盲从学生,已成为了当前语文课堂有效教学的“杀手”,不仅影响了学生已有认知水平的提高,而且严重影响了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和能力的提高.教师应该努力提高自身的业务素养和执教水平,在教学中要跳出教学沿袭的羁绊和借鉴的美丽陷阱,围绕文本的核心价值设计课堂教学,以语文的质点或文本的特点为教学的突破口,教出自己的精彩,以使学生学有所得,语文素养得到培养,语文能力得到切实提高.  相似文献   

7.
[推荐理由] 语文教学,首先需要对文本进行解读,在此基础上进行相关知识的选择和教学内容的确定,进而进行教学转化,最后把所选择的知识、所确定的内容运用于课堂之中.在作品与课堂教学之间,存在文本解读、知识择取、内容确定、教学转化、课堂落实等众多环节和步骤.语文教师的工作很大一部分就在文本解读与课堂落实的两端与之间.这条通道打不通,语文教学也就很难教出水平.余虹的《文学作品解读与教学》一书是一把很好地帮助语文教师打开文本解读与语文教学之门的钥匙.  相似文献   

8.
时下,语文教学在呼唤语文本体的回归,倡导用语文的方式,教出浓浓的语文味,上出真语文课。大量的教学实践证明,教师只要把握了文本的语体特征,从文本作为教材所承载的文字、文学乃至文化等层面,建构贴近学生阅读心理及阅读期待的话题,激活学生的思维,就能上出独特的语文味儿。笔  相似文献   

9.
语文是一种工具,要按照学习掌握工具的规律进行教学,要真正把语文课教成语文课,即语文课还得上出语文味来。语文教学如何教出语文味?笔者认为主要从三个方面入手:一、学会洗课,净化语文教学的内环境1、洗可教可不教的教学内容,即洗文本。在教学实践活动中,教学内容永远是最基础的,第一位的。洗文本。一要细读文本,撷英取华,化繁为简;二要整合有益的文本信息,拎出一条主线,使课堂教学清晰、  相似文献   

10.
著名特级教师薛法根指出:语文教学要关注文本的文体,要教出文体的特点。散文有散文的味儿,小说有小说的风格。在苏教版教材中,写景  相似文献   

11.
著名特级教师薛法根指出:语文教学要关注文本的文体,要教出文体的特点。散文有散文的味儿,小说有小说的风格。在苏教版教材中,写景  相似文献   

12.
语文是最富有人性美和画面美的学科,如何发掘语文美感,教出课文的情感,让语文课妙趣横生,我尝试让绘画走进语文课。绘画作为教学的一种辅助手段,它弥补了语言的不足,它用自己特有的形式丰富了文本的内容,活跃课堂气氛,开拓学生思维,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本文就绘画在语文课的运用从四个方面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3.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掌握新课程标准,运用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从兴趣入手,体现语文美;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培养其创新能力;发挥自己的优势,教出自己的风格特点。  相似文献   

14.
石飞虹 《学语文》2008,(6):23-23
语文课要教出自己的个性.就应有效地组织和引导学生阅读文本。学生与文本的对话是学生个体与文本最直接的接触。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放手让学生自读文本,走进文本,与文本进行广泛而真切的对话与交流。以大量课堂阅读为基础的语文训练,有利于增强语感,准确理解课文内容。有利于提高说、写等表达能力;认真阅读课文,还可与高尚的心灵对话。汲取人类精神文明的营养;可感受语言、理解语言,培养读写能力,提高语文素养。阅读要求一字不易,还有助于培养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利于减轻师生负担,提高教学效率,真正做到省时、高效。  相似文献   

15.
毋庸置疑,语文阅读教学要“关注文本”,“回归文本”。走进文本,精读细品、深挖细掘、教出“语文味”,是语文阅读教学的根本所在。曾有学者指出:“其他课程学的不是文本本身,而是文本所负载的内容;而唯有语文课,才是学习文本本身的。”  相似文献   

16.
“把语文还给语文”,是对课堂教学层面语文脱离本位现象的忧虑及拷问,提醒我们应回归语文的本真,用学语文的视角去解读文本,创设种种教学情境,用“语文”的方式教出浓浓的语文味儿来。回归语文的本真,应当把情感带进课堂;把阅读与交流带进课堂;把感悟带进课堂;把开放带进课堂。  相似文献   

17.
"把语文还给语文",这是著名语文教育家顾黄初教授在《科学与人文的语文教育》座谈会上讲过的一句话,是顾老对课堂教学层面语文脱离本位现象的忧虑及拷问,提醒我们应回归语文的本真,用学语文的视角去解读文本,创设种种教学情境,用"语文"的方式教出浓浓的语文味儿来。那么,我们应该给学生一个什么样的语文课堂?  相似文献   

18.
语文教学要让学生掌握并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祖国的语言文字是世界上最富有魅力的文化符号,学习她,首先要从情感上喜欢她。教师要捕捉和挖掘文本的言语智慧,以语文的眼光去看文本,努力教出语文味。《争论的故事》取自清代笑话集《笑林广记》,文中以盛老师讲故事的形式,将"兄弟争雁"的笑话故  相似文献   

19.
在低年级语文教学,发现了不少教学中的问题,也从中感受到了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性.如果一个教师教出的学生总是成绩很差,且不必总在学生身上找原因,而是要总结教师自己教学中的不足之处,提高自己课堂教学效果,为学生开创一个宽松的学习意境,从而培养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  相似文献   

20.
梁美芳 《广西教育》2012,(10):62-63
诗歌难教,已成共识。由于诗歌本位缺失,教学策略失当,导致了当前诗歌教学效率低下。著名诗人王家新针对当前中小学诗歌教学的弊端,指出诗歌教学应“回归”:回归到语文本身,回归到文学本身。诗歌教学要以语文为本位,教出语文味,教出文学味,教出诗歌本身的魅力和美。也就是说,要根据诗歌的特点,运用语文的方法,选择适宜的教学策略,让诗歌教学更富有“诗味”,真正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