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美术教学中,教师要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培养学生的图像鉴赏、美术表现、审美态度、创造能力和文化理解等学科核心素养。信息技术在美术教育教学中的运用,使得美术教学方式发生变化,不断创新,以激发学生的美术学习兴趣,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创造性学习,提高美术学科核心素养。初中美术教学中,教师要在明确教学目标的前提下充分运用信息技术,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优化教学方式,从而提高学生的美术水平。  相似文献   

2.
美学能够启迪人的智慧,美术欣赏是美术创作乃至美术传播的最终目的。在美术教学中帮助学生学会欣赏,学会发现生活中一些美的东西,将有助于学生的扬帆远航。传统的美术课堂气氛沉闷,教学方法单一,教学过程乏味,课堂效率低,使得学生学习美术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能发挥,对美术课本来是有的学习动力、兴趣和爱好遭到破坏,而且课堂教学的效率和学生学习的效果表现为低效或无效,甚至有的学生产生抵触或厌学情绪。近年来,课堂教学改  相似文献   

3.
正孔子曾经说过:"知之者不知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人们认识某事物或参与某种活动的积极倾向,是进行美术学习和创作的动力。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内在动机,也是推动学生探求获得能力的一种强烈欲望。在美术教学中,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发展美术实践能力、激发创新精神、陶冶审美情操  相似文献   

4.
陈道荣 《考试周刊》2013,(62):181-182
如何提高中专学校学生美术学习的兴趣,是当前美术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提高中专学生美术学习兴趣,对促进学生综合素质提高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分析影响中专学校学生美术学习兴趣的原因的基础上,探索提高学生美术兴趣的途径,并对提高美术学习兴趣的方法手段进行探讨,提出各种有效的方法策略。研究结果对如何提高中专学校学生美术学习兴趣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在美术教学中,传统的“粉笔加黑板”的教学模式.扼制了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为了适应新形势下的美术教育,激发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本人在美术课堂教学中尝试多元化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罗斌伦 《辅导员》2012,(33):81-82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重视培养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是每个美术教育工作者共识,尤其是在农村小学里,更是提高学生艺术素质的法宝。按照小学生的年龄特征,他们具备很强的可塑性(特别是低年级段的学生),如果能好好调动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和积极性,就会有利于美术教育更好地实施。一、激情导趣,凸现美术课堂魅力  相似文献   

7.
美术经验是儿童整个发展过程中独特和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在有效的美术课程中,学生们不仅学习美术知识、技能和文化,而且通过对美术的学习学会了关注其他的事物。美术能帮助学生表达出创造性的独特个人见解,发挥解决问题的多种潜能,灵活处理头脑中的构思,强化感性和理性思维。而作为教师,应该经常关注和思考与美术思维相关的问题,与教学方法相关的问题,与学生自身相关的问题,努力将教育转化为学生自身的成功。  相似文献   

8.
在美术教学中,作为美术教师的我常常感到,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很重要,浓厚的兴趣可以培养学生的求知欲,激发学生强大的学习动力,促使他们顽强拼搏,努力学习。要在美术课堂中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教师应依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心理特征,创设良好的美术学习环境,大胆采用多种形式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寓教于乐,寓学于趣,使学生在轻松、  相似文献   

9.
兴趣是学习美术的基本动力,是产生感情的基础。同时也是学生在美术方面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因此,把美术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他们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变接受学习为探索学习。是美术教育很重要的一点。美术课堂教学急需摆脱陈旧的教学观念.学习新的教育理念。树立新的教学观、学生观。怎样才能让美术课堂重现生机。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美术学习中来呢?  相似文献   

10.
美术经验是儿童整个发展过程中独特和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在有效的美术课程中,学生们不仅学习美术知识、技能和文化,而且通过对美术的学习学会了关注其他的事物.美术能帮助学生表达出创造性的独特个人见解,发挥解决问题的多种潜能,灵活处理头脑中的构思,强化感性和理性思维.而作为教师,应该经常关注和思考与美术思维相关的问题,与教学方法相关的问题,与学生自身相关的问题,努力将教育转化为学生自身的成功.  相似文献   

11.
美术学习是一种独特的学习方式,基础美术教学重在培养学生对事物的观察能力、造型能力、表现能力和审美意识。然而,在美术课堂中,有的老师不能正确对待学生在绘画中的一些“错误”现象,一味地要求学生作画程序的规范化、程序式化,忽略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探索精神,在一定程度上挫伤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利于青少年学生的正常心理发展。  相似文献   

12.
黄玉群 《考试周刊》2014,(29):171-171
<正>高中美术课程标准指出:"普通高中美术课程的实施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精神,倡导自主学习、研究性学习和合作学习,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艺术的本质、特性和文化内涵。通过美术学习活动,让学生学会用艺术思维的方式认识世界,学习艺术表现和交流的方法,提高美术素养。""要面向学生的生活和发展,引导学生逐步形成敏锐的洞察力和乐于探究的精神,鼓励想象、创造和勇于实践,用美术及其与其他学科相联系的方法,表达与交流自己的思想和情感,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美术和其他学科的学习。"美术教师在推进素质教育的  相似文献   

13.
唐晓燕 《课外阅读》2011,(8):224-224
“兴趣是学习美术的基本动力之一。”(小学美术新课程标准语),学生从小就信手涂鸦、爱动手画,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先天具有优势。但是,由于美术学科在小学教学中的地位和现实地位,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在后天持续发展上却反而并不具有优势。焕发学生学习美术兴趣,需“内”、“外”结合,教师、家长、学生共同形成合力。  相似文献   

14.
美术课程的开设,不是以培养画家为目的,而是要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创造能力和想象能力。 《美术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以个人或集体合作的方式参与各种美术活动,尝试各种工具、材料和制作过程,学习美术欣赏和评述的方法,丰富视觉、触觉和审美经验,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获得对美术学习的持久兴趣。  相似文献   

15.
美术教学评价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改进教师教学以及促进美术课程不断发展的重要环节。美术教学评价既要关注学生掌握美术知识、技能的情况,更需要通过学生在美术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如美术学习能力、学习态度、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予以评价,突出评价的整体性和综合性。  相似文献   

16.
新课改要求我们在实用美术新兴领域的探索中,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美,让他们感知身边的艺术。但是,在课堂教学中,通常大部分的学生都不是美术爱好者,多是被动式地学习。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培养他们热爱生活,对美术学习产生兴趣,在教学过程中,就  相似文献   

17.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合适的情境有利于学生兴趣的激发,提高学生学习美术的积极性。一是通过多媒体创设情境,增强教学的吸引力。充分借助多媒体的优势,利用声音、图像等进行生动形象的展示,对学生的感官系统予以直观的冲击,使学生的脑海中能够留下深刻的印象。二是开展各种活动,展示学生的美术才艺,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美术的快乐,体验到美术学  相似文献   

18.
随着遵循更新观念、转变方式、重建制度等任务的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老师们对学生关注的重点也从以往的灌输式理念转变到如何在学习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个性培养等方面。美术作为高中生课程中基础性课程之一,如何让学生在学习美术的过程提高对美术的兴趣,已经成为老师们教学时普遍关注的问题。学习最好的老师是兴趣,促进高中生美术知识提高的关键举措就是提高学生对于美术的兴趣,作为在今后求学生涯中占据相当大比重的科目,提高学生对于美术的学习能力是老师在高中教育阶段义不容辞的任务。  相似文献   

19.
获取知识重在兴趣.在美术教学中,要使学生能顺利并乐意去探究和获取知识,教师要为学生做一些铺垫工作,激发其学习热情.而只有对学习美术产生兴趣,学习美术的热情才能调动起来.根据新课改的要求,我们如何提高农村初中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呢?笔者谈几点看法. 一、开展丰富的美术活动,提高学生美术学习兴趣 美术教学展示作为素质教育成果展示的重要组成部分,每学期的节假日前,笔者都组织学生将自己书画作品或手工作品参加"比一比,看一看"的比赛活动.通过这些比赛让他们感到艺术无处不在,只要自己稍微留心一下身边的生活,就能发现美、感受美、欣赏美,由此产生创造美的欲望,从而提高学习美术的兴趣.  相似文献   

20.
美术素养是学生人文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是指学生在学习了美术课程及相关知识之后,所形成的美术方面的感知、想象、表达、审美、评鉴和参与人际交流等方面的能力和意识。其有利于促进学生较好地理解艺术与社会的相互关系和艺术本质,树立科学的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可为学生终身学习美术奠定基础。在初中美术教学中,教师该如何培养学生的美术素养呢?一、激发学习兴趣兴趣是学习美术的基本动力之一。美术教师应充分展现美术特有的魅力,使课程内容与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情感和认知特点相符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