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现代教育:促进人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融合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的一致性纵观教育发展的历史,就个人发展与社会的关系来说,可以归结为两种不同的教育价值观:个人本位论和社会本位论。个人本位论认为教育就是促进个人个性的发展;社会本位论则认为教育就是培养符合一定社会准则的人,使被教育者社会化,保证社会生活的稳定与延续。个人本位论和社会本位论各执一端,强调了教育价值功能中的一个侧面,应当说,都有一定的真理性。但是,二者的共同弊病在于它们都把自己的出发点强调到了极端的程度,完全排斥和否定了另一面的合理性。个人本位论把个人看成是同社会相对立独立的因素…  相似文献   

2.
社区教育是一项社会化、群众性、草根性的教育。以往人们比较关注社区教育为经济建设服务、为居民就业服务,这是一种物本论的社区教育观;有的则强调社区教育社会发展功能,这又是一种社会本位的社区教育观。究其本质,社区教育是以人为本的教育,旨在促进居民生活质量和生命价值的提升,促进社区的全面发展和文明进步。以人为本作为社区教育发展观的核心理念,社区教育就成为一种为民生谋福祉的教育实践活动,其实践意义就是把人的可教性和终身学习、终身发展联系起来,把包容性增长和全纳性教育联系起来,把人本性和推进主体性社区教育发展联系起来。在社区教育的发展理念中,人本社区教育观应起主导作用,这样会推进社区教育的经济功能和社会功能的更加有效发挥。  相似文献   

3.
教育的重要宗旨就是培养健全的人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代著名教育家蔡元培先生曾指出,教育的重要宗旨就是“养成健全的人格”。健全的人格应该是完整的、和谐的人格,它是创造性思维产生的重要前提,也是实现自我价值的重要条件。健全人格的养成有待于一种和谐的教育来实现。这种教育应该把培养健全的人格作为最高目的之一,强调人的尊严、自由与责任;又强调每个人都要关心他人、集体乃至整个人类社会,而且要把伦理道德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扩展到人与自然的关系中去。人在尊重自然的同时要把自己树为自然的一部分,从而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又强调教育应挖掘人潜在的智能,培养人的创造性思…  相似文献   

4.
教育是社会进步与发展的传感器,随时传达并感应着时代发展和社会进步的脉搏。和谐教育把类主体作为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属,是对当前主客关系下占有式个人主体性导致的教育诸多异化状态反思的结果,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和谐相处的终极理念。和谐教育下类主体的尊重和重建是既有理论意义又有现实意义的真问题,是现实和未来教育价值的终极取向。  相似文献   

5.
沈克非 《湖南教育》2002,(22):37-37
以学生为本,或者以学生发展为本,这是素质教育的一个最根本的观点,也是我国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立足点。素质教育作为一种教育思想,就是以学生为本位,把培养人、完善人、发展人作为教育的主要任务。在中小学阶段,教育的目标就是培养、发展、完善人。爱因斯坦指出:“有时人们把学校看成仅仅是将尽可能多的知识传递给成长中的一代的工具,但这是不对的。知识是死的,而学校却是为活人服务……学校的目标必须是培养能独立行动和思考的个人。我更认为应该反对把个人像无生命的工具一样对待。学校应该永远以此为目标,学生离开学校时是…  相似文献   

6.
教育目的的个人本位论与社会本位论在教育发展史中,任何一方从未因另一方的盛行而消失,而是一定历史阶段一方从属于另一方存在。二者在此消彼长的状态下保持着平衡,是对立统一、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统一体。理应在个人本位论与社会本位论的杠杆中找到适切的契合点,使二者合理并容,达到和谐统一。这对于人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当代哲学思潮强调以人为本,尊重人的本性及其发展规律。教育作为一种培养人的活动,以人为本这一理念必然会在其中得以彰显。现代教育从根本上讲是一种主体性教育。信息技术教育作为现代教育的一个实践领域必然要尊循这一原则,它应该有助于学生主体性的实践和发展。  相似文献   

8.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育目标在于培养“全面和谐发展的人,社会进步的积极参与者”.强调应该以和谐的教育促进学生的和谐发展、耶么和谐的课堂教学过程应是师生平等相处、互相信任、互相尊重、民主合作的过程.也是教学所追求的最终目的和理想境界,和教学中如何有效实施.现提出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9.
孙瑞敏 《考试周刊》2010,(19):215-215
素质教育作为一种教育观念,强调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全面提高学生个人的素质,提高全民族的素质。以素质教育为核心的现代教育应该是促进人的智力、体力、道德品质及个性的充分、自由、和谐的发展。实施素质教育就是使受教育者在生理素质、心理素质和社会文化素质上和谐发展,是一种整体优化教育。这种教育以受教育者身心得到健康发展,形成健全的个性为出发点和归宿。在实施素质教育时首先必须解决两个问题:一是应该培养学生什么样的素质.  相似文献   

10.
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素质教育的内涵要求我们,不仅要教孩子学会生活,学会学习,更强调教孩子学会关心,重视培养关爱、同情、友善等良好品质,并将之看作是未来社会和每个个体得以发展的关键和希望所在。  相似文献   

11.
学会生存—21世纪全球教育与生物教育目标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本从“学会生存”-终身教育和学习化社会的观念出发,在生物学迅速发展的时代,生物教育所培养的人应当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作为与人类社会发展关系密切的生物科学,应当综合考虑社会,环境、个人、科学素质等方面的教育目标,努力培养学生成为完善的人。  相似文献   

12.
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培养人,教师作为一种为教育而生、为教育而存在的职业,从根本上决定着教师教育生活的全部意义指向于学生的发展,并以此促进社会的进步。一般而言,教师的“日常生活”主要是指教师在学校教育中的基本生活方式和生活状况。教师个人的生活理念、生活哲学和生活态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教师的教育观念和教育行为。因此,教育要研究人的存在和发展问题,首先必须关注教师的“日常生活”。  相似文献   

13.
高校培养的应该是一个和谐发展的人,应该是社会进步的积极参与者,所以,在高校开展包括荣辱观教育、责任心教育、团队精神教育等在内的“和谐人生教育”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4.
和谐的社会需要和谐的教育,和谐的教育需要和谐的课堂。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历史课堂教学在传统理念中碰撞,寻求突破和平衡,取得了可喜的进步。然而仍有诸多不和谐的因素,制约着历史教育的发展。教学观念陈旧,教学手段单调,追求应试教育的功利性,对历史教学的定位、整合和拓展方面仍有不尽如人意之处。历史教育的目的是通过历史的学习,使学生“激发一种‘天赋’的、独立的判断能力和价值取向;一种高尚的情操和趣味;对个人、家庭、国家、天下有一种责任感,对人类的命运有一种担待……升华自己的人生境界.追问人之为的终极目的”。  相似文献   

15.
当前,职业教育在教育理念方面存在一定的误区,即存在重视职业教育的就业功能而忽视职业教育的人的发展功能,把促进个人就业与促进个人的发展对立起来的倾向.不能否认,学生接受职业教育是为了获取谋生的手段--就业.但是,"以人为出发点的教育,首先要赋予教育对象以谋生的手段;其次,要最大限度地开发人的内在潜能,使他能够在社会生活和实践中不断得到完善和发展."作为教育,其崇高理想应该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把学生培养成为社会所要求的尽可能完善的人.职业教育由于过于强调功利性,因而导致了教育工作中的技术化和非教养化倾向,导致人的片面发展和人文素质的滑坡.  相似文献   

16.
“教育目的”是教育学的基本概念之一,是教育活动的方向性的指导与最终归宿。而对于教育目的最终指向是“社会”还是“人”,其中就渗透了个人对于“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主要有“个人本位论”的教育价值取向与“社会本位论”的教育价值取向。本文从哲学层面分析了教育目的与价值取向的内涵,并对我国历史上存在的社会本位教育目的观、个人本位教育目的观以及中间形式的教育目的观进行了梳理与反思。在此基础上,笔者认为,依据当前我国的国情、“人”的发展要求以及教育的规律,我们应该确立培养“人”的教育目的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17.
音乐教育应关注学生素质的和谐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和谐发展教育作为一种现代教育理念,是为适应自然、适应社会、适应人的自我发展需要而提出来的。它要求教师要建立“让学生学会自我发展”的和谐教育主导理念,让学生多种素质全面和谐、生动活泼地发展。在音乐教学中贯彻实施这一教育理念,对于塑造学生完美的人格,满足社会不断发展对人才的新要求,进一步深化教育改革,均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8.
学校教育的目的应该是培养幸福完整的个人,但是反思当下的教育实践,幸福和教育的关系被严重割裂:在学校唯分数至上,知识高于一切;学生的主体地位被忽视,生命尊严得不到保障;在社会本位价值观的影响下,学生个体的价值需求被压制。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场域中,学校应该构建幸福教育的理念和教学管理模式,教师要积极发挥自己的感染带动作用,做一个幸福的制造者和传播者,学生要培养幸福能力,学会主动发现幸福、创造幸福和享受幸福。  相似文献   

19.
教育的身份赋予,指的是教育对人具有赋予身份的功能。个人通过接受教育而获得一种教育身份,这种教育身份,既具有功利性作用也具有象征性功能。教育的身份功能具有历史进步意义,但现实的种种扭曲使这一功能常常走向负面。应该让教育的身份功能回归本位,让学历真正成为一种受教育的经历和体验,剥离文凭对人的压迫性,剥离学历主义给教育造成的异化性,使教育更好地发挥对个人的解放和升华作用。  相似文献   

20.
终身教育强调人的一生应不断地“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认知”、“做事”、“生活”、“生存”是一个整体,强调了个人知识、能力、情感、价值、身体各方面要协调发展,最终实现人的发展的全面化和整体化,这就把教育、学习与社会、生活紧密地联系起来,打破了传统教育仅把学生封闭在学校、固定在课堂培养,只重知识的传授和记诵能力的培养的模式。在终身教育的背景下,成人培训必须进行改革,在培训目标、模式、内容、方法、组织形式等方面进行全面的改革。因为培训是成人教育中一种时间短、速度快、成本低、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