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前,我国高职院校产学研合作水平还不高,存在的问题也较多,产学研合作还存在着机制性障碍,其中,利益失衡是焦点。经济利益是产学研多方合作的内在驱动力,如果利益协调机制不健全,合作就难以持续。为此,针对高职院校产学研合作涉及的各主要利益主体参与合作中存在的问题,在客观分析原因的基础上,尝试从利益激励机制、利益补偿机制、利益约束机制、利益保障机制、利益分配机制和利益表达机制等方面构建高职院校产学研合作教育的利益协调机制,以期为高职院校产学研合作教育健康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徐胜球 《时代教育》2012,(19):140-141
高校在产学研合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为了更好地促进高校参与产学研合作,完善的利益分配制度是关键。但是与欧美国家相比,目前我国产学研合作中的利益分配机制还不完善,影响了高校参与产学研合作的积极性。基于此,本文在总结了当前高校参与产学研合作的主要模式和利益分配形式后,指出当前高校在产学研合作中利益分配所面临的问题,并提出了完善知识产权定价机制、推动风险共担机制、强化信用与监督机制等建议。  相似文献   

3.
产学研合作教育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利用利益相关者理论分析工程管理专业产学研合作教育的主要利益相关者,在此基础上,确定利益相关者利益诉求、合作内容及保障体系构建产学研合作教育的框架,以期为实践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论高职人才培养的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张炼 《煤炭高等教育》2004,22(4):99-101
近几年来,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有了长足的发展,并对我国的人才培养结构产生了重大影响。面对快速发展形势,如何不断提高高职人才培养质量,是我们当前及今后长期必须认真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从转变观念,确立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在高职人才培养中的重要地位;根据学校实际,实施多样化的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地方政府可以为产学研合作教育开展创造良好环境等三个方面阐述了高职实施产学研合作教育的意义和方法。  相似文献   

5.
影响产学研合作教育的主要因素及相互关系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课题组 《职教论坛》2007,(3S):12-16
产学研结合是高职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但在产学研合作教育的实践过程中会碰到各种问题和困难,产生这些问题和困难的因素很多,其主要因素为:经济社会的发展程度、政府行政功能的发挥、院校的社会认可度和主动性、企业参与合作的意愿度和积极性、学生的积极参与和配合等。研究这些主要因素的影响以及相互之间协调一致的运行机制,对深化产学研结合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我国产学研合作教育的政策分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影响企业参与产学研合作教育的因素很多,但有关政策法规不完善,并不是最主要原因,高校也存在认识不到位的地方.由于每个企业接受产学研合作教育的学生数量有限,即便是有一定的减免税政策,企业获利不多,难以成为企业追逐的动力源.高校只有在宣传和推进产学研合作教育时,努力把握企业利益重点,才能被企业认同并被接受.制定有关法律法规明确规定企业为教育服务的责任和义务,实现减免一定的税额或其他优惠政策,固然是十分必要,但如果把政策的重点放在支持学校上,通过项目和经费支持,引导高枝走出校门主动与企业合作,效果会更好.  相似文献   

7.
以湖南人文科技学院为例,对产学研合作教育的主要模式、实现路径和实施效果进行了分析和探讨,提出了适合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发展的技术服务型、项目研发型、基地依托型和自主创业型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并建议在激活政府和企业参与合作教育的积极性、激励教师开展产学研合作教育和构建产学研合作教育平台上下功夫,以进一步推进产学研合作教育。  相似文献   

8.
产学研合作是高等教育适应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是包括独立学院在内的培养应用型人才所做的必然结果。积极推进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必须做到:成立学校发展合作委员会或发展咨询委员会;发挥政府的协调作用,调动企业参与的积极性;提倡各校用最适宜自己的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产学研合作并不等于忽视或放松学校教育。  相似文献   

9.
高职院校推进校企合作有效途径初探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产学研结合是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和成功之路。校企合作是高职教育产学研结合的主要形式,而企业参与合作的积极性不高制约着校企合作的推进。高职院校既不能坐等政府的政策支持,更不能只是呼吁或期望企业履行社会义务,而是要以积极主动的姿态,从企业的利益出发,努力营造校企合作的双赢氛围。本从高职院校的角度出发尝试提出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0.
发达国家产学研合作教育的发展模式及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德国、英国、日本和加拿大等世界经济发达国家开展产学研合作教育有着悠久的历史,并形成了各自独特的模式。当前我国产学研合作教育的发展应借鉴发达国家的有益经验,重视立法、完善机制,为产学研合作教育提供法律和制度保障;充分发挥政府宏观调控职能,建立健全产学研结合服务体系,打造良好的校企合作平台;转变教育指导思想,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并采取有效措施,加强产学研合作教育的“软、硬件”建设及开展产学研合作教育的应用性和有效性评估。  相似文献   

11.
文章对ITS学习策略向合作学习发展的过程作了简单回顾、介绍了冲突有关概念;对基于认知偏差理论的冲突策略在合作学习中的应用进行分析,重点突出学生与麻烦制造者之间的冲突(外部冲突)及其作用;学生通过与麻烦制造者的之间对话、辩论,纠正学习中的认知偏差,最后实现冲突消解,改善合作学习环境,提高学习效率。  相似文献   

12.
Teacher and librarian collaboration has relatively low priority in schools and in educational research. This is a paradox, as teachers and librarians share a common social and educational mandate of literacy education. The purpose of this article is to examine this paradox through exploring systemic contradictions in teacher and librarian collaboration within literacy education. Our data consist of discursive interaction between project leaders in an educational intervention project in Norway. The aim of the intervention is to develop teacher and librarian collaboration in two primary schools. Our analytical starting point is a critical conflict that occurred in one of the project leader meetings. The conflict arises from differing discourses of literacy education held by the local education authority and by the intervention project. We analyze how the project leaders respond to the conflict, how the conflict triggers new tensions and dilemmas within the project leader group and how the conflict creates obstacles to sustaining teacher and librarian collaboration in the project schools. We argue that sustainable change can be achieved by tracing conflicts, dilemmas and tensions to systemic contradictions within and between activity systems.  相似文献   

13.
天性、习惯是教育史上一组重要的概念。卢梭对于这组概念的看法看似矛盾。这种矛盾开始于自然与社会的对立,在《爱弥儿》中展开,教育似乎是对人的天性的一种危险的增补。解决这个矛盾的关键在于厘清卢梭对善的追求以及他独特的表达方式。  相似文献   

14.
作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位风格奇特的作家,许地山的小说表现出了一种意味深长的悖论色彩。在思想文化倾向方面,许地山因其个人的宗教因缘而形成了杂糅的宗教哲学观,佛、耶、道精神的冲突,使其小说显示出了强大的张力与悖论的意味。受此影响,"出世"与"入世"成为了许地山小说创作的一个重大命题,这在其笔下的女性人物形象身上,既表现为"生本不乐"与积极进取两种矛盾的人生态度,又表现为同时具有的"圣女"和"贞女"的悖论品格。总的说来,许地山的小说创作有着宗教的世俗化和世俗的宗教化双重意味。探析其小说创作的悖论色彩,可以使我们加深对现代小说丰富性的体认。  相似文献   

15.
蔡桂真  祝刚 《中学教育》2011,(5):58-62,91
教学中存在着和谐与冲突两种状态的二元悖论,主要表征为:"教学冲突"的缺席将教学矮化为控制与规训,教学和谐的过分膨胀造成教学的"浅表化"和"形式化",教学中和谐与冲突的割裂造成教学缺乏动力。本文在界定教学冲突的基础上,分析了教学冲突具有促进教师个体发展和教学群体发展的教育意蕴,同时认为教学和谐与冲突应保持必要的张力和双向...  相似文献   

16.
针对网络虚拟合作对成人学员学习影响问题,以无锡广播电视大学成人学员为对象分三个年龄段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证明,合作学习理论和方法对成人学员的影响是积极的:能较好促进学员面授课到课率;学员学习自信心及学习积极性有所提高;帮助学员解决工学矛盾的同时,学员在生活工作方面也获益良多。  相似文献   

17.
以普渡大学合作教育项目为案例分析对象,对其近年来的合作教育实践格局进行了解构,探讨了这一教育策略如何在“协同”精神指引下支持大学更好实现教育、研究、服务目标。在项目构成层面,多样化的合作教育项目促进了体验式实践教育、传统学习、学术研究的有效整合,并呈现明显的国际化趋势;在项目实践内涵层面,政府、大学、企业机构的“协同”是普渡大学合作教育项目发展的动力源,主要表现为“教育协同”、“研究协同”和“区域协同”。研究表明,这一以合作教育实践为载体的协同创新战略可适用于支持研究型大学实现创新人才培养、提升科技经济发展服务能力、应对全球挑战等教育目标。  相似文献   

18.
作为一种开放性的教学模式,合作教学不仅有利于学生能力和素质的培养,向高校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提高高等教育教学成效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文章从我国当前高等教育实际出发,对高等院校学生参与合作学习情况进行调查与分析,探讨合作学习在高等教育教学改革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19.
基于效率原则和成就本位的基础教育优质学校存在着组织功能、育人功能和评价功能的偏失,这些功能的偏失使得优质学校在发展过程中表现出多种悖论:学校功能上表现为利益最大化追求和教育平等实现的悖论、政府行为上表现为优质和公平的悖论、社会发展上表现为择校和均衡的悖论。基础教育优质学校的目标是培养健康合格的公民,其应有之义是为了学生的发展。学生的全面发展与和谐成长是基础教育优质学校的主要特征。因此,从教育本义出发的优质学校应该是不选择生源,拥有优质的课程与教学文化,注重内涵发展,实行结果平等的差异性教学评价。  相似文献   

20.
现实生活中一些不道德选择的行为会因相关法律的保护而具有合法性,由此而出现法律保护和道德提倡相悖的现象.在现代法制社会,它"颠覆"着人们对道德的信念和法制的信心.它的存在,根本的原因是伦理学和法学的"公认正确的背景知识"不同、没有形成"认知共同体".因此,调整两者"公认正确的背景知识",构建某种意义上的"认知共同体",是淡化乃至排解不道德选择的合法性之悖论--相关法律保护与道德提倡的相悖现象的基本的思维路向和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