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做任何事情,只要对它有了兴趣,便能达到预期的目的,学习数学也是如此. 何谓兴趣?兴趣就是个体积极探索事物的认识倾向.学习兴趣是学生主动性的表现,也是学生学习的动力源泉,有了学习兴趣,学生便会在学习中产生较高的积极性,进而促进学生去主动寻求知识和参与学习活动.  相似文献   

2.
学习兴趣是学生对学习活动产生的心理上的爱好和追求的倾向。兴趣对人的活动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学生一旦对学习发生兴趣,就会充分发挥自己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因此,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心理学研究表明,兴趣是人对事物的一种向往,迷恋,积极探索追求的心理倾向。它是推动学生求知识,不断探求真理而带有情感色彩的意向活动。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需要依赖于兴趣。”因此培养学习兴趣能够激发学生的热情,充分调动他们积极性,使他们更加主动的学习,以取得理想的学习效果。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呢?我认为以下几点很关键。  相似文献   

4.
小学科学的学习是以探究为核心,它本身是生动有趣的。学习兴趣是学生对学习活动产生心理上的爱好和追求的倾向。因此,培养学生对科学学习的兴趣,唤起学生个性的独特性,我们的教学强调的应是个性的发展,注重个性的教育。就自己教学研究所得,试从两个方面讲述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5.
赵艳杰 《科教文汇》2008,(33):176-176
如何改革课堂教学,调动学生学习生物学的积极性,是值得探索的一个课题。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人们力求认识某种事物或爱好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它是学生参与学习的强大内驱力。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当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时,就会积极主动,心情愉快地学习,不会觉得学习是一种负担。  相似文献   

6.
王芳 《知识窗》2010,(3X):44-45
<正>兴趣是指一个人力求认识、掌握某种事物,并经常参与该种活动的心理倾向。学习兴趣就是学生在心理上对学习活动产生爱好、追求和向往的倾向,是推动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的直接动力。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真正有价值的东西,  相似文献   

7.
<正>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我在教学过程中中进行了深深地思考和总结,有如下几点:一、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说过:最好的学习动机是学生对所学知识本身的内部兴趣。学生对数学产生学习兴趣是他们在数学学习活动中情感态度的倾向和选择。因为数学是一门高度抽象、逻辑严谨的学科,极易给学生留下枯燥的印象和认知障碍。所以,作为教师应该对课堂教学进行精心设计,充分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这对他们的学习活动有重要意义,它不但能促进学生积极思  相似文献   

8.
学习兴趣就是学生在心理上对学习活动产生爱好、追求和向往的倾向,是推动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的直接动力。学生只有对音乐课有浓厚的兴趣,才能积极主动和富有创造性地去完成学习任务。本文就音乐课程教学相关内容论述了在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途径。  相似文献   

9.
祝饶娟 《知识窗》2013,(16):12-12
俄国文学家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兴趣是一种稳定的心理倾向,而非偶然的、暂时性的指向,它在教学活动中有着重要的意义,主要表现在学生一旦产生了学习兴趣,就会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明显表现出对所学内容必须理解、必须掌握的心理倾向,因而会更加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中。  相似文献   

10.
在职业学校中,《电工基础》是电工类专业入门基础课程,是进一步学习其它技术课和专业课的奠基石。学习兴趣是指学生对学习活动产生的心理上的爱好和追求的倾向。在实践中,兴趣对人的活动将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因此,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电工基础的兴趣,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李传意 《知识窗》2012,(3X):13-13
<正>兴趣是一个本着强烈的情绪色彩,力求认识某种事物的意识倾向,它使学生产生求知欲激素和内驱动力。因此,中学生能否学好数学,取决于他是否对数学学科感兴趣。为了全方位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使学生彻底克服厌学心理,笔者认为,  相似文献   

12.
心理学研究表明,兴趣是人对事物的一种向往、迷恋、积极探索追求的心理倾向。而学习兴趣能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产生心理上的爱好与追求,从而成为学生积极、主动获取知识,形成技能的动力。“语文难教”是不少语文教师发出的感慨,“语文难学”又是许多中学生共有的感觉,那么如何激发学生在语文课堂上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乐学、会学,许多语文学科的前辈都做了详细的研究与探讨,也总结出了许多行之有效的方法,下面我就结合自己一年来实践新课程的教学实际,简单地谈一谈自己的心得体会,虽然很浅薄,但还是希望与诸位同仁共勉。一、活动激趣语文是生活…  相似文献   

13.
刘清 《科教文汇》2009,(23):141-141
兴趣往往是一个人对某种事物的心理倾向,对某种事物感兴趣,就会更加关注,并投入更多的精力。正因为如此,本文从日常教学中总结了几点激发学生学习数学兴趣的手段,如,教师自身的魅力;课堂教学联系实际;创设情境;加强直观引导,动手操作;练习多样;重视实践活动等,从而促使学生更好地学习数学。  相似文献   

14.
黄冬春 《黑龙江科技信息》2007,(5S):183-183,231
兴趣是一个人力求接触和认识某种事物的一种意识倾向,是学习动机重要的心理成分。一个学生如果对他学习的东西产生了兴趣,就会产生强烈的参与意识,就会以较高的热情投入学习,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张志军 《科学中国人》2014,(3S):180-180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求知欲和学习兴趣是一种内在的学习动机,学生如果能在学习中产生兴趣,就会积极主动地思考和学习,学习的效率就会事半而功倍。进入初中后,学生数学成绩两极分化严重,造成这一现象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学生学习兴趣不高,主动学习意志淡薄,部分学生甚至对数学产生畏惧心理,产生厌学情绪,严重影响了数学学科的成绩。  相似文献   

16.
兴趣是指一个人经常趋向于认识、掌握某种事物,力求参与某项活动并且带有积极情绪色彩的心理倾向。人对他所感兴趣的事物总是使他不知不觉地心驰神往,表现出注意的倾向,学习也一样,学生有了学习兴趣,就会专心致志、废寝忘食地去阅读、求问,就能愉悦快乐地接受新知识,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说明学习兴趣是学生自觉性和积极性的核心因素,是学习的强化剂。兴趣可以孕育愿望,可以滋生动力。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将其渗透到每个教学环节,贯穿于数学教学的全过程是必要的,也是值得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张建东 《科学中国人》2014,(1S):130-130
学习兴趣是学生对学习活动和学习对象的一种力求趋近的认识倾向。对数学知识的内容和对数学思维方法的兴趣越厚,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就保持得越长久。数学教学实践证明,愈是抽象甜言蜜语味的教材,愈需要教师以数学的艺术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唤起学生学习的兴趣,以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兴趣,对数学效果有着直接的影响。兴趣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兴趣是学习的最佳营养剂和催化剂。学生对学习有兴趣,对学习材料的反映也就最清晰,思维活动也最有效,学习不仅发挥了其主观能动性,而且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在职业学校中,《电工基础》是电工类专业入门基础课程,是进一步学习其它技术课和专业课的奠基石。学习兴趣是指学生对学习活动产生的心理上的爱好和追求的倾向。在实践中,兴趣对人的活动将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因此,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电工基础的兴趣,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兴趣是一种带有情感色彩的认识倾向。它以认识和探索某种事物的需要为基础,是推动人去认识事物,探求真理的一种重要动机,是学生学习中最活跃的因素。有了学习兴趣,学生在学习中产生很大的积极性,从而产生某种肯定的、积极的情感体验。下面,就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结合学生的年龄及思维特点,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谈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20.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最好的老师,兴趣是人们对客观事物产生的一种积极的认识倾向,它推动人们去探索新的知识,发展新的能力。我们在教学中只有采取多种多样、行之有效的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学得主动、学得积极,始终对数学学习保持着良好的兴趣,才能使学生的数学素质得到更全面有效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