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田野调查法、专家访谈法、文献检索与数理统计法对我国云南、贵州、四川三省地区部分彝族山寨原生态传统体育文化资源进行调查,从民族文化学角度研究彝族传统体育文化的源流与发展,就彝族传统体育文化的起源与传承,对构成其体育文化起源与传承的基本因素,进行论证和分析,为深入发掘和弘扬彝族原生态传统体育文化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运用实地调查、专家论证、文献资料等研究方法,对贵州世居毛南族原生态传统体育文化进行调查。调查结果发现:毛南族传统体育文化与毛南人的生产生活紧密相联,具有独特的民族性和广泛的适用性,毛南族传统体育文化既能增强民族凝聚力,又能健身娱乐,但传承与发展令人担忧。因此,建议把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与民族旅游产业的发展相结合,实现传统体育文化与旅游产业发展的双赢。  相似文献   

3.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实地访谈和田野调查等方法,对贵州原生态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历史悠久的贵州民族文化孕育出以武术、竞技能力、嬉戏娱乐、配合节庆习俗为主的四大民族传统体育项群,它深刻地反映出贵州各民族人民独特的文化表达方式和不同民族社会历史文化变迁的轨迹。  相似文献   

4.
杨颖飞  和锡健 《考试周刊》2012,(29):107-108
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访谈法等方法对大理山地区彝族"打跳"的开展现状进行调查分析,提出发展该地区彝族风俗文化和促进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的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5.
采用文献资料、实地访谈、田野调查等方法,对水族主要聚居区、水族山寨原生态传统体育文化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历史悠久的水族民族文化孕育出以武术、竞技能力、嬉戏娱乐、配合节庆习俗为主的四大民族传统体育群项,它深刻地反映出水族人民独特的文化表达方式及社会历史和文化变迁的轨迹。  相似文献   

6.
采用文献资料、田野调查等方法,对汉水流域民俗体育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在进一步厘析汉水流域民俗体育在南水北调地域变迁中嬗变的基础上,提出汉水流域民俗体育文化的发展措施:采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原生态民俗体育,采用现代化发展的方式发展大众化民俗体育,以此促进我国优秀传统民族体育文化的大发展.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访谈法等研究方法实地走访到凉山彝族自治州,了解彝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发展现状及趋势,提出了通过社会重视程度、政府投资力度、学校体育作为媒介这三大方面来构建凉山彝族体育文化与全民健身计划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8.
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田野调查、数理统计法等方法,研究黔东南苗侗族传统体育行为方式的影响因素,对影响因子进行排序,对因子现状进行定性分析,研究认为:影响黔东南苗、侗族传统体育行为方式的主要因子为苗侗族人们对传统体育需求、价值观、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文化。因子贡献率排序为:苗侗族人们对传统体育需求37.098%;价值观19.314%;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因子10.308%;文化7.792%;黔东南苗、侗族人们的价值观念以及对传统体育的需求现状,使得人们更乐于参与传统体育活动;文化、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对黔东南苗侗族人们传统体育行为方式的影响相对较小,使得黔东南苗侗族传统体育保持原生态。  相似文献   

9.
彝族体育文化是我国文化宝库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的起源和发展与彝族社会经济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反映了彝族人民的历史文化观、审美观和价值观,是一种具有独特地域特征的文化。研究彝族传统体育文化,对彝族体育文化传承发展途径进行探讨,对当前丰富全民健身内容,促进彝族体育文化和运动方式的可持续发展都将会产生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长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0.
凉山彝族自治区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是我国西部民族体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传统体育文化历史悠久,是西部民族体育的一大宝贵遗产.通过实地观察、问卷调查等科研方法,对凉山彝族自治区民族传统体育进行研究,向世人展示凉山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内容、分布及传承,了解凉山民族传统体育主要项目、文化渊源、传播途径,剖析其经济文化价值,旨在保护和传承凉山民族传统体育文化.  相似文献   

11.
文章以南岭走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资源为具体研究对象,通过文献资料、田野调查、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的综合应用,结合体育学、民族学、管理学、经济学等相关学科理论,对该区域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资源的数量、类型、分布及其当前的生存状况进行了调查,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进一步促进南岭走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资源保护与传承的相关措施。  相似文献   

12.
对楚雄州彝族传统体育现状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楚雄州是最早的人类起源地之一,也是全国仅有的两个彝族自治州之一,它具有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悠久的历史文化。浓厚的彝族风俗和彝族文化是乌蒙山和哀牢山腹地的灵魂,更是楚雄彝族自治州的特色。彝族传统体育是彝族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通过实地考察,走访咨询,资料查阅等方法,将楚雄州彝族传统体育的起源、现状和当前发展存在的问题做调查,提出发展和传承彝族传统体育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3.
运用文献资料与比较分析等研究方法,立足社会学、文化学与体育学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与西方体育文化进行比较研究,旨在找出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社会转型期未能成为主流文化的实质,研究表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进行现代化转型、加强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保护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寻求新的发展出路等是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社会转型期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4.
蒋茜 《教育教学论坛》2014,(37):109-110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调查访问和逻辑推理等方法,对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特征的演变原因及其发展创新模式等方面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地理环境的差异造成民族传统体育发生了区域性的变化,民族传统体育的本体性特征来源于一些宗教仪式活动,而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异质性变化与生产方式的变革息息相关。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发展民族传统体育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15.
打歌运动是一项富有民族传统特色的体育运动项目,是西南少数民族最喜爱的传统体育活动之一,在特殊的历史环境下,宁蒗彝族打歌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形式和内涵。本研究通过文献资料法、访谈法、现场调查法、问卷调查法等研究方法,对彝族聚集地宁蒗县翠玉乡、战河乡和新营盘乡民间打歌运动的开展现状进行深入的研究。研究发现:宁蒗彝族的传统体育运动——打歌正面临着参与人群老龄化、政府不够重视和场地不足等情况。在此基础上,本研究提出了对打歌运动的传承提出自己的观点和建议,希望对彝族打歌运动的发展和传承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采用文献资料、田野调查、逻辑分析与归纳等研究方法,从文化学、人类学、社会历史学等角度对新时期安徽省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进行研究.从安徽省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分布现状出发,对安徽省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发展中所存在的优势、劣势、机遇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认为:优势在于依附于徽商文化、儒道佛文化、淮河、新安、皖江文化圈:劣势在于自我封闭的文化倾向,理论研究的缺乏性;机遇在于国家实施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战略等.最后提出适合安徽省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发展的新思路和对策,以期促进安徽省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相似文献   

17.
《湘南学院学报》2019,(5):94-97
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分析统筹创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基地继而依托基地模式发展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意义与优势,研究认为:统筹创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基地,有利于遴选最具民族文化特征的优秀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优先发展;有利于整合行政资源和基地的业务技术资源;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创建基地则有利于还原项目原生态环境,促进项目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对红河彝族民间原生态舞蹈的名称、流派属性、表演形式等进行客观分类,其具有娱乐性、祭祀性、风俗性及融歌舞乐三位一体的风格和特点,也具有休闲娱乐、艺术欣赏、社会交往、社会教育等功用。研究认为,红河彝族民间原生态舞蹈是复述和再现历代红河彝族先民社会文化生活,是了解研究红河彝族社会生活的历史依据,是红河彝族社会历史文化生活的遗产之一,对研究有关民族学、文化人类学、宗教学、美学、艺术学的科学考察研究提供重要的材料,同时将为文艺工作者从事舞蹈创作、表演、教学等多方面提供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19.
为探索浙江畲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的学校教育策略,通过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调查法和逻辑归纳法对畲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学校教育传承的条件、策略展开了翔实的讨论和分析,加强畲族传统体育文化挖掘整理研究、编写畲族传统体育教材、对畲族传统体育文化课程资源进行开发、开展畲族传统体育竞赛表演活动、建立畲族传统体育教学和研究机构能有效传承畲族传统体育文化。  相似文献   

20.
运用文献资料法、实地考察法、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理论分析法等多种学科的研究方法对澜沧江流域彝族传统游娱文化的产生、演进、发展及现状进行研究。旨在对澜沧江流域彝族传统游娱文化的历史发展过程及其特征进行论述,以便为今后继续从事同类的研究提供一些理论的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