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8 毫秒
1.
今年是抗日战争胜利五十周年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五十周年,有关抗战和二次大战的图书出版成为一大热门。继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抗日战争史”大型丛书之后,全国许多出版社都有这方面的图书将在年中陆续推出:解放军出版社有“抗日纪实丛书”:《燃烧的土地:著名战役录》、《共产党抗战英杰:救亡先锋录》、《国民党抗战骁将:炎黄忠魂录》、《凶残的兽蹄:日军暴行录》、《溅血的武士刀:日军屠杀录》、《走向神社的哀歌:日军毙命  相似文献   

2.
首届芥川奖获得者、日本当代著名现实主义作家石川达三(1905—1985),一生著有《风中芦苇》、《人墙》、《破碎的山河》、《金环蚀》等40余部长篇小说。1937年秋末,中日战争爆发后三个月,他作为《中央公论》特派记者到华中战场采访。从上海出发,经过苏州、无锡、常熟,直达南京,随军参加了日军进攻南京及攻陷南京后的全过程。回国以后,他用12天时间完成了长篇报告文学《活着的士兵》,发表于《中央公论》1938年3月号。由于作品深刻揭露了侵华日军残酷屠杀我国无辜人民的血腥暴行及日军士兵的厌战情绪,杂志当即被查禁,石川本人被判处禁锢四个月,缓刑三年。当时,几乎所有的日本从军作家无不歌颂皇军“堂堂进军、赫赫战果”。唯独石川达三敢于大胆揭露日军暴行。《活着的士兵》堪称中日战争初期日本作家写的唯一的反战作品。以下是文化艺术出版社中译本《活着的士兵》的片断。  相似文献   

3.
侵华日军老兵东史郎当年在侵华战场上写的《东史郎日记》,其中记载了其跟随所在部队在进犯常熟期间的见闻和参战经历,详实记录了侵华日军在常熟所犯种种暴行  相似文献   

4.
近几年来,有关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的重要史料不断被发掘、整理与出版。这其中最著名的是南京大屠杀期间滞留南京的西方国家人士从第三者角度所著的《拉贝日记》、《魏特琳日记》,日本侵华老兵东史郎从加害者角度所著的《东史郎日记》。这 3 部日记被译成中文出版后,在国际国内都产生了重要影响。他们以日记这种文体,以亲历者的身份,记录下了侵华日军对南京人民所犯下的这种反人类、非人道的累累暴行。人们在审视这些记录日军暴行的日记时可能要问,有没有中国人自己记录下的日军暴行日记?如能发现当时中国人自己所写的日军在南京所犯暴行记录…  相似文献   

5.
《曼彻斯特卫报》驻华记者田伯烈(Harold John Timperley,1898-1954)编撰的《日军在华暴行》最先揭示了南京大屠杀内幕,在中国抗日战争史上占有独特地位。田伯烈在抗战初期即秘密加入国民党国际宣传处,开始了由记者而从政的生涯。他怎样发生的这个转变?他的《日军在华暴行》是国民党的策划还是他个人的行为?他后来离开国民党政府的原因是什么?本文根据新发现的和史料试图诠释这段历史悬疑。  相似文献   

6.
《上海档案》2007,(8):F0003-F0003
今年是抗日战争爆发70周年,也是"八一三"事变爆发70周年。最近,上海市档案馆推出了《日军占领时期的上海》一书,此书精选了450多幅照片编辑而成,真实、深刻地揭露了日军在上海的侵略暴行。该书共分15章,从"八一三"前夕日军的调兵遣将、蓄意挑衅到日军投  相似文献   

7.
中国新闻传媒最早发表的关于日军南京大屠杀的评论文章,是1937年12月25日《武汉日报》发表的短评《惨痛的一页》,与1937年12月28日《大公报》(汉口版)发表的社评《为匹夫匹妇复仇》,义正词严、充满感情,对日军暴行进行严峻的声讨,对南京难民进行正义的声援,对事件作出刻骨铭心的总结,向国际发出悲愤的控诉与强烈的呼吁,在国内和国际上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1985年春,笔者曾在美国各地访问了近两个月。在访美期间,有机会对美国国家档案馆、国会图书馆以及一些大学院校图书馆进行了访问调查。四月中旬,在波士顿哈佛大学由冯彦才女士领导的罗伊 E.拉森(ROY E.LARSEN)图书馆查阅藏书目录时,发现了一本名为《1937—1938年冬天日本人在南京的暴行录》(Account of theJapanese Atrocities at NankingDuring the winter of 1937—1938,以下简称《暴行录》)的英文小册子(系打印件)。这本小册  相似文献   

9.
章伯锋、庄建平主编的《血证——日军侵华暴行日志》,是一本全面记述八年抗日战争期间,日军在华所犯各种暴行专书,由成都出版社出版。全书根据大量原始文献、记录,分省按年、月、日顺序,将1937年7月至1945年8月,日军在中国各地所制造的较大规模奸淫烧杀事件,简要记述,每条均详细注明资料来源,阅读及检索原始出处均极方便,是目前唯一的一部日军暴行编年史。 日本帝国主义在长达八年的侵华战争中,以最野蛮、最残暴、最惨绝人寰的大破坏,大屠杀,妄图亡我中华,变中国为其殖民地。但不屈服的中国人民顽强地坚持对日抗战,八年  相似文献   

10.
1937年11月12日,上海沦陷。次日,侵华日军分水陆两路进犯常熟,越七日,常熟城陷。江南名城成为外敌铁蹄下的一片焦土,山河失色,草木皆悲,丧失家园的耻辱令人民刻骨铭心,没世难忘。为此,笔者仅就所见资料,对从“八一三”淞沪抗战爆发至同年11月19日虞城失陷,这三个月又一周内的日军暴行作一综述,期望对今人、对后人均能有所警示。  相似文献   

11.
孙宅巍 《档案与建设》2008,(3):44-45,43
2007年12月,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暴行发生70周年之际,由南京市栖霞区地方志办公室和档案局联合编纂的《原罪——侵华日军在南京栖霞暴行录》(以下简称《原罪》)一书正式出版了。它是南京市各区县中第一部公开出版的关于本地区南京大屠杀历史的书籍,开了分块对南京大屠杀进行细化研究的先河,填补了南京大屠杀研究中的一项空白。  相似文献   

12.
当我收到常熟市档案馆寄来的《警钟长鸣——侵华日军常熟暴行口述档案》,书名和封面设计吸引了我,翻看书的目录后更是触目惊心,思绪万千,勾起我对少年时期所经历的、看到的、听到的日  相似文献   

13.
2007年的11月初,众多中国媒体报道了一则来自日本的消息: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夏淑琴反诉日本右翼作家名誉侵权案一审宣判.东京法院判决:东中野修道和出版商展转社对夏淑琴女士构成了名誉侵权,需支付赔偿金400万日元.在审判中涉及到的一部被称为《南京暴行纪实》的原始纪录片,其中4号影片的画面中有当时才8岁的夏淑琴.她被日军连刺数刀昏死过去,待她醒来时全家9口有7人惨遭日军杀害,只有她和年仅4岁的妹妹侥幸生还.  相似文献   

14.
2007年11月初,众多中国媒体报道了一则来自日本的消息: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夏淑琴反诉日本右翼作家名誉侵权案一审宣判.东京法院判决:东中野修道和出版商展转社对夏淑琴女士构成了名誉侵权,需支付赔偿金400万日元.在审判中涉及到的一部被称为《南京暴行纪实》的原始纪录片,其中4号影片的画面中有当时才8岁的夏淑琴.她被日军连刺数刀昏死过去,待她醒来时全家9口有7人惨遭日军杀害,只有她和年仅4岁的妹妹侥幸生还.  相似文献   

15.
前一阶段.美英虐囚门丑闻曾轰动一时.使英美当局十分被动,最终不得不对所谓的当事人进行军事审判.才平息舆论的批评。据史料记载二战期间日军对英美战俘也曾有过类似的犯罪行为,“虐囚门”事件不过是日军暴行的翻版.近日.在河北省档案馆存1944年1月31日(星期一)《解放日报》第三版上发现有二战期间美、英军等俘虏遭到日寇虐待的暴行材料.现在整理如下.以飨读。  相似文献   

16.
江沂在《山西档案》2005年第3期上载文说,近年来史学家们又开始转向对史料的发掘,如《魏特琳日记》、《程瑞芳日记》就是从史料中挖掘出来的。日记作者在大屠杀期间逐日记述了亲见的日军暴行,成为“历史事实的例证”。  相似文献   

17.
找准位置发挥优势提高自己河北人民出版社社长总编辑李保平访谈录本刊记者晨曦河北人民出版社继1996年《侵华日军暴行总录》获中国图书奖后,1997年《张岱年全集》、《人生价值丛书》中的《情与理》又分别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图书奖和国家图书奖荣誉奖。今年...  相似文献   

18.
夏蓓 《中国档案》2015,(9):17-17
1937年12月13日,侵华日军占领南京并施行了长达6个星期的屠城暴行,30万同胞惨遭日军屠杀。日军在进行大规模屠杀的同时,还不断用各种手段和方式奴役、迫害南京平民。不仅到处奸淫掳掠,还对交通、工厂、医院、学校等进行破坏,南京平民在日军暴行下艰难度日,南京城成为一座死城、血城。南京大屠杀案成为20世纪人类文明史上最为黑暗的一幕。  相似文献   

19.
七七事变及日军全面侵华70周年之际,常熟市档案局编译出版了南满洲铁道株式会社上海事务所调查室的《江苏省常熟县农村实态调查报告书》(中共党史出版社2006年12月版),公布了富有史料价值的珍贵文献。  相似文献   

20.
为了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50周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近代史资料》编辑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合编《日军侵华暴行纪实》一书,共四卷200万字,由北京出版社于近期内出版。该书编者多年来即注意搜集日军在华暴行资料,书中资料所涉及的地域,遍及全国20多个省市自治区。资料类型有档案、统计表、调查报告、目睹者当时的记载及事后的回忆、访问记、幸存者的控诉、被俘日军及战犯口供、日本旧军人忏悔揭发材料、死难者的纪念碑文碑记、地方史志记载、当时记者的采访报道以及根据调查访问文献档案的综述性文章等等。这批资料,一是亲历、亲见、亲闻者撰写或提供给调查人的文字口碑记录,二是来源于解放前形成的统计,档案文献,内容丰富,涵盖面广,记载翔实有据,形式多样,是一本反映了在14年反侵略战争中(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起)中国人民惨遭蹂躏杀戮的真实写照,读后促人深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