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8 毫秒
1.
神韵:中国武术与中国艺术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中国文化中存在着一种强烈的泛艺术化倾向。在这种倾向下,中国文化的许多技术门类,往往发展成为艺术门类,或者把艺术追求作为自己的追求。因此,中国古典美学的审美范畴,特别是“神韵”,被武术完整吸收。  相似文献   

2.
“空白”是一种重要的艺术表现手法。在艺术创造中,艺术家们往往通过“空白”给欣赏者以无限广阔的想象空间,造成更佳的感染效果。古希腊的维纳斯女神雕像,是举世公认的稀有之宝,那两条断了的手臂,给人们留下了无尽的遐想。中国画中,画家们为了在有限的形象之外寄托不尽的意趣,往往在画面上留出大片空白,启发欣赏者自己去想象和补充,能得到较之整个画面还要多的艺术韵味。因为它巨大的艺术魅力正在于它的“空白”之处。体育教学既是科学又是艺术,而艺术又有相通之处,我们完全可以从其他艺术门类中借鉴表现手法来丰富体育课堂教学艺术。放眼…  相似文献   

3.
魏云飞  陈玉峰 《收藏》2008,(10):164-165
“一诺斋”画廊凝聚大批书画名家于一堂,秉承“一诺千金”之古训.以传承先辈文化、弘扬书画艺术为己任.以“诚信”“原创”“纯粹”为经营宗旨.积极推荐中青年实力派画家,为其新作力作提供一个艺术展示的窗口;并长期注重培养和开发书画艺术市场,定期为艺术家举办各类展览以促进交流,为广大艺术家、收藏家以及艺术爱好者的交流互动筑建了一个良好的平台与收藏之福地。  相似文献   

4.
传说、史籍、古文献中的山东杂技艺术摭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杂技艺术可以说是所有艺术门类中历史最悠久、形式最古老的一门艺术,从现已出土的文物和散见于古籍史料中的一些零星记载中可以发现,在我们这个有着数千年文明史的国度里,几乎历朝历代都有杂技艺术活动留下的痕迹。虽说“角抵、象形、杂技,历代相承有也”,但“其增损起源,事不可详”(见《南齐书》)。  相似文献   

5.
首饰艺术作为一个独特的现代手工艺门类越来越受到关注,它是在传统首饰的基础上发展而来,但由于受到现代社会经济、文化等各种影响,其艺术形式、功能与内涵已远远超越了传统首饰而成为现代手工艺领域中个性鲜明的一个门类。德国现代首饰艺术家格尔德·罗斯曼把人体铸件的方法带入首饰设计领域,运用“寓情于物”的设计理念,使首饰与人融为一体,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与认同。  相似文献   

6.
岳岩 《收藏》2008,(9):22-22
2008年3月.香港苏富比春拍推出新媒体艺术;5月.北京CIGE中国艺术博览会在展厅二层划出400平方米的展区.重点推介来自国内外13位知名艺术家的多媒体艺术作品;6月.中国美术馆汇集国际知名新媒体艺术家与艺术机构,迎来全球艺术盛宴“合成时代:媒体中国2008”.在展览期间还多次举办讲座.并收藏了来自克罗地亚的玛格达里纳·派德琳女士的作品《名字成了字母组合游戏》。  相似文献   

7.
首饰艺术作为一个独特的现代手工艺门类越来越受到关注,它是在传统首饰的基础上发展而来,但由于受到现代社会经济、文化等各种影响,其艺术形式、功能与内涵已远远超越了传统首饰而成为现代手工艺领域中个性鲜明的一个门类。德国现代首饰艺术家格尔德·罗斯曼把人体铸件的方法带入首饰设计领域,运用“寓情于物”的设计理念,使首饰与人融为一体,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与认同。  相似文献   

8.
裴晓军 《收藏》2010,(1):108-112
唐卡的产生 藏传佛教在传播的过程中产生了多种门类的宗教艺术,而“唐卡”是其中最具藏民族特点的绘画艺术。“唐卡”是藏语,没有准确的语源,目前流行的解释是绘在棉布上的宗教绘画,通俗的解释是以藏传佛教人物造像和佛典故事为题材的卷轴画。  相似文献   

9.
《收藏》2015,(6):6-7
自2012年来的每月,上海国际贵都大饭店的帝王厅都会举行名为"克勒门"的艺术沙龙。集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触觉为一体的下午茶茶宴"克勒门",邀请沪上知名艺术家包括秦怡、陈钢、谭元元、白先勇、陈村等参与,旨在梳理、交流海派艺术文化,促进不同艺术门类间的碰撞跨界交融。详情可关注贵都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公众号:iEquatorial  相似文献   

10.
潘惊石 《收藏界》2012,(2):142-143
印钮雕刻在当代应该作为一个独立的艺术门类得到充分的发展和提高,而不仅仅作为印材的简单装饰功能,或篆刻艺术的陪衬而存在。事实上,美术史上任何一个艺术门类,从萌芽、发展到成熟,都经历过一个伴生、依附、隶从,再到独立的发展过程。雕塑、绘画是如此,书法、  相似文献   

11.
安详的艺术     
华其敏 《收藏》2006,(2):27-29
自从苏东坡说了“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的话以后,关于中国绘画的形象问题便成了争论不休的公案。 诚然,中国画艺术有着一套相当成熟并行之有效的造型技法与创作理论。它与艺术家对自然对人生的积极参与意识结合得天衣无缝。  相似文献   

12.
1月16日,北京人民大会堂宴会厅流光溢彩,高朋满座,由中国文联主办的“百花迎春——中国文学艺术界2011春节大联欢”在这里隆重举行。来自全国各地各艺术门类的2000多名文艺工作者欢聚一堂,共迎新春。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杂协名誉主席夏菊花,  相似文献   

13.
5月5日至6日,中国文联党组书记、副主席赵实带领由全国文联各艺术门类百余名知名艺术家组成的中国文联文艺志愿服务团走进第二炮兵“常规导弹第一旅”,举行“中国梦·强军梦”送欢乐下基层采风慰问演出活动。这次活动由中国文联主办,中国杂技家协会、中国文艺志愿者协会、中国文联文艺志愿服务中心承办,中国美协、中国书协协办。  相似文献   

14.
杨琳 《收藏》2011,(12):I0074-I0077
他是第一位登上美国权威艺术杂志的中国当代艺术家,他与徐冰、黄永球、蔡国强并称“中国实验艺术四大金刚”,以他为领袖的“八五美术新潮运动”改写了中国美术史,他试着将艺术品的娱乐性和水墨数千年来阳春白雪的精神实现统一,他就是谷文达。  相似文献   

15.
《中国收藏》2018,(11):33-33
“科技”是当今艺术圈最火热的名词之一,它引领着许多艺术门类的发展潮流,其中便包括服饰艺术。目前,在北京服装学院举办的第十四届“科学·艺术·时尚”节现场,一件件科技感十足的时尚装束映入眼帘,来自海内外的众多青年服装设计师纷纷将科技元素融入自己的创作之中,想要穿出“科技范儿”的时尚达人们一定不容错过。  相似文献   

16.
赵熊 《收藏》2001,(7):21-22
人们常把“诗书画印”并列相提,足见“四艺”之间的密切关系。国画作品往往反映出写意的精神内核,而写意的结果,一方面扩展了作品的内涵,另一方面,也使得作品容易产生出一种不甚明确的艺术指向。如此,就需要借助“诗”、“书”、“印”诸种形式来完善作者的艺术指向,深化作品的表现力,使作品升华到更高的境界。国画作品中使用印章,一般有三种作用:其一为取信。这些印章的使用主要表明作者对作品的权利与责任,就如一件产品上的厂名或商标。这种取信作用也是中国印章最原始的功能(取信防奸);作用之二为调整、点缀构罔。中国画讲  相似文献   

17.
《收藏》2006,(5):163-163
北京中青艺国际拍卖行有限公司隶属于中日青年交流中心,是专门致力于中外文化艺术交流的股份制公司,它的经营宗旨是:挖掘和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着力展现和推介中青年艺术家的新人新作以及国外艺术家和艺术团体的作品,让艺术创作与艺术经营同步进行。  相似文献   

18.
周怡静 《收藏》2006,(4):129-131
2005年对中国油画而言,肯定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年份。在这一年,中国油画市场真正构建和巩固了属于自己的营盘,不再因她是西方舶来艺术品种而羞答答地和中国其他土生土长的艺术门类掺和在一起,而是作为已经成熟和发展起来的本体艺术,显示出更加强劲的扩展势头。  相似文献   

19.
刘继卿 《收藏界》2011,(6):38-40
本文谈谈收藏类艺术精品玉器及点评。收藏类艺术精品玉器,是指以艺术为主要价值的玉器,她是艺苑中的一枝奇葩。她和其他艺术门类一样,都是以其艺术形象产生的感染力来使人们产生精神愉悦或振奋的激情。即便是具有实用功能的玉器,它仍然是以陈设欣赏艺术功能为主,而使用功能为次。  相似文献   

20.
李海珉 《收藏》2008,(11):56-57
当今读书人很少有人不知道南社,但真正了解南社的人却也的确不多。然而,无论是在文学史的维度,还是在近现代艺术史的梳理上,“操南音而不忘其旧”的南社都是不可或缺的一环。不过,这不可或缺的一环正从我们的阅读视野中渐渐消失。不管是不是“为了忘却的纪念”,本刊尽己所能地组织了一批有关南社文人艺术家的书画艺术的文章。希望南社的这些作品不仅能扩展我们的艺术视野,而且能够开启我们的文化记忆以及由此而来的艺术市场。倘能如此,我们也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算作“不忘其旧”了。但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