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崔聪 《传媒》2016,(11):75-77
“互联网+”背景下,IP成为动漫产业追捧的热点。对影视作品的改编,以及游戏、玩具等衍生产品的开发,是提升动漫IP价值、打造产业生态的关键。纵观国内动漫IP,在改编中存在着内容模仿抄袭、定位低龄化、故事结构单薄等问题,这些问题制约着动漫产业的发展,也影响着用户的消费信心。因此,通过跨媒体传播塑造IP品牌,根据用户需求数据分析培育原创IP,利用“粉丝”基础实现内容与社群的结合,是国内动漫IP价值挖掘与商业转化的突破点。  相似文献   

2.
电视节目“IP化”是一种以电视节目为核心IP,向产业链上下游纵深发展,与手游、电商、影视剧、出版物、动漫、APP等联手建立IP产品新生态的产业模式.这样能够极大地改变以往电视节目仅靠广告盈利的产业模式,使电视节目具有更加强大的盈利能力.电视节目想要“IP化”发展首先需要消除行业壁垒,提升经营水平,实现产业升级.“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为电视节目升级带来了可能,以互联网技术为基础带来的意识上的改变,以及新的组织结构和管理方式为电视产业的升级提供了动力和保障,①电视节目原有的单一商业模式得到彻底改变.  相似文献   

3.
一、内容产业的相关概念 信息内容产业(Content Industry)是20世纪90年代数字革命背景下的产物,它作为一个概念首次出现在1995年“西方七国信息会议”,作为产业统计的一个正式门类则于1997年首次出现在《北美产业分类系统》(NAICS)内,取名“Information”。1998年,经合组织的专题报告《作为新增长产业的内容》把内容产业界定为“由主要生产内容的信息和娱乐业所提供的新型服务产业”。和传统的内容产业相比,现代意义上的内容产业一个突出的特征就是“数字化”。正是由于“数字化”的影响,信息内容对载体的依赖性不断降低,并使得传统内容产业的生产方式和运行体系发生了变化,催生了新兴的以互联网为特征的服务方式和内容。  相似文献   

4.
融合已成为趋势、远景、蓝图,内容产业的融合也已敲响了鼓点儿,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跨界使创新成为最大的期待. 融合意味着你的地盘我来了,我的地盘你来了,于是,“IP”一词便有了铺天盖地的机会. IP,intellectual property也,“知识产权”也.所谓“IP经营”,也就是以知识产权为纽带,进行跨媒体或跨界融合.就内容产业来说,网络原创文学授权改编成影视作品,授权改编成游戏作品,授权改编成动漫作品,授权生产成衍生产品,甚至授权建成游乐场所,这些都是融合的形式.传统的书报刊广播影视与新兴的网络媒体、内容产业与服务行业、线上与线下在融合的大趋势下统统可以打通,但前提是“IP”,如果没有了知识产权,融合便失去了正版的基础,创新也便没有了保障.  相似文献   

5.
熊昊 《传媒》2018,(6):94-96
互联网内容付费产业的蓬勃发展成为2017年媒介关注热点,以财新传媒为代表的媒体也开启了全面内容收费模式.本文从产业外部环境、传播主体与客体三个方面分析了内容付费的现状与特点;并从供给侧改革视角探讨了内容付费产业的发展趋势,及其对传统媒体发展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李龙  黄敏 《青年记者》2017,(21):17-18
2011年,腾讯在其娱乐产布局中就提出了文化领域中IP的概念,2012年腾讯更是将IP作为泛娱乐战略的核心,提出以游戏运营和网络平台为基础,展开电影、音乐、动漫等多领域、跨平台的商业拓展. IP与内容生产的IP化 近几年来在文化领域炙手可热的“IP”一词,原本为法律用语,是“Intellectual Property”(知识产权)的缩写.将“IP”这一法学领域词汇广泛运用到文化产业当中,尚属我国文化产业所特有的现象.①作为与IP这一概念直接对应的本意,“知识产权”是理解IP一个不可或缺的成分.“知识产权”这一概念本身包含了工业产权与文化艺术产权的含义,②当其用于文化领域当中,则只留下了文化艺术的产权之意,亦即我们通常所说的“版权”.因此,IP从根本上来说可以理解为小说、影视、戏剧、音乐、游戏、漫画等文艺作品的知识产权.  相似文献   

7.
数字阅读已成为用户获取知识信息的主要方式之一,在"宅经济"的推动下,数字阅读产业迎来了发展的良机.本文从产业规模、资本投入、IP内容开发以及科技赋能等方面分析数字阅读产业的发展现状,基于价值链中的内容、渠道和用户三个主要构成要素探讨数字阅读产业的发展路径,提出丰富以IP资源为中心的内容生态;优化数字阅读产业商业模式;加强用户连接,促进数字阅读产业价值传递等策略,以此通过系统性路径构建不断推动数字阅读产业的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8.
近几年来,网络文学IP的发展速度惊人,在资本的注入下,版权运营的渠道不断被拓宽,网络文学以文本内容为核心衍生出包括电视剧在内的多种表现形式,但国内进行IP运作的时间并不长,IP产业在发展的过程中问题不断,网络文学IP电视剧改编的路途也是一波三折,笔者通过对网络文学IP电视剧改编的发展优缺点进行梳理,着重从内容角度解读近两年内IP电视剧改编中出现的"去泡沫化"现象,为未来网络文学IP电视剧改编产业健康有序地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文章首次提出了“内容+”战略,并对新闻出版业为什么要实施“内容+”战略,如何实施“内容+”战略做出了独特的解答.文章认为:在生态竞争时代,新闻出版企业从事单一业务其发展空间会受到很大局限,只有以内容为核心建构起自身的生态链,才能在市场竞争中占据优势.  相似文献   

10.
杨琳 《出版广角》2021,(16):86-88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数字化被列为发展战略,数字创意产业成为当下研究的热点."动漫产业+文化遗产"的模式能实现数字创意的开发和推广,但自贡恐龙在动漫IP发展的过程中,产业链尚未形成,并存在基础薄弱、核心资源匮乏、产品智能创造能力不足等问题.自贡恐龙动漫产业应开发具有地域特点的角色和漫画,研发动画影像,智能创造动漫产品,以此形成一系列中国特有的恐龙IP,丰富数字创意内容,促进文旅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11.
随着IP一词被津津乐道,IP电影、IP动画电影也屡见不鲜.IP动画电影不仅是概念,也是类型,在互联网和大数据的背景下,生根发芽,开花结果.个中规律性的东西值得探究,且可以解释“粉丝经济”等现象,回答动画符号的某些象征性问题. IP动画电影“云蒸霞蔚” IP是Intellectual Property的缩写,汉译的意思有知识产权、著作权、专利权、商标权、智力成果权等.当IP与电影结合的时候,IP应当指的是那些具备知识产权的可供改编的创意思维或内容产品.  相似文献   

12.
11月5日,“蜻蜓.fm”推出全新九大内容矩阵,九大内容矩阵包括文化名家、女性、新青年、财经、儿童成长、原创自制、超级广播剧、影视IP等。“蜻蜓.fm”同时发布主播生态战略,宣布将在3年内投入10亿元扶持资金,打造集生态开放、资金扶持、版权支持、主播职业化的四位一体主播孵化体系。  相似文献   

13.
数字内容生态是以数字化技术为底座,以某个主题、故事、知识为IP,不断衍生、繁殖并流传变现着的一种价值开发状态。数字内容种类繁杂、来源不定、形式多元、过程延溢。数字技术的宽口径低门槛使内容生产资源广泛普及,用户成为产消者,不断创造并丰富着内容的表达和传播模式,表现出个性化、社会化、平台化等特点。由此需要我们建设富有创新意义的内容产品孵化链条、打造具有数字智能的聚合与分发的内容平台、强化带有净化升级功能的生态连接力等策略,来助力并驱驭数字内容生态视域下用户生产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4.
刘峰 《编辑之友》2016,(8):19-22
对于出版机构来说,IP化经营从理念到系统性、可行性的策略与方式还需经过长期探索和反复实验.由于面向场景的融合能够引导出版机构实现跨越式发展、推进商业模式创新、提升IP在融合生态中的影响力,所以这是Ip化经营的可行思路.文章在分析以IP为核心推进场景融合的内在逻辑后,认为可从强化场景思维应用、社群运营、打造“场景力”、提升IP内容与受众连接的契合程度、介入社会生活等几个方面,深化对IP化经营策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5.
吴昊 《青年记者》2016,(18):29-30
IP,就是“Intellectual Property”的缩写,中文含义是“知识产权”.在影视行业,“IP”泛指有大量粉丝基础的网络文学、原创文学或者游戏的版权.①IP电视剧则是指以原创网络小说、游戏、动漫为题材创作改编而成的电视剧. 自2011年由网络小说改编的电视剧《甄嬛传》火爆荧幕之后,IP电视剧呈现迅猛发展之势,收视率和网络点击率不断刷新纪录,IP版权费也接连创新高.有媒体将2015年称为“IP电视剧元年”,在IP电视剧强劲的发展势头下,客观、理性地看待IP电视剧的创作热潮,对于我国电视剧产业的健康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从知识管理视角审视当下网络文学IP生态体系,其建构逻辑体现为以IP生产为核心竞争力的智力资本管理、以IP增值为主营方式的业务流程管理、以IP变现为最终盈利方式的多元价值转化.然而在知识经济时代,网络文学业态发生了从内容生产到文化增值、从流量经济到体验经济、从“圈地护城”到生态共荣的嬗变.基于这一现实,有必要从知识创新战略维度出发,重塑数媒时代新的出版商角色,重建企业经营管理新范式.  相似文献   

17.
新闻产业的移动互联发展趋势及传统采编模式的限制 在国家“十一五”文化发展规划纲要的新闻事业部分,明确指出:“充分发挥国家主流媒体在信息、人才等方面的资源优势,发展手机网站、手机报刊、IP电视、移动数字电视、网络广播、网络电视等新兴传播载体,丰富内容,创立品牌,不断提高市场占有率”;新闻网站要“拓展即时通信、博客、播客、  相似文献   

18.
周敏 《声屏世界》2017,(2):49-51
电视IP化是指围绕一个热门电视节目等核心IP向产业链上下游纵深,形成贯穿电影、游戏、出版物、电商、动漫、APP等多种产品的新生态.电视IP化的表现是多媒合一与多屏合一,电视与网络互为播出平台,电视节目衍生网络节目,电视节目与电商结合等.电视IP化的基础是基于热播节目的IP化,IP化产品之间的关系是相互促进相互发展,它体现了"节目是产品,观众是用户"的制作理念.当然对于电视综艺节目的IP化发展,也要持审慎乐观的态度,未来朝着产业价值链的方向去发展.  相似文献   

19.
本文系“电视艺术理论名家系列访谈”之十三。尹鸿教授以文化创意产业与中国电视为基础框架,从文化、创意、产业三个层面考察中国电视的生存现实,就电视媒介承担的公共服务功能、电视文化生态中的娱乐霸权、创意生产中的差异性传播以及电视内容产业的集团化战略等一系列关键命题表述了富合思辨的评判。  相似文献   

20.
二十年网络文学的发展,由最初的“后先锋”写作向“大众化”转向,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付费阅读代替免费阅读之后,网络文学走向了真正的产业化;特别是在网络文学进入“IP泛娱”之后,网络文学的生产与消费成为“泛娱”发展的重要考察对象.本文试图通过对网络文学IP运营过程中的几个层次入手,对IP生态做整体性的观照与预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