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在中日商务活动中,日本人经常会表现出非语言交际行为,由于民族文化的差异,造成跨文化交际障碍。针对这种现象,从体态语和副语言两个方面分析中日商务活动中非语言交际行为的差异,并从日本人非语言交际的行为特征、文化成因对日本人非语言交际行为进行文化解读,有利于减少中日交际误解和摩擦,保证中日商务活动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2.
体态语作为非语言的交际手段表现了人类意识的认知方式,不同的文化底蕴促使体态语具有了鲜明的民族性和地域性。中西两种文化差异明显,根植于各自文化土壤上的体态语也存在较大的差异:一是相同的体态语在两种文化中表达不同的意义;二是表达相同的意义时所使用的体态语不同;三是两个民族都有独属于自己的体态语。  相似文献   

3.
非语言交际中英汉体态语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体态语作为非语言交际的一种形式在跨文化交际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研究体态语中姿势语、表情语、手势语和体触语四种基本体态语言各自的特点,可以充分了解中西文化的差异,并为更有效地进行跨文化交际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体态语是人类进行交际过程中使用早于语言的非言语交流方式,是交际过程中信息传递的主要途径。由于其使用的特殊性,决定了不同民族文化背景下的表现差异。特别是在汉语和英语这两大语种的使用过程中,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所以,在日常的英语教学过程中汉英文化的体态语的差异,是教学中必不可少的重要部分。  相似文献   

5.
外语教学并不简单地教些语言、语法、词汇,不仅仅是语言教学,而且应该包括文化教学和交际教学。语言是交际的一个主要途径,但并非唯一的途径。人们对于语言以外的交际手段(extralinguisticmeans of communication)加强了研究,体态语就是其中之一。体语语(body language)是一种下意识的非言语行为,是表达思想、情感的重要手段之一。其中包括手势、动作、姿态、眼神、表情、是否触摸、体距等。 人类的体态语有共同之处,这是由人们的生物特性决定的。可是,各民族的体态语又由于后天的影响不同,受不同文化的熏陶,会存在着差异。即使相同的体态语,它们所表达的意义也可能不同。体态语  相似文献   

6.
体态语是人们交流思想和传递信息的工具,是人类交际中常见的一种非言语交际手段,具有强烈的民族特性。本文从体态语的几个方面分析它们在跨文化交际中的差异,以期提高人们跨文化交际的敏感性和质量。  相似文献   

7.
人类交际是语言交际和非语言交际的结合。非语言交际是整个交际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它在交际中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1]萨莫瓦尔说:"在面对面交际中,信息的社交内容只有35%左右时语言行为,其他都是通过非语言行为传递的。"[2]在跨文化交际中,很多人往往重视语言的正确运用,而忽略非语言交际行为的文化差异及其影响,导致文化误解和文化冲突频频发生。实际上非语言交际行为和手段比语言交际行为所起的交际作用更大,它的差异比语言行为的差异所引起的文化冲突还要严重。根据毕继万在《跨文化非语言交际》中将非语言交际粗略地分成四大类:1)体态语;2)副语言;3)客体语;4)环境语,本文试从手势语、眼神交流、体触行为等方面研究体态语在跨文化交际中的应用,减少由此导致的文化差异的干扰,以促进人们之间成功地进行跨文化交际。  相似文献   

8.
体态语的中西文化差异及其根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同语言符号一样,体态语是人们交流思想和传递信息的工具,是人类交际中常见的一种非言语交际手段,它与民族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本文探讨了体态语在中西文化中所体现的不同文化意蕴及文化差异产生的根源。  相似文献   

9.
体态语是非语言交际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人类交流中的使用频率日益增加,成为当今跨文化交际必不可少的重要手段。本文回顾了体态语研究的发展历程,概括了体态语的含义,总结出体态语的语义特点,并通过对中西文化差异的透析,探讨英汉体态语的不同。  相似文献   

10.
体态语不仅是人类活动中一种特殊的非语言交际手段,也是对外汉语教学中最富有生命力的信息传播方式。不同民族和国家有不同的体态语,对外汉语教师应准确、适当地运用体态语进行教学,增强教学效果。在对印度留学生的汉语教学中更应重视体态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1.
跨文化交际中的肢体语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肢体语言与学外语一样,都是文化的一部分。除一些世界公认的肢体语言外,不同的文化还有各自的肢体语言。跨文化交际时,相同的肢体语言形式可能具有完全不同的意义。本文简单对比中关肢体语言的差别,并介绍了一些国外常用的肢体语言,以此来说明在学习外语的同时,多了解一些国外常用的肢体语言是会有帮助作用的。  相似文献   

12.
身势语和语言一样也是文化的载体,反映了不同语言、不同文化、不同时代的某些心理特征。身势语属于非语言交际系统,是语言系统之外的边缘部分,与语言交际理论密切相关,涉及交际场景,交际者双方的社会文化与心理特征。随着跨文化交际的日益频繁,俄汉身势语的文化差异已是交际的主要障碍之一。了解并把握俄汉身势语文化内涵的差异,有助于帮助外语学习者准确地表达意思,成功地进行跨文化交际。  相似文献   

13.
在跨文化交际中,交际双方若不能进入同一文化背景之中,就容易产生不解或误解,从而使交际失败。“身势语”同语言一样,都是文化的一部分。在不同的文化中,身势语的意义并不完全相同。本文从跨文化交际研究的目的出发,对身势语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中的含义作了介绍,比较了不同文化背景下身势语的异同,论述了身势语在跨文化交际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本从,分化交际角度对非言语交际的主要方式——体态语进行了初步研究,重点讨论了体态语的化差异及在外语教学中导入体态语化的必要性和方式,目的在于帮助外语学习及对外交往人士提高跨化交际能力,适应全球化的新形势。  相似文献   

15.
基于跨文化交际研究的基本目的及内容,作者提出了在外语教学中,不仅要注重语言教学.同时还应该注重文化教学,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采用多种渠道加强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最终实现外语教学的真正目的。  相似文献   

16.
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与外语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言与文化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外语教学中文化教学的重要性日益为外语教学界所重视。本文论述了跨文化交际研究的目的和意义,探讨了在外语教学中加强跨文化交际教学的必要性,以及如何在外语教学中进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7.
语言与文化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外语教学中文化教学的重要性日益为外语教学界所重视。本文论述了跨文化交际研究的目的和意义,探讨了在外语教学中加强跨文化交际教学的必要性,以及如何在外语教学中进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8.
外语学习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实现跨文化交际,学习一种语言必然要学习语言所代表的文化。如果不重视传授文化知识,必然会引致跨文化交际的失败,因此,英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把语言教学和文化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本文以Schumann的"文化导入"和Swain的"可理解性输出假设"为理论依据,探讨大学英语跨文化交际教学的导入与输出,让学生更有效地完成跨文化知识的输入积累,培养跨文化交际意识,同时在实践活动中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19.
With the trend of globalization and the diversity of culture,language learners should improve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competence in the flexible culture atmosphere.Especially,they should be aware of the importance of cultural identity in foreign language learning.On the basis of theories on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study and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it will discus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ultural identity and foreign language learning by analyzing the case study of language and culture learning experiences.  相似文献   

20.
语言与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紧密联系。语言与文化相互影响,相互制约。文化包含价值观、传统、信仰、行为、习俗、社会组织、种族或宗教或一个国家组织的特点。跨文化交际在研究语言与文化的同时,具有更加实际的意义。语言与文化也是研究跨文化交际的基础,实现真正成功的跨文化交际也是语言与文化研究的重要意义之所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