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每本书都有其独有的气质,最近出版的《天涯晚笛——听张充和讲故事》是本气质高雅的书。一位老人,向读者讲述她所经历的近一个世纪以来的轶事。那些如雷贯耳的名字,沈从文、胡适……那些曲高和寡的事物,古墨、古琴……老人娓娓道来,好像一切都是平常语,但这温暖从容的话里,却是当今读者难得一睹的风景。合上书本,不由得让人想了解书中主人公张充和到底是怎样的人。  相似文献   

2.
2月28日晚上21时,99岁高龄的文坛巨星冰心殒落了,德高望重的世纪老人冰心走了!噩耗传来,我的心立刻为之一颤,我多么渴望她活到100岁、120岁……18年前的冬天,我第一次进京采访了当时作为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的冰心,她因右腿骨折正在北京医院第204号病房养伤。她身材纤巧,满头银丝,但却精神矍铄,目光炯炯。她一边与我握手,一边说:“欢迎、欢迎,北方来客。”她和蔼可亲、平易近人,就像一位慈祥、善良的老妈妈。刚刚坐下,我就被她床前摆着的一幅金边彩画吸引住了:一个穿红兜肚的大胖娃娃,怀里抱个大寿桃,旁…  相似文献   

3.
玛丽·恩迪亚耶的小说《三个女强人》感人肺腑,备受赞赏。这部小说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的女主人公诺拉是一位在巴黎工作的女律师,时年三十岁。在她探望远在塞内加尔首都的父亲时,她发现自己有生以来第一次想不起来自己是否在这附近租过房子。诺拉的父亲已经上了年纪,是一位白手起家的百万富翁,同时也是一个骄傲又残酷的老人。诺拉的弟弟索尼是老人最疼爱的  相似文献   

4.
创办老人专版、积极开拓媒体老年内容新的发展空间,是晚报、都市报适应社会老龄化,稳定并扩大读者面,谋取自身发展的需要。而新时代的老人是洋气、时尚一族,晚报、都市报老人版张扬时尚风格。既能真实反映21世纪老人的风貌,倡导老人乐观向上的生活方式,又和自身业已形成的青春、阳光的整体形象相契合。  相似文献   

5.
周俟松是已故台湾省籍作家许地山先生的夫人,1993年辞世于南京,享年94岁。长期以来,许多人不熟悉她的名字。80年代至90年代初,她被评为全国“十位健康长寿老人”之一,一些报刊常提到她,电视屏幕上也出现过她的镜头。这使得一向淡泊名利的周俟松老人又有了知名度。  相似文献   

6.
赖晨 《湖南档案》2012,(9):20-24
2010年10月14日,贵州省清镇市卫城镇烈士陵园,69岁的陶斯亮风尘仆仆地从北京赶来,为一位老人立下一块“恩重如山”的碑,并发表了深情讲话,讲话中缅怀了她和这位老人㈤多年的情缘,给予他高度的评价。那么,这位老人是谁?他和陶斯亮之间有着怎样的传奇故事?  相似文献   

7.
赖晨 《档案时空》2012,(9):20-24
2010年10月14日,贵州省清镇市卫城镇烈士陵园,69岁的陶斯亮风尘仆仆地从北京赶来,为一位老人立下一块"恩重如山"的碑,并发表了深情讲话,讲话中缅怀了她和这位老人60多年的情缘,给予他高度的评价。那么,这位老人是谁?他和陶斯亮之间有着怎样的传奇故事?  相似文献   

8.
张鹏 《中国档案》2007,(6):63-63
77岁的闫丽声,总算能够踏踏实实地过个国庆节了。半个世纪以来,她厮守着一句嘱托,一直帮一位战士保存一张杨开慧烈士与毛岸英、毛岸青母子3人的照片。近几年。随着年纪的增大,老人总是盼望着这位解放军战士回来取这张照片,为这半个世纪的嘱托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现在,我的心踏实多了,半个多世纪以前的嘱托,总算有人来帮着完成了。”2006年9月30日,老人将照片交到沈阳市档案馆的工作人员手中后笑着说。  相似文献   

9.
因为文坛世纪老人冰心去世,我翻箱倒柜寻找她过去给我的信时,却翻出已故现代作家符号的几封信来。其中1995年9月26日的一封信上谈到张恨水与冰心的关系,不无史料的价值。文坛上对张恨水的笔名,历来有“因为追求冰心不成,而恨水不成冰”之说。但同时又有不少人...  相似文献   

10.
娟子 《新闻世界》2005,(5):23-25
20年前,她曾是大上海的千万富姐;20年后,她是郑州市一名厕所清洁工。她的人生是一部悲壮而感人的传奇。从高高的顶峰到万丈底谷,从昔日的阔绰名流到今日的爱心老人,这缘于女儿的一个遗愿,那份情感穿越时空穿越生死……  相似文献   

11.
《今传媒》1995,(5)
一个记者与冰心老人的对话文/北京·周健强泰戈尔说:“主命是一种缘”。缘分很坦白也很神秘,坦白得使人都绝不该知此,神秘得叫你感到难解难猜,比扣我跟世纪老人冰心,跟记者、作家纪一,比如年龄悬殊半个多世纪的冰心与纪一。我与冰心老人的缘分,因为书,50年代读...  相似文献   

12.
高锐娜 《档案》2014,(3):24-28
正新华社老记者高向明今年已经92岁高龄了,像所有这个年龄的老人一样,平日里走在路上,她佝偻着脊背,步履非常缓慢,似乎每走一步都要用尽所有的气力。但是,在北京的一个不起眼的小区里,当走进她的家,会立马眼前一亮。你会看见客厅的一面墙上布满了她各个年龄阶段的照片。作为一名一直工作在新闻岗位的新华社老记者,她知性的美丽、犀利的目光、飒爽的英姿都跃然照片之上。老人命运多舛,但是她毕生热爱的新闻事业、真实而有力的数次新闻报道让她心中欣  相似文献   

13.
怀着崇敬的心情,我来到位于北京东城区的一个四合院,访问了世纪老人黄火青。1901年出生的他,党龄整整70年。当坐着轮椅的黄火青老人出现在我的面前时,一个世纪的历史风云在庭院汇聚,一棵饱经时代沧桑的苍松翠柏在眼前耸立。 共产党员是“终身制” 一头白发,两道长寿眉,合体的灰色中山装使他看上去格外有精神。黄火青老人坐在轮椅里,面带慈祥的笑容迎接我们的来访。黄老十分健谈,他告诉我,前不久,在他95岁生日这一天,最高人民检察  相似文献   

14.
老人是菲律宾华侨,衣锦还乡的她萌生了济世助人,造福乡梓的念头。于是,老人分别给家乡几所学校的校长写了信,希望每个校长能  相似文献   

15.
本刊讯(红红报道)在近日北京王府井新华书店举办的一次签名售书活动上,一位身材矮小的老人一露面,就立刻引起人们的关注--她,这位老人就是泸沽湖的传奇人物、"女儿国"摩梭的末代王妃肖淑明.  相似文献   

16.
养老院的老人们,没有儿女,但却享受到儿女对老人的爱,他们虽然不能到图书馆来阅览书刊,图书馆的各种书刊却经常传阅在老人的中间。新民县图书馆馆员、共产党员周淑云同志,给老人送去了女儿的爱,长年为他们送去各种书刊,使老人的晚年生活其乐无边。周淑云同志年近半百,身体又不太好,为什么能够默默无私的奉献,她常说过:“我是一名共产党员,是党把我从苦海中拯救出来,使我从一个穷人家的孩子成长为一名国家干部、图书馆的工作人员。我的一切都是  相似文献   

17.
二十一世纪的日子如期而至。 对她的如期而至,我和我的工作伙伴们有着一种类似“到家”的特殊感觉,以至我们也会把2001年1月1日当作一种好像“进门”的时刻——这种走向一个二十一世纪家园的亲切感,的确充满在我们二十一世纪出版社。我们选择了她,她也会爱我们。这一个日子,对我们有激励和自许的意义,所以,我曾这样说过:“二十一世纪,是一个好运与成功的时代标志!”我们为此而奋斗至今。 如果她是一个女郎,我要献给她的,是一本书。  相似文献   

18.
前不久,世纪老人、我国著名书画家晏济元又一次来到驻香港部队深圳基地为官兵授课和书写作品。县老生于1901年,曾任重庆国画院副院长。其作品多次在国内和日本、新加坡、美国等国家展出。1963年,毛主席70大寿时,他曾为毛主席作画《红日青松图》,深受主席喜爱。图为老人给官兵书写作品。聂雪来摄影报道世纪老人军营传艺@聂雪来  相似文献   

19.
西野瑠美子与朴永心她叫朴永心,是一位朝鲜人,当年的日军“慰安妇”。为她如今敢于挺身而出的精神所打动,2002年初,《现代快报》记者穿行于南京的大街小巷,找寻当年的日军慰安所的旧址。2003年11月份,《现代快报》记者更是有幸和这位老人朝夕共处了十几天,在记者的陪伴下,上北京、下南京、赴云南……而其中最令人难以忘怀的还是老人对  相似文献   

20.
11月25日是我国文坛巨匠巴金老人百岁华诞,各地一系列庆祝活动纷纷出炉。与巴金老人生活较密切的北京、上海、成都三地也举行不同形式的庆贺活动,就笔者看到的新闻,光“贺礼”就有新竣工的巴金文学院新馆、雕塑“东方美神”等。 作为享誉国内外的语言艺术大师、德高望重的作家,我们当然要热烈地祝福百岁的巴金老人。但是,仅仅是举行一些展览和送给巴金老人礼物吗?这样的庆祝活动价值几何?我们是否应当以一种更接近巴金的精神本质、更触及灵魂的方式来祝福巴金,使诸多的庆祝活动不致流于形式主义? 巴金说过卢梭是18世纪世界的良知,托尔斯泰是19世纪世界的良知。在我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